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临床应用.ppt
《血小板临床应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小板临床应用.ppt(4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1,血小板的临床应用,2,血小板用量日益增多的原因,医疗机构数量及床位数增多;大手术,特别是心脏外科手术增多;器官移植,特别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广泛开展;严重创伤病人及恶性血液病病人增多;临床医生对血小板输注指征掌握不严,过多地进行预防性输注。有不少医生对病情稳定而无出血症状的病人血小板20109L,甚至50109L就进行预防性输注。,3,血小板供应紧张的原因,血小板需求量上升太快,广州市2012年供应45600治疗量,2013年预计要达到5万治疗量。每天需要约200人捐献单采血小板才能勉强满足临床需求,而献血者人数并未相应增加;公民宁可捐献全血而不愿意捐献单采血小板,因为体检合格后捐献全血所需时
2、间短只需几分钟,而捐献单采血小板所需时间长,一般要耗去捐献者半天时间,国家又不允许给误工补贴,只能给些微薄的物质奖励,所以动员起来难上加难。,1998年 2012年广州市无偿献血人数,20002012年广州血小板应用情况,6,血小板供应紧张的原因,虽然血液中心己建立一支志愿捐献单采血小板的队伍,但流动性大,存在着不断建立又不断流失的被动局面;目前广州血液中心捐献单采血小板的人员中,近半数是来自流动性较大的外来务工人员,约20为企事业单位职工,在校学生占1520,1015 是互助献血;虽然互助献血有法律依据,但给医务人员和病人家属增加了压力,也给安全输血带来隐患,纯属无奈之举。,7,血小板供应紧
3、张的原因,从献出的全血中分离血小板可以缓解供求矛盾。目前欧洲各国所用血小板50来自单采,50 来自全血分离,我国香港的血小板90 来自全血分离,但因我国从全血分离血小板的保存袋无批准文号而无法使用。国外专家一致认为,当使用剂量无显著差异时,全血制备的浓缩血小板和单采血小板具有相同的止血效果。今后可望有全血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供应临床。,,,8,血小板制品分类,血小板制品有两种:一是从全血中分离制备的浓缩血小板;二是单采血小板。浓缩血小板:我国规定200ml全血分离的血小板为1个单位,每单位含血小板2.01010个;单采血小板:用血细胞分离机采集。我国规定1个治疗量1袋含血小板2.51011个,相当
4、于浓缩血小板1012个单位。由于我国浓缩血小板的保存袋无批准文号,更无质量标准,采供血机构使用无法律依据,造成全血中的血小板大量丢失,资源浪费,而单采血小板又供应紧张的局面。,9,单采血小板制备程序,献血者登记、体检及抽血进行实验室快速检测乙肝、丙肝、艾滋、梅毒及转氨酶,还要对全血离心观察有无脂肪血,前后约需1小时;献血者上血细胞分离机采集血小板,约需1.5小时,休息半小时后才能离开。总共要花去献血者半天时间。血小板采集后的第二天上午由检验科按卫生部规定的7项进行批量的正式检测,包括核酸检测。医疗机构拿到血小板最快是第二天下午或第三天,而血小板的保存时间却只有5天。,10,血小板输注适应证,血
5、小板输注适用于治疗或预防因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引起的出血。但不是所有原因的血小板减少均适合输注血小板,甚至有些血小板减少症禁忌输注血小板。在决定输注血小板之前,必须确定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且要权衡利弊。,11,血小板输注适应证,治疗性输注:约占血小板用量的30。指病人不仅有血小板减少,而且有出血的临床表现。预防性输注:约占血小板用量的70。指病人虽有血小板减少,但无出血的临床表现。预防性输注需严格掌握适应证。若病情稳定,输注标准则更应从严,因为反复输注会产生同种免疫,导致以后的血小板输注无效。,12,治疗性血小板输注,血小板生成减少引起的活动性出血:这是血小板输注的主要适应证。一般认为,当血小板
6、计数在10109/L以上时,单纯因血小板减少而发生严重自发性出血的可能性很小。,13,治疗性血小板输注,大量输血时稀释性血小板减少:因库存全血或红细胞中缺乏有功能的血小板,大量输血会引起稀释性血小板减少。目前认为,当输入1个循环血量的血液,病人自身血小板约剩余35%40%。只有输入的血量血容量的2倍,或者数小时内输入的库存红细胞15 20单位才可导致血小板稀释性减少而并发出血症状,此时应及时输注血小板。,14,治疗性血小板输注,血小板功能异常引起的出血:这些患者虽然血小板计数正常,但功能异常。当出现威胁生命的出血时,需要输注血小板。目前认为,血小板功能障碍病人极少需要输注血小板。措施是:停用具
7、有抗血小板的活性药物;治疗原发病;遗传性血小板功能缺陷使用DDAVP(去氨加压素);尿毒症病人使用DDAVP或冷沉淀或输红细胞提高血细胞比容。上述措施无效才考虑输注血小板。,15,预防性血小板输注,血小板计数20109/L,伴有感染、发热、脾肿大、DIC等血小板消耗或破坏增加的因素时可考虑输注;病情稳定、无发热、出血及血管异常,血小板计数10109/L才考虑输注;血小板计数5109/L,为防止颅内出血,多数情况下需要输注;,16,预防性血小板输注,对于腰椎穿刺、硬膜外麻醉、胃镜或胃组织活检、经皮肤的导管置入、支气管活检、肝活检、剖腹手术或类似操作,血小板计数应至少提高至50109/L;对于关键
8、部位的手术,如脑部或内眼的手术,血小板计数应提高到75109/L 100109/L。只要施加表面压迫,可对严重血小板减少症病人施行骨髓穿刺和体表组织活检而无须输注血小板。,17,血小板输注相对禁忌证,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除非出血危及生命,否则禁止输注血小板,因为血小板输注会促进血栓形成而使病情加重;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这是一种药物诱发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常伴有严重血栓形成。该病禁忌输注血小板,否则会导致急性动脉血栓形成。,18,血小板输注相对禁忌证,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该病首选糖皮质激素、丙球一线治疗,二线治疗有其他免疫抑制剂可选择,不轻易输注血小板。因为病人体内存
9、在血小板自身抗体,输入的血小板会很快被破坏,疗效差。只有当血小板计数20109/L并伴无法控制的出血、危及生命或行脾切除的术前、或术中有严重出血风险时可输注血小板。,19,血小板输注相对禁忌证,表:血小板输注的相对禁忌证(1)自身免疫介导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4)仅因凝血障碍性疾病引起的出血(5)仅因解剖缺陷引起的出血(6)直接压迫法、局部处理可控制的出血注:*并发危及生命的出血时,应考虑输注血小板 引自MinzPD ed Transfusin Therapy,2011,20,各种疾病治疗中血小板的使用情况,急性白血病:目前研究
10、表明,血小板预防性输注阈值可以从20109/L降低至10109/L是安全的。有文献报道,如果发热不超过38,没有新鲜的小出血,血小板输血阈值可以进一步降低至5109/L。常遇到的困难是血小板含量低,难以精确计数。,21,各种疾病治疗中血小板的使用情况,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 因为存在凝血功能障碍将增加出血的可能性,所以需要较高的血小板阈值。目前普遍认为,对于这类病人,血小板计数至少应保持在20109/L以上。,22,各种疾病治疗中血小板的使用情况,造血干细胞移植:骨髓移植病人发生黏膜损伤的风险,通常高于急性白血病的化疗病人。研究提示,这类病人的血小板输注阀值,可安全地降低至10109/L。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小板 临床 应用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145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