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著《弟子规》个人读后感10篇.doc
《中国名著《弟子规》个人读后感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名著《弟子规》个人读后感10篇.doc(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中国名著弟子规个人读后感10篇 中国名著弟子规个人读后感(精选篇1)上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开始诵读国学经典弟子规了。弟子规的每句话都很短,只有十二个字,但里面的含义非常丰富。我的这本弟子规读本中还附带有很多流传已久的小故事,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弟子规是教我们小孩子在家孝敬父母,外出和别人友好相处,在学校尊敬师长的行为规范,原名训蒙文,是根据古代名人孔子的教导编写的。从古代到现在,小朋友们都在学习这本书。弟子规一开头就教我们“首孝悌,次谨信”,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要谨慎、讲信用。接着就教我们“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
2、,须顺承。”我和姐姐平时基本上都做到了,除了有时我看书入迷了听不到妈妈叫我的声音。父母养大了我们,我们该怎样孝敬他们呢?弟子规是这样教我们的:“冬则温,夏则清;晨则省,昏则定。”这句话的意思是:子女侍奉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感到暖和;夏天要让他们感到凉爽。早晨起床,要先向他们请安问好;傍晚回来了,要向父母报平安。这里还有一个“黄香温床”的故事呢。黄香是东汉时的一个小孩子,他对父母十分孝顺。黄香九岁时,母亲去世了,他和父亲相依为命,对父亲非常体贴。夏天,黄香每天都熬一锅清凉降火的青草茶让父亲喝,让父亲消去暑气。晚上,黄香用蒲扇扇父亲的床铺,直到枕头、竹席都没有热气了,才让父亲上床睡觉。冬天,黄香每晚都
3、先钻进冰冷的被窝,直到把被褥暖热了,才请父亲上床睡觉。弟子规中的“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这段话我不太理解,读了更让我感动的故事“卧冰求鲤”,我知道了“如果父母疼爱我,我孝顺父母,并不是一件难事;如果父母讨厌我,我却还能用心尽孝,那才算得上难能可贵。”王祥是西晋时临沂人,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的父亲给他娶了后妈朱氏。朱氏经常虐待他,可是王祥觉得她是长辈,一直都很孝顺她。一年冬天,朱氏想吃鲜鱼,可到处都买不到。王祥只好跑到河边,准备把冰凿开来打鱼。冰太厚,很难敲碎,他就用自己的体温融化坚冰。后来,终于在冰上凿开一个大窟窿,有两条受到感动的大鲤鱼从水里跳出来。王祥带着鱼回到了家,继母朱
4、氏被王祥的孝心感动了。黄香和王祥都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我也要做一个孝顺父母的好孩子,爸爸妈妈累了,我就给他们捶捶背捏捏肩;妈妈胳膊疼了,我就给她揉一揉;我有好吃的东西就先让爸爸妈妈尝一尝。当爸爸妈妈老了的时候,我也要天天给他们讲故事,陪他们做游戏;他们提出的任何问题我都会认真地回答;如果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我就上网查资料,找到正确的答案。弟子规教会了我怎样去孝敬父母,还有很多很多的道理。中国名著弟子规个人读后感(精选篇2)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做弟子规的书。弟子规是清朝的李毓秀所写。我读了这本书,不但体会很深,而且也学习到了许多新的知识。我还懂得了学习要有方法,才能取得成效。其中,有一则是“读书法有
5、三到心眼口信皆要”。这则的意思是:读书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者都要切切实实地做到。这则有一个故事叫落李不动,故事是讲杨愔小时候特别爱读书,而且学习十分专注。有一次,杨愔坐在一颗李子树下看书。熟透了的李子从树上掉了下来,其他的孩子都纷纷跑来抢夺,但杨愔还是一动不动、聚精会神地读自己的书。后来,正是由于学习时专心致志,他的学识也就很高,并成为了当时的宰相。我自己与杨愔比起来真是差远了,我每天写作业和读书时总是静不下心来,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又吃东西。这样,不但影响了写作业的速度,而且错题很多,学习效率低。我要向杨愔学习,读书要专心,不能三心二意,注意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读了弟子
6、规这本书,受益匪浅。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中国名著弟子规个人读后感(精选篇3)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秀才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育儿童如何做人做事的书籍。弟子规全文1080个字,360句,但却把一个人如何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立身处事、 待人接物、修身治学等等的态度和礼仪进行了高度概括。通过浅读,使我意识到弟子规不仅是教育少年儿童的好教材,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
7、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对我们日常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与弟子规的内容有相同之处。弟子规用简单明了的语言,教导大家如何修身养性、尊老爱幼。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们要从小处着手,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注重个人的形象,也就是维护集体的形象。与家庭成员和睦相处,与单位同志团结友爱。弟子规所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揭示了做人做事的根本规律,是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大智慧。而弟子规则是儒家思想的根。我们学习弟子规,目的是要扎好中国文化的根。弟子规规范了人的行为,一句话一个道理,一句话一种思想。它给了我们很多工作中的启示。例如“事勿忙,忙多错,
8、勿畏难,勿轻略。”是指我们在工作中做事情不要慌张,忙乱就容易出错;不要害怕困难,应知难而进,也不要马虎草率,要认真对待。“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意思是指看见别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齐,哪怕同他相差很远,只要坚持下去,慢慢地总会赶上,看见别人坏的行为,就要自我反省,有就马上改正,没有也要引起警惕。“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後”,是教人不断形成恭敬心。“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是讲一个人负责的态度,让有条不紊的做事方法扎根。“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 讲的就是我们的
9、要养成良好的六常工作习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没能及时跟上。伦理道德沦丧,成风,道德水准不但没有提高,反而下降了,这也是有目共睹的。究其原因,与没学弟子规有很大关系。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环顾全球,没有别的办法,只有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人民,特别是在全民中推行弟子规教育,才是出路。总之,只有学好弟子规,才能知廉耻、明是非、懂荣辱、辨善恶,培养健全的道德品质,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才能建立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名著弟子规个人读后感(精选篇4)暑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弟子规。这本书分为几个段落,分别是:总叙、入则孝、出则悌、次谨信、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弟子规 中国 名著 弟子 个人 读后感 1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12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