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保障性检验规范.docx
《电梯保障性检验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梯保障性检验规范.docx(2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91.140.90CCSQ78B3308浙江省衢州市地方标准DB3308/T1682024电梯保障性检验规范ElevatorSafeguardInspectionSpecification2025-01-24实施2024-12-24发布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保障性检验准则15 保障性检验要求26 保障性检验内容27保障性检验流程14附录A(规范性)电梯保障性检验原始记录格式16附录B(规范性)电梯保障性检验意见通知书21参考文献23-S-Z-刖百本标准按照GB/TLl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2、定起草。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衢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本标准起草单位:衢州市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研究院、衢州职业技术学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玉龙、孙立成、江威、徐峰、毛小玲、沈兵、夏尚、徐小勇、周皓、张豪、吴俊。本标准为首次发布。电梯保障性检验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梯保障性检验规范的保障性检验准则、保障性检验基本要求、保障性检验内容及要求、保障性检验流程。本标准适用于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的保障性检验,不适用于杂物电梯等其他类型电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
3、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GB16899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7588.1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第1部分:乘客电梯和载货电梯TSG08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TSGT7001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 1重大活动及重要场所majoreventsandimportantvenues国事活动、国际交往活动、体育赛事、大型会展论坛、演艺演出、贵宾接待等活动及涉及到的会议会场、酒店、商场等重要场所。4. 2保障性检验safegua
4、rdInspection针对重大活动及重要场所涉及的电梯,在检验检测的基础上,对其重要安全性能和运行状况进行符合性验证的技术活动。5. 3委托单位entrustingunit保障性检验的委托单位包括县(市、区)级及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重大活动举办单位或重要场所电梯使用单位。4保障性检验准则6. 1保障性检验应严格遵守特种设备相关法律、法规、标准、安全技术规范和相关文件的要求。4. 2保障性检验不能代替电梯定期检验和电梯自行检测。5保障性检验基本要求5. 1使用单位5. 1.1应指定人员负责电梯保障性检验期间的联络配合等事宜。5. 1.2应建立健全电梯安全技术档案。5. 1.3应建立以
5、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电梯运行管理规章制度。5. 1.4应根据法律法规等要求,配备相应的电梯安全总监、电梯安全员、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等人员。7. 1.5应按照检验机构出具的电梯保障性检验意见通知书的要求及时组织整改。如果使用单位拟实施改造或者重大修理进行整改,或者拟做停用、报废处理,应按照相关规定,办理相应手续。5.2维保单位5. 2.1应指定人员负责电梯保障性检验期间的联络配合等事宜。6. 2.2应安排人员配合检验人员进行电梯保障性检验。7. 2.3应协助电梯使用单位制定电梯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8. 2.4对电梯发生的故障等情况,维保单位应及时进行详细的记录。5.2.5应对电梯进行全面、细
