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docx
《“十五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五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docx(2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十五五”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党中央关于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市党代会精神,坚持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市,为“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新辉煌”提供有力支撑,制定本行动计划。一、发展目标到2028年,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进展,制造业增加值确保达到2350亿元、力争达到2600亿元,制造业营业收入确保达到9000亿元、力争达到1万亿元,基本建成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到2030年,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取得跨越性进展,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1/
2、3,确保达到2800亿元、力争达到3300亿元,制造业营业收入确保达到1.1万亿元、力争达到1.3万亿元,形成铝钛新材料、智能装备制造、精细化工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20家百亿级企业,500家“专精特新”企业。制造业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跃升,产业布局更加优化、集群集聚更加明显、市场主体日益壮大,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转型,两化融合进入全国第一方阵,产业链、创新链、供应链、价值链、制度链“五链”深度耦合,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大幅提升,链条完整、生态完备、特色明显、质效更好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体系逐步构建,建成规模超万亿的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二、聚焦三大重点领域(一)做大做优主导产业坚持
3、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方向,加快推动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石油化工等主导产业向中高端延伸,实现制造模式新变革,2030年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工业比重达80%o1 .先进装备制造。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高端引领、基础支撑,加快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省轴承创新中心、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关键共性技术支撑。加快智能农机、大功率风电轴承、高精密工业机器人等高端装备研发,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加快产业园区、产业集群建设,带动配套零部件、专业服务协同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到2028年,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35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超过500
4、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国资委、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2 .新材料。坚持产业高端化、产品终端化、价值最大化、品牌优质化,依托铝钛鸨铝等原材料基础优势,延伸铝钛鸨铝铜精深加工产业链条,重点发展高端铝合金、航空航天钛合金、新能源汽车用铜材、鸨铝溅射靶材等高附加值产品,布局电子气体、硅基电子材料、信息显示材料、光伏玻璃等新兴领域,着力突破复合金属材料、电子信息材料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质产品,加快构建技术创新引领、骨干企业支撑、下游产品带动的产业发展格局,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28年,产业营业收入达到240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
5、入达到280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住建局,相关县区人民政府)3 .石油化工。坚持扩大规模、延伸链条、提升工艺、集聚发展,推动石油化工产业规模化、系列化、精细化发展,提高资源本地转化率和产业附加值。加快实施100万吨PX、150万吨PTA,100万吨乙烯等重点项目,打造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双百万吨航煤的千亿级炼化产业集群。加强与济源、孟州等地联动,建设“一基地四园区”,打造上下游一体、链条完整、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到2028年,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O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达到1300亿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商务
6、局,孟津区人民政府)(二)培育壮大优势产业集群立足产业基础,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培育壮大农机、轴承、机器人、铝钛、耐火材料、精细化工、光电电子器件、光伏、节能环保等9大优势产业集群,2030年集群规模突破5000亿元。1 .农机产业集群。加快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省农机装备产业研究院等行业创新平台建设,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增加动力换挡、无人驾驶、无级变速拖拉机等中高端产品和甘蔗收割机、根茎作物收获机等差异化产品供给,培育新的增长点。重点实施中国一拖非道路国五柴油机产业化、智能农业装备研究院多功能联合收获机等项目,加快产业上下游和关联产业配套协作,构建纵向连接、横向配套的农机产业链条。到2028年,
