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精选7篇.doc
《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精选7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精选7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精选7篇 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篇1】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事情,想达到什么样的道德境界,想实现一种什么样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这就是一个人的理想。这种理想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具体体现。人拥有了理想和抱负,才会有具体的奋斗目标,才能调动自己的潜能、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去实现这个目标。袁隆平,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省农科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是驰誉全球的“杂交水稻之父”,1987年曾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教科文科学奖,11月2日被国家人事部授予“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章”。少年时的袁隆平,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从小就立志当一名农艺师。从农学
2、院毕业后,他开始了育种研究。然而,使袁隆平铁下心来搞杂交水稻研究的却是1960-1962年中国连续3年遭受罕见的自然灾害,粮食几乎是颗粒无收,无数的农民被活活饿死。袁隆平感到了一种深沉的责任感,他立下志愿:我一定要想办法让农民多打粮,摆脱饥饿!确定了志向之后,然后就是选择突破口。他最初拜倒于米丘林、李森科的门派之下,但是经过实验和思考后,他觉得他们的理论太空洞、太教条。于是,在一位老前辈的启发下,他开始对孟德尔的杂交优势理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袁隆平下定决心,“改变方向,搞水稻杂交优势利用研究!”这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在许多国家都在研究,但是均未能达到水稻杂交优势的目的。他认真地翻阅前人实验的各
3、种记载,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思路:第一步,找到雄性不育株,即母禾;第二步,找到一种特殊水稻品种作父本,即保持系;用父本给母禾授粉,使其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特征,即不育系;第三步,选择一个稻种与不育系杂交,使其后代恢复生育能力,叫恢复系。三系配套,便可制种。在目标确定后,袁隆平开始了长达10余年的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为了找到一株雄性不育株,他独自在田野里寻了半个月;为了寻找远缘品种,他与助手远上天涯海角,每天在野外奔走。得到了不育株,又需要授粉、浇水、观察,精心照料,忙碌半天有时只能获得几颗种子。在短短6年多的时间里,他就尝试了多个栽培稻品种的杂交实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失败。1966-1976年期间,
4、他虽然没有蹲“牛棚”,但是愚昧和嫉妒编制的厄运却他无法摆脱的。一次,他从家里返回学校,发现实验田里的秧苗一根不剩地被人拔走了。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沉重打击,他丝毫也不灰心,反而加强了他把实验搞好的愿望。为了育种,中只在家中过了3个春节;然而最遗憾的是,父亲死前也没能和他见上一面。天道酬勤,在其他农业研究机构和同志们的协助下,我国籼型杂交水稻终于研究成功!这一品种在短短的几年内,为国家增产粮食2120亿斤。它作为我国第一项出口技术转让给美国,比当地的良种增产37%;日本、阿根廷、巴西、印度等国相继引进实验,增产都在20%以上。袁隆平成为人类绿色革命的使者。袁隆平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在于他济世的朴素的
5、思想,在这种朴素的思想支撑下,才有了他投身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工作的志向,才有日后籼型杂交水稻的研制成功,实现了为我国、为世界增产粮食的美好愿望。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篇2】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出生于1930年,八十几岁高龄的他仍然活跃在科研场上,为我国的水稻研究事业做着贡献。袁隆平的励志故事充满了奋斗和坚持的色彩,不畏艰难,知难而进是袁隆平院士做科研一贯的原则。“一颗种子改变世界”是对袁隆平所作贡献的诠释。这个励志故事从袁隆平年轻的时候开始讲起。1953年,袁隆平从西南农学院毕业,成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大学生。那时国家实行毕业分配政策,袁隆平被分到穷乡僻壤的安江农业学校当教师,负责教三门课。然
6、而就在这个落后的湖南乡下,袁隆平度过了人生中最难忘的18年岁月这些日子里,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那个年代的人都深受饥饿的折磨。1960年,严重的大饥荒像蝗虫般掠过中华大地,饿殍遍野,惨不忍睹。袁隆平内心的壮志被激发起来了,他发誓,一定要研究出一种高产的水稻,让自己的同胞吃饱!当时,科学家都认定水稻杂交没有优势,可是倔强的袁隆平不认输,他相信自己的判断没有错,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都没有使他气馁。天才都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有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样走在实验田里,突然发现一株特殊的稻穗,袁隆平在惊喜之下,继续潜心研究。终于,在1973年,袁隆平在全国水
7、稻科研会议上,正式宣告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篇3】你是著名的科学家,为中国国防事业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你本该在国外拥有令人许多人羡慕的生活,可你却在毕业后毅然回国,为国家献出自己的力量。也许你在回国前也曾想过留在国外,但你没有犹豫,把留在国外的想法永远尘封在内心深处,只为了国家兴旺,你永远都没有后悔过!你回国后面对着国内百废待兴的状态,开始了研究工作,但出于对自己工作的严格保密,你并没有告诉妻子自己在干什么工作。在与家人道别后,你便开始了核武器的研究。多少年里,你从未有过一丝松懈,你一直在工作着,虽然你的工作早已取得十分优异的成果,可是你并没有骄傲,一直身先士卒
8、。在严酷的环境里工作了多年,你的努力获得了回报,在你心中那一天也许永远也不会被忘怀,在你和你的团队的不懈努力下,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引爆了!这都离不开你们的不懈努力,但此后,你并没有因此而松懈,而是更加认真地努力工作,不久,你又看到了中国第一颗氢弹成功引爆了。这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中国国防事业又取得了了不起的进步,中国在这一方面的水平也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而这一切都是和你的不懈努力分不开的。在工作上取得了卓越的成果时,你的身体状况也变得越来越差,长时间的工作让人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脆弱。也许你本不需要这么努力,假如你工作时稍微关注一下自己,你的身体也不会变得如此不堪重负。如果可以从头来过,你依
9、然会选择这条道路,你依然会为中国国防事业不断拼搏,永不后悔,即使你原本可以选择更加轻松,也更为容易的另一条路,但你不会为自己做出的选择而后悔!邓稼先,你为中国国防事业耗费了毕生的精力,也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是对你一生最好的评价吧。感动中国劳模人物事迹【篇4】邓稼先同志总是被人们冠以“两弹元勋”的称号。自然的,我想在 1967 年他就应该被所有中国人熟知。可是,看了今天的影片。我才知道他为人的低调和守口如瓶已经远远超出了我幼稚想象的范围。我真的想做一个对比。两个同是核物理系的学生,两个从小的挚友,都是博士学位。一个选择以“娃娃博士”的身份回到自己的国家,一个理论和技术在别人看来都是子虚乌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感动 中国 劳模 人物 事迹 精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0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