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设备隔震的钢结构窑尾的地震反应研究.docx
《针对设备隔震的钢结构窑尾的地震反应研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针对设备隔震的钢结构窑尾的地震反应研究.docx(4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题目 针对设备隔震的钢结构窑尾的地震反应研究Title Study on seismic response of steel structure of kiln equipment isolation 摘 要钢结构窑尾具有能抗震、施工便捷、重量轻等优点,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却因为工艺的特殊要求,平面尺寸小,开洞不规则,层高大且变化多,从而导致结构的刚度分布不规则,在设计过程中会发现构件的内力、层间位移和位移角大,这势必会使构件截面变大,从而增加了建设成本。本文主要是研究通过在设备下设置隔震支座,达到耗散地震能量,增大结构阻尼并减小结构地震效应的目的,为钢结构窑尾的设计
2、开拓了一个新的思路。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对隔震支座的研究,根据研究需要和规范规定隔震单元采用两节点间连接形式,隔震支座采用单独的隔震单元,作为结构与设备连接单元。隔震单元拥有线性和非线性属性,其中线形属性包括线性分析时使用的有效刚度和有效阻尼,非线性属性包括非线性分析工况使用的刚度,屈服力和屈服后的刚度比。以某地拟建的窑尾结构为工程背景,采用SAP2000建立不设隔震支座的普通窑尾钢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7度、8度反应谱分析,7度、8度多遇地震时程分析,7度、8度罕遇地震时程分析,并提取了各工况下的基底剪力、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发现都较大,有些甚至接近规范要求的限值。采用
3、SAP2000建立设置隔震支座的窑尾结构模型,对其进行了模态分析、7度、8度反应谱分析,7度、8度多遇地震时程分析,7度、8度罕遇地震时程分析,提取各工况下的基底剪力、层间位移、层间位移角,并和普通窑尾结构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各参数都有明显的减小,进而证明了在设备下设置隔震支座后可以有效地改善结构的抗震性能。关键词:窑尾,隔震支座,抗震性能,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AbstractSteel-structure preheat has a series of advantages, such as light weight, well earthquake resistance, easy c
4、onstruction, so that it is developed and applied universally all over the world. But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special process require small horizontal span size, irregular open hole , higher pace height and different changes, which lead to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stiffness of structure. I
5、n the process of design, we find that structural member force, story drift, layer displacement angle are bigger, which lead to bigger component section, higher cost.In this paper, isolation bearing is set under the equipment resulting in dissipate of earthquake energy, increase of structural damping
6、 and decrease of seismic response .A new idea of design of steel-structure preheat is obtained from the research. The main research contents and results are as follows:1、Research of isolation bearing.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and the rules of code, the element of seismic isolation adopt connect
7、ing format between two nodes and isolation bearing use single element, which connect the structure and equipment. The element of seismic isolation has liner and non-liner property. Liner property includes effective stiffness and effective damping in the analysis of liner. Non-liner property includes
8、 stiffness, yield strength, stiffness ration with yield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n-liner analysis.2、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posed preheat ,finite element model without isolation is established by SAP2000.Base shear, story drift, layer displacement angle are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of modal, re