7、农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40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发改委、商务局,相关县区人民政府)2 .轴承产业集群。聚焦打造全国先进的轴承及基础件研发生产基地目标,组建省轴承产业联盟、市高端轴承产业研究院,推动省轴承创新中心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持续提升轴承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发挥特大型轴承和精密轴承领域领先优势,提升汽车轴承、电机轴承等普通轴承产业规模,开展航空航天轴承、新能源汽车轴承等高端精密轴承研发,推动高铁轴承等产品国产化替代。重点推进洛轴退城入园、新强联精密轴承智造科技园等项目建设,强化上下游延伸、左右链配套、集群式发展,形成结构层
8、次高、创新能力强、比较优势明显的轴承产业集群。到2028年,轴承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国资委、发改委,相关县区人民政府)3 .机器人产业集群。加快推动农机装备、摩托车、钢制办公家具等重点领域“机器换人”,以推广应用促产业发展。重点围绕机器人本体、控制器、高精密伺服驱动系统、高性能减速器等领域开展精准招商,完善产业链条。加大伺服驱动、智能控制等技术在成套装备中的应用,提升智能装备产品比重;培育壮大机器人整机生产企业,通过技术合作引进落地上游核心零部件企业,提升整机产品本地配套率,加快建设国内领先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到2
9、028年,机器人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5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突破10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商务局,相关县区人民政府)4 .铝钛产业集群。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重点发展高端铝、钛合金材料精深加工产业。开发引进高强度铝合金、电池箔等高附加值产品,延伸铝加工产业链条;引进铝动车车厢、汽车壳体、工业型材、建筑型材等铝型材产品,优化铝加工产品结构;发展再生铝产业,探索开展再生铝闭环回收、保级利用。引进钛材熔炼、锻造项目,弥补钛合金冶炼环节短板,形成产能优势;引进发动机整体叶盘、起落架钛部件等航空航天用钛合金产品,做大做强海工装备用钛合金产品;引进钛健康产品、钛体育用品等
10、高端民用钛消费品,推动钛产业向高端民用领域延伸。到2028年,铝钛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110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突破120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相关县区人民政府)5 .耐火材料产业集群。以绿色低碳为重点,强化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建设,加快实施企业绿色化改造和产品绿色化转型。围绕高温工业提高热效率和节能减排需求,开发引进纳米绝热材料、环保纤维及模块、高品质轻质隔热砖以及环保硅质、铝镁、铝钙、铝硅金属复合耐材等产品,不断提高产品附加值。鼓励支持企业兼并重组,培育百亿级行业龙头企业,打造集材料、装备、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先进耐火材料产业集群。到2028年,耐火材料产
11、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20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相关县区人民政府)6 .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依托石化产业基地,重点发展芳煌、烯煌等精细化工领域,瞄准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精准招商。聚焦烯燃下游“补链”,大力发展高性能工程塑料、减水剂、表面活性剂、高分子功能性膜等下游终端产品;聚焦芳煌下游“强链”,积极发展PTA及下游功能性面料、差别化纤维、可降解塑料等产品。加快推进石化百万吨乙烯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打造中西部地区重要的精细化工产业集群。到2028年,精细化工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突破1300亿元。(责任单位:市
12、发改委、工信局、商务局,孟津区人民政府)7 .光电电子器件产业集群。以培育本地光电产业供应体系为重点,围绕产业链中上游电子器件组件、光电线缆、金属构件制造等环节,加大研发创新投入,突破一批关键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工业电子等多元化终端设备连接器产品,拓宽下游应用领域。基础材料领域,实施洛宁电子新材料生产基地、含氟电子气体等项目,夯实基础材料支撑;光电连接器领域,实施光电基础器件产业园、新技术产业基地二期等项目,提高基础器件供应能力;光电设备领域,实施中航光电产业园等项目,加强军转民、民参军技术转化;光纤光缆领域,加快推进光纤复合低压电缆生产线等项目,实现光纤光缆产品突破,打造中部
13、地区重要的光电电子器件生产基地。到2028年,光电电子器件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责任单位:市委军民融合办,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相关县区人民政府)8 .光伏产业集群。做强光伏材料、光伏装备、光伏产品等,积极发展智能光伏,实现光伏系统智能化,提升光伏产业技术竞争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光伏材料领域,重点发展多晶硅、单晶硅、光伏玻璃等产品,加快推进新能源太阳能光伏电池封装材料等项目;光伏装备领域,重点发展多晶硅铸锭炉、单晶炉、切割机等产品;光伏产品领域,重点发展硅片、光伏组件、电池片等产品,实施“风光储”综合一体化光伏电站、硅片和组件技术改造等
14、项目,构建完整的光伏产品产业链,建设辐射中西部地区的光伏产业基地。到2028年,光伏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相关县区人民政府)9 .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围绕“碳达峰碳中和”要求,以做大做强做优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业为主线,不断提升产业能级。以中原绿色智造产业园为载体,强化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优势,突出绿色建材、装配式建筑等行业特色,建设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前瞻布局先进减污降碳技术研发和关键材料设备制造,打造国内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到2028年,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营业收入突破400亿元;到2030年,营业
15、收入突破50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三)前瞻布局未来产业坚持“现有产业未来化”和“未来技术产业化”,前瞻布局储能与氢能、关键战略材料、生物制品与健康服务、大数据与智能机器人等未来产业,形成“研发+产业+应用”全链条推进格局,抢占竞争制高点。L储能与氢能。加快发展储能与氢能产业,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储能领域,支持储能电池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扩大市场份额,推动先进晶硅电池、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研制和产业化,加强系列化标准化电池模组技术研究应用;强化新型储能技术与核心装备研发,建设新能源储变电技术产学研用平台;加强电网侧储能工程、风光储能工
