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混凝土10.ppt
《纳米混凝土10.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纳米混凝土10.ppt(6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纳米科技与现代水泥混凝土材料,目录,1、商品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 现代混凝土2、纳米水泥及纳米水泥水化物3、纳米火山灰矿物外加剂(掺和料)4、纳米惰性掺和料(石灰石粉),1、现代混凝土,商品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预拌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现代混凝土 数字混凝土千年混凝土现代混凝土的6组分:水泥、砂、石、水、矿物外加剂、化学外加剂,2、纳米水泥及纳米水泥水化物,摘要当前,纳米科技的概念几乎应用于所有生产材料的工业部门。然而,这一概念在胶凝材料上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由水泥水化相、掺和料和外加剂组成的一个复杂的纳米结构的混凝土,是纳米技术操纵和控制性能的很好的对象。针对胶凝材料专门领域的纳米科技作一简要综述。
2、对纳米尺度的水泥水化反应进展、水化硅酸钙(C-S-H)的形成、纳米尺寸矿物掺和料的作用,如:硅灰和碳纳米管,以及在水泥水化过程中化学外加剂的作用进行探讨。,纳米世界是介于原子、量子现象的尺度与块体材料尺度之间的材料。在纳米范围内,量子化学和经典物理定律都不适用。在金属、半导体或绝缘体材料中,价电子的离域是普遍存在于强化学键作用之中,并且离域程度随材料的尺度而改变,这种作用和结构的变化,会导致与尺度相关的新的化学和物理特性的产生。,当材料的尺度达到纳米量级,许多特性和潜在有用现象和性能将会出现。其中包括一些特性,如:动量、能量和质量的传输将从块体的连续传输延伸到纳米材料的分子传输过程。同时,纳米
3、材料基本的电子学、磁学、光学、化学和生物过程也与块体材料有所不同。纳米材料的化学和物理性质可与具有相同化学组成的原子-分子量级或块体材料有很大的差别。纳米结构的特征、热力学、响应、动力学和化学的特点是构成纳米科学者一新兴领域的实验和概念的基础。合适的控制纳米性能和纳米结构响应可能导致新设备和新技术的问世。,图1、一只手掌(10厘米)以每一步缩小100倍得到的宏观、微观、纳米尺度的图像,直至构成DNA结构的原子,纳米尺度单词nano(=10-9m)取自希腊语,意思是矮子,表示非常小的意思。1/1000m=10-3 m=1mm(毫米),1/1000mm=10-6m=1m(微米)1/1000m=10
4、-9m=1nm(纳米)十亿分之一米是一纳米。一纳米大约是六个碳原子的宽度。一个氢原子大小是0.1纳米。纳米尺度可以由图1形象的表示。,表1:一些典型纳米材料的尺寸:纳米结构和它们的集合,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定义是从0.1到100纳米(nm或10-9m)的纳米尺度范围对材料进行控制和操作的技术。纳米技术涉及一系列的在原子尺度上设计和制作材料的新方法。该方法已经创造出许多新的产品和工艺,例如芯片的试验、表面涂层、纳米结构材料、纳米器械和工具及传感器。纳米技术的应用就是允许更小、更便宜、更轻和更快、功能更强大的装置出现,而且消耗更少的原材料和能源。纳米技术的开发在一些领域迅速取得进展并立即得到了应用,
5、例如微电子工业。纳米科技已经应用于许多领域。一些重要领域包括:纳米药物、装置(碳纳米管、原子机器人等)、纳米电子学、催化剂、激光器、记忆存储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基因工程/基因治疗、燃料电池/太阳能电池、污染控制、军事应用、建筑业等。,水泥混凝土材料中的纳米技术,纳米技术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混凝土是具有水泥水化相的部分纳米结构、掺和料和集料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是纳米技术对性能控制和操作的极好的对象。,图2:水泥集料体系中的尺寸,图3:纳米尺度上观察水泥水化,C-S-H的结构,图4:a)水灰比0.4的C3S泥浆在20硬化8年中C-S-H的外部产物和内部产物的TEM照片。白色箭头所
6、指为内部产物和外部产物的边界,内部产物在照片的左上方;b)一个区域的内部产物C-S-H的放大图片;c)外部产物C-S-H的小纤维的放大图片(Richardson),图5:水化水泥浆体表面的AFM照片,原子力显微镜(AFM):水化水泥浆中的C-S-H凝胶由纳米颗粒组成的网状结构构成,AFM对这些网状结构尺度进行了量衡,发现小薄片的尺寸是6030nm2和5nm厚。图5中暗的区域是孔。,图6:C-S-H的XRD图。a)CaO和SiO2混合的稀释悬浊液(水灰比w/c=20)的XRD图;b)细C3S和SiO2混合泥浆(水灰比w/c=1.5)水化的XRD图,人们认为C-S-H是凝胶状的,但并不是完全无定型
