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高层住宅设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五讲高层住宅设计.ppt(10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五讲高层住宅设计,一、高层住宅的基本特点,二、高层住宅的平面类型,三、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四、高层住宅核心体设计,一、高层住宅的基本特点(1)可提高住宅的容积率(住宅容积率系指总建筑面积与居住区用地面积的比值),节约城市土地。(2)可节省市政建设投资。(3)可以获得较多的空间用以布置公共活动场地和绿化,丰富城市景观。(4)用钢量较大,一般为多层住宅的34倍。(5)对居民生理和心理会产生一些不利影响(6)设计原则与多层住宅相似。,2、高层住宅的弊端从居住的角度来看,低层住宅和多层住宅均比高层住宅优越。但基于我国人口多、土地少的现实情况,在城市中建高层住宅是必然出路。因此近几年全国各大城市都盖了
2、很多高层住宅。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出现了不少二三十层的高层住宅甚至于超过100m的超高层住宅。在一些地价昂贵地段,还经常出现塔式住宅相互拼接成塔群住宅的情况。高层住宅虽节约用地,能容纳更多住户,但也带来许多弊端。,住宅平面往往是一梯8户或一梯6户,因此有近l3的住宅朝向不好。标准层的公共交通面积和设备及管井占用面积较大,每户分摊较多公用面积,因此,每户的建筑面积虽大,但有效使用面积并不大,即K值低。而高层住宅的售价往往高于多层住宅,购房者觉得不合算。人们远离了大地,生活在空中鸽笼中,儿童和老人感到活动不方便,而且易使人产生孤独感。容易导致居住小环境的恶化,如高层住宅北面的大片阴影区、高层
3、住宅的楼群风等。建设费用高、建设周期长。这是高层建筑层数多、面积大、结构复杂带来的直接后果。,3、小高层住宅的概念和特点近年来,在我国城市住宅的设计与开发建设中,有一种被称为小高层的住宅异军突起,十分流行,在销售市场上很受广大购房者的青睬。其现象值得认真探索。所谓小高层住宅是指层数为7层至11层的住宅,其平面布局类似于多层住宅,有载人电梯但无消防电梯。小高层住宅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在国标住宅设计规范中并无此定义。小高层住宅实际上是中高层住宅(7层至9层)和10层至11层的高层住宅相加在一起的概念。根据规范,电梯和楼梯共同做为公共垂直交通工具,但可以不设消防电梯。因此,小高层住宅虽然是高层住宅
4、,但层数较低,具有多层住宅的某些特点,虽设有电梯,但防火要求并不如高层建筑防火要求那么高。,小高层住宅具有如下优点:节约用地,尺度适宜。小高层住宅也是一种高层住宅,因此同多层住宅相比,具有节约用地的明显效果。其建筑尺度也比较合适,以一幢11层的小高层住宅为例,其高度约为31m,容易形成居住建筑的特点和氛围。以观赏角度看,比较接近自然,不太压抑。户型优越。以单元式为例,小高层住宅同多层住宅相比,其平面布局基本相同,只是多加了一部电梯,因此,具有良好的通风、采光、观景效果和良好的户内布局。由于每户分摊的公用面积并不大,易为购房者所接受。,提高了生活质量。仍以单元式为例,虽然小高层住宅只加了一部电梯
5、,但作用不可小看。据调查,在许多大城市,老人问题已十分突出。北京60岁以上的老人占该市人口的13,而在上海这个数字则为18。如果在小高层住宅的设计、施工和管理中,规定电梯从四层开始停靠,这将给老、弱、病、残、孕居民上下楼以及居民搬运重物等带来极大方便,提高了生活质量。投资少、工期短、难度低。由于小高层住宅层数较低、结构体系较简单,抗风、抗震要求都不如一般的高层建筑,对于开发商来说,投资较少,工期较短,资金和人员均容易周转,而回报并不低,因此受到他们的欢迎。,二、高层住宅的平面类型常见的高层住宅平面分为四种类型,即外廊式、内廊式、楼梯间式和核心式。(1)外廊式。是以一条公共走廊串联各户,住户布置
