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四质量与密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四质量与密度.docx(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专题四 质量与密度考点识记1. 物理学中,把物体_的多少叫做质量,用字母_表示.他不随物体的_、_和_的变化而变化.2. 质量的国际单位是_,符号是_.常用的单位还有千克(kg)、吨(t)、毫克(mg)等,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_kg,1g=_mg,1mg=_kg.3. 实验室中测质量用_,使用时,应将它放在_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_处,再调节_,使指针对准分度盘的_.称量时,_物_码,用_加减法吗和调节游码使天平平衡,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_总质量加上_所对应的质量值.4. 某种物质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_;公式是_,还可变形为_和_.5. 密度的国际单位是_,符号是_,常用的单位是
2、_.符号是_,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g/m3=_g/cm3.测量密度的原理是_,需测出_和_,测量工具是_和_ .强化训练一、 质量及其测量1一块铁块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A将它熔化成铁水 B磨掉铁块一个角C把它轧成薄铁片 D从地球运到月球2.盛夏天气炎热,小云利用冰箱制作冰块。一段时间后,发现水全部结冰。下列关于水结冰后相应物理量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体积变小 B.质量变大 C.密度变小 D.比热容不变 3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进行着不懈的努力,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体“气凝胶”就是新材料探索的重要成果,该物质的坚固耐用程度不亚于钢材,且能承受1400的高温,而密度只有3kg/m
3、3。已知某大型飞机采用现在盛行的超高强度结构钢(=7.8103 kg/m3)制造,耗钢130吨;若采用“气凝胶”代替钢材来制造一架同样大小的 飞机,则需“气凝胶”的质量为( )A0.05吨 B0.26吨 C2.6吨 D50吨4.莆田是枇杷之乡,旺季时果农常用枇杷酿制枇杷酒。某枇杷酒(酒=0.9103kg/m3)包装盒上标明酒的体积为500mL,那么,瓶中所装酒的质量是 kg。 5.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A. 5:2 B. 2:5 C. 5:4D. 4:56在用
4、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应根据估计所用的砝码,按质量 (选填“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 )的顺序向右盘中增减砝码;在调换砝码时,如果发现添加最小的砝码嫌多,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又嫌少,这时应采取 的方法使天平平衡。7实验室需取用1 kg纯净水,除用天平称量外,还可以选用_实验仪器,其原理是_。8.台秤是一种称量质量的工具。使用前,将台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码置于零刻度,调节 使秤杆水平平衡。某次称量情况如图11,被称货物的质量是 kg。 9.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1)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下图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cm3。(2)用托盘
5、天平已测得矿石的质量是175.6g,则矿石的密度是_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在使用已调节好的托盘天平,按规范的操作来称量矿石的质量时,通过增、减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右边一点,这时应该_。A向左调平衡螺母 B.往右盘中加砝码 C从右盘中减砝码 D.向右移动游码10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铁块的质量,所用天平的标尺如图10所示,最小砝码的质量与标尺最大刻度值相同测量前,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移动游码到标尺的 _ 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测量时右盘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天平的指针偏向左侧,这时铁块的质量 _ (小于/等于/大于)右盘
6、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入5g的砝码后,指针偏向右侧接下来的操作是: _ ,直至天平平衡二、 密度11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蜂鸟”。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 ) A硬度高 B熔点低 C密度小 D导热性好12.图12是小明在探究甲、乙、丙三种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时作出的图像.分析图像可知( )A.甲乙丙 B.甲丙乙 C.丙乙甲 D.乙甲丙 3在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使用天平过程中的错误是_.(2)小明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 _ g把小石块放入装有10mL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液面的位
