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答案.概要.docx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答案.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原理--复习题及答案.概要.docx(6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自动控制原理1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系统和输入已知,求输出并对动态特性进行研究,称为()A.系统综合B.系统辨识C.系统分析D.系统设计2 .惯性环节和积分环节的频率特性在()上相等。A.幅频特性的斜率B.最小幅值C.相位变化率D,穿越频率3 .通过测量输出量,产生一个与输出信号存在确定函数比例关系值的元件称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 .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4 .3从0变化到+8时,延迟环节频率特性极坐标图为()A,圆B,半圆C.椭圆D.双曲线5 .当忽略电动机的电枢电感后,以电动机的转速为输出变量,电枢电压为输入变量时,电动机可看作一个()A,比例环节B.微分环节C.积
2、分环节D.惯性环节6 .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K),则它的开环增益为()s(5s+2)A.lB.2C.5D.107,二阶系统的传递函数G(S)=I,则该系统是()A.临界阻尼系统B.欠阻尼系统C.过阻尼系统D.零阻尼系统8,若保持二阶系统的7不变,提高/n,则可以()A.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D,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9 .一阶微分环节G(S)=I+Ts,当频率=*时,则相频特性NG(%)为()A.45oB-45C.90oD-90o10 .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增益越大,其()A.振荡次数越多B.稳定裕量越大C相位变化越小D.稳态误差越小11 .设
3、系统的特征方程为($)=/+8/+17/+16s+5=0,则此系统()A.稳定B.临界稳定C.不稳定D.稳定性不确定。12 .某单位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M,当仁()时,闭s(s+l)(s+5)环系统临界稳定。A.10B.20C.30D.4013 .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s)=3s,+10/+5/+5+2=0,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有()A.0B.lC.2D.314 .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一一,当输入为单位阶跃时,则其S+65+5位置误差为()A.2B.0.2C.0.5D.0.0515 .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s)=*L,则它是一种()IO
4、S+1A.反馈校正B.相位超前校正C相位滞后一超前校正D.相位滞后校正16 .稳态误差与误差信号E(S)的函数关系为()A.I=IimE(S)B.evv=IimSEI(S)s0s0C.exx=IimE(s)D.ess=IimsE(s)5$-17 .在对控制系统稳态精度无明确要求时,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最方便的是A,减小增益B.超前校正C.滞后校正D.滞后.超前18 .相位超前校正装置的奈氏曲线为()A.圆B.上半圆C.下半圆D.45o弧线19 .开环传递函数为G(s)”(s尸丁,则实轴上的根轨迹为()s(s+3)A.(-3,8)B.(0,8)C.(-,-3)D.(-3,0)20 .在直流电动机
5、调速系统中,霍尔传感器是用作()反馈的传感器。A.电压B.电流C.位移D.速度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 .闭环控制系统又称为系统。22 .一线性系统,当输入是单位脉冲函数时,其输出象函数与相同。23 .一阶系统当输入为单位斜坡函数时,其响应的稳态误差恒为O24 .控制系统线性化过程中,线性化的精度和系统变量的有关。25 .对于最小相位系统一般只要知道系统的就可以判断其稳定性。26 .一般讲系统的位置误差指输入是所引起的输出位置上的误差。27 .超前校正是由于正相移的作用,使截止频率附近的明显上升,从而具有较大的稳定裕度。28 .二阶系统当共辄复数极点位于线上时,对应的阻尼比为0.
