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熔融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ocx
《高温熔融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温熔融作业安全技术规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ICS03.100.01CCSA0111B3305浙江省湖州市地方标准DB3305/T3572024高温熔融金属作业安全技术规范SafetytechnicaIspecificationsforhigh-temperaturemoItenmetaIoperations20241227发布20241227实施湖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34总体要求35厂房建筑和作业环境安全要求36设备设施安全要求57作业安全要求98应急管理11参考文献13_1_2_刖百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
2、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州市应急管理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湖州市应急管理局、德清县应急管理局、浙江省安全生产科学研究有限公司、浙江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计量大学、浙江中泰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湖州和德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丽娟、高金明、杜向阳、宣森炜、张远、蔡天一、朱建淼、韩栋、唐燕平、黄永钢、朱凯明、钱峰、时强、叶敏、钱秋兰、林峰、江峰、李晖晖、郭晨宁、余华文、王斌锐,沈冬良、杨帆、芮齐青。本标准为首次发布。GB/T11352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13495.1消防安全标志GB/T13861生产过程危险和有
3、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557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630消防安全标志设置要求GB15763建筑用安全玻璃GB/T17919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17945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8218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T18664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T18831机械安全与防护装置相关的联锁装置设计和选择原则GB/T19876机械安全与人体部位接近速度相关的安全防护装置的定位GB/T20801.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第6部分:安全防护GB20905铸造机械安全要求GB21148足部防护安全鞋GB/T23583.1钢液浇包第1部分:型式与基本参数GB/T23
4、583.2钢液浇包第2部分:技术条件GB24391低压铸造机安全要求GB25683钢液浇包安全要求GB/T25714.1铁液浇包第1部分:型式与基本参数GB/T25714.2铁液浇包第2部分:技术条件GB/T29512手部防护防护手套的选择、使用和维护指南GB/T29639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30041头部防护安全帽选用规范GB30078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安全生产规范GB/T33000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GB/T33942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36697铸造起重机报废条件GB/T38306手部防护防热伤害手套GB/T38315社会单位灭火和应急疏
