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兰活性染料染色工艺.docx
《翠兰活性染料染色工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翠兰活性染料染色工艺.docx(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含翠兰活性染料染色工艺的改进1现状一直以来在执行含有翠兰活性染料的中深色染色工艺时尽管工艺操作时,如使用螯合分散剂,加盐、加碱多次分步,升温速率极慢等方法非常谨慎,但是色花的几率依然很高。为此要剥色后回染,回水后仍然面临此问题且牢度不好。经过分析认为主要是翠兰染料的分子量非常大导致上色快,但牢度差,洗水不干净。兼于以上缺点,在实际生产中通过先加染料,然后分次加芒硝、加碱并延长工艺时间的方法优化工艺。实践证明,不仅色花问题有明显改善,而且牢度得到提高。2工艺流程21煮漂由于棉纤维上存在蜡状物质、含氮物质、色素、矿物质以及织造过程中沾污的油污等,会直接影响织物的手感、润湿性、颜色鲜艳度、色牢度等,
2、因此染色前必须将这些杂质去除。工艺处方(g/L)双氧水 60稳定剂 10纯碱 35无泡枧油S 035防皱剂CD 20时间min 60浴比 l:1040时先后加入l稳定剂、2纯碱、3无泡枧油S、4防皱剂CD、5双氧水,升温至90煮漂处理。22染色221工艺处方,(0wf%)活性翠蓝BBGFN 30活性嫩黄B-4GLN 143活性金黄B-4RFN 095芒硝 80纯碱 25匀染剂RG一133 l一3分散剂EXL一106 1浴比 l:10222原工艺流程加匀染剂RGl33(1克升)、芒硝升温至60加用40清水化好的染料(30min) 一保温40min一加纯碱45min(第一次2,第二次8,第三次15
3、)一保温40min洗水l5min加冰醋酸(4515min)一热水洗(8015min)一皂洗两遍(9OX15min)热水洗(6015min)一一中和PH 67(4515min)一一固色(4515min)一柔软(4515min)一出布。(预留化染料的水)。223新工艺流程加匀染剂RG一133(3克升)、分散剂EXL一106(1克升)升温至40一加用40清水化好的染料(30min)保温20min加芒硝2520min一加芒硝3520min一升温至60(15分)一保温20mnin一加纯碱220min一加纯碱820min一加纯碱1520min一保温40min一一洗水l5min一加冰醋酸(4515min)一
4、热水洗(8015min)皂洗两遍(90X15min)一一热水洗(80Xl5min)热水洗(6015min)一一中和PH67(4515min)一一固色(4515min)柔软(4515min)_-出布。(用清水化芒硝,预留化芒硝的水)。3新旧工艺流程对比分析旧工艺流程是一次性先加芒硝后加染料,造成染液中盐浓度偏高使染料在布面上析出形成色花、色点。而改进后的工艺先加入染料后,使染料均匀附着在织物上,再分次加芒硝,染液中盐浓度不会太高,避免布面上析出形成色点。适当延长加料的时问问隔,可延长染料的吸附扩散过程,染浴中的染料分子可更充分地向纤维内部扩散与吸附,从而有效降低染浴中的染料浓度,使染料分子发生集
5、聚的趋势大大降低。另外,提高翠蓝专用匀染剂的浓度对染料有一定的助溶作用并且对染浴中的电解质以及酸、碱稳定,能够与其它阴离子性助剂相容。不但解决了色花问题,而且牢度得到提高4物理指标测试(GEl72汗布)43从以上两表看出:改进工艺后坯布的各项牢度均有明显提高,对光坯布密度、强力、回潮率影响不大。5结论改进工艺后坯布色花问题得到改善,而且牢度有明显提高。活性翠蓝G的染色特性及浸染工艺前言活性翠蓝G是铜酞菁染料 ,染料索引号为 CIVBlue21。其分子母体 由四只异吲哚啉缩合后与铜离子络合而成 ,在所有染料中,酞菁结构的染料体积最大。活性翠蓝G有较高 的日晒牢度,在 11标准深度时,可达到 6级
6、(ISO),即使在 16标准深度时,仍可达到 4 5 级 (ISO)。 它 具 有 艳 亮 的 翠 蓝 颜 色(一 =660nn1),这是 其它任何结构 的染料无法达到的。所以经常被用作染亮绿及艳蓝色的主要染料。1 活性翠蓝G 的染色特性由于活性翠蓝G分子结构的特殊性 ,其染色工艺不同于其它染料。11 耐盐析性活性翠蓝G分子量大 ,分子结构呈立体形态 ,5O时的溶解度约为 4o L。溶解于水 以后 ,染料分子趋向于结晶化 ,在水溶液 中呈溶胶状。活性翠蓝 C的溶解度对电解质相当敏感。当有电解质存在时,染料分子的结晶化现象更明显,其溶胶逐渐凝聚成团状。当电解质浓度超过一定量 以后 ,这种凝聚会脱