6、707。29 .PID调节中的“P”指的是控制器。30 .若要求系统的快速性好,则闭环极点应距虚轴越越好。三,计算题(第41、42题每小题5分,第43、44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41 .求图示方块图的传递函数,以Xi(S)为输入,Xo(S)为输出。42.建立图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以传递函数形式表示。/DOO43 .欲使图所示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的最大超调量为20%,峰值时间为2秒,试确定K和KI值。X.(s)XoK44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由实验求得,并已用渐近线表示出。试求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设系统是最小相位系统)。自动控制原理2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 .系统已给出,确
7、定输入,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为()A.最优控制B.系统辨识C,系统分析D.最优设计2 .与开环控制系统相比较,闭环控制系统通常对()进行直接或间接地测量,通过反馈环节去影响控制信号。A.输出量B.输入量C.扰动量D.设定量3 .在系统对输入信号的时域响应中,其调整时间的长短是与()指标密切相关。A.允许的峰值时间B.允许的超调量C,允许的上升时间D.允许的稳态误差4 .主要用于产生输入信号的元件称为()A.比较元件B.给定元件C.反馈元件D.放大元件5 .某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是G(s)=,则该环节是()A.比例环节B.积分环节C.惯性环节D.微分环节6 .已知系统的微分方程为3元
8、。0+6文。(/)+2/0=2项(0,则系统的传递函数是()a.2B.J3s+6s+23s+6s+2C.2P.12s-+6s+32s-+6s+37 .引出点前移越过一个方块图单元时,应在引出线支路上()A.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B.并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C.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D,串联越过的方块图单元的倒数8 .设一阶系统的传递G(S)=L,其阶跃响应曲线在Uo处的切线斜率为()s+2A.7B.2C.lD.1229 .时域分析的性能指标,哪个指标是反映相对稳定性的()A.上升时间B.峰值时间C.调整时间D.最大超调量10 .二阶振荡环节乃奎斯特图中与虚轴交点的频率为()A.谐振频率B.截止频
9、率C.最大相位频率D.固有频率11 .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O(S)=S4+2s3+s2+2s+1=0,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为()A.0B.lC.2D.312 .一般为使系统有较好的稳定性,希望相位裕量Y为()A.015。B.15。30。13.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G(S)=上S+()A.lB.2C.30。60。D.60。90。且容许误差为5%,则其调整时间为C.3D.414 .某一系统的速度误差为零,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可能是()A.-B.C.KD.-r-v+1s(s+)(s+Z?)s(s+4)s(s+4)15 .单位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为G(S)=一,当输入为单位斜坡7s2(s2+
10、35+2)时,其加速度误差为()A.0B.0.25C.4D.16 .若已知某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为GC(S)=上L,则它是一种()0.15+1A.相位超前校正B.相位滞后校正C相位滞后一超前校正D.反馈校正17 .确定根轨迹大致走向,一般需要用()条件就够了。A.特征方程B.幅角条件C,幅值条件D,幅值条件+幅角条件18 .某校正环节传递函数G,cC.cA.0B.oC.0.75D.36.在信号流图中,在支路上标明的是()A.输入B.引出点7.设一阶系统的传递函数是G(S) =工5 + 2A.lB.1.5C.比较点D,传递函数且容许误差为2%,则其调整时间为()C.2D.38 .惯性环节和积分
11、环节的频率特性在(A.幅频特性的斜率B.最小幅值9 .若保持二阶系统的?不变,提高2 A ,提高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C .提高上升时间和调整时间10 .二阶欠阻尼系统的有阻尼固有频率ct 比较()上相等。C.相位变化率D.穿越频率则可以()B.减少上升时间和峰值时间D ,减少上升时间和超调量 八无阻尼固有频率/和谐振频率rAQr COd 1B.rncC.nrcD.n(jrIL设系统的特征方程为D(S)=3s+10J+5s2+s+2=0,则此系统中包含正实部特征的个数有()A.0B.lC.2D.312 .根据系统的特征方程Z)(S)=3/+/-3s+5=0,可以判断系统为()A.稳定B.不稳定C.
12、临界稳定D,稳定性不确定13 .某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G(S)=斤?、,当()时,闭环系统稳S(ZS+1)定。A.7 r2B.7;,cC.co(O43.某单位反馈开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20005(5+ 2)(5 + 20)画出系统开环幅频BodeSo计算相位裕量。44.求出下列系统的跟随稳态误差Q“和扰动稳态误差Qsd。R(S)=Ms自动控制原理61 .系统已给出,确定输入,使输出尽可能符合给定的最佳要求,称为()A.系统辨识B.系统分析C.最优设计D.最优控制2 .系统的数学模型是指()的数学表达式。A.输入信号B.输出信号C.系统的动态特性D.系统的特征方程3 .主要用于产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动控制 原理 复习题 答案 概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0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