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的药理与临床应用药理学.ppt
《维生素的药理与临床应用药理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维生素的药理与临床应用药理学.ppt(5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 四 讲 维生素的药理与临床应用,概 述一、有关维生素的基本知二、维生素的分类三、维生素缺乏的原因四、维生素的诊断依据,有关维生素的基本知识一、维生素的生理功能:辅酶或辅基1;促进物质的吸收;维持组织细胞结构的完整。二、每日需要量:不大,以mg或g计算三、来源:食物,少数可在体内合成四、对人体有益的维生素:20种左右五、维生素的临床应用 1、治疗缺乏症 2、辅助用药六、维生素的使用原则:严格掌握适应证,防止滥用七、处方时的英文缩写:Vit+维生素名,维生素的分类分为三类:一、水溶性维生素:B1、B2、B6、B12、C二、脂溶性维生素:A、D、E、K三、类维生素:胆碱、肌醇、B15、维生素U、
2、烟酸等,维生素缺乏的原因一、维生素摄入不足 1、食物供应不足 2、食物品种单一 3、厌食、偏 食、进食过少(精神因素)4、牙科疾病致进食困 难和慢性长期胃口不佳 5、食物加工烹调不当二、消化和吸收功能低下(脂溶性维生素缺乏为主)1、患有消化吸收功能低下的疾病 2、药物诱导维生素吸收障碍三、需要增加,供应不足 主要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妊娠、高热、感染等,维生素缺乏的诊断依据一、依据病史:有否致维生素缺乏的病史二、依据临床症状:维生素缺乏有其特征性的症状,如VitC缺乏致坏血病等三、依据实验室检查:血液生化学检查有助于确定诊断,如VitB6缺乏致血中黄尿酸异常增多,维生素B1(硫胺素,VitB1)
3、一、来源:酵母、瘦肉、动物内脏、谷子、花生等,粗粮比精米白面含量高二、给药途径:po、im、ih、不宜ivgtt三、主要作用及缺乏症(一)药理作用 1、焦磷酸硫胺(TPP,80%):提供能量 2、磷酸硫胺(TTP,10%):生成NADPH和GSH 3、硫胺素(10%):与神经传导有关,(二)缺乏症 1、脚气病:周围神经炎 心肌代谢严重失调 2、消化功能低下等:B1缺乏时,AchE活性增强 Ach代谢增加,神经传导发生障碍 四、临床应用(一)防治Vit B1缺乏症(二)婴儿秋季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三)产后缺乳(四)驱蚊(五)消化性溃疡(六)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维生素B2(核黄素,VitB2)一
4、、来源:乳类、鸡蛋、动物内脏、绿色蔬菜等二、给药途径:po、im、ih三、主要作用及缺乏症(一)主要作用 1、作为黄素酶的辅基,在呼吸链中传递氢 2、参与维持视网膜的正常色觉机能(二)缺乏症 首发症状为咽喉疼痛和口角炎,以后出现舌 炎、唇炎、脂溢性皮炎、角膜炎、结膜炎、色觉不灵、红斑型和丘疹型阴囊炎,四、临床应用(一)防治VitB2的缺乏症(二)难治的低色素性贫血(三)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四)口腔溃疡(五)水肿,维生素B6(吡多醛,VitB6)一、来源:鱼、肉、蛋、豆类;肠道细菌合成二、给药途径:po、im、ivgtt三、主要作用及缺乏症(一)主要作用-多个酶的辅酶 1、转氨酶 催化氨基酸和-酮
5、酸的转氨基 氨基酸1+-酮酸1 氨基酸2+-酮酸2 2、某些氨基酸脱羧酶 谷氨酸 GABA,转氨酶,VitB6,谷氨酸脱羧酶,VitB6,3、犬尿氨基酸酶 色氨酸 黄尿酸 烟酸(二)缺乏症 少见,偶见于喂哺不当的婴儿,主要症状为不安、惊 厥,生长停滞,低色素性贫血,胃小肠结肠炎,免疫功能 低下。四、临床应用(一)防止INH引起的中枢兴奋和周围神经炎(二)各种原因引起的恶心、呕吐(三)贫血和中毒性粒细胞缺乏(四)回乳(五)与其它药合用,犬尿氨基酸酶,VitB6,维生素C(抗坏血酸,VitC)一、来源:新鲜水果和绿色蔬菜二、给药途径:po、im、ivgtt三、主要作用及缺乏症(一)以递氢的方式参与
