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的通知.docx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的通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的通知.docx(3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的通知(洛政(2022)5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洛阳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2022年12月23日洛阳市“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刖S能源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基本保障和现代经济发展的动力之源,也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是推动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内在要求和关键举措,对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
2、年奋斗目标之后,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的关键五年,也是洛阳在建设中原城市群、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国家战略叠加中展现更大担当、更大作为的重要五年。本规划依据国家“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河南省“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和碳达峰碳中和规划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阐明“十四五”时期我市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保障我市能源安全的总体思路、主要目标和任务举措,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时期全市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依据。第一章发展现状与形势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洛阳市以加快能源结构调整和加强节能减排为主线,坚持节能优先、
3、内源优化、外引多元、创新引领,全面完成我市“十三五”目标与任务,有力支撑了经济平稳发展。能源保障能力不断加强。截至2020年底,全市发电装机达到1278万千瓦,其中燃煤发电装机783.8万千瓦,水电装机212万千瓦,风电、光伏发电装机178万千瓦。90万千瓦燃气发电、3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机组建成投用。洛阳供电区建成50OkV变电站5座,变电容量6600MVA;110-22OkV公用变电站140座,变电容量18608MVA,企业自备变电站30座,变电容量6672MVA。洛宁大鱼沟14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开工建设。新增公共充电桩3500个,初步形成智能高效、布局合理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网络。洛阳石化
4、炼油结构调整项目基本建成,设计年输送量1000万吨原油的日照-濮阳-洛阳原油管道开工建设。全市能源供给向综合化、多元化加速转变,能源储备调节能力增强。能源结构持续优化。“十三五”时期,以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能源消耗总量和“双控”目标,强化能效提升、加强需求侧管理等多措并举,全市能源消费结构升级优化迈出坚实步伐。五年累计淘汰落后煤电机组141万千瓦,关停容量居全省前列。中心城区新增集中供热面积约3000万平方米,完成清洁取暖“双替代”改造43.3万户,散煤取暖基本“清零”。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181万千瓦,年均增速超过50%,全市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过30%。“十三五”期间全市煤
5、炭消费比重从2015年的74.97%下降到2020年的65%;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增长到13.2%;天然气消费快速增长,2020年用气量达到82.87万吨标准煤,占比为3.38%。2020年,全市能源消费总量为2117万吨标准煤,完成省定能耗总量2451万吨标煤的控制目标。能源技术装备水平稳步提升。全市骨干煤炭企业煤矿采、掘机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自动化综采技术逐步推广应用。超临界火电机组广泛应用,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60万千瓦以上机组占比达到48%,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0克标准煤/千瓦时,优于行业平均水平。拥有市级以上能源科技创新平台20个,能源装备产业形成以中信重工、LYC洛阳轴承、新强联回
6、转支承、阿特斯等企业为龙头的成套及核心零部件装备制造产业集群,矿山煤矿工业专用特种机器人、智能矿山装备、高端精密轴承等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能源助力脱贫攻坚成效明显。充分发挥光伏扶贫脱贫带动作用,建成光伏扶贫电站1435座,并网容量222.7MW。完成503个贫困村、225个深度贫困村、534个中心村电网脱贫改造以及88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小区电网配套建设。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扎实推进,完成1019眼机井通电工程建设任务,实现了村村通动力电全覆盖,农网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户均配变容量均高于国家目标要求。二、面临形势“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7、之后,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的关键五年。当前,我国能源低碳转型进入爬坡过坎的攻坚期,碳排放达峰和低碳化已成为能源发展的硬约束,能源结构和系统形态将面临巨大变革,化石能源消费增长空间受限,新能源大规模发展亟需能源系统加快适应和调整,绿色能源生产消费新模式亟待形成,战略性、前沿性技术亟待加速突破。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行业,能源发展面临着优化结构、保障供应、强化治理等多重目标统筹平衡的考验。一是能源低碳转型压力较大。我市产业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问题较为突出,减煤降碳需用能供给侧和需求侧协同联动、共同发力。二是能源安全保障风险持续增加。我市能源资源以煤为主,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资
8、源禀赋相对偏弱,对外依存度高,供应保障不确定因素增多,应对极端天气,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以及区域性、时段性紧张局面的供应保障能力急需强化。三是能源科技支撑能力存在短板。我市能源技术装备产业链不完整,新型储能、氢能开发利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前沿技术和相关产业亟待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多能互补等新模式新业态对新技术的要求越来越迫切。当前,我市发展进入新的历史阶段,面临着构建新发展格局、新时代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战略机遇,正在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强市、国家创新高地、“一带一路”双向开放高地和幸福美好家园。能源作为现代化洛阳建设的基础支撑,