6、在公共走廊的一侧,电梯、楼梯与各户之间采用走廊联系。(2)内廊式。是由一条公共走廊从两侧串联各住户的。,(1)外廊式,(2)内廊式,(3)楼梯间式。是以设有走道的电梯、楼梯厅为公共交通中心,串联各住户。它的特点是电梯服务的户数较少,住户的通风、采光条件均较好。常见的形式有矩形、T形、十字形、Y形等(4)核心式。是以楼梯,电梯组成的交通中心为一个核心,所有的住户都布置在核心的四周。这种类型布置紧凑,体形丰富多变,但各住户居住条件不一致,有些具有良好的朝向,而另一些则不利。此外,还有跃层式、跃廊式等。,(3)楼梯间式,(4)核心式,由于高层住宅外部体型的不同,高层住宅可分为塔式和板式两种类型。,三
7、、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 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设计要求:高层住宅的垂直交通是以电梯为主,(1)以楼梯为辅进行组织。12层以上住宅每栋楼设置电梯不应少于2台。9层及9层以下,每层不超过6户的塔式住宅可只设一个电梯,(2)楼梯应布置在电梯附近,但楼梯又应有一定的独立性。单独作为疏散用楼梯可设在远离电梯的尽端。(3)电梯不宜紧邻居室,尤其不应紧靠卧室。,四、高层住宅的消防疏散 高层住宅的消防疏散设计要求:(1)消防能力与建筑层数和高度的关系 防火云梯高度多在3050m之间。我国目前高层住宅的高度即是参考这一情况决定的。(2)防火措施:提高耐火极限,将建筑物分为几个防火分区,消除起火因素,安装火灾报警器。(
8、3)安全疏散楼梯和消防电梯的布置,高层住宅核心体设计,高层住宅设计专题-,一、核心体的组成,1.垂直交通与疏散系统:楼、电梯2.设备空间:空调机房、风机房、电力用房、通讯用房、各种竖井(强弱电、给排水管、通风井、排烟井)通常:强弱电室每层均设:强电室 3;弱电室1.52.5 管井深800m3.服务空间:洗手间、开水间、服务台、储藏室,二、核心体的位置,1.中间核心:2.偏置核心:3.两端核心:4.体外核心:,1.中间核心:结构有利、使用房间位置好,多用于办公楼,2.偏置核心:利于消防、交通流线长,多用于住宅、宾馆,2.偏置核心:利于消防、交通流线长,多用于办公,3.两端核心:利于形成大空间与组
9、织垂直交通,多用于板式旅馆、办公楼,4.体外核心:利于形成大空间,多用于大型办公楼,三、电梯的布置,1.单台布置:2.多台并列布置:3.凹室式布置:4.多台对列:5.分区布置:,四、消防疏散与防火设计,(一)安全疏散设计(二)疏散楼梯间设计(三)消防电梯设计(四)楼电梯防排烟要求,(一)安全疏散设计,1.安全出口数目 每个防火分区至少2个,但以下可设1个:(1)塔式住宅:18F且 每层8户且每层建面650且设有1座防烟楼梯间和消防电梯(2)单元式住宅:有一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且从10层开始相邻两单元有连廊(3)公共建筑:1个 每层建面1.4个防火分区,南海玫瑰园一期,(一)安全疏散设计,2.安全
10、出口距离(1)5m:(2)大空间房间,室内任何一点距疏散口直线距离30m(3)其他房间室内任何一点距疏散口直线距离 15m,(一)安全疏散设计,3.塔式高层应设两座独立疏散楼梯 以下情况可设一部剪刀梯:(1)剪刀梯应为防烟楼梯但两梯段间应由实墙体分隔(2)剪刀梯应分别设前室,模型演示:,(二)疏散楼梯间设计,1.防烟楼梯间设计(1)设置条件 a.一类高层 b.高度 32m的二类高层(19层的单元式住宅、11层的连廊住宅)c.塔式住宅(2)防烟楼梯间的必备要求 a.要有前室,面积:公建6 居建4.5 b.乙级防火门,开启顺人流疏散方向 c.应有防排烟设施,(二)疏散楼梯间设计,2.封闭楼梯间设计
