海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
《海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docx(3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海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海南省交通运输厅海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8年3月刖S1一、现状与形势2(一)发展基础2(二)形势要求12(三)运输需求预测14二、总体思路15(一)指导思想15(二)发展理念16(三)发展目标17三、主要任务19(一)完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20(二)提升公共客运服务水平27(三)促进现代物流发展29(四)构建智慧交通体系30(五)加强绿色交通建设30(六)推进平安交通建设31(七)加强行业治理能力建设32(八)推动军民交通深度融合34四、保障措施34(一)有序组织规划实施34(二)加强资金保障35(三)加快政策落地35(四)加强建设项目管理36
2、(五)加强科技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36.,1刖B交通运输是海南省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产业。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宜居、人民幸福的美好新海南的客观要求。“十三五”期是海南“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建成国际旅游岛、谱写美丽中国海南篇章”的决胜阶段,是发挥“生态环境、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实现建设全省人民的幸福家园、中华民族的四季花园、中外游客的度假天堂三大愿景的关键阶段,是抓住机遇补短板、建设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冲刺阶段。为科学指导十三五期海南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根据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
3、展规划(国发201711号),结合海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交通运输部公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水运“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十三五交通扶贫规划的总体部署,开展了海南省公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海南省水路“十三五”发展规划、海南省省道路网调整规划、海南省港口疏港公路专题研究等规划的编制工作,并在上述规划的基础上编制海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三五”期海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提出了保障措施,是海南省“十三五”期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一、现状与形势(一)发展基础1 .发展成就“十二五”时期,海南交通运输行
4、业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总体要求,以服务“国际旅游岛建设国家战略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推进公路水路协调发展,加快综合运输枢纽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大力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全面增强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1)基础设施建设成绩显著交通投资强度进一步加大,重大项目战略效应凸显。“十二五”期间,公路水运建设累计完成投资461亿元,其中公路累计完成投资288.0亿元,水运累计完成投资173.0亿元,分别是“十一五”期间投资的2.0倍和3.0倍,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及保障作用进一步提升。公路网络更加完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公路建设项目全
5、面推进,一是环岛高速公路实现全线贯通,三亚绕城、海口至屯昌、屯昌至琼中高速公路先后建成通车,琼中至乐东、文昌至博鳌、万宁至洋浦高速公路依次开工建设,环岛高速公路大部分路段、海口至文昌高速公路顺利完成提升改造;二是进一步提升普通国省干线路网规模、技术等级,完成国道G223、国道G224、国道G225、省道S202云文线、省道S305大本线等一批国省干线改扩建工程,建成洋浦大桥、清澜大桥等一批跨海跨河大桥;三是开创旅游公路建设先河,建成文昌东郊至龙楼、万宁石梅湾至大花角、昌江棋子湾等旅游公路;四是加快重要出入口公路建设,推进东方工业园区出口路二期工程、新兴至红岗出口路等出入口公路建设,重要园区、港
6、口及城市的交通出口得到较大改善;五是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县道砂土路改造100O公里,继续实施农村公路连通工程,完成里程1500公里,进一步完善农村公路安全保护设施,改造农村公路危桥,提升了全省农村公路的连通水平和安全条件。截至2015年底,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6860公里,相比“H一五”末增加562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03公里,占总里程的3%;普通国省干线公路3339公里,占总里程的11.7%;农村公路22716公里,占总里程的84.5%。全省公路网中,二级及以上公路2945公里,较一五”末增加626公里;路网密度由“十一五”末的62.5公里/百平方公里提高到79.0公里/百平方公里
7、。全省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主骨架、国省道为主干线、县乡村道支干相联、贯通东西南北、辐射全岛的公路网格局。“十二五”公路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情况一览表分类具体指标“十二五”规划目标2010年2015年数值比2010年增加路网规模总投资(亿元)369.21432882.0倍公路网总里程(公里)2400021236268605624高速公路里程(公里)800660803143农村公路里程17895227164821二级及以上公路里程(公里)290023192945626路网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70.062.579.016.5技术水平普通国省道二级及以上公路比例55.3%59.3%4%国省道公路
