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池拉深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doc
《水池拉深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池拉深成形工艺与模具设计说明.doc(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水池拉深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摘要:分析了散热器上水池的成形工艺,确定了成形工艺参数,叙述了成形模具结构及工作原理,表明高台阶差、非对称异形盒件可以一次成形。关键词:散热器;上水池;成形工艺参数;模具结构;工作原理;高台阶差;非对称异形盒件0 引言 图1上水池是我公司为奥拓汽车开发的散热器主要零件,该零件要求外观无拉深成形缺陷,材料为H68 M 0.5 GB253281,零件尺寸为3520-0.3480-0.343。侧壁有14条加强筋,成形台阶高度为7、14、43,高度差较大,且左、右不对称。1 成形工艺分析1.1 零件工艺分析 从图1可以看出,该零件经过成形、切边、打凸包、冲孔、翻边等多道工序加
2、工而成。 零件表面不允许有褶皱、凹陷、裂痕、拉伤、擦伤,加强筋与各段连接圆弧清晰、光滑,各面之间要平滑过渡。由图1知,该零件长宽比 350/46=7.6高度比 7:7:29高宽比 43/46=0.93相对圆角半径 10/46=0.22 该零件属于大圆角、高台阶差、非对称异形盒件,在盒形件不同拉深情况的分区图中的Ic区域。就一般简单形状的高盒形件,在Ic区域都要经过多次拉深才能成形。而且该零件前 、后侧壁的成形已不再是简单的高盒形件侧壁的弯曲成形。在R17.5向左至R8处、22向右至R8处即M至N处、14条加强筋区域段的侧壁有突变现象,靠R17.5、R8、220等尺寸平滑过渡。该区域段最容易成危
3、险断面。如处理不当,该区域段就会出现成形失稳。在拉深成形过程中,各处材料流动速度不一样;应力分布复杂,该零件一次成形更加困难。但由于材料厚度只有0.5,零件形状复杂,多次拉深又不利于成形。 我们从材料的成形性能方面分析,改进拉深工艺可以增加一次成形的成形极限。为使拉深顺利成形,降低最大拉应力,进一步减少材料的拉深系数,设法降低材料变形区的变形抗力和材料在拉深凹模圆角处的弯曲抵抗力,改善拉深条件,减少磨擦损耗,让压边力在拉深过程中变为可调,材料在拉深成形过程中,与拉深凹模成形各面贴合并包住拉深凸模,有利于增加辅助成形;采用专用的机床设备和给予适当的润滑剂润滑。这样就增加了材料一次成形的可能性。1
4、.2 成形设备的选择 根据以上零件工零件工艺分析,结合公司设备状况,成形工序的设备选择双动拉深压力机。拉深成形时,毛坯料流动较为缓慢,压边力可调整,能有效地控制金属流动,且接触冲击小,拉深速度能满足拉深变形要求,从而保证成形零件质量。1.3 拉深筋的设置区域 众所周知,材料变形流动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材料总是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流动,从图1可知,该零件在R17.5向左至R8处,M处至N处的毛坯料比R17.5至M处的毛坯料要小得多,各加强筋处成形时毛坯料的进入也要进行控制。如果仅靠压边圈压料,远远不能满足毛坯料在成形过程中的合理流动,在上述区域段设置了不同长度的拉深筋,从而改变金属的流动速度,防止更
5、多的毛坯料流入拉深凹模。2 成形工艺参数的确定2.1 毛坯尺寸的确定尽管该零件在上部主视图中成形,左右不对称,结构较复杂,但从零件整体形状及下部主视图中标注尺寸来看,仍可以看作为一般长盒形件成形。由图1可知:r底=2,r=10,H=43,A=350,B=46,H/B=0.93毛坯直径通过计算:D=107毛坯长度L=D+A-B=411毛坯宽度该零件毛坯尺寸为:411X121 R=D/2=53.52.2 零件相对高度判断H/B=43/46=0.93;r/B=10/46=0.22;t/D100=0.47;查资料3得H/B1=0.80.85该零件材料为H68 M 0.5查资料17-13得 10=4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池 成形 工艺 模具设计 说明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