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汇编).docx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汇编).docx(3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汇编)第一篇: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湖南教育科学规划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6年一般资助课题成果公报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类别: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课题批准号:XJK06BZC010学科分类:职业技术教育课题负责人:刘晓主任、教授湖南中华职业教育社主要成员:曾宪章刘洪宇杨里平周勇阳小良邓文达周承华黄志刚目录一、目标与内容二、过程与方法三、结论与对策四、成果与影响五、改进与完善一、目标与内容(一)研究目标理清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
2、教学模式,在部分高等职业院校开展以模块式教学模式为指导的教学实践,并将研究成果在一定范围推广使用。(二)研究内容(-)国内外高职院校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二)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课程结构及开发程序研究(三)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四)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五)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研究(六)高等职业教育若干专业模块式教学模式实践二、过程与方法(-)研究过程本课题研究大体分三个阶段进行:(-)准备阶段1.2006年2月,召开课题研究的第一次工作会议,研讨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明确分工;2.2006年3月,课题申报;3.2006
3、年4月,拟定子课题研究方案及各试点专业教改方案;4.2006年5月,拟定开题报告。(二)研究、实践和示范阶段1 .2006年79月,组织专家论证各专业试验方案、开题;2 .2006年92009年6月,子课题研究阶段,召开若干次研讨会;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职院计算机网络等四所院校的四个专业同步开展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改革试点。3 .2007年12月,举办全省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观摩;4.2008年12月,举办全省模块式教学研讨会;5.2009年12月,举办全省模块式教学开放月活动。(三)结题、总结和推广阶段1.2010年五月各子课题结题;2.2010年六月组织课题结题、鉴定;3.在省教育厅职教新干线推广
4、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教学课件及教学视频。(二)研究方法本课题主要采用三种研究方法:一是文献法。查阅国内外有关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的论文、著作、报道等,寻找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资借鉴的优秀经验;二是个案研究法。选择一定高职院校的不同专业,进行模块式教学模式研究的试点;三是行动研究法。即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三、结论与对策(-)纵观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发展,我们认为,模块式教学模式是一种比较有效、适应性较强、较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学模式之一。我国新高职起步虽然较晚,但教学模式的探索却相当活跃。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五阶段周期循环高职教学模式(简称:五阶段职教模式)、,产学研
5、结合模式、产教结合模式”以及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模式、技术型教学体系(实际也为一种教育模式)和模块式教学模式等。国外对教学模式的系统研究大约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和各具特点的教学模式。比较有影响的主要是CBE模式、双元制模式和MES模式。这三种教学模式有五个方面的共同特点:一是采用的是一种非学科式的、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教育模式;二是整个教学过程是一个包括获取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做出决定、实施工作计划、控制工作质量、评定工作成绩等环节的完整的行为模式;三是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四是教师的作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即从传统的主角、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教学活动
6、的监督者和学习辅导者;五是采用目标学习法,重视学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评估。比较来看,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开发、研究、改革和创新,存在共同的趋势:就是由注重教转向注重学;由注重教学模式的理念探讨转向注重模式的教学实践性;由注重知识、技能的发展到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不难看出,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课程的模块化业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与模块式教学模式相适应的项目教学、任务教育、案例教学和小组教学等教学方法、手段也逐渐在职业院校得到广泛的采用;模块式的教学模式在不断的总结和完善中,已逐步成为广大职业院校教学改革创新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选择之一。(二)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
7、模式是在模块化课程开发基础上形成的教学模式,它以职业活动为中心,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将职业分析归纳出的技能点和知识点分别加以组合,构建不同的模块课程。这种模式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有利于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模块式教学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和在职业领域(生涯)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解构教学内容,按认知规律和能力本位导向重构课程,形成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并对教学过程进行全方位改革和创新的一种教学模式。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课程的模块化。本研究认为,课程模块化包括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模块的搭建,课程模块是一个个项目化的学习单元,它把实践知识、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用情景有机结合起来,是学习领域
8、的具体化,一门模块课程可以设计为若干个模块,一个模块又可以分为若干项目,项目之间,模块之间,依据工作逻辑和工作任务的不同而有差异,可以通过多条路径来选择,如工作对象、产品、岗位、操作程序、系统和设备的解构等;二是模块组合,模块内容通过工作任务引领专业知识,每个模块都是一个相对独立而完整的学习单元和任务的组合,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模块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平行的,也可以是递进的;三是任务要求,主要是针对职业工作岗位过程所需要的单位任务,对需要采取的动作和行为进行描述,包括了实践技术知识、技术理论知识及拓展知识的内容;四是技能训练,明确训练的项目名称、工具、材料、场地及操作步骤通过这种动态学习方式完成阶