9、在一定时期内仍将持续增长。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牵引下,必须通过降低能耗强度、提高利用效率、加快外引清洁能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实现。这既对能源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也为能源发展拓展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蓄积的发展动能持续壮大,为促进我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了有力支撑。“十四五”时期,能源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统筹发展和安全,强化底线思维,协同推进能源低碳转型和供给保障,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第二章总体思路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
10、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为根本遵循,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对洛阳新的战略定位要求,按照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聚焦洛阳新发展定位,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创新为根本动力,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推动能源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全面落实构建新发展格局,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重振洛阳辉煌,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洛阳篇章提供坚实可靠的能源保障。二、基本原则坚持绿色低碳。把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作为
11、根本要求,以实现能源行业高水平达峰为目标,推进能源生产模式绿色低碳变革,先立后破,控制化石能源总量,着力提高利用效能,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坚持改革驱动。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通过要素配置、价格机制、排放标准等措施,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增强碳达峰改革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形成有利于低碳发展的奖惩机制和市场环境;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系统谋划实施碳达峰重点工程。坚持安全可靠。把能源保障、能源安全作为防范的首要风险,坚持系统观念,树立结果导向,统筹利用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能源保障途径,完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维护能源重
12、要基础设施安全,提高碳达峰进程中的能源供应稳定性和安全性,构筑能源安全屏障。坚持智能高效。把数字化智能化作为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充分运用现代能源技术,强化多种能源融合发展,推进能源互联网示范应用,着力提升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推进能源绿色智能高效。三、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通过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逐步转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推动全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取得明显进展,煤炭占比逐年下降,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完成省级下达指标,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为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能源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全市能源综合生产能力达到1200万吨标准煤以上,电力
13、装机达到150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600万千瓦以上,占全市总装机比例达到40%以上。煤炭产能稳定在1050万吨/年,油气长输管道总里程达到800公里,能源储备和应急体系更加完善。能源低碳转型成效显著。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744万吨,煤炭消费占比降至60%以下,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5%以上,风电、光伏发电装机成为电力装机增量的主体。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完成省定目标任务。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节能降碳成效明显,单位GDP能耗下降15%以上,煤电机组供电煤耗降至297克标准煤/千瓦时。能源系统灵活性显著增强,电网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开展用户侧储
14、能、电动汽车等需求侧响应项目示范,力争形成占最大负荷5%以上的需求侧响应能力。能源系统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能源服务民生持续优化。城乡能源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高,农村电网主要技术指标持续提升,重点乡镇燃气管网基本实现全覆盖,能源领域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供电、供气用户报装时间进一步压缩,群众生产生活用能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十四.3主要指标指标类别序号指标单位2020年2025年属性1能源综合生产能力(万吨标准煤)万吨标准煤9601200u约束性能源安全保障2电力装机总量(万千瓦)万千瓦12781500预期性3储气能力占天然气消费比重%15左右预期性4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32五年累
15、计按省下达目标约束性5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13.215预期性能源低碳转6煤炭消费比重%6560预期性型7电能占终端用能源消费比重%2427预期性8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22.825预期性9能源消费碳排放系数吨二氧化碳/吨标准煤2.152预期性能源效率提升10单位GDP能耗降低%30.8五年累计15预期性11火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克标准煤/干瓦时300297预期性12电力需求侧相应能力%25预期性13灵活调节电源占比%710.7预期性14储能装机规模万千瓦070预期性能源创新变革15新建能源科技创新平台个2028预期性“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减碳