8、路面铺装率100%81%100%19%注:采用国省道调整后口径。专栏1公路“十二五”末发展水平路网规模显著增加。截至2015年底,全省公路总里程达到26860公里,比-五”末增加26.2%;高速公路803公里,较“H一五”末增长143公里,增幅达到21.6%;普通国省干线公路3339公里,较“十一五”末增长481公里,增幅达到18.1%;农村公路达到22716公里,比“十一五”末增加4821公里,增幅达到26.9%o各层次路网规模较“十一五”期均有明显增长。路网结构进一步优化。公路网总里程中,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为11.0%(“十一五”末为10.9%),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中,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为5
9、9.3%(“十一五”末为55.3%),高等级公路规模和占比较“十一五”有一定增长。路网布局更加完善。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普通国省道为干线、县乡村道支干相联、贯通东西南北、辐射全岛的公路网格局。高速公路对全省市县的连通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路网骨架作用进一步增强;普通国省干线改造了一批主要瓶颈路段,通行条件和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高;重要园区、港口、城市及景区的公路通行条件得到改善;农村公路在“十一五”全省乡镇和建制村100%通沥青(水泥)路基础上,消灭县道砂土路,进一步推进自然村通硬化路建设,网络化程度明显提高。全省“四方五港”格局进一步完善,水路交通综合能力显著提高。“十二五”期,全省新增万吨级
10、以上生产性泊位16个,新增通过能力5695万吨。截止2015年底,沿海港口共有生产性泊位122个,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0个,散杂货通过能力1.2亿吨,集装箱通过能力101万TEU/年。2015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54万TEU,完成滚装车辆吞吐量342万标辆。“十二五”期开工建设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个,重点推进了集装箱、原油储备、石油化工、国际邮轮等大型专业化码头和深水航道建设。其中,洋浦港小铲滩起步工程、海南液化天然气(LNG)站线项目港口工程、洋浦莲花山临港石化物流园码头工程、海南炼化码头改扩建工程、国投孚宝洋浦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中油深南液化天然气储备库及配套码头工程
11、、中海油南海西部油田码头项目、洋浦港洋浦港区5万吨级深水航道工程相继建成投产,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二期工程、洋浦成品油保税库项目码头工程等项目正在抓紧推进。启动海口港马村港区、新海港区和洋浦港神头港区等一批新港区的开发建设,海口港秀英港区散杂货和客滚运输功能开始逐步转移,全省主要货类运输系统港口布局进一步完善,为临港工业发展、老港区的调整和转移提供了空间,为沿海港口的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琼州海峡一体化发展稳步推进,港口资源整合进程不断加快。“十二五”水路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情况一览表项目单位“十二五”规划目标2010年2015年-沿海港口泊位数个186143129其中生产性泊位179137
12、122万吨级以上泊位563450二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万吨20000966215357其中集装箱吞吐量24582154三沿海港口旅客吞吐量万人次151811491328四沿海和远洋船舶净载重吨位万吨220173190专栏2水路“十二五”末发展水平水运交通综合能力显著提高。“十二五”期末与“十一五”期末相比,全省沿海港口新增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16个,新增沿海港口散杂货通过能力4865万吨,新增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5695万吨,新增沿海港口旅客吞吐量179万人次。大型化、专业化、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十二五”开工建设水运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5个,继续推进了集装箱、原油储备、石油化工、国际邮轮等大型专
13、业化码头和深水航道建设,其中,洋浦港小铲滩起步工程、海南液化天然气(LNG)站线项目港口工程、洋浦莲花山临港石化物流园码头工程、海南炼化码头改扩建工程、国投孚宝洋浦30万吨级原油码头及配套储运设施工程、中油深南液化天然气储备库及配套码头工程、中海油南海西部油田码头项目、洋浦港洋浦港区5万吨级深水航道工程相继建成投产,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二期工程、洋浦成品油保税库项目码头工程等项目正在抓紧推进。航运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截至2015年底,全省海上货运航线可直通全国各沿海港口及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客运航线可通至海安、北海等地。海口港集装箱内贸航线已覆盖沿海及长江水系主要港口,集装箱外贸航线开通了
14、海口至越南胡志明、印尼巨港以及香港的航线;洋浦港现已开通13条内外贸航线,至天津、越南胡志明、幌港等地的航线也将陆续开通;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码头定位为邮轮母港,先后进出多艘大型邮轮,凤凰岛二期工程第一个15万吨邮轮码头建成后,成功完成“一天两轮”同靠。全省逐步建立起以国内沿海和琼州海峡运输为主、近洋运输为辅的发展格局,开通了多条国际邮轮航线,“水上海南”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公路枢纽站场体系更加完善。开工建设海口、东方、屯昌汽车客运站。至“十二五”期末,除三沙市之外,全省18个市县均已至少拥有一座二级汽车客运站。2012年起,持续推进“一年百个”农村客运候车亭建设计划,建成并投入使用398个农村
15、候车亭。全省已基本形成以海口、三亚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节点城市为龙头,市县级区域站场为骨干,农村站场为补充的公路客货运站场体系。(2)客货运输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客货运输量平稳发展。全省“十二五期间公路水路客货运总量相比“十一五”期大幅增长。2015年,全省完成公路运输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为10363万人、79.3亿人公里、Ll亿吨、78.7亿吨公里;水路运输客运量、旅客周转量、货运量、货运周转量分别为1714万人、3.5亿人公里、LO亿吨、1090.9亿吨公里。公路水路客运总量占全社会客运总量的74.2%,公路水路货运总量占全社会货运总量的96.3%,公路水路运输在我省发挥了基
16、础作用和主体地位。城乡客运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市公交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陵水、琼中、屯昌、白沙、东方、乐东、澄迈等7市县城区公交发展实现零突破,除三沙市外,全省18个市县城区都开通了城市公交,海口市成功纳入国家“公交都市”试点城市,三亚市纳入全国综合运输服务示范城市。海口市、三亚市“十二五”期间新投入公交车辆829台、466台,万人公交车拥有量较“十一五”进一步提高,海口市建成智能交通一期主体工程,三亚市建成全国出租汽车服务管理信息系统试点工程。各市县通过优化线网、改善运营组织等手段,进一步扩大公交辐射范围,公交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城乡客运一体化全面推进,积极推进定安县农村客运
