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桩专项施工组织方案.doc
《灌注桩专项施工组织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注桩专项施工组织方案.doc(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 蟹形桥危桥改建工程 桩基专项施工方案一、工程概况该桥位于,桥梁上部结构为320米预应力砼空心板,结构简支桥桥面连续;下部结构桥墩采用圆柱式墩配桩基,桥台采用桩柱式台配桩基础,桥粱长65.08米,宽度为6米。该工程桩基施工采用冲孔灌注桩,桩径为D120cm,共12根桩,设计混凝土强度为C30。二、施工组织1、人员组织:拟为桩基施工配置以下人员: 人员职位人数备注现场管理人员1现场技术人员 2 现场质检人员1 试验人员1 测量人员2 钢筋工: 4机械操作人员5普通工人202、设备组织: 拟为本项工程配置的施工机械设备如下:机械名称及型号数量备注冲击钻1套40t吊车1台220#挖掘机1台推土机1台
2、自卸汽车5台钢筋切割机1台电焊机1台调直机1台直螺纹滚丝机1台250kw发电机1台备用 三、质量安全目标:1、质量目标:桩基合格率100%,优良品率100%,桩基检测全部达到类。2、安全目标:无重大安全事故,人员死亡率0%,人员重伤率0%,无重大机损事故。四、施工技术方案冲孔灌注桩施工1、冲孔灌注桩工艺流程详见附后图冲孔灌注桩工艺流程图2、施工准备桥梁工地施工便道确保通畅,方便各种机械设备、车辆的进出。根据施工图提供的每根钻孔灌注桩中心坐标值及已知控制点坐标值,计算出偏角及水平距离,采用极坐标法,利用全站仪进行放样。为避免误操作,施工放样必须进行复核。已校验无误的桩位采用十字线法进行拴桩保护。
3、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对桩位及护桩的保护,如发现桩位或护桩可能被破坏,必须及时重新测量放样。3、桩基成孔3.1.、埋设护筒护筒均采用10mm钢板制作,直径大于钻孔桩径20cm。为便于泥浆循环,在护筒顶端设高400mm、宽200mm的出浆口。护筒埋设采用挖孔埋设的方法,在挖孔至一定深度符合要求后,护筒底部和四周所填粘质土必须分层对称夯实。护筒中心竖直线与桩中心线重合,平面误差控制在50mm,倾斜度控制在1%。护筒埋置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和水文地质情况确定,一般情况埋置深度宜为24m,特殊情况应加深以保证钻孔和灌注混凝土的顺利进行。护筒高出地下水位或孔外水位1.5m,当护筒处于旱地时,其顶端高出地下水1.
4、02.0m,并高出地面0.2m。护筒连接处要求筒内无突出物,应耐拉、压,不漏水。3.2、泥浆池设置泥浆池的布置本着少占地原则,在永久征地界内,在不影响后续工程施工的前提下,设于桥下墩位之间。每隔一孔分左右幅各设一处,每处各设二个泥浆池,一为沉淀用,一个循环用。泥浆经过沉淀过滤后重复利用,减少泥浆池数量。泥浆池周围设置围栏,并设警示标志,作好安全防护工作。钻孔桩施工完成后,废弃泥浆在经过初步晾晒后,运至适当地点堆放。3.3、冲孔钻机就位,摆平对中,用水平尺检测钻机平面是否水平,支垫要稳固。等泥浆输入到孔内一定数量后,方可开始冲孔。孔内有水时,直接投入粘土,采用小冲程反复冲击造浆。开孔初期控制好钻
5、进速度,宜采用较慢速度进行。45m深度内不进行淘渣,利用钻头反复冲击加强护壁。冲孔过程中要随时进行桩位偏位检查,检查孔径、倾斜度以及钻机水平及稳固程度,防止孔位偏斜。钻孔应连续进行。钻进过程中要根据地质情况调整钻进速度,并做好钻孔记录。当遇到砂、卵石等易坍层时,施工人员应适当提高泥浆比重,并采用12m的小冲程慢速钻进,反复冲击,加强护壁。当通过坚硬密实的卵石层或基岩时,可采用45m的大冲程。钢丝绳上可采用捆绑布条标记,以准确控制提升钻锺的高度。任何情况下,冲程不宜大于6m,以免卡钻、冲坏孔壁或造成孔壁不圆。冲孔过程中,护筒内的泥浆顶面,应始终高出地下水位至少1m以上。冲孔时要高度重视泥浆护壁,
6、根据不同的地质,泥浆指标也应调整,适时测泥浆密度、粘度、含砂率等主要指标。冲孔泥浆主要指标参考下表确定:地层情况泥浆性能指标相对密度粘度(Pa.s)含砂率(%)胶体率(%)失水率(ml/30min)泥皮厚(mm/30min)静切力(Pa)酸碱度(PH)一般地层1.021.10182249520312.5811易坍地层1.201.40223049520335811冲孔过程中每钻进12m应捞取钻渣检查,接近地层变化处要不间断进行,并与施工图提供的地质资料进行比对,作好记录。当发现与施工图地质资料存在明显不同时,应及时报告监理工程师、业主及设计代表。3.4、检孔当钻至设计标高时,报请监理工程师检孔。