5、散预案编制及实施导则GB39800.3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3部分:冶金、有色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2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33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10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40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211工业炉砌筑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T50493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标准GB50544有色金属企业总图运输设计规范GB50630有色金属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681机械工业厂房建筑设计规范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AQ/T6108安全鞋、防护鞋和职业鞋的选择、使用和维护JB/T326
6、0LT系列铁水罐型式与基本参数JB/T5000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JB/T7688.5冶金起重机技术条件第5部分:铸造起重机YB/T061冶金渣罐技术条件YB/T4175冶金用钢水罐3术语和定义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总体要求1.1 生产建设项目,应符合国家建设项目核准、审批制度以及当地政府的规划和产业政策要求。项目建设应符合GB3095、GB3096、GB4387、GB5083、GB5768、GB13495.1、GB15630、GB17945、GB30078、GB50016、GB50544、GB50630、GB50681和GBZ1、GBZ2.1、GBZ2.2等标准的规定。1.2 企
7、业应严格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的规定要求,进行安全评价或安全设计诊断。4. 3企业应当按照GB/T33000要求建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4.1 企业应按GB/T18664、GB/T29512GB/T30041、GB39800.3和AQ/T6108要求,为高温熔融金属作业人员选用、配备必要的个体防护装备。4.2 企业应按照GB/T13861、GB18218等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对高温熔融金属作业过程的危险和有害因素、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建立风险档案,实施分级管控,并在生产现场设立安全风险告知卡。4.3 企业宜建设应用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对高温熔融金属作业的关键安全数据进行实时监
8、测报警。4.4 企业应投保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保险机构开展安全风险评估、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等事故预防服务工作时应予以配合。5厂房建筑和作业环境安全要求5. 1厂房建筑5.1.1 熔炼、铸造主厂房宜布置在厂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且地势开阔、通风良好的地段,并应远离厂前区、洁净厂房以及人流密集处。5.1.2 厂房宜独立设置,合理布局熔炼炉熔融金属和熔渣排出系统、炉外精炼、连铸(或半连铸、模铸)及熔融金属运输(吊运)通道,保证工艺顺畅,尽量减少高温熔融金属运输(吊运)次数和距离。5.1.3 厂房天窗应采用防破碎伤人的透光材料且应有防冷凝水产生或引泄冷凝水的措施;采用玻璃时宜采用符合GB1576
9、3要求的建筑用安全玻璃。5.1.4 厂房基础的桩基应采取可靠的防止沉降措施,地基应满足生产装置相应承载、震动等要求。5. 1.5建(构)筑物有可能被高温辐射、高温熔融金属喷溅造成危害的建筑构件,应有隔热、绝热、防火等保护措施。5. 1.6有高温熔融金属的车间地面标高应高出厂区周围地面标高0.3m以上,应有防止屋面漏水和天窗、天沟、水落管等雨水飘落、渗漏的可能措施,还应防止区域内地面积水。5.1.7熔炼、铸造设备正上方不应设置存在滴、漏水隐患的设施,如通风装置、天窗、水管等。5. 1.8厂区内应设置运输熔融金属的通道,通道应平坦无障碍;运输车辆及浇注包、转运包的外表面距楼板和厂房(平台)柱的外表
10、面不应小于08m,受辐射温度较高的楼板和柱应采取隔热保护措施。5.1.9厂房通风应符合下列要求:a)熔炼、吊运、浇注等作业区域应通风良好;b)经常有人通行的地道、地下室应通风良好,必要时应设置局部通风设施;C)有烟尘、粉尘和其他有害气体的部位,应设置有效的集尘罩和通风除尘净化装置,变无组织逸散为有组织排放,并应符合GB8959的规定。5.2作业环境5.2.1 车间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a)熔炼区、熔融金属吊运区、浇注区等危险区域及周边禁止设置会议室、交接班室、活动室、休息室、更衣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周边不应设置可燃和易燃物品的仓库、储物间等;b)熔炼区、熔融金属吊运区、浇注区的地面和地下,不应设置