9、段性学习目标,形成综合职业能力。模块化课程的设计路线主要是对课程的解构和重构。一是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进行课程解构。一方面明确了专业培养目标,这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具体化的,是有具体职业岗位或者岗位群的专业培养目标;另一方面对职业岗位进行了深入的工作分析,确定了从事这个职业所要求的能力标准。这种课程解构的核心意义就在于它突破了以知识体系为核心的课程标准,建立了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标准。二是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导向进行课程重构。首先,对形成职业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了清晰的梳理,确定了专业教学的基本内容;其次,根据专项能力来划分课程模块;再次,确定每个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
10、基本环境、教学组织;然后,根据模块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最后,明确知识、技能、态度之间的关系,重点关注如何运用所获得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工作态度来完成工作任务,从而形成在复杂工作情景中做出判断和采取行动的能力。模块式教学改革紧跟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流,已经初步形成了有理论支撑,有方法实施,有教学实践的模块化课程体系。在理论上,提出以职业岗位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思路,注重吸收中外经典的教学理论,如用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解释任务驱动模块的划分,用认知规律解释能力递进模块的划分;在方法上,模块式教学改革提出基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的课程解构方法和基于职业岗位能力导
11、向的课程重构方法。如在课程重构方法上,提出分四步走:一是对形成岗位能力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进行清晰的梳理,确定专业教学的基本内容;二是根据专项能力来划分课程模块;三是确定每个课程模块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基本环境、教学组织;四是根据模块教学目标的要求设计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在实践上,模块式教学改革采用有利于职业能力形成的项目教学法,选择校企合作开发的模块化校本教材,推行小班教学制度。模块式教学模式将理论形态的职业教育理念,内化成为具体的课堂教学形式,这在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和模式众多,实践和应用偏少的状况下尤为可贵。(三)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教学队伍,既要求
12、在个人素质上秉承新的教学理念、掌握现代教学方法、指导专业实践教学,成为课程专家和技术工程师,又要求整个教学团队团结协作、能够承担课程开发、教学改革和技术应用研究的研发任务。在模块式课程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打破原来固定式的教学组织形式,向动态、实用的教学组织形式转变;可用新型的互动式教学和开放型教、做、察、学及一体化教学等教学组织形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开发和培养,强化学生的技术综合应用能力和技术发展能力,强化学生的创业精神;确立新的教育教学质量观。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个性,突破局限于以岗位为出发点和归结点的教学口径,拓宽到职业或行业,并顾及职业生涯。其次,教师要
13、利用多种形式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不断更新知识,这样才能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编制模块化课程的学习指南,并为学生提供动力,给学生注入信心,不断对学生的成就进行评定与鼓励,在所要求的工作习惯、态度、能力上起示范作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教学团队的建设来看,适应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团队应该具备四化:一是教学过程规范化,同专业同年级的教师按统一的教学规范、电子教案、授课计划与教学进程进行教学,有组织地集体备课、集体攻关,争取成为学习型的教师;二是课程教学案例化,各模块课程的授课内容以实际案例工作任务为主线展开,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组织教学,突出职业教育特色;三是考试形式多样化,改单一的笔试为理
14、论笔试、口试、实操、方案设计、作品展示、答辩等多种形式,以综合能力来评定学生的成绩,实现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四是教育教学一体化,教师不仅在专业品质、治学精神、教学态度、为人师表方面为学生作出榜样,还要在学生行为规范、团队精神、职业沟通、质量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创业精神等方面全方位影响和严格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适应模块式教学模式要求的双师型队伍建设应坚持引聘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健全管理机制,采取引(进)、聘(请)、送(培)、下(基层)、带(培)和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
15、交流等措施,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弓I(进)是从科院校、有名的高职院校引进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等;从生产一线引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提高学院专业建设水平;聘(请)是从行业、企业聘请专家担任客座教授进行讲学,请他们做兼职教师;从生产一线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理论教师和学生的实践指导;送(培)是选取、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到国内外名校进行交流,提高教师的职业教育教学能力;下(基层)是让全体教师轮流下到基层单位(包括校内外实训基地、相关企业等)进行锻炼,提高他们地工程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带(培)是以老带新、以强带弱。以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作为导师,指导中青年教师,定期对中青年教师进行实
16、习、实训、课程建设、学术等方面地培训I,以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四)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教学管理模式是:学生依照模块选修学分,通过学分制实现对教学的目标管理,通过模块式实现对教学的过程管理,最终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模块式教学模式是以能力为本位的高职教育教学模式,本课题组在模块式教学模式实践中形成了适合模块式教学的新型教学管理模式,其内涵是:课程以能力模块为单位进行组织,依照职业岗位形成体系;教师根据职业岗位群进行组织和管理,每个专业教师均有自己主攻的职业岗位倾向,重点研究该岗位的发展状况以及专业技能要求,并以此为依据进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实行学分制管理,允许学生根据
17、自己对职业岗位的兴趣和自身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模块进行学习,取得课程模块所对应的学分。模块学分制实施的思路是,学生依照课程模块来选修学分,而不是像通常的仅仅进行公共任选课程的选修。这是因为模块式教学课程体系是依据岗位工作任务构建,每个教学模块都能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相印证。对课程模块的选择就是对将来职业岗位的选择。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学生按照职业岗位所要求的选课路线进行选课,这给了学生很大的个性化发展空间。学生不仅可以在对多个模块的学习过程中,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发展道路,而且还可以在一个专门技术上进行深入的学习。(五)构建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是:实用化、综合
