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影像学检查.ppt
《第九章影像学检查.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九章影像学检查.ppt(1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九章 影像学检查,内 容,X线检查CTMRIB超,第一节 X线检查,一、基本知识,(一)X线的特征及成像原理 1.穿透作用:能穿透一般可见光不能穿透的物体 与X线波长有关,波长越短穿透能力越强(波长与管电压有关,电压越高,波长越短)与被藻射物体的结构(厚度和密度)有关 2.荧光效应:能激发荧光物质产生肉眼可见的荧光 此特性为临床进行透视检查的基础,3.感光作用(摄片效应):X线照射在涂有溴化银的胶片上产生潜影,经显影定影处理,感光的溴化银离子(Ag+)被还原成金属银(Ag),沉积于胶片的胶膜内,在胶片上呈黑色,而未感光的溴化银在定影及冲洗过程中,从X线胶片上被冲洗掉,显出胶片片基的透明色。感
2、光作用是X线摄影的基础被照射物体结构 剩余X线量 金属银沉积量 胶片中黑白对比度(即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一、基本知识,4.电离效应:X线用过任何物体被吸收时,使组成物质的分子分解成正负离子,既产生电离作用。X线通过空气时,使空气产生正负离子而成为导电体,所产生的正负离子量同空气所吸收的X线量呈正比,因此,测量电离的程度可计算X线的照射量,此为放射剂量学的基础。,一、基本知识,5.生物效应:X线穿透机体被吸收时,与体内物质产生相互作用,使机体和细胞结构产生生理和生物的改变,称为X线的生物效应。X线对机体的损害程度与吸收X线量的大小有关。,一、基本知识,一、基本知识,(二)X线的成像原理 X影像
3、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1,X线要具备一定的穿透能力;2,被穿透的物体其组织结构必须存密度和厚度差异,导致穿透物体后剩余X线量的差异。3,剩余X线量经过载体(如X线胶片、荧屏等)的显影过程获得有黑白对比、层次差异的X线影像。,高密度组织:骨骼、钙化灶、阳性结石等其比重高、密度大,吸收X线量多,在X线胶片上感光少而呈白色(透视时呈黑色),一、基本知识,一、基本知识,等密度组织:皮肤、肌肉、结缔组织、内脏及体液等彼此之间密度差别不大,在X光胶片上显示灰白色。,一、基本知识,低密度组织:脂肪组织较一般组织密度底,在X光胶片上显示灰黑色;气体的密度最低,吸收X线量最少,在X光胶片上呈深黑色。,透视时,荧光
4、屏上的影像以黑色表示高密度物质;以白色透亮表示低密度物质,二、X线检查方法,X线检查方法包括常规检查特殊检查造影检查三大类,(一)X线常规检查,1,透视(Fluoroscopy):适用于人体天然对比度好的部位,是一种简便而常用的检查方法。胸部透视 腹部透视 胃肠道钡餐检查 钡剂灌肠检查,2,摄影(Radiography)优点:适用范围广 图象清晰 受检者受照X线量少 作为资料永久保存,便于教学科研 及复查对照 缺点:检查区域受胶片大小限制 不能观察运动功能,(一)X线常规检查,(二)特殊摄影检查,1,体层摄影(Tomography)体层摄影通过特殊的装置和操做获得某一特定层面上的组织结构影像,
5、而不属于该层面的结构则被模糊掉。2,高千伏摄影(High kV radiography)是指用高于120 kV(120150 kV)的管电压进行摄影,由于X线穿透力强,能穿透被照射的所有组织,可在致密的影像中发现被隐蔽的病变,(三)造影检查,将高于或低于人体组织结构的物质引入器官内或其周围间隙,使之产生对比显影,称为造影检查。被引入的物质称为造影剂。阳性造照影剂(高密度):钡剂、碘油、水溶性碘剂阴性造影剂(低密度):气体按照造影剂引入人体途径不同,可将造影检查方法分为直接引入法和生理排泄法。,(三)造影检查,1、直接引入法:将造影剂通过人体自然孔道、瘘管、和体表穿刺等途径进入人体内而达到造影目
6、的。胃肠道造影、瘘道造影、椎间盘造影、脊髓造影、子宫输卵管造影、支气管造影、脑室造影、心血管造影、选择性各部位动脉或静脉造影等,2、生理排泄法:将造影剂经口服、静脉注入或静脉滴注后,使造影剂在人体内选择性地经过某一器官的生理性排泄作用,暂时停留在其通道内,使该器官得以显影。静脉尿路造影静脉胆系造影 口服胆囊造影,(三)造影检查,(四)X线检查前准备,(一)透视及摄影检查前准备1、明确检查目的、要求2、去掉体表可能产生影响的衣物(如:衣服、项链、药膏钥匙链等,必要时更换检查服)3、根据检查目的要求选取适当体位,(二)造影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1、造影前严格掌握各种造影检查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选择合适
7、的检查方法2、向患者阐明本项检查的目的、方法和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求得病人的理解与合作,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四)X线检查前准备,(四)X线检查前准备,(二)造影检查前准备及注意事项3、做碘剂和麻醉药等过敏试验4、根据情况,术前应用镇静剂(戊巴比妥钠)、抗痉挛药(654-2)、抗组织胺药物(地塞米松)5、准备好处理各种副反应及并发症的急救药品和器械(如氧气、吸痰器、开口器、升压药、抗过敏药、抗休克药、抗痉挛药、镇静剂等),三、X线的临床应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骨、关节系统,呼吸系统,正位胸片 侧位胸片,肺 纹 理,肺纹理:自肺门向肺野呈干树枝样分布的条索状影像,至外带基本消失。粗
8、细多少因个体差异而明显不同,高千伏摄影使气管内病变显示(气管癌),支气管造影,一.肺过度充气与肺气肿 1 局限性肺过度充气(肺气肿)阻塞发生在较大支气管。表现为肺局部透亮度增加,多显示于呼气相时,范围由阻塞部位决定,2 弥漫性肺气肿 阻塞多广泛发生于细支气管,常见于慢支炎、哮喘、尘肺等。表现为:(1)肺野透亮度增加,肺纹理减少(2)膈位置低,活动度减弱(3)纵隔变窄,心呈狭长、滴状(4)肋间隙变宽,胸廓前后径增加,二 阻塞性肺不张:1 一侧性肺不张 2 肺叶不张,一侧性肺不张,一侧主支气管完全阻塞所致。影像表现为一侧肺野密度均匀增高,肺叶体积缩小,气管、纵隔向患侧移位,患侧膈肌升高,对侧代偿性
9、肺气肿,肺叶不张 肺叶支气管完全阻塞所致。表现为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均匀增高,周围组织结构向患侧不同程度移位。叶间裂向心性移位,,右上叶肺不张显示为右上叶肺体积缩小,密度增高;代偿性气肿的下叶和中叶将叶间裂向内上方推移呈弧形;右肺门上移,右中叶肺不张的X线表现,右下叶肺不张X线表现,左肺门影增大呈肿块状,左上肺密度均匀增高,边缘模糊,同侧膈肌升高,左下叶代偿性肺气肿.(左上叶肺不张),正位片显示左下肺密度均匀增高影,边缘不清,左侧膈面消失.侧位显示左下肺叶体积缩小,密度增高,斜裂向心性移位,.(左下叶肺不张),一 肺实变 肺泡内的气体被急性炎症等病变的渗出所代替而形成的实变称肺实变 其影像特征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九 影像 检查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03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