17、和城乡公交一体化试点工作,积极引导保州开展“农村公交”试点工作,部分市县还通过延伸城区公交覆盖周边农村地区,取得良好效果。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提高。物流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出台了海南省十三五现代物流业发展实施方案。国际和区域物流发展迅速,海上货运航线已实现直通全国各沿海港口及香港、越南等地。加快推进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海口美安物流园区一期、洋浦华信石油储备基地一期等物流基地项目建设。农村物流配送体系不断完善,全省2610个行政村村邮站全面建成并投入运营使用,实现“乡乡设所、村村建站”。村邮站便民综合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交邮合作、客货同网等新型经营模式得到推广应用。物流信息化建设取得重要突
18、破,建立了省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与国家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实现实时对接。(3)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交通信息化水平显著提升。推进了一批行业信息化重大工程,实施了海南省智能交通工程一期建设项目,搭建了全省统一的智能交通云基础平台,基本建立了交通运输行业基础数据库群,重要交通基础设施、重点载运装备运行状态监控体系进一步完善,数据采集率稳步提升。交通运输行业要素资源数字化水平稳步提升,信息化应用能力显著增强,交通运输信息服务体验不断改善。绿色交通建设步伐加快。加快推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的推广与运用。积极推广冷再生、循环利用等节能环保技术。加快港口装卸机械技术升级改造。加速淘
19、汰营运“黄标车”,严格落实营运车辆准入与退出制度。大力推广应用清洁能源以及新能源汽车,海口市、三亚市等城市实现公交节能环保车型占比80%以上,出租车节能环保车型占比达92%以上,三亚市出租车全部实现油气双燃料动力。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率的老旧船舶,引导轻型、高效、电能驱动和变频控制的港口装卸设备发展,积极推进港口RTG油改电、港口机械油改气和靠港船舶使用岸电。进一步完善了节能减排工作考核体系。全省绿色低碳交通运输格局正在形成。安全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出台了海南省道路运输安全监督管理办法(试行);建立了交通路政、运政、征稽和公安交警联合治超工作机制;开展了旅游客运市场整治活动,“两客一
20、危”车辆上线率和平台在线率达到95%以上,安全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全省道路运输无特大责任事故,水路运输、交通工程行业领域无重大以上责任事故。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应急预案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较好地应对了“威马逊”超强台风等灾害天气。(4)交通运输行业改革全面推进法规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推动出台了海南经济特区机动车辆通行附加费征收管理条例、海南经济特区道路旅游客运管理若干规定和海南省公路条例3部地方性法规,进一步完善了我省交通运输执法的法规依据。简政放权进一步深化。按照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各项要求,积极实施简政放权,行政审批事项从175项精简至27项。实现了交通行政
21、审批事项全面上线网上审批。持续推进旅游客运体制改革,较好解决了“一日游”旅游客车跨市县运营问题。公路建设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筹备成立省交通工程建设局,交通建、管、养分离工作稳步推进,推行代建监理一体化等试点,进一步提升公路建设管理水平。理顺物流业管理体制。成立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制定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统筹物流产业扶持政策,协调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全省港口资源整合工作顺利启动。抢抓“一带一路”“海洋强国”等国家重大战略机遇,积极引入战略合作伙伴,助推我省港航事业迅速发展。2 .存在问题“十二五”期,海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成效显著,交通供给能力基本适应海南经济社会发展
22、需求,有力支撑了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保障了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出行品质要求的进一步提升,公路水路交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亟待完善。高速公路“田”字型主骨架尚未建成,环岛旅游公路尚未贯通,农村公路通达深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综合运输集疏运体系尚不完善。港口功能重叠,岸线使用效率有待提高,港口规模化发展以及与城市、产业的融合发展亟需加强,琼州海峡港航一体化进程有待加快。二是运输服务水平亟待提高。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建设比较滞后,客运组织水平和服务品质有待提高,公交优先战略和城乡客运一体化进程亟待加快。货运服务体系尚不健全,运输企业规模较小,物流基
23、础设施和网络不够完善,综合运输集疏运能力不足,信息化标准化应用水平较低,物流成本偏高,专业人才较为缺乏。三是交通运输发展方式仍较粗放,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重增量、轻存量,重建设、轻管理,重设施、轻服务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在应对用地、环保、林业等资源环境约束和资金供需矛盾等方面,尚未形成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绿色、智慧交通发展有待加强。专栏3公路主要问题分析路网规模有待提高。截至2015年,全省路网密度仅为79.0公里/百平方公里,低于全国东部地区112公里/百平方公里和中部地区86.3公里/百平方公里的平均水平。路网密度(kmkm2)路网密度对比示意图(单位:kmkm2)等级结构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海南省 公路 水路 交通运输 十三 发展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79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