9、sponse spectrum under the seismic intensity of 7、8 degree, and time-history under the seismic intensity of 7、8 degree. And these parameters are large, even some of these draw near the limit of code.3、Finite element model with isolation is established by SAP2000.Base shear, story drift, layer displac
10、ement angle are obtained from the analysis of modal, response spectrum under the seismic intensity of 7、8 degree, and time-history under the seismic intensity of 7、8 degree. Compare to the traditional preheat, these parameters are smaller. And it proves that setting the isolation bearing can improve
11、 the seismic resistance of structure.Key words:Preheat, Isolation bearing, Earthquake resistance, Response spectrum analysis, Time-history analysis目 录AbstractII目 录I第1章 绪论11.1窑尾结构简介11.2工程概况21.3存在的问题51.4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6第2章 建筑结构隔震研究发展情况与理论分析82.1建筑结构隔震的进展82.1.1建筑结构隔震背景82.1.2建筑结构的隔震发展102.1.3建筑结构地震控制方法122.2隔震结构
12、的理论分析132.2.1隔震支座恢复力模型132.2.2常见隔震结构的数值模型172.2.3隔震体系结构分类202.3隔震支座的选择和设计22第3章 地震作用下普通窑尾结构的有限元分析243.1 SAP2000软件介绍243.2建立窑尾结构有限元模型243.2.1结构几何尺寸243.2.2结构荷载的处理313.2.3 有限元模型的处理323.3模态分析323.4本章小结35第4章 隔震支座减震效果分析364.1有限元模型的建立364.2模态分析374.3本章小结40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425.1结论425.2展望42致 谢44参考文献45第1章 绪论1.1窑尾结构简介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多元
13、化,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正处在基础和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的阶段,基本建设规模量在世界处在领先位置。水泥是土木工程应用中是最为常见的建材之一,而且在工程建设中消耗量巨大。庞大的工程建设促使了水泥需求的增长,进而需要在我国及其他发展中国家建设相当数量的水泥厂。考虑到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日益严重和经济成本的控制要求,过去传统的水泥湿法技术已经慢慢被社会发展所淘汰。因此,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多数水泥生产线都在引进新型干法技术来进行生产,窑尾工程是新型干法生产技术的核心组成部分,窑尾在水泥生产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因为生产设备工艺的限制,窑尾是水泥厂中结构主体高度较高且上部荷载较大的
14、特种工业建筑。目前,窑尾主体结构在满足工艺要求以及安全性要求下,主要采用的结构形式有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类形式。两类窑尾结构形式有各自的特点,钢筋混凝土窑尾结构具有建设取材容易,耐久性、耐火性较好、建造费用相对较低的优点,但是钢筋混凝土窑尾缺点也很突出,梁柱截面大、自重大、抗震性能较差;相对而言钢结构窑尾自重较轻、抗震性能较好、施工方便。但由于工艺特性的要求,仅能采用框架结构形式,在地震作用下,窑尾结构各层层间位移和剪力均较大,导致主体结构梁柱等构件截面尺寸会较大,且主体结构整体高度一般超过了规范要求,限制了该类结构的广泛应用。基于窑尾结构的特点,所以针对目前窑尾结构的特点本文提出在钢结构
15、窑尾主要设备支座处设置隔震支座的方法,减小结构的地震作用,从而能够达到消能减震。由于水泥厂窑尾结构生产设备工艺的要求,其主体结构平面尺寸相对较小但是每一层的高度又相对较高,从本次项目研究讨论的窑尾工程来看,窑尾主体结构宽度与长度尺寸分别为16m、25.5m,主体最大高度达91.71米,主体结构共7层,各层层高中最大高度为16.5m。同时,窑尾结构承受的竖向荷载非常大,因此,地震对窑尾结构动力响应也会很大。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窑尾结构各层的侧向位移较大,易造成结构主体严重破坏,生产设备也易发生工作异常。基于上述种种因素,窑尾结构的重点设计就是为了保证主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和主体的稳定性满足要求,同时