11、水管、氧气管道、燃气管道、燃油管道和电线电缆等;当设置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浇注区应布置在车间通风良好的位置;C)地坑内、地下室内不应敷设有害气体和易燃气体的管道。5.2.2 生产期间铸造用熔炼炉、精炼炉、保温炉的炉底、炉坑和应急坑,以及熔融金属泄漏、喷溅影响范围内的炉前平台、炉基区域、厂房内吊运和地面运输通道等不应存在积水。5.2.3 铸造作业坑的设计除应符合GB50108的规定,还应符合下列要求:坑内不得有渗漏现象发生,并应设置自动排水装置;坑壁应高出地面,其高度不宜小于0.2m;坑周围设置的防护栏应符合GB4053.3的规定。5.2.4 存放、运输高温熔融金属和熔渣的场所,应设有防雨
12、设施,不应设有积水的沟、坑等。如生产确需设置地面沟或坑等时,应有严密的防水措施;易积水的沟、槽、坑,应有排水措施。5.2.5 作业区域的地面应平坦,平台、走台、坑池边和升降口有跌落危险处,应设栏杆或盖板。5.2.6 车间通道应畅通,无堵塞,并应在地面作出明显标识。熔炼、铸造车间通道尺寸见表1。表1熔炼、铸造车间通道尺寸运输方式通道宽度(m)人行通道20.8人工运输(非机动车)21.5叉车、电瓶车单向行驶22汽车行驶23.55.2.7人行道应防滑,并应避免与浇注场地、熔融金属吊运路径重叠或交叉。铸造生产线、带式运输机等设备设施,在人员横跨处应设置带防护栏的人行走桥。5.2.8 安全出口、疏散楼梯
13、和疏散门应符合GB50016的规定;应在明显位置设置应急疏散图。5.2.9 2.9车间内生产作业点、工作台面和安全通道照度应符合GB50034的规定,作业区照度不低于20Lx,照明灯具应完好;采光系数和天然光临界照度应符合GB50033的规定;安全通道应配备应急照明装置和应急疏散标志。5.2.10 10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动力管道安全保护装置的设置应符合GB/T20801.6的规定。5.2.11 车间内可能发生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泄漏、聚集场所,应按照GB/T50493的规定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探测器,监测数据应接入生产期间有人值守场所。5.2.12 在存在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或有关设备
14、上,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并定期检查警示标志的情况,对损坏、破损的进行更换或修复,警示标志的安全色和安全标志应分别符合GB2893和GB2894的规定,工业管道安全标识应符合GB7231的规定,消防安全标志应符合GB13495.1的规定。6设备设施安全要求6. 1一般要求6.1.1 铸造生产使用的设备设施应符合GB5083的规定,电气部分应符合GB5226.1的规定。6.1.2 铸造机械的通用安全防护要求应符合GB20905的规定,铸造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和定位应符合GB/T19876的规定,联锁装置应符合GB/T18831的规定。6.1.3 气动系统和液压系统应设置防止超压的安全装置,
15、并应在管件薄弱部位设置防护装置,设备及其管道应密封良好,不得泄漏。6.1.4 表面温度超过60的设备和管道宜采取防护措施,并设置警示标识。6.1.5 铸造用熔炼炉、精炼炉、保温炉应设置紧急排放和应急储存设施,应急储存设施容积不应小于炉体最大容量。6.1.6 铸造用熔炼炉、精炼炉、压铸机、氧枪的冷却水系统应设置水温、水压、流量监测和报警装置,监测报警装置应与熔融金属加热、输送控制系统联锁;应配备应急冷却水系统,并设置防止水进入炉内的设施。6.1.7产生尘、毒的设备及部位应设置除尘净化设施,该设施应符合GB8959的规定;产生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的除尘设施应符合GB/T17919的规定。除尘净化设施应
16、与设备主控制系统联锁。6.1.8生产过程使用的机器人应符合GB11291.1和GB11291.2的相关规定,机器人作业区应通过围栏与操作人员作业区有效隔离,安全门处应设置联锁装置,围栏开口处应设置安全防护装置,如光幕。6.2熔炼设备6.2.1熔炼设备的通用安全应符合下列要求:a)炉体金属结构件应完整、牢固,不应腐蚀或破损;b)砌体应保持完整,无破损,各部位砌体的允许误差和胸缝厚度应符合GB50211的规定;C)可倾动、旋转或移动的电热熔炼炉应设置倾炉限位、炉顶限位和炉体桥架限位装置,并确保其灵敏、可靠;d)电热熔炼炉应设置备用电源或备用发电机设施;e)电热熔炼炉变压器应符合下列要求:1)设置地