6、致的安全检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电梯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5.2.6应根据检验人员的需要配合完成相应的试验,并向检验人员提供见证资料。5.3检验机构5.3.1从事电梯保障性检验的检验机构应符合以下要求:a)具备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电梯检验资质;b)经过县(市、区)级及以上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以下简称“各级监管部门”)或重大活动举办单位及重要场所电梯使用单位的委托方可开展保障性检验工作。5.3.2检验机构应依据本标准及其他相关规定制定电梯保障性检验作业指导文件。5.4检验人员从事电梯保障性检验的人员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人员电梯检验师证两年以上且未发生过检验责任事故。
7、5.5检验现场检验人员应当确认现场满足以下要求后,方可实施现场检验:a)具备正常运行条件;b)各区域清洁,没有与电梯工作无关的物品和设备;c)对非检验人员可能进入的区域进行必要的封闭,放置表明正在进行检验的警示牌。5.6检验仪器仪器的配置应满足浙江省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核准细则的要求。现场检验前,检验人员应当确认检验用仪器设备和测量工具状态良好,并且在检定或者校准的有效期内。6保障性检验内容及要求6.1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6.1.1使用资料审查审查使用单位是否提供以下适用于受检电梯的资料:a)使用登记证,其内容与实物相符;b)有效期内的日常维护保养合同,由使用单位与取得相应许可的单位签订;c)应
8、急救援管理制度及演练记录和专用钥匙管理制度;d)配备符合TSG08规定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6.1.2机器空间通道照明需检查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通往机器空间的通道保持通畅,相关人员能够安全、方便、无阻碍地使用;如果通往机器空间的通道高出楼梯所到平面不超过4.0m,可以采用固定的梯子作为通道;d)进入机器空间的门附近的通道设有永久性电气照明。6.1.3井道及相关设备6.1.3.1底坑设施和装置检查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底坑地面平整,不得渗水、漏水、积水;b)如果没有其他通道,应当在底坑内设置一个从层门进入底坑的永久性装置,该装置不得凸入电梯运行空间;c)底坑内设有在进入底坑时以及在底坑地面上
9、均能够方便操作的停止装置,停止装置的操作应为双稳态、红色,设有进入底坑时方便操作的井道照明操作装置,并且功能有效。6.1.3.2极限位置限制装置检查极限位置限制装置是否能够在轿闹、对重接触缓冲器之前起作用,并且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能够保持其作用状态。6.1.4电气设备(装置)及控制6.1.4,1门回路监测功能检查当轿厢停在开锁区域内、轿门开启并且层门门锁释放时,门回路监测系统是否对检查轿门关闭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检查层门锁紧装置锁紧位置的电气安全装置,或者轿门电气安全装置和层门电气安全装置所构成的电路,以及监控信号的正确动作进行监测,监测到故障时是否能够防止电梯的正常运行。6.1.4.2制动器状
10、态监测功能检查其是否能够监测制动器的每组制动力或者每次动作时每组机械部件的正确动作(松开或者制动),当监测到失效时,是否能够防止电梯的正常运行。注1:对于未按照TSGT70012009(含第2、第3号修改单)或者TSGT70012023进行过监督检验的电梯,本条可以不要求。6.1.4.3紧急电动运行控制紧急电动运行控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紧急电动运行控制功能有效;b)操作紧急电动运行开关后,依靠持续按压按钮来控制轿厢运行,按钮上或者其附近清晰地标明运行方向;进行紧急电动运行操作时,易于观察轿厢是否在开锁区域。6.1.4.4紧急和测试操作屏紧急和测试操作屏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紧急操作和动态测
11、试功能有效;b)设有显示装置或者观察窗,以获得轿厢运行方向、速度以及是否到达开锁区域的信息。6.1.4.5紧急报警装置(对讲系统)轿厢内的紧急报警装置采用由应急电源供电的双向对讲系统与救援服务持续联系;如果电梯行程大于30m或者轿厢内与进行紧急操作处之间无法直接对话,则在轿厢内和进行紧急操作处还设置由应急电源供电的双向对讲系统或者类似装置。6.1.5驱动主机6.1.5.1曳引轮绳槽(带槽)检查曳引轮绳槽(带槽)是否无缺损或者不正常磨损。6.1.5.2制动器制动器动作灵活,制动时制动闸瓦(制动钳)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制动盘)上,电梯运行时制动闸瓦(制动钳)与制动轮(制动盘)不发生摩擦,制动