7、采用外径D等于钻孔桩钢筋笼直径加120mm,长度不小于46D的钢筋检孔器吊入孔内检测,检查项目包括孔位、孔深、孔径、垂直度等。钻孔桩成孔后的检查项目及标准按下表执行。检查项目允许偏差孔的中心位置(mm)群桩:100;排架桩:允许50 极值100孔径(mm)不小于设计桩径倾斜度(mm)1%桩长,且不大于500孔深不小于设计沉淀厚度(mm)摩擦桩:符合设计规定 支承桩:不大于设计规定清孔后泥浆指标相对密度:1.031.1;粘度:1720 Pa.s;含砂率:98%3.5、清孔采用淘渣法清孔,用淘渣筒不断淘出含钻渣较多比重较大的泥浆,同时向孔内注入较小比重的泥浆,保持孔内水头。直至孔底沉淀厚度不得大于
8、设计规定,即支承桩不大于5cm。同时要满足规X要求的含砂率和泥浆比重,清孔时,注意保持孔内水位高出地下水位1.52.0m,以防止塌孔。4、钢筋笼制作及安装钢筋加工制作在钢筋加工棚内进行,钢筋棚按业主要求进行搭设。制作钢筋笼时,先对钢筋取样检测、除锈,经检验合格后根据设计图纸下料加工。钢筋笼在现场分段绑扎,原则分段长度不大于12m,并符合图纸尺寸要求,笼体完整牢固。钢筋笼主筋拟采用挤压套筒连接器接头,并将接头错开500mm以上。根据设计图纸,在指定桩位处需埋设声测管时,要严格控制声测管的相对位置、管节焊接质量,并在下放前对接头处进行认真检查,以防渗漏,管底焊有小块钢板,起密封底部的作用。为使钢筋
9、笼有足够的刚度以保证在运输和吊放过程中不产生变形,每隔2.0m设置一道加强箍。在主筋的外侧设耳筋,当钢筋笼长度大于15m时,其纵向间距不大于100cm,环向间距不大于50cm,并错位布置。钢筋笼采用吊车起吊,第一段放入孔内后用钢管或型钢临时搁支在护筒口,再起吊另一段,对正位置再放入孔内至设计标高,最后将最上面一段的挂环挂在孔口并临时与护筒口焊牢,防止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钢筋骨架上升。钢筋笼在下放时,注意防止碰撞孔壁,如放入困难须查明原因,不得强行插入。钢筋笼安放后的顶面和底面标高须符合设计要求。在放置钢筋笼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事项,防止钢筋笼位置的偏移。1)桩基定位要准确和做好保护桩的工作在打桩施
10、工前,首先要进行桩基位置的定位,桩位的准确是保证桩基及钢筋笼子位置准确的前提条件,这里就涉及到工程施工中桩基的定位的问题,施工员的工作不仅要把桩基的位置找准,而且还要做好保护桩的工作,以备桩基施工钢筋定位等后期使用。一般施工现场都要出入一些大型工程车辆,一不注意就将事先布置好的保护桩碾压破坏掉,因此在做保护桩的时候,考虑的是不仅能方便恢复桩位点,而且还要尽量避免做好的保护桩遭到破坏。2)护筒的质量、规格要满足施工的要求冲孔使用的护筒要圆而且制作护筒的钢板不能小于10毫米(冲击钻施工时用的护筒的钢板不能小于12毫米),护筒的直径应比桩基的直径大约200300毫米左右即可(冲击钻施工时护筒的直径要
11、比上述值适当大些),埋设护筒时使其中心与桩位的中心重合,(规X中规定误差不能超过50毫米,实际操作中要控制在20毫米内),因为护筒是保证钢筋笼位置准确的第一个屏障,钢筋笼子要通过护筒安装进桩基钻孔内。另外护筒周围的回填土要尽量用不易渗水的粘土或煤矸石粉沫等回填,并要夯打结实。防止钻孔施工时外溢的泥浆渗过护筒周围的回填土,从而使护筒的位置倾斜或者发生位置改变。为了保证安装后的钢筋笼能在钻孔灌注桩的中心位置,通常在安装钢筋笼之前,用长6m8m,直径5080mm的钢管在一端焊接上“n”型的挂钩,制作4个壁杆,均匀挂在护筒的四周后,才能开始安装钢筋笼子。在护筒的周围均匀安装4个壁杆的目的是能使钢筋笼在
12、壁杆的挤靠下,在钻孔内保持垂直,同时也能有效防止钢筋笼嵌入孔壁的泥里,设计上在钢筋笼周围上焊接几个长几十厘米长的“”型的钢筋来做混凝土的保护层几乎是没有用的,经过实践检验,壁杆的作用基本上能控制住钢筋笼的位置,使其不会有产生太大的偏差,使钢筋笼子的位置基本上能满足规X规定的要求。精确的控制还要用吊线坠来实现,在安装完钢筋笼后,通过保护桩恢复桩位的中心点,然后抽孔内的泥浆,直到漏出钢筋笼的顶面,在钢筋笼的顶端挂“十”字线,用线坠来校和钢筋笼上挂的“十”字线中心与桩位的中心是否重合,否则用大锤、钢管敲打、撬动钢筋笼的吊筋使其中心与桩位的中心重合为止。但当钢筋笼的顶面至泥浆的上面距离较大时(例如超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灌注 专项 施工 组织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8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