17、点应无漏雨、无积水和积油。油浸式变压器应设有储油池;2)变压器的瓷瓶和套管表面应无积尘、无污染物、无裂纹、无破损;3)接地部位应与接地系统可靠连接;4)配电柜各电气单元绝缘良好、接头无外露,并排列整齐、安装牢固;刀闸、开关、接触器应动作灵活、接触可靠、合闸到位,触头无烧损,且应有操作提示标志。6. 2.2电弧熔炼炉应符合下列要求:a)炉壳应直接或通过炉壳机座接地,并应安装过电压继电器,当炉壳与大地之间出现危险电压时,应能切断电弧炉供电;b)电极及其辅助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电极夹持器应装有水平位置调节装置,电极密封圈应比电极大0.04m0.05m,冷却水管应采取绝缘措施;2)电极升降机构应设
18、置平衡锤,并应设置两只限位装置,其中一只限位装置可用于检测超行程;3)电极支撑机构应与驱动机构(电极定位机构)和炉架绝缘,驱动机构和炉架应可靠接地;4)对装有底电极的炉子,应设置底电极监测装置,并限定底电极与接地外壳之间的电压值;C)电炉变压器应只能从主控制屏合闸。6.2.3精炼炉应符合下列要求:a)钢水炉外精炼装置,应设置熔融金属事故泄漏的安全措施;b)炉外精炼装置中的粉料发送罐、贮气罐等压力容器的制造与验收应符合GB/T150.4的规定,压力表、安全阀、爆破片等安全防护装置齐全,并定期检验;C)钢包真空精炼装置应设置抑制钢液溢出的真空度调节装置,并应采取监视真空罐内钢液面升降的措施;d)吹
19、氧、吹氤管道连接可靠,无泄漏。6.2.4感应电炉应符合下列要求:a)加热装置的带电设备和部件应安装在箱柜内,否则应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对第二和第三电压区段的装置,应采用工具或授权人员掌控的钥匙才能打开箱柜;b)接地保护应符合下列要求:1)保护电路应由PE端子、电气设备导电结构件、电热装置中的保护线组成,保护电路应能承受接地故障电流所造成的最高热应力和机械应力;2)当带电部分通过电阻、阻抗或放电器接地,应设置监测接地连接线电流的装置,当运行中超过最大允许值,应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切断电源;3)所有铠装电缆、导管,在通过第二电压区段的高压电路柜时,应通过该柜的部位接地;C)液压倾炉的泵、工作液贮存箱
20、和管道应布置合理,避免由于熔融金属意外流出而造成的损害;倾炉的液压系统应配置两台相同的主泵(一用一备),操纵杆应自动返回零位;d)熔炼炉应设置紧急倾炉或漏炉情况下盛装全部熔融金属的贮存坑或钢包坑,周边应设置护栏或加盖防护。6.2.5 电加热炉炉门应设置限位装置,并确保进出炉时自动切断电加热系统。6.2.6 使用煤气(天然气)的熔炼炉、精炼炉、保温炉及其燃气管道应完好,无松动、无泄漏;燃烧器作业区域内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测和报警装置,燃烧器应具备点火程序控制、火焰监测、熄火保护、燃气高低压报警与紧急切断装置联锁,且灵敏、可靠。烟道应安装防爆门。6.2.7 铝、锌、铜合金熔炼设备(不含铝加工深井铸造)
21、应符合下列要求:a)用烟式保温炉应设置能在紧急倾炉或漏炉情况下盛装全部熔融金属的贮存坑或钢包坑,或设置专门将熔融金属安全移出炉体外的设施;b)集中熔化炉的堵头和堵头机构应安全、可靠;扒渣口应设置可靠的防高温措施,出液口应设置干砂坑;C)集中保温炉的扒渣口、铝水精炼装置和保温炉的出料口附近应设置金属料斗,以贮存熔炼中产生的高温炉渣和废料;d)日烟炉和耐火料浇注或耐火砖砌筑炉液面与沿口的距离应大于等于0.1m;e)保温炉宜设置料位报警装置,当炉料超限时,应发出报警信号;f)反射炉的燃烧设备宜与风机联锁,联锁装置应灵敏、可靠;应配备炉体温度监测和报警装置,该装置应与炉体超温的应急冷却设施联锁;g)气
22、动定量保温炉炉体应密封;应设置定量监控系统,当炉料超过定量值时,应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切断电源。6. 2.8镁合金熔炼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a)预热机应设置炉膛预热温度控制装置和超温报警装置;b)熔炼炉应设置故障、超温、液面超位、生烟漏液等自动检测和报警装置,该装置应能及时发出报警信号并自动切断电源;c)熔炼炉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使炉内处于惰性气体保护状态,周边应设置六氟化硫浓度检测报警装置;d)熔炼炉保护气体控制系统应设置气压、流量等检测报警装置,且具备保护气体的自动切换装置,当日期内镁液温度超过450时,无论加热电源工作与否,炉内气体保护控制系统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e)熔炼保温炉的用烟应采用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温 熔融 作业 安全技术 规范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8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