7、的。其XRD中呈明显的衍射峰,所以也是晶体的。衍射峰的宽化,主要是由于连贯区域颗粒的小尺寸和颗粒微小缺陷的存在或者两者同时存在引起的。C-S-H颗粒非常小,即使它们是单晶的,5nm的厚度意味着这个尺寸根据基本的对应于托钡莫来石类结构的层平面薄片的平面假设,仅仅对应两个晶胞。C-S-H颗粒实际上是纳米量级的。,图7:硅灰的SEM图,硅灰是以纳米尺度掺入的,报道称纳米尺寸的硅灰增加了抗压强度。强度的增加可能是由于硅灰的细颗粒填充到孔里和硅灰和Ca(OH)2反应的火山灰效应产生的额外的C-S-H。此外,加入到混凝土的硅灰可以有效减小混凝土干缩,更加耐磨,增加和钢筋的粘结强度,降低渗透性。,图8:粉煤
8、灰的SEM和AFM的微观照片,通常粉煤灰颗粒尺寸是硅灰的十倍。由于硅灰的更小尺寸和更细颗粒的分布,相同掺量下,硅灰混凝土的强度高于粉煤灰混凝土。而硅灰的填充效应和火山灰效应对于粉煤灰同样重要。,碳纳米管(CNT),碳纳米管(CNT)可以被看作是石墨改变的形式。石墨是由多层碳原子以六边形结合方式形成的多层片状结构所组成。层与层间是弱键,而层内碳原子间是强化学键相结合。单壁纳米管(SWNT),好像是单层的薄片卷曲而成。而多壁纳米管(MWNT),像是多层卷在一起。图9a是单壁纳米管示意图。图9b是多壁纳米管示意图。,图9:a)单壁碳纳米管(SWNT)示意图;b)多壁碳纳米管(MWNT)的照片,当直径
9、与C-S-H层厚度相近的碳纳米加入到水泥里,就会有异乎寻常的现象发生。发现加入碳纳米管(重量是水泥的1)后14天的强度增加(图10)。多壁纳米管(MWNT)提高的强度比单壁纳米管(SWNT)多。该现象可能是由于沿多壁纳米管(MWNT)长度方向有大量的缺陷所致。Kowald也发现当向极端高性能混凝土中加入少量的多壁纳米管(MWNT)强度就会进一步增加。这意味着碳纳米管有提高强度的潜力。,图10:含1碳纳米管水泥浆的14天抗压强度,目前,辅助胶凝材料的应用已经成为混凝土的第6组分,而且使用超塑化剂作为分散剂。为了控制有机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释放速率,人们尝试将有机外加剂插入层状的双羟化物(LDH)之
10、中。在水泥化学中,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的水化产物是六边形的层状物。这些水化产物与AFm相一起,都属于LDH族。铝酸钙层状的双羟化物(CaAl LDH)允许被插入到硝基苯酸(NBA),2,6-萘磺酸(26NS)和2萘磺酸(2NS),得到所建议的片状结构,如图11。这种研究可能为利用高聚物和层状物合成纳米复合材料开辟一条新的路线,可能控制外加剂对水泥水化动力学的产生影响。,图11:插入到硝基苯酸(NBA),2,6-萘磺酸(26NS)和2萘磺酸(2NS)的铝酸钙分层双氢氧化物(CaAl LDH)的排列,3、纳米火山灰矿物外加剂(掺和料),现代高性能和超高性能水泥材料组成在纳米尺度范围内优化方法的发展
11、使得材料的许多性能得到大幅改进。由于纳米级火山灰有增强的反应活性和纳米级原位粒子尺寸,它的加入不仅能使体系有较高的早期强度,而且有相对更高的最终强度。同时,材料的耐久性和其它行为也由于材料强度和密实度的增加而有所改善。在优化设计方法的范围内,将从以下两方面阐述:(1)作为活性添加物类的火成氧化物纳米级火山灰的使用,(2)纳米级火山灰在先进高性能和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组成中所起的作用。,改进高性能、超高性能水泥混凝土材料(胶凝材料体系)的主要原则,通过调整粒径分布提高密实性;水泥浆体及混凝土的孔隙率小;通过增强集料和基体的连接消除薄弱区域。,图1 通过增加粒度级配改善材料密实性示意图,第一种改进方
12、法(增加密实度)可以通过扩大火山灰超细粉的粒子的级配和尺寸范围来达到。超细粉的粒径和尺寸分布比水泥颗粒要小的多。改进原则如图1所示。混合体系中矿物粒子粒径尺寸分布的改进提高了混凝土的整体密实性,并且减少了用水量。,活性超细粉或火山灰的使用会对系统产生双重影响:1)通过物理作用使系统的致密性增加;2)火山灰超细粉和氢氧化钙通过化学反应生成额外C-S-H胶凝。,第二种改进方法(减少浆体孔隙率)是使用高效减水剂或超塑化剂。作用:减少用水量获得密实性,提高渗透性,降低分层离析和泌水。第三种改进方法主要是消除集料颗粒周围过渡区的薄弱区域。这种方法可以通过消耗水化水泥奖体中的部分氢氧化钙量形成C-S-H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纳米 混凝土 1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10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