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
《固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固体力学实验报告.docx(2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固体力学实验报告试验一电阻应变片粘贴技术一、 目的1 初步掌握常温用应变片粘贴技术2 为后续实验做好贴片、接线、防潮、检查等准备工作。二、 设备与器材1 常温用应变片,每组一包约20枚;2 万用表(测量应变片电阻值用);3 502粘结剂(氰基丙烯酸酯粘结剂);4 1525W电烙铁、镊子等工具;5 等弯矩梁试件、温度补偿块;6 丙酮(或酒精)、石蜡、胶带、塑料薄膜、棉球等;7 测量导线若干;8 1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用);3、 实验步骤 1、用万用表,选择电阻差值0.4W以内共1213枚应变片。 2、清洗等弯矩梁,抛光后,用丙酮擦拭贴片处至棉球洁白为止。擦净后,用划针画方向线。 3、贴片。
2、 4、用万用表检查是否断路。 5、用兆欧表检查各应变片与试件间的绝缘电阻。 6、接线,导线编号,每枚片单独引线。 7、重复4、5步骤。 8、将等弯矩梁及补偿块收存待用。4、 实验报告及要求 1、简述贴片、接线、检查等步骤。用刀片清理弯矩梁试样表面,刮掉上面的502胶水和胶带;然后用砂布打磨试样表面(要贴片处),先粗后细的打磨,打磨方向与应变片主轴成45;抛光后用丙酮擦拭贴片处,直到棉球洁白为止;擦净后,画线。贴片之前用棉球把贴片处擦干净,等丙酮挥发后,把应变片带接线的那一侧黏在胶带(不是用手直接拿应变片,而是通过胶带),在画线处均匀涂抹一层502胶水,将应变片上的“十字”与画线对整齐,然后将一
3、小片保鲜膜置于应变片上,用食指挤出气泡和多余的粘结剂,然后手指按压应变片1min。接线之前,先把导线、电烙铁。焊锡准备好。接线时,先把导线固定到试样上,用镊子将应变片引线绕到上有焊锡的导线头上,然后用电烙铁焊锡,并注意导线、应变片引线与试样之间要绝缘。接好线后首先用万用表检查电阻应变片的电阻值,看是否断路,如果有问题则找出问题的原因,知道其阻值正常。然后用兆欧表检查应变片与试验是否绝缘,它们之间的电阻应大于200M欧。2、 画布片和编号图。梁上表面布片图如下(下表面和上表面类似):试验二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测定一、 目的1 掌握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测定方法;2 了解电阻应变片相对电阻变化与所受应变
4、的关系。二、 测定原理本实验采用等弯矩梁装置。电阻应变片灵敏系数K定义为:因构件受力而引起电阻片的电阻变化率与构件的最大主应变之比,(1)式中,为试件表面应变片(轴向安装)所在位置上的应变,是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2)一般取2.0,是应变仪指示值。由材料力学可知,等弯矩梁有 (3)式中,f为重点挠度计读数,h为梁的厚度,L为挠度计的跨度。从而得出(4)三、 设备与仪器1 等弯矩梁及加载装置,温度补偿块(实验一中已做准备);2 静态电阻应变仪;3 挠度计;4 其他工具。4、 实验报告及要求(一)简述实验步骤;1 测h、L。2 将等弯矩梁上纵向4枚应变片按桥法接入应变仪,预调平衡。3 先预加载1
5、3kg数次,以消除机械滞后影响。4 装挠度计,调零,应变仪再次预调平衡、调零。5 按0、4、8、12kg分级加载,进行三次,记录相应f及,取三次平均值,计算每枚应变片灵敏系数Ki,i=1,2,。6 取各应变片总平均值为灵敏系数,并计算相对标准偏差(2) 按表记录与计算各应变片灵敏系数,计算灵敏系数平均值和相对标准(表格自行设计);应变()挠度()应变增量()挠度增量()K值100误差太大,故舍去21.10.7391.34142.050.71.4785192.550.52.0706273.280.72.365平均值60.6331.971其中,=(三)讨论这种标定K的误差。a) 贴片技术不过关。粘
6、贴时没有完全贴牢或者贴片的位置有误差等原因造成。b) 实验装置的误差,仪器的误差。环境因素和人为操作造成的误差等。c) 不可控的随机误差试验三电阻应变片横向效应系数的测定一、 目的1 测定电阻应变片横向效应系数。二、 测定原理若在图3所示等弯矩梁表面贴有1、2所示应变片,图3 等弯矩梁装置则有(1)(2)式中,是第i片应变片电阻的相对变化,i=1,2;一般取2.0,本实验中,;为梁材料的泊松比。应变片横向效应系数定义为:(3)其中,为正,为负。关于梁材料的泊松比,作如下讨论:由于实测不易准,且在梁上不同位置上的分布是变化的,因此采取措施设法消除。做法是在8kg和12kg重复进行数次加载读数,分
7、别代入(3)式联立求解便可消去而求得H值。三、 设备与仪器1. 等弯矩梁及加载装置,温度补偿块(实验一中已做准备);2. 静态电阻应变仪;3. 挠度计;4. 其他工具。四、 实验步骤1 将应变仪上的K仪设置为K片值。2 将等弯矩梁上、下表面共8枚应变片按半桥法接入应变仪,预调平衡,注意拉、压片的辨认。3 分别一次加载8kg和12kg,用应变仪测出(i=1,2,8),记录于表中,重复进行三次,取三次平均值。4 按公式(3)计算H值,并求平均值及相对标准偏差。5、 实验报告要求1. 简述实验步骤。 1)将应变仪上的K仪设置为K片值。 2)将等弯矩梁上、下表面共8枚应变片按半桥法接入应变仪,预调平衡
8、,注意拉、压片的辨认。3) 分别一次加载8kg和12kg,用应变仪测出(i=1,2,8),记录于表中,重复进行三次,取三次平均值。 4)按公式(3)计算H值,并求平均值及相对标准偏差。2. 按表记录与计算各H值,计算平均值和相对标准(表格自行设计);8-24820-5-0.053(舍去)0.0500.0515.2%12-37940-70.0090.0958-24926-40.052(舍去)0.190(舍去)0.05812-381036-8-0.003(舍去)0.0608-25725-40.0600.0180.04012-36937-90.035-0.010(舍去)2. 讨论本实验方法的测定结果
9、及测量误差。一般电阻应变片的横向效应系数为2%左右,本实验测定在5.2%。测量误差:a、应变仪存在系统误差,导致测量的不准确; b、由于应变片的粘贴不当而造成误差; C、梁的泊松比不均匀; d、操作不当造成。3. 试比较单向应变场法与本方法的优缺点。单向应变法:实验装置比较复杂,计算H相对方便;单向应力法:实验装置比较简单,而计算式相对复杂。试验四应变片在电桥中的接法一、 实验目的1 掌握静载下单点应变测量方法;2 掌握应变片半桥、全桥接法。二、 测定原理惠斯通电桥的四臂电桥如图所示,则有图1 惠斯通电桥式中,e1、e2、e3、e4分别代表各桥臂应变片的指示应变,K为应变片灵敏系数,E为桥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固体 力学 实验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0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