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病虫害防治.ppt
《茶病虫害防治.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茶病虫害防治.ppt(9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标准化茶园病虫害测报及防治方法与农残检测技术,第一篇茶树主要病虫害种类及其发生规律,一.茶树病虫害发生概况,据统计,已记载的茶树病害100余种,茶树害虫多达800多种,其中常见的约400种。主要病害约30多种,害虫40多种引起茶树病害的病原物大部分为真菌,少数为细菌、类菌原体、线虫、藻类和寄生性种子植物等。茶树害虫大都为昆虫,也有螨类。茶树从叶、茎、根,到花、果实均有病虫危害,其中以芽叶病虫害种类多,茶树病虫害一般使茶叶减产10%20%茶树害虫,随纬度增加而减少,南方茶区害虫种数明显多于北方茶区害虫种数,茶树害虫演替规律,由大型害虫向小型害虫演替主要害虫类型由咀嚼式口器向刺吸式口器演替由发生代
2、数少向发生代数多的方向演替栖息部位由暴露型向隐蔽型方向演替,害 虫吸汁害虫:假眼小绿叶蝉,绿盲蝽,黑刺粉虱,蓟马,茶橙瘿螨,茶叶瘿螨食叶害虫:茶尺蠖,茶毛虫病 害 茶饼病,枝梢黑点病,茶轮斑病,湖北茶园主要病虫害种类,假眼小绿叶蝉,假眼小绿叶蝉各虫态的形态特征,假眼小绿叶蝉危害症状,绿盲蝽,危害状,若 虫,卵,武汉地区茶园绿盲蝽年生活史,*卵 若虫 成虫,该虫幼虫刺害叶背,并招致煤病发生,病虫交加,养分丧失,光合作用受阻,树势减退,芽叶稀瘦,以致枝叶枯死,产量锐降,黑刺粉虱,茶橙瘿螨,成螨,危害状,茶叶瘿螨,茶尺蠖,幼 虫,危害状,茶尺蠖幼虫各龄期的形态特征,茶毛虫,卵 块,一龄,四 龄,三
3、龄,雄蛾,雌蛾,茶饼病,5月初现病斑;6月7月达到发病高峰;11月平均温度低于15,病害不再继续发生,茶轮斑病,第二篇茶树病虫害测报及防治方法,一.茶树主要害虫的预测预报,害虫发生期预测1.期距法:害虫某一发生期与下一代相同虫态出现的时间距离2.历期预测法:根据害虫发育历期,查获田间发育进度,推算下一个虫态的发生期3.物候法:利用植物的发芽、开花、结果等现象指示害虫发生期4.积温法:昆虫完成各个发育阶段都需要温热积累,都有其发育起点温度,历期法预测茶尺蠖发生期,例子:灯诱或性诱查获5月25日为茶尺蠖第一代发生高峰日,预测下一代幼虫孵化盛期和防治适期第2代幼虫孵化盛期=发蛾高峰日5月25日+成虫
4、产卵前期2.78d+卵历期8.35d=6月5日第2代防治适期=6月5日+1龄幼虫的历期3.21天=6月8日,温度发预测茶小绿叶蝉发生期,二.60年茶树病虫害防治的回顾,DDT,BHC廉价高效,成为50年代茶叶生产上的“万灵药”DDT,BHC的世界性污染问题暴露寂静的春天,我们只有一个地球的出版问世两次茶树害虫的变迁和演替 3R 的出现:Residue(农药残留)Resistance(农药抗性)Resurgence(害虫再猖獗),1.化学防治阶段(CC)(50-60年代),主张用各种手段彻底消灭害虫,实现全部种群防治1975年我国提出”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但目标仍为消灭害虫,治早、治
5、小、治了防治口号缺乏种群间生态平衡观念第三次茶树害虫种群演替,2.全部种群防治(TPC)和害虫综合防治(IPC)阶段(70年代80年代初),3.以化学防治为主体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CC-IPM)阶段(80年代初-90年代末),尽管提出综合防治的理念,但在综合防治中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体,因此化学防治引起的一些弊端仍有出现,促进农作物安全生产,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为目标,采取生态控制、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生态防治和科学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来控制有害生物的有效行为宏观性-(不只考虑目标生物,还要考虑生态的平衡和种群的多样性,大生态观念)协调性-(强调农业、化学和生物各措施间的协调和互补)持续性-(强