11、(1)设置条件 a.高度 32m的二类高层(单元式、连廊住宅除外)b.裙房 c.12-18层的单元式住宅 d.11层的连廊住宅(2)封闭楼梯间的必备要求 a.靠外墙,且能天然采光与自然通风 b.乙级防火门,开启顺人流疏散方向,(三)消防电梯设计,1.必须设消防电梯的高层(1)一类公建(2)塔式住宅(3)12层的单元式住宅、连廊住宅(4)高度 32m的其他二类高层2.消防电梯的数量 标准层面积 1500 一台 1500 4500 三台,(三)消防电梯设计,3.消防电梯的要求(1)应有前室(2)最好靠外墙(3)前室门至少乙级防火门(4)电梯井和机房必须独立,用防火墙包起 若墙上开门,至少甲级防火门
12、(5)载重量 800kg(6)前室门口设挡水设施,(四)楼电梯防排烟要求,1.自然排烟(1)何种情况设置自然排烟(2)自然排烟方式2.机械排烟(加压送风)(1)何种情况设计成机械排烟(2)加压送风的部位(3)加压送风的位置和数量,(四)楼电梯防排烟要求,126 住宅建筑首层类型,住宅建筑首层类型从工程实例看主要有住宅、贮物、车库、架空支柱层、商店等。一、住宅 在南方地区住宅建筑首层的设计实践中,因为与2层及2层以上的住宅相比较,首层住宅易受雨后水浸及潮湿气候的不利影响。若首层低矮,易受相邻建筑的遮挡日照采光、通风散热也差,故常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使水浸、潮湿等不利影响减小或降至较低程度。
13、,方法与措施:(1)适当提高住宅首层土0000的标高.(2)在建筑构造方面,首层地面设计(当无地下室时)采用防潮层;(3)适当加大首层层高至30m及以上,(4)适当控制相邻建筑之间的间距。,二、贮物 将住宅首层划分为若干个单间,提供给上部每家住户作为分户的储藏空间。当住宅楼首层作为贮物用途时,通常将首层层高设计在220米以下,以不计人总建筑面积。三、车库 居住区规划设计时注意如下两点:宜将首层建车库的居住建筑尽可能地设于居住区的外围或人口附近,不要放在居住区的中心或纵深地段,以减少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及避免人车互行之间的干扰。当住宅建筑首层作为车库停放汽车时,还须满足消防、疏散等要求。小汽车停放
14、空间的容量指标应根据住宅所处的城市地段综合考虑,一般约每5户1个车位,每个车位停车面积按普通车型计算。,四、架空支柱层住宅建筑首层作为支柱层架空,用于公共休闲和绿化空间 居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除商业服务外,还有教育、医疗卫生、文体、金融、邮电、市政公用、行政管理和其它共计8大类。这些居住区配建设施有些附设于住宅楼的底层或裙楼,也有些与住宅建筑各成一区或独立设置。住宅建筑首层常设保安、值班、管理用房,三表(电表、水表、煤气表)房,高层住宅建筑首层还设有消防控制中心(或消防控制室)、闭路电视监控室等。,底层公共建筑住宅的特点:(1)底层公共建筑的性质和规模在城市规划中决定,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和实用性。
15、(2)底层公共建筑与楼层住宅的进深有相同的,也有的是底层公共建筑为后凹、前凸和底层前后都凸出,故在使用上彼此会有一定的干扰。(3)这种综合性建筑在结构和设备处理上比较复杂。,12.8 住宅群体组合,一、住宅群体组合的基本原则(1)小区住宅宜以多层为主。(2)住宅群体布置与空间组织应与住宅建筑设计相结合,进行一体化设计,成为有机整体。(3)满足日照、通风、朝向、间距等使用功能要求,(4)经济、合理、节约、方便管理。(5)美观,二、住宅群体的组合形式住宅群体平面组合的基本形式:行列式、周边式、点群式、混合式。1行列式 条式单元住宅或联排式住宅按一定朝向和间距成排布置,使每户都能获得良好的日照和通风
