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病虫害防治全面技术.ppt
《柑橘病虫害防治全面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柑橘病虫害防治全面技术.ppt(10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柑橘病虫害 防治技术,缺锌症状,缺铁症状,缺铜症状,缩二脲中毒,硼中毒,日灼病,霜 冻,冻害和风害,水 害,遗传因子引起的病害,嵌合体,皱叶粗皮病,危害柑橘生长的主要病害,真菌性病害-疮痂病、炭疽病、黑星病 黄斑病、褐斑病等细菌性病害-溃疡病、黄点病等,贮藏期病害有:青霉、绿霉病和蒂腐病,疮痂病,主要危害叶片和果实以菌丝体在病组织内越冬,中温高湿条件下产生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到幼嫩器官上,萌发芽管侵入表皮,然后进行再次侵染,危害夏梢和秋梢,防治:发病初期可用50%的宇农一号800倍,80%的代森锰锌600倍液,或者70%甲基硫菌灵800倍液防治。中后期,可用50%宇农一号600,20%噻森铜7
2、50倍液防治。,炭疽病,柑橘炭疽病病枝和病叶,金桔炭疽病 病叶,也叫爆皮病主要危害梢叶果,常造成枯枝落叶和烂果。由于病菌能在果面上随雨水流动并侵染果实,从而呈现泪痕状。柚类品种上发生较多。炭疽病具有潜伏特性。菌丝体在病枝上越冬,在9-37度条件下均能产生分生孢子并借风雨、昆虫等进行传播。分生孢子萌发芽管侵入寄主后一般不立即发病,经过一段潜育后,在寄主生长衰弱期(干旱、冻害、不良管 等因素所致)引起发病,表现出 症状。,冻害后的炭疽病显症,炭疽病,炭疽病,防治:初期:10%世浩1500倍,50%宇农一号800倍液,代森锰锌,甲拖等。中后期:40%叶知春3500倍液,45%冠萌1500倍液。,黑星
3、病,(黑斑病 褐色小圆星型黄斑病),主要危害叶片及果实,引起落叶落果。越冬病菌在春天借风雨传播进行初次侵染,被健壮寄主抑制而潜育。只在果实成熟或叶片衰弱时才迅速生长显症,在新病斑上产生分生孢子引起再次侵染。春季温暖、多雨高湿有利发病。阳光直射处和外围果实发病多,树龄大的发病重。,防治:前期:50%醚菌酯2500倍,50%菌结等三唑类。中后期:43%戊唑醇,褐斑病 黄斑病,黄斑病,褐斑病(黑腐病),柑橘贮藏期病害,柑橘青霉病中期病果,发生及危害:青霉病由青霉菌引起,在6-33度范围内均可发生,病菌借气流或接触传播,由伤口侵入。病部在高温高湿条件下迅速扩展至全果。防治方法:用45%咪鲜胺3000-
4、4500倍浸果3-5分钟,晾干、装筐、低温保存。,柑橘溃疡病,是严重危害柑橘的细菌性病害。已立为国内外植物检疫对象。病菌在病部组织越冬,次年侵染新梢和幼果,成为再次侵染源。辗转侵染夏秋梢。夏秋梢和幼果受害最重。病斑中央呈火山口裂开,木栓化,近圆形,周围有黄色晕圈。病菌借风、雨、昆虫作近距离传播。由皮孔、气孔或伤口侵入。苗木、接穗和果实调运造成远距离传播。高温、高湿、台风、暴雨有利发病和流行。蜗牛和潜叶蛾多的地方发病重。偏施氮肥,徒长枝过多树发病重;幼树、幼苗较成年树、老龄树发病重。,防治:20%噻森铜750倍液,50%宇农一号750倍,20%叶枯唑500倍液,细菌性黄点病,细菌性黑点病,黄龙病
5、,黄龙病又叫立枯病、黄梢病、青果病和叶片斑驳病等。它是南部橘区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也是国内外的检疫对象。它的致病菌是一种类细菌。症状:初期出现一枝或几枝黄梢,叶片黄化,分斑驳型、均匀黄化型和缺素型。,斑驳型-叶片呈黄绿相间的不均匀斑块状 均匀黄化型-叶片呈均匀的浅黄色,极易 脱落 缺素型-叶脉及叶脉附近呈绿色而脉间 叶肉呈黄色,类似缺锌、缺锰症状。患病树常枯枝落叶,叶小枝短,开花多而早,落花、落果严重,果实小、畸形,不易着色。,黄龙病的防治,黄龙病的初次侵染是发病区病苗和接穗的引入再次侵染是通过柑橘木虱和嫁接辗转传染。果园发病后3-4年内,发病率高达70%-100%应采取减少或消灭病源和防治虫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柑橘 病虫害 防治 全面 技术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95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