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低血糖的护理.ppt
《糖尿病低血糖的护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低血糖的护理.ppt(5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糖尿病及低血糖相关知识,一、定义二、临床表现三、治疗四、观察要点五、护理措施,糖尿病相关知识,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急慢性全身代谢性疾病。,(一)定义,血糖值参照表,IFG或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1、代谢紊乱症候群:“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消瘦)症状 2、慢性病变症候群:因长期高血糖导致动脉硬化和微血管病变,导致严重的心、脑、肾、眼、神经、皮肤等器官受损3、急性并发症:皮肤黏膜及软组织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等,(二)临床表现,(三)治疗,1、饮食治疗2、运动治疗3、药物治疗4、自我血糖监测5、健康教育,基本原则,1、近期目标控制糖尿病,防止出现急性代谢
2、并发症2、远期目标预防慢性并发症,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饮食治疗,1、原则 控制总热量的摄入,合理均衡各种营养物质2、目标 获得并维持理想的血糖水平 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 提供均衡营养的膳食 维持合理体重,运动治疗,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2、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3、较强体力活动4、活动量大或激烈活动时应建议糖尿病病人调整食物及药物,以免发生低血糖,药物治疗,1、口服降糖药2、注射胰岛素,降糖药的使用注意,1、选择合理注射部位,定期更换2、注射深度适宜3、严格遵照医嘱来决定使用胰岛素 的剂型和剂量4、注意药物有效期5、掌握规范的注射手法,使用胰岛素注意事项,注射部位选择:,注射餐时胰岛素等短效胰
3、岛素,最好选择腹部希望胰岛素的吸收速度较缓时,可以选择臀部。臀部注射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注射至肌肉层的风险给少儿患者注射中效或者长效胰岛素时,最好选择臀部或者大腿,注射部位还应考虑胰岛素在不同部位的吸收差异,不同注射部位胰岛素吸收不同(分钟):研究显示,50%胰岛素吸收所需要的时间腹部最快,手臂中等,大腿和臀部较慢1,注射部位轮换的选择:,将注射部位分为四个等分区域(大腿或臀部可等分为两个等分区域),每周使用一个等分区域并始终按顺时针方向进行轮换在任何一个等分区域内注射时,每次的注射点都应间隔至少1cm,以避免重复的组织损伤 从注射治疗一开始,就应教会患者掌握一套简单易行的注射部位轮换方案每次患
4、者就诊时,医护人员都应检查患者轮换方案的执行情况,注射部位的轮换:不同注射部位之间的轮换,午餐前,晚餐前,早餐前,午餐前,晚餐前,早餐前,睡前,一天注射三次:,一天注射四次:,不同注射部位之间的轮换:“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每天不同时间注射不同部位”,注射部位的轮换:左右轮换,注射部位左右轮换:左边一周,右边一周,部位对称轮换左边一次,右边一次,部位对称轮换,注射部位的轮换:同一注射部位内的轮换,同一注射部位内的轮换:每次注射时离上次注射点之间距离至少间隔1cm,如何捏皮注射:,所有患者在起始胰岛素治疗时就应掌握捏皮的正确方法 捏皮时力度不得过大导致皮肤发白或疼痛 不能用整只手来提捏皮肤,
5、以避免将肌肉及皮下组织一同捏起最佳的注射步骤为:捏起皮肤形成皮褶 和皮褶表面呈90角进针后,缓慢推注胰岛素 当活塞完全推压到底后,针头在皮肤内停留10秒钟(采用胰岛素笔注射)拔出针头 松开皮褶,进针角度,使用较短(4mm或5mm)的针头时,大部分患者无需捏起皮肤,并可90进针使用较长(8mm)的针头时,需要捏皮或45角以降低肌肉注射风险,针头留置时间,药液的流速还与注射笔针头的内径有关,注射笔针头的内径越大,其药液流速更快。,*,针头的选择,儿童及青少年患者应使用长度为4、5或6mm的针头。使用4mm针头可以不捏皮,90垂直进针。尤其当儿童选用5或6mm的针头时,需捏起皮肤形成皮褶后再行注射。
6、4mm、5mm和6mm针头适用于所有成人患者,包括肥胖患者,并且在注射时通常无需捏起皮肤,特别是4mm针头。使用6mm针头时可采取呈角度进针(45角)以代替捏皮。8mm针头,则应捏皮注射并以45注射或选择在臀部注射。选择上臂为注射部位时需捏皮注射。考虑到操作难度,患者自行注射时,除非使用短针头(4mm、5mm),否则不推荐在上臂注射,血糖控制的目标(住院期间),1、餐前血糖应低于7.8mmol/L,随机血糖应低于10mmol/L2、对于低血糖风险高或预期寿命有限者,控制目标可放宽至11.1mmol/L,(四)观察要点,1、高血糖症的表现:三多一少症状2、监测实验室结果:包括血电解质、尿酮、血酮
7、、血气分析等3、观察血压、心率和尿量,了解有无体液不足的指征4、评估病人和家属对糖尿病的应对表现5、评估有无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五)护理措施,1、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饮食指导和运动指导2、用药指导: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3、血糖监测和记录,定期做好相关功能试验及血、尿标本的留送4、病情观察:是否出现低血糖反应(见后页),5、进行糖尿病教育6、做好糖尿病足的护理7、心理护理:保持良好的心态 8、做好出院指导:定期复诊,随身携带糖尿病治疗情况卡,低血糖相关知识,一、定义 五、症状和体征 二、病理生理 六、低血糖的危害三、病因 七、护理措施四、血糖界限值 八、低血糖的预防,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低血糖 护理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03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