16、程领域经验示范,推广基于用户侧的分布式储能应用。氢能领域,重点实施氢能一体化、加氢站建设等项目,提升发展工业副产氢提纯技术,提高灰氢、蓝氢回收率;加快光伏制氢、风光氢储一体化发展,提高绿氢供给。加快氢能推广应用,发展燃料电池客车、物流车、环卫车、工程作业车,推动氢能发动机研发制造相关企业集聚发展。到2028年,储能与氢能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工信局、科技局、财政局、商务局,各县区人民政府)2 .关键战略材料。围绕铐铝钛关键战略材料,延伸精深加工产业链条,推动向高精尖制品延伸,扩大产业技术优势。加强高纯鸨铝材料在电子信息制造、半导
17、体制造等领域应用,发展超宽高纯高密钥溅射靶材、耐高压大电流半导体器件的钥引线、声像设备、照相机零件、集成电路用鸨电阻层、电极材料等高尖端产品。加强高纯钛、高端钛合金精密铸造、钛合金高效焊接等关键技术突破,发展高稳定性钛合金大尺寸锻件及板材,加快钛合金复杂构件制造技术研究及推广应用,突破特种装备用钛合金型材加工成形等关键核心技术,开发复杂钛合金结构件、钛合金高效换热器等高价值钛合金产品,推进航空航天、海洋舰船、医疗器械、体育休闲等领域钛制品产业化发展。到2028年,关键战略材料产业营业收入达到78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达到91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市场监管
18、局,相关县区人民政府)3 .生物制品与健康服务。发挥动物疫病诊断与预防、生物催化工艺技术等领域创新优势,加快推动生物制品规模化发展、健康服务产业化发展。生物制品领域,加快建设P3实验室,推进非洲猪瘟、口蹄疫等新型疫苗研制与产业化,加快国家诊疗制品研发中心及产业化基地项目建设,支持龙头企业拓展宠物生物制品市场,加快生物制造技术产业化,建设生物催化领域国内技术领先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加快生命科技园、生物制品科技产业社区建设,构建“一家龙头、多家配套、系列产品并销”的生物制品产业格局。健康服务领域,积极促成传统医院与干细胞产业融合,加快再生医学和精准医疗技术普及,推进“5G+智慧医疗养老”示范应用,提
19、升医疗救助、养老服务水平;完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推动中药材深加工及中成药二次开发,推进中医骨伤科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国际健康科技城、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基地建设,提供多样化中医养生保健服务,打造省中医康复中心和配方颗粒及饮片省级生产基地。到2028年,生物制品与健康服务产业营业收入达到100亿元;到2030年,营业收入达到200亿元。(责任单位:市发改委、科技局、卫健委、工信局、农业农村局、医保局、市场监管局,相关县区人民政府)4 .大数据与智能机器人。围绕推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提升大数据交互、集成水平和机器人商业化应用规模,打造大数据与智能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大数据领域,加快中移在线
20、数字服务生态集群数据中心、中部云基地、华为新基建发展中心等数字化融合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大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应用能力,引进培育一批数据增值化和高附加值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企业,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以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为突破口,搭建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大数据应用场景,赋能产业发展。智能机器人领域,加快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加强图像识别感知、数字图像处理、语音识别、人机交互、智能决策控制等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和集成应用,推动产学研用联合攻关,提升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水平,加快服务机器人产业化步伐。到2028年,大数据与智能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达到300亿元;到2030年,营
21、业收入达到600亿元。(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政务服务和大数据管理局,相关县区人民政府)三、突出六大抓手,实施六大行动(一)以产业链“双长制”为抓手,实施集群强链提升行动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加快实施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加快产业集群集聚,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1 .提升产业链水平。围绕农机、轴承等制造业重点领域,全面梳理供应链关键流程、关键环节,精准打通供应链堵点、断点,畅通产业循环、市场循环,实施建链延链补链融链强链行动,提升产业链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纵向分工协作。实施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及时协
22、调解决产业链发展中存在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到2030年,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培育壮大一批千亿级、推动形成一批百亿级产业集群,实现产业发展由集聚向集群全面提升。(责任单位:市工信局、发改委、科技局,各县区人民政府)2 .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根据产业定位和发展需求,都市核心区统筹城市提质和科技创新,大力发展科创产业;环都市区统筹县城建设和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南部生态发展区统筹生态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鼓励都市核心区企业向环都市区疏解转移制造加工环节,集中精力发展研发设计、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高附加值环节。以实现企业集聚配套、用地集约节约、产城融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十五 制造业 质量 发展 行动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791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