12、闸瓦(制动钳)以及制动轮(制动盘)工作面上无油污。6.1.5.3手动紧急操作装置手动紧急操作装置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能够通过持续手动操作的机械装置或者由自动充电的紧急电源供电的电气装置打开驱动主机制动器,并且该装置的失效不会导致制动功能的失效;b)手动松开制动器后仅在重力作用下轿厢不能移动时,能够通过手动机械装置、独立于主电源供电的手动操作电动装置或者其他措施将轿厢移动到附近层站;c)如果电梯的移动可能带动手动机械装置,该装置是平滑和无辐条的轮子;d)如果手动机械装置可以从驱动主机上拆卸或者脱出,设有最迟在其连接到驱动主机时起作用的电气安全装置;在紧急操作处,易于检查轿贿是否在开锁区域。注2
13、:对于允许按照GB75881995及更早期的标准生产的电梯,如果本条第d)项中的电气安全装置未按照TSGT70012009进行过检验,并且未按照TSGT70012023进行过监督检验,可以不要求。6.1.6悬挂装置6.1.6.1钢丝绳检查悬挂钢丝绳、补偿钢丝绳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无笼状畸变、绳股挤出、扭结、部分压扁、弯折、严重锈蚀、铁锈填满绳股间隙、直径小于其公称直径的90%等达到报废条件的现象;b)一个捻距内的断丝数不超过表1所列数值。表1一个捻距内的断丝数量断丝的形式钢丝绳类型6X198X199X19均布在外层绳股上243034集中在一根或者两根外层绳股上81011一根外层绳股上相邻的断
14、丝444股谷(缝)断丝111注3:断丝数的参考长度为一个捻距,约为6dd表示钢丝绳的公称直径,单位为毫米(mm)。6.1.6.2包覆带检查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无包覆层变形(如鼓包、压痕、折痕、凹陷等)、包覆带承载体外露或者刺出、承载体断裂等达到报废条件的现象;b)设有监测每根包覆带承载体强度的装置,当检测到任一根承载体破断时,能够防止电梯的下一次正常启动;c)用于查看包覆带使用时间或者电梯启动次数的装置完好。注4:对于未按照TSGT70012023进行过监督检验的电梯,本条第b)、c)项可以不要求。6.1.6.3悬挂装置端部固定检查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悬挂装置的端部固定部件无裂纹、松动
15、等现象,端接装置的弹簧、螺母、开口销等连接部件无缺损;b)对于强制驱动电梯,采用带楔块的压紧装置或者至少用两个绳夹将悬挂装置固定在卷筒上。6.1.7轿厢与对重6.1.7.1轿厢照明及通风检查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轿贿正常照明和通风有效;b)在正常照明电源发生故障的情况下,由紧急电源供电的应急照明能够自动投入工作。6.1.7.2对重块检查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对重块无松动、移位等现象;b)具有能够快速识别对重块数量的措施(例如标明数量或者总高度),并且该措施不会被混淆;c)非金属材质对重块(架)上、轿顶上或者底坑内有清晰的标识,标明对重块制造单位名称或者商标和报废条件;d)在进行各项试验前、
16、后,对重块及其包覆物均无影响产品性能的开裂、破碎、剥落、腐蚀等现象。注5:对于未按照TSGT70012023对非金属材质对重块进行过监督检验的电梯,应当至少符合本条第a)、b)、d)项的要求。检查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电梯的额定速度不大于1.75m/s;b)反绳轮上或者附近设有永久固定和清晰的标识,表明反绳轮制造单位名称或者商标、制造日期、维护保养要求(如润滑方法与周期)及报废条件;c)维护保养单位按照要求进行了维护保养,并且提供了维护保养过程的视频或者照片等见证资料;d)在进行6.1.9条所述各项试验前、后,均未出现悬挂装置脱离绳槽(带槽)、轮及轮轴偏转、固定结构变形等现象。对于a)、b)
17、两项未按照TSGT70012023进行过监督检验的电梯,应当至少符合c)、d)两项的要求。6. 1.7.4轿厢语音播报系统检查在停电、故障停梯、轿厢位置校正(再平层除外)、自动救援操作装置启动以及接收火灾信号退出正常服务时,轿厢语音播报系统是否进行语音播报,提示、安抚轿厢内乘客。注6:对于未按照TSGT70012023对轿厢语音播报系统进行过监督检验的电梯,本条可以不要求。7. 1.7.5轿厢平层精度检查轿厢的平层准确度应为5mm。如果平层保持精度超过20nun(例如在装卸载期间),则应校正至10mm。8. 1.8层门与轿门9. 1,8,1门间隙测量门关闭后的间隙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门扇之间
