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ppt
《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ppt(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学习目标,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原则,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理论和方法也正是在“三性”原则的指导下完善和发展起来的。时至今日,西方商业银行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体系和方法,资产负债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商业银行其他方面的管理,都是在这一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对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了解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及其演变过程,基本理解和掌握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并能够加以运用,对于现代商业银行普遍采取的利率风险管理,本书将在第16章给予详细阐述。,2.1商业银行经营原则,2.1.1 商业银行经营的特点1高负债率 2
2、高风险性 3监督管制的严格性,2.1.2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商业银行经营高负债率、高风险性以及受到严格管制的特点,决定了其经营原则不能是单一的,而是几个方面的统一。通常认为,商业银行经营的原则就是在保证资金安全,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争取最大的盈利。这又称为“三性”目标,“三性”既“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1.安全性原则,安全性原则即要求银行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保持足够的清偿能力,经得起重大风险和损失,能够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使客户对银行保持坚定的信任。为实现安全性目标,商业银行要做到以下几点:1)筹措足够的自有资本,提高自有资本在全部负债中的比重。2)合理安排资产规模和结构,提高资产质量。3)
3、遵纪守法,合法经营。,2.流动性原则,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随时应付客户提存以及银行支付需要的能力。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资产的流动性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衡量资产流动性的标准有两个:一是资产变现的成本,某项资产变现的成本越低,该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二是资产变现的速度,某项资产变现的速度越快,则该项资产的流动性就越强。,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衡量银行负债流动性的标准也有两个:一是取得可用资金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价格越低,该项负债的流动性就越强;二是取得可用资金的时效,取得可用资金的时效越短,则该项负债的流动性就越强。,为满足流动性要求,商业
4、银行要做到以下几点:,1)调整资产结构,维持流动性较好资产的适度比例。2)加强负债管理,注重从负债方面来满足银行经营的流动性要求。3)加强流动性管理,实现流动性管理目标。,3.盈利性原则,盈利性是指商业银行在其经营活动中获取利润的能力,它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基本动力。这一原则要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地追求利润最大化。商业银行的盈利主要来自于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的差额。商业银行的业务收入包括贷款利息收入、投资收入与劳务收入等;其业务支出包括吸收存款的利息支出、借入资金的利息支出、贷款与投资的损失以及工资、办公费、设备维修费、税金支出等。,根据商业银行业务收入与业务支出的主要内容,
5、商业银行追求盈利水平的提高应做到以下几点:,1)减少非盈利资产,提高盈利性资产的比重。2)降低资金成本,扩大资金来源。3)加强经济核算,节约管理费用开支。,4.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权衡的原则,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是一个权衡利害、趋利避害的过程,在决策时应该坚持盈利性和安全性权衡的原则。首先,安全性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客观要求。其次,安全性与盈利性是一对矛盾。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原则是保证信贷资金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有效统一。它是银行管理者决策的依据。,2.2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的演变,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现代商业银行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商业银行其他方面的管理都是在这一基础上进行的。随着各个历史时期经营
6、条件的变化,西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理论在不断变化和创新的过程中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2.2.1资产管理理论,资产管理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建立初期,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它都在银行管理领域中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理论认为,由于银行资金的来源大多是吸收活期存款,提存的主动权在客户手中,银行管理起不了决定作用;但是银行掌握着资金运用的主动权,于是银行侧重于资产管理,争取在资产上协调流动性、安全性与盈利性问题。,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和银行业务的发展,资产管理理论的演进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商业贷款理论,转移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1.商业性贷款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又称真实票