16、取得显著成效。工业中石化、化工、非金属和有色等高耗能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并降低平均能耗水平,引导市民建立绿色消费行为习惯。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完成省级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大幅提高,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第三章积极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持续推进能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发展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着力提升煤炭、油气等传统能源清洁低碳开发利用水平,积极推动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天然气等低碳化石能源替代煤炭等高碳化石能源,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能源供应格局。一、加快非化石能源发展积极推进太阳能高效利用。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导向,推进
17、伊川县、汝阳县、孟津区、洛龙区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建设,积极支持利用开发区、标准厂房、大型公共建筑屋顶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探索开展光伏建筑一体化开发示范。利用城区次干道、乡镇道路、田间道路边沟排水沟以及景区等资源,开展光伏照明设施建设改造。“十四五”时期全市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规模IOO万千瓦以上。加快推进风能资源开发利用。按照“生态优先、有效利用”的原则,加强风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在保障洛阳市沿黄生态保护区、沿黄生态廊道建设的前提下,利用黄河流域干支流沿线优质风电资源,谋划建设新能源风电基地。实现市域统一规划、协同开发,采用先进风力发电技术,稳步开发分散式风电项目。加大己并网山地风电项目技
18、术升级改造力度,推动新建风电项目智慧化、数字化。“十四五”时期全市新增风电并网规模100万千瓦以上。因地制宜开发地热能。大力推进中深层地热供暖,探索土壤源热泵供暖制冷,利用矿井废热、工业废水、污水处理厂中水发展热泵技术,适度发展地下水源热泵,重点支持地热能在住宅小区、医院、学校、公共建筑等区域供暖制冷应用,加强地下水源热泵回灌监测管理。“十四五”时期全市新增地热供暖面积30万平方米。积极推进水电绿色发展。坚持“生态优先、统筹考虑、适度开发、确保底线”的方针,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水电产业,积极发展绿色水电。规范水电站安全生产管理,提高水电安全水平。加快洛宁大鱼沟抽水蓄能电站建
19、设,开工建设嵩县龙潭沟、汝阳菠菜沟抽水蓄能电站。提升生物质能利用水平。按照“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清洁高效”的原则,探索生物天然气开发利用,建立健全资源收集、加工转化、就近利用的生产消费体系。稳步发展非粮液体生物燃料、成型燃料,提高生物质能利用效率和效益。开展氢能示范应用。充分发挥“郑汴洛濮氢走廊”重要节点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试点城市”双重优势,通过持续推进氢能产业链条本地化、生产规模化、运营集约化,基本建立以工业副产氢、化石原料制氢和可再生能源制氢相结合的氢能供给体系,初步实现燃料电池八大关键零部件、基础材料本地配套,基本补齐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短板,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在氢气制储
20、运加、液氢装备、整车制造、车辆示范应用等领域实现重点突破,打造“郑汴洛濮氢走廊”氢能产业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高地,建成我省规模最大的氢能产业发展基地。专栏1:新能源发展重大工程高质量光伏+”基地工程。重点推进伊川县、汝阳县、孟津区、洛龙区整县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规模IOO万千瓦以上。推进光伏+市政工程”等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和光储一体智能微电网系统建设。结合采煤沉陷区、矿山废弃地谋划光伏综合利用项目。高质量风电基地工程。依托优质风电资源,实施市域资源统筹,统一谋划、协同开发,建设宜阳县、嵩县、汝阳县、伊川县、洛宁县等风电场项目,新增风电并网规模100万千瓦以上。地热供暖示范工
21、程。加快推动热泵在重点领域、重点区域应用。在地热资源丰富区域,稳妥开发深层地热。全市新增地热和热泵系统供热面积30万平方米。氢能示范工程。积极建设氢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示范城市,鼓励氢能技术研发和应用,培育氢能产储运用产业链。持续探索氢能在交通、建筑、工业等多领域场景示范应用,促进氢能技术与相关产业耦合发展。二、促进化石能源绿色转型推动煤炭绿色高效发展。推进煤炭从总量性去产能向结构性优产能转变,适度发展优势煤种先进产能,加快绿色矿山建设,推进煤矿信息化、智能化建设。优化煤炭产品结构,持续提高煤炭入选率。促进骨干煤炭企业传统非煤产业转型升级,延伸煤基产业链,把燃料变成材料。加快火电结构优化升级。
22、提高火电厂燃料转换效率,实现火电领域降低碳排放,在保证发电量满足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减少自身能耗,降低污染排放。持续优化调整存量煤电,淘汰落后和布局不合理煤电机组,有序关停整合30万千瓦以上热电联产机组供热合理半径范围内的落后燃煤小热电机组。推进煤电由主体性电源向提供可靠容量、调峰调频等辅助服务的基础性电源转型,加强应急备用和调峰电源能力建设。持续推进炼能优化。按照“少油增化”发展方向,以绿色化为引领,打造高端石化产业基地。谋划建设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调整现有油品产品结构,提高航空煤油产量。延伸发展高端石化中下游深加工产业链,重点发展芳煌、烯煌、碳四等精细化工产业,谋划乙烯下游产业,培育高
23、分子功能性膜材料产业,推动产业规模化、材料化、精细化发展,到2025年,电子化工材料产业实现规模1300亿元。专栏2:化石能源绿色转型重大工程煤炭绿色高效发展工程。优化洛阳煤炭产能,推进煤矿智能化建设。谋划推动洛阳市煤炭储备基地项目。煤电结构优化工程。停备大唐洛阳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32万千瓦机组,淘汰关停洛阳双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216.57.5万千瓦机组,推动新安完善热电联产机组及其配套设施。炼能优化工程。谋划建设洛阳石化百万吨乙烯项目。三、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强电力灵活调节能力建设。加快推进140万千瓦洛宁大鱼沟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开工建设180万千瓦嵩县龙潭沟、120万千瓦汝阳菠菜沟抽水蓄能电
24、站,谋划储备新一批抽水蓄能站点。全面推进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引导燃煤自备电厂调峰消纳可再生能源。谋划调峰燃气发电机组,推动气电与可再生能源发电融合发展。推动新规划建设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配置储能设施,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存储能力。推动电力系统适应高比例新能源并网运行。统筹高比例新能源系统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供应,增强电力系统清洁能源资源化配置能力,推动调度运行智能化、扁平化,提升新能源并网友好性和电力支撑能力。整合优化区域电源侧、电网侧、负荷侧资源,合理配置储能,以先进技术突破和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探索构建“源网荷储”高度融合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模式。持续提升需求侧管理能力。扩大需求响应实施范围,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洛阳市 人民政府 关于 印发 十四 现代 能源 体系 碳达峰碳 中和 规划 通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901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