7、置如图丙所示, 则小石块的密度是 kgm314.在“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小明对A、B两种物质进行了探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了如图所示的图像,由图像得到的信息可知,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 关系,A、B两种物质中, 物质的密度较大。15小明同学阅读了下表后,归纳了一些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0、1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密度(kgm3)水1.0103冰0.9103水银13.6103干松木0.4103酒精0.8103铜8.9103煤油0.8103铝2.7103A不同物质的密度一定不同 B固体物质的密度一定比液体物质大C同种物质的密度一定相同 D质量相同的实心铜块和铝块,铜块
8、的体积较小16.有一金属块,请你测出它的密度。现提供的器材有:托盘天平(含砝码),溢水杯、烧杯、水、细线。(1)实验步骤:a.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度线上,调节 使横梁平衡。b.用天平测出金属块的质量如图11甲、乙所示,金属块的质量是_g.c.用天平测量出 ,并将水注入溢水杯至满,用细线系好金属块放入溢水杯中,使溢出的水流入烧杯,用天平测出 .(2)金属块密度的表达式是 。17.小明想测薄厚均匀的长方形铜片的厚度,他从物质密度表中查出铜的密度是8.9g/cm3,这个密度值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 然后,他用天平测量铜片的质量,天平平衡后,右盘所放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5所示,则铜片质
9、量为 g。之后,他又用刻度尺测出这片铜片的长和宽,分别是20cm、5cm。运用这些数据,可计算铜片厚度为 。三、 密度的测量18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合金块的密度:(1)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右侧(如图甲),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2)小明用托盘天平测合金块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乙所示,指出其中的一个错误是:_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合金块的质量,平衡时放在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示位置如图丙所示,则合金块的质量是_ g(3)用细线栓好合金块,把它放入盛有30ml水的量筒中,水面达到了如图丁所示,则合金块的体积为 _ cm3,合金块的密度为_ g/m319小梦同学在用天平和量筒测
10、盐水密度的实验中。(1)他用调好的天平按下图中甲、乙、丙的顺序进行实验,根据图中数据可知道,量筒申盐水的质量是_g,体积是_ml,盐水的密度是 _kg/m3。(2)在交流讨论的过程申,同组的小雨提出了另一种实验方案,其实验步骤: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盐水,测出盐水的体积;用天平测出量筒和盐水的总质量。对上述实验步骤你所持的观点是( )A能测出盐水的密度且步骤合理B测出盐水的密度偏小,不可取C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20某小组测量种易溶于水口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小颗粒物质的密度,测量的部分方法和结果如图14、15所示。 (1)将太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 处
11、,然后调节_,使天平平衡。接着,用天平测量适量小颗粒的质量。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14所示,则称量的颗粒质量是 g。 (2)因颗粒易溶于水,小组同学采用图15所示的方法测量体积,所称量的颗粒体积是 cm3。 (3)该物质的密度是 g/cm3。(4)在步骤C中,若摇动不够充分,则测出的密度比实际密度值偏 。四、 密度知识的应用21社会上食品造假事件时有发生小明的奶奶从自由市场上购买了一箱牛奶,小明想知道牛奶是否掺水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在牛奶中掺水后,掺水含量与牛奶密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小明取l00ml这种牛奶,澜得它的质量为102.2g,则这种牛奶( )牛奶中掺水含量0%10%20
12、%30%40%50%60%70%80%90%100%牛奶密度(g/cm3)1.0301.0271.0241.0211.0181.0151.0121.0091.0061.0031.000 A未掺水 B掺水含量20以下C掺水含量2030 D掺水含量30以上22.小华妈妈担心从市场买回的色拉油是地沟油,小华为消除妈妈的担扰,由网络查得优质色拉油的密度在0.91g/cm3 - 0.93g/cm3之间,地沟油的密度在0.94g/cm3-0.95g/cm3之间,并完成用测密度的方法鉴别油的品质的实验。(1)将托盘天平放于水平的桌面上,移动游码至标尺左端“0”刻度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央的左侧,则应
13、将平衡螺母向 _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色拉油,用天平称出烧杯和色拉油的总质量为70g,然后把烧杯中一部分色拉油倒入量筒,如图a所示,量筒内色拉油的体积是 _cm3;再称烧杯和剩下色拉油的总质量,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时,应移动_ 。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则倒入量筒的色拉油的质量为 _ g。(3)该色拉油的密度为 _ g/cm3,色拉油的品质是 _ (选填“合格”或“不合格”)。23学习密度知识后,刘明同学用实验测量某品牌酸奶的密度:(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指针偏向分度盘中央红线的右侧,此时应向_(选填“左”或“右”)移动平衡螺母,才能使天平平衡。(2)如图16所示甲、乙、丙图是他按顺序进行实验的示意图;依据图中的数据填人下表的空格中。(3)在以上实验中,烧杯内壁会残留部分酸奶而导致实验结果_(选填“偏大”或“偏小”),如何做才能避免由此产生的实验误差?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19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