7、据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银行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流动性很强的活期存款,银行经营的首要宗旨是满足客户兑现的要求,所以,商业银行必须保持资产的高流动性,才能确保不会因为流动性不足给银行带来经营风险。因此,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应主要集中于以真实票据为基础的短期自偿性贷款,以保持与资金来源高度流动性相适应的资产的高度流动性。短期自偿性贷款主要指的是短期的工商业流动资金贷款。,背景:商业性贷款理论产生于商业银行发展的初期,当时企业的资金需求比较小,主要依靠自有资本经营,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以商业周转性流动资金为主。此外,由于金融机构管理水平较低,还没有作为最后贷款人角色的中央银行在商业银行发生清偿危机时给予救助,
8、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者更强调维持银行的流动性,并不惜以牺牲部分盈利性为代价。在这种金融市场很不完善、融资渠道和资产负债业务单一的历史条件下,银行在经营实践中找到了保持资产流动的理论依据,即商业性贷款理论。,评价:商业性贷款理论的思想为早期商业银行进行合理的资金配置与稳健经营提供了理论基础。它提出银行资金的运用受制于其资金来源的性质和结构,并强调银行应保持其资金来源的高度流动性,以确保银行经营的安全性。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局限性:首先,这一理论没有认识到活期存款余额的相对稳定性,即在活期存款的存取之间,总会有一个相对稳定的资金余额可用于发放长期贷款,而是将银行资产过多地集中于盈利性很差的短期自偿性贷款
9、上。其次,这一理论忽视了贷款需求的多样性。此外,它还忽视了贷款自偿性的相对性,即在经济衰退时期,即便是有真实票据做抵押的商业性贷款,也会出现缺乏偿还性的情况,从而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2.转移理论,转移理论又称转换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银行保持资产流动性的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因而不必将资产业务局限于短期自偿性贷款上,也可以将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具有转让条件的证券上,作为银行资产的二级准备,在满足存款支付时,把证券迅速而无损地转让出去,兑换成现金,保持银行资产的流动性。背景:转移理论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金融市场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评价:转移理论沿袭了商业性贷款理论应
10、保持高度流动性的主张,但突破了商业性贷款理论对银行资金运用的狭窄局限,扩大了银行资金组合的范围,增强了商业银行的盈利性。但转移理论也存在不足,它对银行短期资产的变现能力缺乏全面认识,从短期证券自身的变现能力考虑得多,而对短期证券变现的外部环境考虑得少。实际上,在经济危机时期或在证券市场不旺盛的情况下,商业银行不能顺利地通过出售证券而保证资产的流动性,近而影响盈利性目标的实现。,3.预期收入理论,预期收入理论是一种关于资产选择的理论,它在商业性贷款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了银行资产业务的选择范围。这一理论认为:贷款的偿还或证券的变现能力,取决于将来的收入即预期收入。如果将来收入没有保证,即使是短
11、期贷款也可能发生坏帐或到期不能收回的风险;如果将来的收入有保证,即便是长期放款,仍可以按期收回,保证其流动性。只要预期收入有保证,商业银行不仅可以发放短期商业性贷款,还可以发放中长期贷款和非生产性消费贷款。,背景:预期收入理论产生于第二次大战以后,当时,西方国家的经济已逐渐从战争中复苏起来,开始高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对资金需求的多样化,不仅需要短期资金,而且又产生了对固定资产投资和设备更新等中长期资金的需求。同时,货币金融领域竞争的加剧,也使商业银行迫切地需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评价:预期收入理论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它深化了对贷款清偿的认识,指出贷款清偿的来源是借款人的预期收入,找到了银
12、行资产流动的经济动因,要求银行的资产与预期收入直接挂钩,克服了商业性贷款理论的缺陷。其次,这一理论促成了贷款形式的多样化,拓宽了银行的业务范围。银行由生产经营的局外人成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参与者,从而加强了银行对经济活动的渗透和控制。预期收入理论的不足之处在于:银行对借款人未来收入的预测建立在银行主观判断的基础之上,由于预期收入很难预测,客观经济条件经常发生变化,借款人将来收入的实际情况往往与银行预期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以这种理论为依据发放贷款,常常会给银行带来更大的经营风险。,2.2.2负债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西方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理论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商业银行流动
13、性与盈利性的矛盾。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资金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强化资产管理获得,还可以通过灵活地调剂负债达到目的。商业银行保持资金的流动性无需经常保有大量的高流动性资产,通过发展主动型负债的形式,扩大筹集资金的渠道和途径,也能够满足多样化的资金需求,以向外借款的方式也能够保持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评价:负债管理理论意味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思想的创新,它变被动的存款观念为主动的借款观念,为银行找到了保持流动性的新方法。根据这一理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调整资产来保证,还可以通过调整负债来保证,变单一的资产调整为资产负债双向调整,从而减少银行持有的高流动性资产,最大限度地将资产投入到高盈利的
14、贷款中去。而且,商业银行根据资产的需要调整和组织负债,让负债适应和支持资产,也为银行扩大业务范围和规模提供了条件。,负债管理理论也存在缺陷,由于它建立在对吸收资金保有信心,并能如愿以偿的基础上,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带有主观色彩。通过借款融资保持银行的流动性,不仅提高了银行的融资成本,而且不利于银行稳健经营。所以,负债管理理论的运用必须谨慎,应当经常注意一些基本指标,如存贷款比率、资本充足率、流动资产比率等,并随时注意防范经营风险。,2.2.3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20世纪70年代后期,伴随金融创新的不断涌现,各种新型金融工具和交易方式以各种形式抬高资金价格,市场利率大幅上升,使得负债管理理论在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业银行 经营管理 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8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