16、,也要能满足侧向位移变形要求的控制,实际建设应用中尽可能用最少的材料来实现经济性的要求。1.2工程概况该工程为中国某地拟建的4500t/d级熟料水泥钢结构窑尾工程,引进了目前国际比较先进的水泥干法生产技术。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设计的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且类场地土。窑尾主体结构平面尺寸为25.5 m16m,主体结构最大高度为91.71m,各层层高中最大层高为16.5m,整体为钢结构,其主体结构平面和立面图分别如图1-1、1-3所示。图1-1 标准层平面布置图 图1-2 A轴立面布置图图1-3 D轴立面布置图图1-4某水泥厂预热器窑尾工程结构实景1.3存在的问题
17、窑尾工程主体结构在满足工艺要求以及安全性要求下,主要采用的结构形式有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两类形式。两类窑尾结构形式各自有各自的特点,钢筋混凝土窑尾结构具有建设取材容易,耐久性、耐火性较好、建造费用相对较低的优点,但是钢筋混凝土窑尾缺点也很突出,构建截面大,自重大,抗震性能较差;比较可知,钢结构窑尾自重较轻、抗震性能好、施工方便。但由于工艺特性的要求,仅能采用框架结构形式,在地震作用下,窑尾结构各层层间位移和剪力均较大,导致主体结构梁柱等构件截面尺寸会较大,且主体结构整体高度一般超过了规范要求,限制了该类结构的广泛应用。基于窑尾结构的特点,针对目前窑尾结构的特点本文提出在钢结构主要设备支座处设
18、置隔震支座的方法,减小结构地震作用,达到消能减震的目的。目前隔震技术发展日益趋于成熟,隔震方法也很多,最常见的是基础隔震和层间隔震,对于一些建筑结构上存在精密设备或者价值较高的仪器,为了对设备加以保护,有时也会在此类设备下设置隔震支座,减小地震作用对设备的影响,但是针对本文所提出的隔震研究分析,国内外文献中均研究较少,所以需要结合目前的隔震技术原理,选取合适的隔震方法运用于此类工业建筑中。不仅于此,本文针对选取何种隔震单元来模拟设备隔震支座也是处于初始的探讨中,至于模拟后的隔震支座能否达到一定的经济性要求需要进一步研究。且现阶段没有专门对于窑尾结构的设计规范针,钢结构窑尾的动力参数没有具体的要
19、求,因此,本文只有结合前期对已建窑尾结构的现场动力特性检测所得到结果略作修改得到结构自振周期和阻尼比等动力特性参数加以运用。1.4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钢结构窑尾结构中,可以在结构楼层上的主要设备下设置隔震支座,将设备与原有支座之间刚性连接改为柔性连接,通过隔震支座在地震作用下产生的主体结构与设备之间的相对运动,达到耗散地震能量,增大结构阻尼并减小结构地震效应的目的,与耗能阻尼器的被动控制原理相似;而且设置隔震支座后,增大了整体结构的自振周期,降低了结构地震响应,与调谐阻尼器工作原理相似,实现保护结构的作用,且设备隔震支座安装、维护和更换均较为方便,非常适合在类似窑尾结构的设备荷载较大的工业建筑中
20、应用。对于本研究而言,比较合适的隔震支座类型为GZY200,因为比较符合设备承载力和变形的要求。本文中所研究分析对象为拟建的日产4500吨规模水泥生产线的窑尾工程,窑尾结构比较复杂,一般需要对实际模型进行合理简化后建立分析模型,然后本文针对论文研究做了如下的一些具体工作:1. 有关窑尾结构设计和隔震研究资料的整理收集整理已建水泥厂窑尾结构设计和国内外建筑结构隔震研究现状资料,从而对国内外水泥厂窑尾结构设计和隔震研究发展趋势进行全面的了解,并为钢结构窑尾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和隔震研究做好充分的准备。2. 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完成主体结构计算分析,有限元模型中梁和柱采用梁单元模拟,各节点
21、均刚接;窑尾设备采用质量实体块单元模拟,楼板采用可同时考虑平面内、平面外刚度的空间板单元。3. 根据研究需要和规范规定,隔震支座采用单独的隔震单元,作为结构与设备连接单元。隔震单元采用两节点式连接,质量集中在单元两端的节点i和j上,单元内部不考虑惯性力。隔震单元拥有线性和非线性属性,其中线形属性包括线性分析时需要使用的有效刚度和有效阻尼,非线性属性包括非线性分析工况使用的刚度、屈服力和屈服后的刚度比。4. 参照实际工程背景,采用SAP2000有限元分析软件分别建立传统的窑尾结构模型和设置隔震装置的窑尾结构模型,对两类模型分别进行结构模态分析,研究分析设置隔震支座对整体结构自振特性的影响。然后,
22、分别对上述两类窑尾结构进行反应谱分析和输入单向地震波进行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地震工况下设置隔震支座对窑尾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内容包括隔震支座对结构基底剪力、层位移和层间位移角及其分布的影响,和罕遇地震下结构构件薄弱处的初步研究。第2章 建筑结构隔震研究发展情况与理论分析2.1建筑结构隔震的进展2.1.1建筑结构隔震背景在人类的历史中,各种地震的发生次数不计其数,仅在上一个世纪的一百年里,有数据记载的造成伤亡人数超过5万的地震就有20多次,由此可见地震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害,而且地震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例如1976年7月28日中国唐山发生的78级地震,死亡人数24
23、万多,受伤人数16万多,倒塌房屋总数接近322万间;再如1923年9月1日的日本关东地震,人员伤亡人数10万多,此后日本很多学者专家就开始对建筑物的抗震防灾设计给与了高度的重视。人类对地震的不断研究,发现地震有以下特点:突发性、瞬时性和次生性等,因此,由于地震所引起的灾害种类也会出现很多种情况,比如,地震发生除了会直接导致建、构筑物的破坏,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甚至引起海啸等。不仅如此,地震还会引起很严重的次生灾害,如由地震引起的火灾,地震导致堰塞湖的形成而导致发生严重的水灾,及地震对储存有毒物质和核燃料的设备造成破坏从而引起毒气和核泄漏事故,地震中人员和动物的伤亡又进一步会滋生疾病瘟疫的传播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针对 设备 钢结构 地震 反应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0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