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doc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书.doc(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设计一、设计任务某二层建筑物,为现浇混凝土内框架结构中间为框架承重,四周为墙体承重,建筑平面图如下图。试对楼盖、楼梯和雨蓬进行设计。二、设计资料 1、建设地点:XX市区 2、楼面做法:水磨石地面、钢筋混凝土现浇板,20mm石灰砂浆抹底。 3、层高:4.5m;门:宽高=3300mm3000mm;纵向跨度=6900mm横向跨度=7200mm;楼梯位置见图,楼梯尺寸自定。 4、墙体为370mm砖砌体。 5、建筑用途为仪器仓库;楼面活荷载为8.0/6.0/5.0kN/ m2。 6、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梁受力钢筋采用HRB400级钢筋,梁箍筋、板中钢筋采用HRB235级钢
2、筋。3、 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纵向布置,次梁沿横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7.2m,次梁的跨度为6.9m,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2.4m,l02/l01=6.9/2.4=2.875但是大于,故可按单向板设计。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400/40=60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80mm,取h=80mm。次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900/186900/12=385575mm。考虑到楼面活载比较大,因此截面高度取为h=55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7200/157200/10=500720mm,取h=650
3、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四、计算书的计算过程1.板的设计如附图1轴线、的板属于端区格单元板;轴线的板属于中间区格单元板。1.1 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水磨石面层 0.65kN/m2 100mm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kN/ m2 20mm石灰砂浆0.0217=0.34 kN/ m2小计2.99kN/m2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8.0kN/ m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 kN/ m2,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于是板的永久荷载设计值 g=2.991.2=3.59 kN/ m2可变荷载设计值 q=8.01.3=10.4kN/ m2荷载总设计值 gq
4、=13.99kN/m2近似取为g+q=14.0kN/m21.2 计算简图次梁截面为200mm550mm,现浇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小于100mm,取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为120mm。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板的计算跨度:边跨l0=lnh/2=240010012080/2=2220mm1.025ln=2255mm取l0=2220mm中间跨l0= ln =2400200=220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取五跨。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从左到右节点编号依次为A,B,C.C,B,A。单元中点处的编号1,2,3,2,1。计算简图如附图2图1板的计算简图。1.3 弯矩设计值由表11-1可
5、查得,板的弯矩系数m分别为:边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 1/11;中跨中,1/16;中间支座,1/14,故:M1= MB=g+ql20/11=14.02.222/11= 6.27kNmMC= l20/14=14.02.22/14= 4.84kNmM2=gql20/16=14.02.22/16=4.24kNm这是对端区单向板而言的,对中间区格单向板,其MC=4.840.8=-3.87kNmM2=0.84.24=3.19kNm1.4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环境类别为一级,C30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15mm取20mm。板厚80mm,h0=8020=60mm;板宽b=1000mm。C30
6、混凝土,1=1.0,fc=14.3N/mm2 ;HPB235钢筋,fy=210N/mm2。则板的配筋计算的过程如下表。板的配筋计算 截 面 1 B 2 C 弯矩设计值KN.m 6.27 -6.27 4.24 -4.84 0.122 0.122 0.082 0.094=1- 0.131 0.131 0.086 0.099 轴线, 计算配筋 535.2 535.2 351.4 404.5实际配筋 1219012190101900190 轴线计算配筋 535.2 535.20.8351.4=281.10.8404.5=323.6 实际配筋 101401014081408140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
7、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理;As/bh=359/=0.45此值大于0.45ft./fy=0.31,同时大于0.2,满足要求。 2.次梁设计按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根据实际使用情况,楼盖的次梁和主梁的可变荷载不考虑梁从属面积的荷载折减。2.1荷载设计值 永久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永久荷载 2.592.4=7.18KN/m 次梁自重 0.20.5-0.08251.2=2.52KN/m 次梁粉刷 0.020.5-0.082171.2=0.34KN/m- 小计 g=10.04KN/m可变荷载设计值 q=6.01.32.4=18.72KN/m荷载总设计值 g+q=28.76KN/m 2.2
8、计算简图次梁在转墙上的支承长度为240mm。主梁截面为300mm650mm。计算跨度:边跨=6900-120-300/2+240/2=6750mm1.025=1.0256600=6765,取=6750mm 中间跨 =6900300=6600 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度连续梁计算。次梁的计算简图如附图2图2 次梁的计算简图。3.3内力计算 由表可分别查得弯矩系数和剪力系数。 弯矩设计值 剪力设计值3.4承载力计算 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各支座计算按矩形截面,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7200/3=2400mm;又,故取=2400mm。截面纵向钢筋均布置一排。环境
9、类别一级,C30混凝土,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5mm。纵向钢筋=500-35=465mm。C30混凝土,;纵向钢筋采用HRB400钢,=360N/,箍筋采用HPB235钢,。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如表。经判别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截面 1 B 2 C弯矩设计值KN.m 119.13 -119.13 78.30 -89.48或=0.017=0.215=0.011=0.145 0.017 0.2450.35 0.011 0.1570.35或 731.4 856.4 501.6 580.0选配钢筋 218+118316+118弯214+116弯216+116弯计算结果表明,支座界面的均小于
10、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原则;,此值大于0.451.43/360=0.18%,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截面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筋率验算。验算截面尺寸:440-80=360mm,因360/200=1.8114.41KN 截面尺寸满足要求。计算所需腹筋:采用6双肢箍筋,计算支座B左侧截面。由Vcs=0.7ftbh0+1.25fyvAsvh0/S得S=1.25fyvAsvh0/=1.2521056.6440/114.41-0.71.43200440=248.36mm调幅后受剪承载力应加强,箍筋面积增加或者箍筋间距减小,取s
11、=200mm。代入 Vcs0,纵筋可不用弯起sv,min=0.241.43/210=0.163%sv=56.6/200160=0.177%0.163%满足要求。4.主梁设计主梁按弹性方法设计。4.1荷载计算值为化简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次梁传来的永久荷载 10.046.9=69.28KN0.32.4251.2+0.0222.4171.2=13.43KN- 永久荷载设计值 G=69.28+13.43=82.71KN,取G=83KN可变荷载设计值 Q=5.01.32.46.9=107.6KN 取Q=108KN4.2 计算简图主梁按连续梁计算,端部支承在砖墙上,支承长度为370mm;中间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结构 设计 原理 课程设计 报告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