6、体内还原性羟化反应 1、胶原合成-缺乏致坏血病 脯氨酸 羟脯氨酸 胶原 赖氨酸 羟赖氨酸,羟化酶,羟化酶,VitC,2、神经递质合成-缺乏致抑郁、烦躁等 色氨酸 5-羟色氨酸 5-HT 酪氨酸 多巴 多巴胺 NA 3、类固醇的羟化-缺乏致血脂升高(二)以递氢的方式参与还原性谷胱甘肽合成-缺 乏致解毒功能降低、红细胞膜稳定性下降、机体免疫力低下 GSSG GSH,谷胱甘肽还原酶,VitC,羟化酶,VitC,羟化酶,(三)其它作用 促进铁吸收,刺激骨髓造血机能;促进心肌对GS的利用,增强心肌收缩力。四、临床应用(一)防治坏血病(二)防治感染性疾病(三)防治肿瘤(四)高脂血症(五)治疗克山病急性发作
7、(六)预防深部静脉血栓(七)用于肝胆疾病(八)外伤 促进伤口愈合(九)治疗变性血红蛋白血症(十)治疗过敏性疾病(十一)用于砷、铅等中毒(十二)治疗眼科疾病(十三)治疗色素沉着性疾病(十四)酒精中毒(十五)白内障,五、不良反应(长期大剂量应用引起)(一)消化系统 每日口服1.0以上可致恶心、呕吐、腹泻、胃酸增多反流、肠蠕动亢进、大便隐血假阳性。(二)泌尿系统 大剂量可致尿路结石的形成。(三)血液系统 大剂量静脉注射可引起血栓形成和血管内凝血或溶血,亦导致高钙血症和低钠血症,并可降低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四)生殖系统 每日大于2.0,某些妇女生殖能力下降;另可引起畸胎。(五)降低胰岛素的作用,诱发糖
8、尿病。(六)过敏,六、使用注意事项(一)维生素c大剂量应用时,必须稀释后静滴(二)婴儿肌注可致局部疼痛或坏死,不宜肌注(三)乙酰水杨酸、巴比妥类、四环素等,能使维生素C在尿中排泄显著加快,不宜同用(四)VitC与磺胺合用,可促使磺胺在尿中形成结晶,不宜同用(五)本品禁忌与氧化剂、重金属盐、碱性较强的药物配伍(六)本品不宜与维生素K合用,维生素A(维生素甲,VitA)一、来源:肝脏、蛋黄、乳汁、鱼肝油二、给药途径:po三、主要作用及缺乏症(一)构成视网膜的感光物质 对视觉和色觉的形成起重要作用-缺乏致夜盲症(二)维持上皮组织结构的完整-缺乏致糙皮病、干眼病(三)促进生长发育,增强抵抗力-缺乏致生
9、长停滞,免疫力低下,四、临床应用(一)防治夜盲症、干眼病等维生素A缺乏症(二)感染、烫伤和皮肤病(三)口腔癌(抑制肿瘤的形成)(四)婴儿呛奶(五)消化性溃疡(六)麻疹、痤疮(七)预防皮质激素致切口裂开(八)月经过多(九)儿童贫血,五、使用注意事项(一)一次服药剂量不宜过大(二)出现急性中毒,应立即停药一般不需其它治疗(三)VitA过多或对其过敏的患者忌用(四)同服液体石蜡、消胆胺、新霉素均可减少VitA的吸收,不宜同服,长期使用上述药者,亦应补充VitA,维生素D(维生素丁,VitD)一、来源:与VitA共存于鱼肝油中,也存在于肝、乳汁、蛋黄中二、给药途径:po三、主要作用及缺乏症 促进钙、磷
10、吸收,有利于钙在骨中沉着,促进骨钙化,缺乏时导致钙吸收不良,引起钙缺乏症,婴儿手足搐搦,儿童佝偻病,成人骨质软化病。,四、临床应用(一)防治VitD缺乏三症 治疗量12万u/d,预防量10004000u/d,佝偻病可用突击疗法(二)用于补充治疗 400u(三)皮肤病 如结核、瘙痒、牛皮癣、冻疮(四)肾病综合症 可减少皮质激素用量(五)癫痫 可减少发作(六)婴儿腹泻,五、使用注意事项(一)严格控制剂量,避免长期大剂量用药 一般成人515万u/d,小儿25万u/d,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和钙剂,并给予泼尼松1mg/kg/d(二)对冠心病、动脉硬化、特别是老年人要慎用,对VitD过敏的病人忌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维生素 药理 临床 应用 药理学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107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