16、条件。便于布置道路、管网,方便工业化施工。整齐的住宅排列在平面构图上有强烈的规律性、但形成的空间往往单调呆板。如果能在住宅排列组合中,注意避免兵营式的布置,多考虑住宅组群建筑空间的变化,仍可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2周边式 住宅沿街坊或院落周边布置,形成封闭式或半封闭式的内院落空间,院内安静、安全、方便、有利于布置室外活动场地、小块公共绿地和小型公建等居民交往场所,一般比较适合 于寒冷多风沙地区。周边式布置住宅可节约用地,提高居住建筑面积密度,但部分住宅朝向 较差,在地形起伏较人地段会造成较多的土石方工程量。,(3)点群式 点群式住宅布局包括低层独院式住宅、多层点式及高层塔式住宅布局,点式住宅自
17、成组团或围绕住宅组团中心建筑、公共绿地、水面有规律地或自由布置,运用得当可丰富建筑群体空间,形成特征。点式住宅市置灵活,便于利用地形,但在寒冷地区外墙面太多对节能不利 布置手法:见图1228。,(4)混合式 三种基本形式的结合或变形的组合形式,三、群体空间构成,1空间的构成要素 空间的构成要素分硬质和软质两类,硬质空间有建筑物的墙面、围墙、过街豁口、铺地 等要素围合的空间。软质空间由大树、行道树、树群、灌木丛、草地等 围合的空间。,2空间领域的划分 空间领域是指居民户外活动的空间范围,一般具有不同的领域使用性质。它是我们进行室外空间布局时的一个重要依据。,在我国传统民居空间模式中,有明显的、渐
18、进的层次和明确的领域划分:,大街小巷(胡同、弄堂)院落(四合院)住宅,相应的,现代居住模式也呈现出这种由表及里、由动到静、由公共性质到私有(密)性质渐进的空间,即:城市小区组团(院落)住宅公共 半公共 半私密 私密,空 间 领 域,私有空间,半私有空间,半公共空间,公共空间,指小区级集中公共绿地、公共建筑活动场地,住宅私有庭院、阳台或露台,住宅单元入口周围的空间,住宅组团内的公共绿地和住宅之间空间,3.空间围合的范围住宅空间围合可分为:庭院广场型和带型,4.空间的尺度与比例 在一定的条件下,建筑物高度和空间宽度之间适宜的比例,形成良好的空间尺度感。一般认为带型空间的高宽比以1:11:25为宜,
19、而庭院和广场型空间的高宽比最大不宜超过1:4(图1232)。,四、住宅群体空间组合方式,(1)成组成团 住宅群体的组合可以由一定规模和数量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组合成组或成团,作为居住区或居住小区的基本组合单元,有规律地发展使用。这种基本组合单元可以由若干同一类型或不同类型的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组合而成。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功能分区明确,组团用地有明确范围,组团之间可用绿地、道路、公共建筑或自然地形进行分隔,(2)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成街的组合方式就是以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沿街成组成段的组合方式,而成坊的组合方式就是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以街坊作为整体的一种布置方式。成街的组合方式一般用于城市和居住区主要道路的沿线和带形地段的规划。成坊的组合方式一般用于规模不太大的街坊或保留房屋较多的旧居住地段的改建。成街组合是成坊组合中的一部分,两者相辅相成,密切结合;特别在旧居住区改建时,不应只考虑沿街的建筑布置,而不考虑整个街坊的规划设计。,(3)整体式组合方式 整体式组合方式是将住宅(或结合公共建筑)用连廊、高架平台等连成一体的布置方式。住宅群体成组成团和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并不是绝对的,往往这两种方式相互结合使用;在考虑成组成团的组合方式时,也要考虑成街的要求,而在考虑成街成坊的组合方式时,也要注意成组的要求。,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035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