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章末练习题.doc
《人教版九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章末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级下册化学-第九单元-溶液-章末练习题.doc(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九单元 溶液一、选择题1.下列液体放置较长时间,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是 A.石灰乳B.生理盐水C.泥水D.墙体涂料2.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作用的是A.用自来水洗手B.用汽油清洗油污C.用洗涤剂清洗油腻的餐具D.用食醋清除水垢3.实验室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4%的氢氧化钠溶液,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计算需氢氧化钠4 g、水100 gB.将氢氧化钠固体放于纸上称量C.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入量筒中溶解D.将配好的氢氧化钠溶液装瓶并密封保存4.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食盐B.味精C.蔗糖D.花生油5.市场上有一种罐装饮料,在饮料罐的夹层中分别装入一种固体物质和水,饮用前摇动饮用罐使它们混
2、合,罐内饮料温度就会降低,这种固体物质可能是A.硝酸铵B.烧碱C.食盐D.熟石灰6.下列清洗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自来水洗手B.用酒精清洗衣服上的碘C.用洗涤剂清洗餐具D.用汽油清洗油污7.为增大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溶剂B.升高温度并降低压强C.减少溶剂D.降低温度并增大压强8.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生石灰,再恢复到原温,下列各相关的变化图象正确的是A.B.C.D.9.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吸收热量的是A.硝酸铵B.氢氧化钠C.浓硫酸D.生石灰10.溶液的基本特征是A.含有溶质和溶剂B.具有无色与透明性C.其组成中一定含有水D.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1
3、1.某溶液将达到饱和,要使其转变成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A.倒出部分溶液B.增加溶质C.升高温度D.降低温度12.如图是M、N两种化合物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据此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A.只有在t1时,M和N的溶解度才相等B.N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把N饱和溶液的温度从t2降至t1时,有晶体析出D.N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13.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现有t1时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将其都升温至t2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c溶液中有晶体析出B.b溶液均为不饱和溶液C.c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D.a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14.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
4、是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15.有100g10的硝酸钾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20,可采取的方法是 A.增加10g硝酸钾固体B.溶质的质量增大一倍C.减少一半溶剂D.蒸发掉的溶剂质量等于溶液质量的一半二、填空题 16. 衣服上的植物油可以用汽油洗掉原理是_也可以用洗涤剂洗掉原理是_17. 分析图中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110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KNO3约_g;2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_;330时,将30g KNO3、30g NaCl分别放入100g水中,均完全溶解,降温到10时,有晶体析
5、出的是_18.如图是物质甲、乙、丙三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根据图象回答:1M点的意义是_;2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_;3t3时一定量的甲、乙、丙分别溶解在100g水里达到饱和,冷却到t1,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19.下列数据是氯化钠和氯化铵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温度/02040608010溶解度/gNaCl35.736.036.637.338.439.8NH4Cl29.437.245.855.265.677.31医疗上,氯化钠常用于配制0.9%的生理盐水,生理盐水中溶质为_.2从海水中提取食盐通常采取晾晒海水的方法而不用降温方法,这是因为随温度升高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化_填大或小.320时,向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九级 下册 化学 第九 单元 溶液 练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1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