6、调生态调控,达到长期抑制有害生物种群),4.以绿色防控为目标的综合治理(GC-IPM)阶段(本世纪起),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1.生态调控(农业防治),种植抗病虫品种 采摘 修剪 清蔸晾脚 深翻培蔸,抗性鉴定-田间种群密度,抗性鉴定-产卵选择性验,抗性鉴定-田间茶枝孵化试验,抗性鉴定,举岩 紫笋 建德,德清,恩标 竹山一号 斑竹园 蓝天,抗虫品种,感虫品种,2.1 物理防治(人工及物理防治),(1)诱虫灯,(2)色板诱杀,数字化标准色板板材厚,平整不易卷曲,抗日晒,黏性持久,诱虫效果优于传统色板,数字化标准色板比较优势明显,不同茶树害虫的最佳趋色,黄绿色板诱集茶蚜、粉虱、蓟马银色板诱集茶蚜与
7、蓟马用黄色萤光灯替代白色萤光灯提高对鳞翅目害虫成虫的诱集效果(日本、台湾、马拉维)用紫外线反射膜抑制茶蚜、蚧类的繁殖(日本)日本用吸风装置(风速20米/秒)吸茶园中小型害虫,虫口密度下降30%,螨类数量下降82%,主要物理防治技术,2.2 化学生态防治,利用茶树害虫天敌三重营养链间的种间或种内的化学通讯原理,采用人工诱导和模拟技术进行性别诱集、行为调控、抗性诱导、信息扰乱以达到防治的目的,性信息素 信息素挥发物 行为调控剂,应用性信息素大量诱集和干扰交配,昆虫性信息素具有灵敏度高、安全无毒、专化性强、对天敌及有益生物安全、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应用昆虫性信息素防治茶细蛾,已确定性信息素成分的茶树害
8、虫,性信息素预测害虫装置,应用性信息素害虫种群监测,一个典型的创新例子是茶小卷叶蛾性信息素的研制成功从19691985年历时十七年,由昆虫学家、化学家、微电子学家、农药加工学家不同学科联合攻关研究完成的。1971年从60,000头雌成虫提取出性信息素,并鉴定出有效成分有2种,经生物测定,对雄虫有一定引诱活性,但不如用虫引诱的效果,1979年发现了反-11-十四碳烯-1-醇醋酸酯对引诱效果有增效效应。1979年同时发现了顺-9,反-12-十四碳二烯-1-醇醋酸酯第四种成分有刺激作用,但效果仍没有用虫引诱的效果好。1981年进一步研究发现了第五种微量成分10-甲基-十二烷基醋酸酯有增效作用。198
9、3年完成了有四个成分组成的制剂。1984年起在生产上大量应用,效果优于化学农药,具有高效、安全、无污染优点。,茶小卷叶蛾性信息素的研究中有两个重要的发现:一个化合物的不同异构体可能有不同的活性表现,一个异构体可能有引诱活性,而另一个异构体可能会出现抑制活性由此得出的第一个启示:(1)要获得理想的效果必须“清除”那些表现负生物活性的异构体 可能存在一些在量上不多的微活性成分,它们发挥着独特的生理功能由此得出的第二个启示:(2)必须将这些微组分包括在内,往往这些微活性成分决定着制剂的引诱效果,491,茶蝉净,茶蝉净是针对假眼小绿叶蝉的一种行为调控剂。前期试验室研究发现,具有口器损伤和驱避产卵的作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虫害 防治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14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