18、及门扇与立柱、门楣和地坎之间的间隙不大于6mm;b)在水平滑动层门和折叠层门最快门扇的开启方向,以150N的力施加在一个最不利的点,本条第a)项所述的间隙对于旁开门不大于25mm,对于中分门其总和不大于40mm。6.1.8.2门再开启保护装置检查自动水平滑动门关闭过程中人员通过入口时,保护装置是否能够自动使门重新开启。对于未按照TSGT7001-2023要求对门再开启保护装置进行过监督检验的电梯,检查当人员通过入口被正在关闭的门扇撞击或者将被撞击时,保护装置是否能够自动使门重新开启。6.1,8.3门的运行与导向检查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层门和轿门正常运行时无脱轨、机械卡阻或者错位现象;b)层
19、门导向装置失效时,层门保持装置能够使层门保持在原有位置;c)在层门底部保持装置上或者其附近设有识别保持装置最小啮合深度的标记,并且层门底部保持装置的啮合深度不小于标记所示的最小啮合深度。注7:对于未按照TSGT70012023进行过监督检验的电梯,本条第C)项可以不要求。6. 1.8.4自动关闭层门装置检查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在轿门驱动层门的情况下,当轿厢在开锁区域之外时,自动关闭层门装置能够使开启的层门关闭;b)自动关闭层门装置采用重块的,其防止重块坠落的措施保持有效。7. 1.8.5紧急开锁检查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每个层门均能够被专用钥匙从外面开启;紧急开锁后,在层门闭合时门锁装置
20、未保持在开锁位置;b)如果只能通过层门进入底坑,则从底坑爬梯并且在高度1.80m内和最大水平距离0.80m范围内能够安全地触及门锁,或者能够通过永久设置的装置从底坑中打开层门。注8:对于未按照TSGT70012023进行过监督检验的电梯,本条第b)项可以不要求。8. 1.8.6门的锁紧与闭合检查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锁紧动作由重力、永久磁铁或者弹簧来产生和保持,即使永久磁铁或者弹簧失效,重力也不能导致开锁;b)轿厢在锁紧元件啮合不小于8mm时才能启动;c)检查层门、轿门锁紧状态的电气安全装置功能有效;d)每个层门和轿门的闭合均由电气安全装置验证;如果滑动门是由数个间接机械连接的门扇组成,则未
21、被锁住的门扇上设有电气安全装置以验证其闭合状态;与门的驱动部件直接机械连接的轿门门扇可以不设置电气安全装置。注9:对层门进行检验时,可以抽取基站、端站以及至少20%其他层站的层门进行检查,本条第b)项除外。6. 1.8.7轿门开门限制装置及轿门的开启检查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应当设置轿门开门限制装置,当轿厢停在开锁区域外时,能够防止轿厢内的人员打开轿门离开轿Jffl;b)在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允许的最大制停距离范围内,打开对应的层门后,能够不用工具(三角钥匙或者永久性设置在现场的工具除外)从层站处打开轿门。6.1.9试验6.1,9.1应急救援试验检查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检查机房内或者紧急
22、和测试操作屏上是否设有清晰的应急救援程序;b)检查建筑物内的救援通道是否保持通畅,应急救援人员是否能够无阻碍地抵达实施紧急操作的位置,以及各层站处;c)在空载工况下,按照本条第(1)项所述的应急救援程序实施操作,观察是否能够安全、及时地解救被困人员。6.1.9.2平衡系数测试对平衡系数进行确认或者测试,判定其是否在0.400.50之间,并且符合制造(改造)单位的设计值。注10:检验时,发现轿厢、对重或者其他部件(如补偿装置)的重量发生变化,并且可能导致平衡系数发生变化的,应当测试平衡系数。1.1.9.3 轿厢超载保护装置试验发现轿厢自重发生变化等可能影响轿厢超载保护装置有效性的情况,采用在轿厢
23、内施加载荷的方式进行轿厢超载保护装置试验,观察是否最迟在轿厢内载荷达到110%额定载重量时能够检测出超载,防止电梯正常启动及再平层,并且轿闹内有听觉和视觉信号提示,自动门完全开启,手动门保持在未锁紧状态。对于未按照TSGT70012023要求对轿Jffl超载保护装置进行过监督检验的电梯,允许轿厢内只提供听觉信号或者视觉信号。1.1.9.4 轿厢限速器-安全钳试验6. 1.9,4.1限速器检查其是否符合以下要求:a)各调节部位封记完好,运转时无碰擦、卡阻、转动不灵活等现象,动作正常;b)动作速度符合要求。检验时,可以通过查看限速器调试证书、校验记录,结合限速器的状态确认其动作速度是否符合要求;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梯 保障 检验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8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