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一年级历史课工作计划7篇.doc
《初中一年级历史课工作计划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一年级历史课工作计划7篇.doc(1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初中一年级历史课工作计划7篇 初中一年级历史课工作计划(篇1)本学期我们历史教研组将全面落实学校的工作计划,深入学习领会我校的课改理念,围绕构建高效课堂这个目标,全面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贯彻一个标准(课程标准),提高两种能力(自主能力及教师挖掘教材资源整合资源的能力),注重实效,为我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作出我们的努力。一、抓好常规工作:1、加强备课。强化本组的集备功能,发扬团队协作精神,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做到资源共享、经验共享、智慧共享。2、认真上课,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做好教学活动的设计、分析、评价和总结工作。注意方法的指导,及时将知识归纳、总结,形成知识网络;注
2、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考前训练和讲评,研究中考,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强现代教学技术的学习与应用,使每一位教师都能灵活灵活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3、加大对学生的检查力度,课堂上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展示;每个单元之后要进行单元测试或单元练习;并且及时召开备课组分析会,及时诊断,及时反思,及时研究制定调控方案,并在教学中及时解决。4、坚持相互听课、相互评课。严格执行组内公开课制度,组内多讨论,多交流。通过听课等形式促进教学活动的科学性与示范性。保持本组传帮带的优良传统。新教师不光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多听
3、课,多请教,更要多钻研。老教师也能从新教师身上感受不同的教学风格,取长补短,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6、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群策群力,汇集全组智慧,推进校本研究,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搞好常规教学工作。组织本组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一方面了解最新的教改动态和信息,另一方面,也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二、大力改进课堂教学:1、国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
4、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组织者和一个引导者,倡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灵活运用自主、合作、展示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素养的全面提高,真正让学生爱学习,会学学习!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理解知识和拓展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初中一年级历史课工作计划(篇2)一、指导思想根据今年区教研室工作会议精神,以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加强教育、教学
5、管理,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转变观念为主线,结合中考模式,重点抓好学校教研教学工作,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狠抓重点,常查环节,努力完成学校制定的教学目标。二、具体工作安排本学期工作的重点是课程改革、创设高效教室,全面提高历史教学及教研质量;加强中考研究,重视信息交流,不断提高我校历史学科中考水平,配合学校做好各方面工作。1、制定落实教研活动计划明确学期工作重点,集中精力抓好教学,特别是九年级的历史教学,针对学校制定的中三教学目标,配合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注重教室即时效率,同时落实细节:、完善备课组工作,每周一次,常交流、多研究,特别是对中考信息的采集、研究分析。、结合学校月考制
6、度,做好平时测试工作,认真、及时批改,重点同学要面批;分析、总结,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点,查漏补缺。、同组教师认真完成听课计划,每周听一到二节课。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学期不少于30节。2、加强备课组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利用集体备课,丰富教室教学,是本学期教研活动的一个重要工作。对九年级的复习,认真组织备课,分解教学过程,从细节处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精选资料,精选试题。3、抓好教室教学,活跃教室气氛,提高教室效率本学期将紧紧围绕素质教育,着重提高教室即时效率。充分利用好“班班通”进行日常的教学,采取开设研究课与随堂听课等形式,从“严、精、活、实、高”五方面来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堂堂有收获,
7、节节见成效。,使教室效率得到提高。、开设九年级历史复习研讨课。从能力角度出发,将基础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结合学校的“日赛课”,有计划的进行教学研讨。4、展开课题研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教研组将继续展开对“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题的深层次研究。在实际教学进一步进行探讨,同时落实细节,明确各人分工,分阶段按计划实施。在过程将对阶段性研究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研究并解决,适当调整研究计划。学期中或结束时,针对课题研究进行经验交流总结。为课题的结题做好充分的准备。5、落实月考制度,做好成绩分析作为阶段教学检测的一种方法,能够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反馈教学成效。在成绩
8、分析时一定要细,明察秋毫。、认真出好每一份试卷。备课组集体研究,精选试题,突出重点,难易适度。、认真批改、认真分析、认真评讲,做好成绩统计。找出学生学习的薄弱之处,完善教室教学。、密切注意差生、优生的流向。通过测试发现差生,重点进行原因分析、方法指导。6、进一步完善网络教研活动。在日常的教学实际中,不断的充实自己博客的内容,及时上传资源,以达到资源共享。初中一年级历史课工作计划(篇3)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历史教研组在校长室和教务处的领导下,按照新课程标准的指引,集合全组成员的集体智慧、群策群力研讨优质的课堂教学方案,聚焦课堂教学,提升教学效果;营造良好的教科研氛围,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活
9、动。二、工作目标:本学期初中三个年级的历史学科成绩(期中和期末)要要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并力求提升,初三年级历史学科均分力争全区公办校排名第一;初二年级历史学科成绩要有所提升,争取保二争一;初一历史学科成绩力争公办校第一;各个年级的优分率争取在85%以上,合格率100%,初三年级在此基础上争取满分率在5%10%,中考成绩超市均分。1、面对初一新生,教学主要是提升其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历史学习习惯,为以后的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对初二学生而言,教学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初步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对初三毕业班学生来说,已经进入冲刺阶段,系统把握历史,完善答题技巧,增加临场考试的经验,
10、争取在中考中取得优异成绩最为关键。2、开展对学习困难学生的补差工作,使学生各门学科均衡发展,尤其是针对初三的有效生源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体优补差,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3、落实历史课堂教学“一条一案五环节”的编制,深化校本教研。4、落实教研组全体教师的集体备课和推磨听课工作,相互研讨,共同提高。5、大桥南路校区、姜家园校区和中山北路校区的教师进一步交流合作,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一步提高历史的学科成绩。三、具体工作安排:月份具体工作内容九月1、落实第一次集体备课,研讨“导学条”的编订。2、完成并上交暑期培训作业。3、教研组第二次集体备课,讨论新课程标准的落实。4、各备课组安排第一次学情调研试卷
11、十月1、组织历史学情调研并进行质量分析。2、教研组检查备课笔记、集体备课记录和学生作业。3、教研组安排两次集体备课,讨论教学进度。4、初一年级校内公开课。十一月1、期中复习,迎接期中考试;2、做好初中三个年级的质量分析和试卷讲评。3、集体备课活动,讨论教学进度的调整与落实。4、配合教务处完成教学常规的检查。5、初二年级校内公开课。十二月1、配合学校组织初一年级学科竞赛活动。2、配合学校完成35周岁以下青年教师的赛课活动。3、初三年级校内公开课。4、集体备课,讨论“导学案”的编订情况。一月1、完成新课教学,做好复习迎考工作,2、组织检查各年级教案、听课笔记、学生作业和集体备课情况。3、组织期末阅
12、卷工作和期末成绩的分析工作,备课组统一布置假期作业。初中一年级历史课工作计划(篇4)一、 教研目标:认真学习和贯彻各种教育教学理论,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推进课程改革和新课程的实施研究,大力实施素质教育,营造优良的教科研氛围,主动开展教研、教改活动和课题研究活动。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建设,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不断拓展政史地教学的空间,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多样化,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实施有效教学,不断提高政史地学科的教育教学水平,组织好课题研究,为我校新一轮内涵性发展做出贡献。二、教学研究、教改课题:1.“在思想品德、历史、地理课教学中应用网络信息资源有效实现该学科的课程目标”;每科组织好一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一年级 历史 工作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05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