18、化和模块化;基本思路是以技能考核为中心、不同的模块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主要方法是教考分离、实行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评价考试的结合;主要途径是校企合作共建考核评价体系;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构建模块式教学模式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应遵循实用化、综合化和模块化三个原则。实用化指按市场需求的人才类型和知识能力结构来确定考核方式,即改传统的学府化考核方式,完全按市场和企业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以最能考核学生实用型能力的考核方式来考核学生的真实水平。综合化指学生的最终评定标准除课堂考核外,还包括实习实验考核、社会相关能力考核、技术创新考核、相关设备操作与维护考核,以及国内外相关前沿性知识、法律知识的考核等。
19、模块化指将学生考核中的项目根据教学内容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然后再依主次轻重给各个子项设定一定的权重和分值,让学生自由选择参考的项目,这种考核方式即可以让学生据兴趣和特长选报考试项目,又可避免重理论轻技能考核面窄的弊端,确保人才培养的实用性和多面性。模块式教学模式学生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一是以技能考核为中心,注重对体现本专业发展前沿的知识领域能力和实际工作职业技能领域的知识的考核,二是不同教学模块采取不同的考核方式,专业理论课程的考核采取开放式考题,校内实训的考评成绩由学生之间评价和教师评价结合进行。模块式教学模式学生考核评价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教考分离,这种方法引入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实施成绩评
20、价体系改革的同时也响应了国家提出的双证书制度,真正体现能力本位教育思想的举措。二是形成性考试与终结性评价考试相结合,国外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平时考核,教师经常采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多次考核,通过考核检查和改进教学质量,督促学生加强平时学习,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比重较大。模块式学生考核评价的实施途径主要是通过校企合作共建考核评价体系,企业为学生提供完整、真实的工作及实训环境,充足的实训耗材,完善的实训设施,使学生得到职业技术鉴定所需的训练,充分落实考核。四、成果与影响(-)课题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并得到社会认可L课题组研究人员共公开发表论文70篇,含外文3篇。其中,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
21、篇,国家级期刊论文1篇,省级期刊论文2篇;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国家级期刊论文4篇,省级期刊论文14篇;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发表核心期刊论文3篇,国家级期刊论文1篇,省级期刊论文7篇;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国家级期刊论文1篇,省级期刊论文10篇。2 .公开出版教材共计36本。其中,十一五规划教材4本,21世纪规划教材3本,高职高专计算机教材1本,认证考试指定教材5本,畅销教材13本,校本教材10本。3 .课题研究的三年间,共有14门课程被确定为精品课程。其中,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各1门);省级精
22、品课程8门(湖南科技职业学院1门,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2门,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3门,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门);院级精品课程3门,均为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子课题专业课程。4 .在推行模块式教学中,教师及学生都取得优秀的成绩。其中,教师获奖41项,学生获奖27项。5 .课题组研究人员中共有9位成员被省教育厅评为骨干教师。分别是: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江文、徐署华;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仇雅莉、袁辉、沈锦、马才伏和甘辉;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邓文达;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陈敬良。6 .从2007年到2009年,子课题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稳定在90%以上。其中,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就业率为93.5%、95%、92%;湖
23、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为97.6%,98.2%.98.3%;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就业率为91.9%、92.6%、94.1%;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07年子课题专业无毕业生,后两年的就业率均为95%o7 .获得省职业教育专项重点项目19项。其中,湖南科技职业学院4项,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7项,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5项,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项。(二)课题研究成果得到推广和辐射1.举办湖南省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观摩活动。2007年12月28日至29日,以课题研究成果为基础,湖南省教育厅组织举行了湖南省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观摩活动,省教育厅副厅长、省社副主任王键,省社副主任张作功,省教育厅副巡视员葛
24、建中以及湖南各市州教育局、高职学院、成人高校、省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县级示范性职教中心近300人参加教学观摩活动。本次活动分教学观摩和学术论坛两大块进行,与会代表分四组赴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科技职业学院、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现场观摩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汽车运用技术和动漫设计与制作等四个实验专业的模块式教学活动。王键副厅长为本次模块式教学观摩活动作题为新观念新课程新方法新气象的总结讲话。他认为,四所院校模块化的课程实践,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有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总体原则设计了教学方法,其次是根据课型和专业不同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最后是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等职业教育 模块 教学 模式 研究 实践 湖南 教育 科学 规划 汇编

文档标签
- 高等职业教育
- 职业技术
- 职业技术学院
- 高等职业
-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研究及借鉴
-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6年增补专业
- 高等职业教育模块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和省已立项建设项目表
- 第十二届陕西高职院校教学名师奖候选人申报汇总表
- 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任务书
- 某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DOC88页
- 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
- 五制高等职业教育助产专业实施性人才培养方案
- 教基3324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分专业学生数
- 绘本与教材相结合的互补式教学模式探究
- 高职传播学教学影视制作论文传播学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班主任工作应做到六勤安全教育论文
- 高职学院学分制管理办法
- 经贵宝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方案解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01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