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有什么气候特征.doc
《惊蛰有什么气候特征.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惊蛰有什么气候特征.doc(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惊蛰有什么气候特征 惊蛰有什么气候特征惊蛰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太阳运行至黄经345度时即为惊蛰,这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农谚:“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到了惊蛰,中国大部地区进入春耕大忙季节。真是:季节不等人,一刻值千金。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惊蛰,含义是: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常年雨水、惊蛰亦可闻春雷初鸣;而华南西北部除了个别年份以外,一般要到清明才有雷声,为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雷暴开始最晚的地区。“春雷响,万物长”,惊蛰时节正是大好的“九九”艳阳天
2、,气温回升,雨水增多。除东北、西北地区外,中国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已升到0以上,华北地区日平均气温为3-6,沿江江南为8以上,而西南和华南已达10-15,早已是一派融融春光了。这时,气温回升较快,长江流域大部地区已渐有春雷,南方大部分地区,亦可闻春雷初鸣。大部分地区惊蛰节气平均气温一般为12至14,较雨水节气升高3以上,是全年气温回升最快的节气。日照时数也有比较明显的增加。但是因为冷暖空气交替,天气不稳定,气温波动甚大。华南东南部长江河谷地区,多数年份惊势期间气温稳定在12以上,有利于水稻和玉米播种,其余地区则常有连续3天以上日平均气温在12以下的低温天气出现,不可盲目早播。惊蛰虽然气温升高迅速
3、,但是雨量增多却有限。华南中部和西北部惊蛰期间降雨总量仅10毫米左右,继常年冬干之后,春旱常常开始露头。这时小麦孕穗、油菜开花都处于需水较多的时期,对水分要求敏感,春旱往往成为影响小春产量的重要因素。植树造林也应该考虑这个气候特点,栽后要勤于浇灌,努力提高树苗成活率。惊蛰为什么要吃梨惊蛰作为中国节气中的一种,民间有一种说法是要吃梨,很多人以为这是简单的习俗习惯,但是其实惊蛰吃梨可是很有科学根据的呢惊蛰吃梨可润燥!惊蛰是立春之后的另一个节气,天气开始转暖,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种昆虫开始苏醒,而农耕时期惊蛰一到农民就开始准备春耕了。这时人们要开始在饮食上进行调整,才能让身体适应接下来的劳作。所以传统的
4、饮食习惯中,有惊蛰吃梨这一习俗,因为吃梨可以润肺健脾,滋阴清热,有益于身体健康。惊蛰时天气乍暖还寒,气候仍然比较干燥,很容易使人口干舌燥、咽痛音哑,加之一些细菌、病毒开始活动繁殖,容易患呼吸道疾病,出现咳嗽、咯痰等症状。梨味甘,有清热养阴、利咽生津、润喉化痰之功效,且含丰富的果酸、铁质、维生素A、维生素C等,特别适合这一季节食用。食用时可采取生梨去核去皮后榨汁、生梨去核后蒸熟、切片后与冰糖、银耳等一起煮水等方式,川贝炖梨对咳嗽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因梨性质寒凉,不宜一次食用过多,否则反伤脾胃。对于脾胃虚寒或血糖偏高的人,不宜食用生梨。1、止咳化痰,清热降火在营养学界,梨有个很响亮的名头天然矿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惊蛰 什么 气候 特征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18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