7、水形成沉淀。以氯化钠为例,在室温下静止状态 ,当浓度超过250gL,数分钟内染料就会发生沉淀 ,这种现象称为盐析。因此,活性翠蓝 c在染色时 ,渗透性和扩散性较差 ,染料在染 色过程 中容 易积聚在纤维表面,造成表面浮色 ,如果 不采用特殊工艺 ,其染色牢度 ,如皂洗牢度、白布沾色和干湿摩擦 牢度等就比较差 ,还经常会发生色花。活性翠蓝 G的盐析现象随溶液 pH值的升高更加敏感,当溶液pH值大于1O,足以使大部分染料的 B一乙基砜基硫酸盐发生消 除反应 ,转化为 乙烯砜基 。B一乙基砜基硫酸盐是染料的溶解基团,转化为乙烯砜基后,染料的溶解度 瞬间下 降。此时 ,如果溶液 中有大量电解质存在 ,
8、染料 的盐析现象将更 明显。一旦 出现盐析,染色必定出现色点 、色渍、色花 ,染色深度明显下降。12 上染 速率活性翠蓝 G的分子量较大 ,直接性也大 ,一旦被纤维吸收以后 ,较难解析 ,所以沾色牢度较差。但是活性翠蓝 G的亲和力相当小 ,比移值 (R)=1,是所有活性染料中比移值最大的一只染料 ,即翠蓝 G上染速度相当慢,上染率也很低 。在同样的染色条件下,比其它染料更难被纤维吸尽 。活性翠蓝 G是荷质比较小的染料,该类染料有一个共 同点 ,即对电解质 (促染剂)的盐感度较小。当元明粉或盐浓度 30gL,促染效果明显下降。因此,对于活性翠蓝G,要提高其上染率 ,不能采用增加促染剂量 的办法
9、,因为这样会使染料发生盐析。为了提高活性翠蓝 G的上染率 ,一般都采用预加碱法。预加碱可以在染料加人之前 ,俗称 打底 。通常采用纯碱 051gL,溶液 pH值控制 在 7478。少量的碱剂使纤维素上的伯醇羟基的负离子转化率增加 ,以吸引部分 已经发 生消除反应的染料。碱剂作为第二类有效的促染剂 ,可以弥补该染料盐感性较差的。高温升温法 :降温法 :缺陷。但是打底所用 的碱剂不能过多 ,溶液 pH值不能太高 ,否则 ,反而会促使染料凝聚盐析。13 耐碱水解性活性翠蓝 G的凝聚盐析,常被误认为是染料发生了水解反应。事实并非如此,翠蓝 G的耐碱水解性并 不低。假如翠蓝 G发生盐析以后 ,将 已经盐
10、析的染料重新溶解 (例如加人增溶性匀染剂、助溶剂,如尿素、硫脲等,或者加温充分搅拌),其染料仍然可 以上染并与纤维发生反应。但在实际生产上 ,并不可行 ,因为一旦发生盐析 ,即使采用各种手段使它重新溶解,也必定会产生色花。2 推荐的染色工艺活性翠蓝 G染色工艺可以采用高温升温法及降温法。21 工艺 分析在上述工艺 中,染 料的吸尽阶段都超过90min。活性翠蓝 G上染速率较慢 ,通过高温及延长吸尽时 间提高 其 上 染率 ,在 加 碱 固色前能保证上染率超过65,尽量降低固色开始以后染浴中的残留染料浓度。高温升温法适合不耐高 温的拼色染料 ,降温法适合耐高温染色的拼色染料 ,并且染料的渗透和扩
11、散较好 ,色牢度相对较高。两种工艺的最终色光对活性翠蓝G影响不大 ,但对拼色组分的色光有所不同。22 操 作关 键在活性翠蓝 G染色工艺中 ,其加料方式较易出问题。因此,无论是染料 、元明粉或纯碱都必须缓慢地加人。在染色过程中,染料 出现凝聚或沉 淀往往不是在染缸内,而是在辅料缸。目前,许多设备都采用自动补料,染料、元明粉、碱剂均事先分别溶解 以后 ,定时 、定量用已稀释的溶液补料 ,绝不会使染缸或辅料缸内局部浓度过高。这样的加料方式 比较稳定 ,一般不会出现因染料凝聚而产生色点、色迹。但是 ,有许多设备还是依靠手工或半 自动加料 ,甚至直接将固体倒人辅料缸中,然后用回流液来 溶解。这种方法往
12、往会造成辅料缸 中浓度较高,使 回流液 中的染料产生 凝聚 ,甚 至沉淀 。假 如 在辅 料缸 中冲人300L含有 染料 的回流液 ,如果直 接倒人 5Okg元 明粉 ,则在辅料缸 中的元 明粉浓度可 以达到 160gL;如果加人 25kg纯碱 ,在辅料缸 中的纯碱浓度可 以达到8OgL。这两种情况都会使染料在辅料缸 内产生严重凝聚并沉淀 ,使染料析 出而粘附在缸壁上 ,也会 随着染液的旋转 ,粘附在 中央产生的泡沫 内。正确的加料方法是一边辅料进缸,一边放回流液,同时一边加入各辅料。这就使辅料缸 内的辅料组分任何时刻都处于低浓度,相对接近染缸内的浓度。补料始终在流动 ,与染缸 中的浓度尽 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活性染料 染色 工艺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0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