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的读后感200字(精选10篇).doc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200字(精选10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百年孤独的读后感200字(精选10篇).doc(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百年孤独的读后感200字(精选10篇) 百年孤独的读后感200字篇1在刚刚开始阅读百年孤独时,我们会发现作品中有两处奇怪的地方,其一是书中诉说的故事大都荒诞不经;其二是作品中人名的反复出现和相同怪事的重复发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会有持续了四年多的雨,一个老年神父不可能只喝了一口可可茶就能浮在空中,死者更不会因为耐不住寂寞就重返人间但这一切都发生在了这个家族的身边。更令人奇怪的是,书中这个绵亘了百余年的世家中,男子不是叫做阿卡迪奥就是叫做奥雷良诺,而家族中各种奇怪的事情,在家族的第一代创始人阿卡迪奥直到家族的最后一个守护者奥雷良诺的身上反复的发生着。联系到作者的创作年代和生活环境,我们不难发现这
2、象征了什么。百年孤独的读后感200字篇2百年孤独读后感生活不过短短数十载,一个人,一个家族,百年后剩下只有孤独。马尔克斯有这本书描述了南美洲五彩缤纷的文化底蕴。这本书除了主人公的名字很难记之外,也是一部不错的魔幻主义小说。从小到大,从大到老。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生活的孤独,心灵上的孤独,对于孤独,有的人只是说心灵上的孤独,也有的人说是世无知己。但再看完这本书后我认为孤独也是一种生活,生来彷徨,至死独去,孤独寂寞,未曾有人不能体会,但真正能道出其中孤独的寥寥无几,但这本书,却用一个人,一个家族,一个幻想世界,道出了孤独,轮回。极力推荐此书。百年孤独的读后感200字篇3百年孤独是一本饱含孤独的书,
3、厚厚的书页承载着厚厚的孤独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孤独是一开始就注定好的,在那本羊皮手稿中,从第一代人传至第七代,一直没有被研究透,而正因为家族中无人,也就不能知道家族的命运走向,我觉得这是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一个独具匠心的安排。一开始读这本书的时候,并不知道作者采用倒叙的手法,被一连串看似一样的名字弄得眼花缭乱,再去看作者著此书的目的,是要通过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充满神秘色彩的坎坷经历来反映哥伦比亚乃至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个社会现实。虽然我并不太了解拉丁美洲的历史,但是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感受到在那个年代,那片土地,那一群人类的内心。我想我是难过的,因为能够确确实实地感受到那份孤独与无奈。我想我又是幸运
4、的,通过这本书,我学到的是该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过好自己的生活。百年孤独的读后感200字篇4“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整本书一开篇,马尔克斯就已经为整本书画好了一条轨道圆。圆是封闭的,沿着那个圆走,你可以一直一直走下去。那是条封闭的周而复始的路。百年孤独,用近百年兜了一个圆,又回到了原点。似乎回去了,似乎又没回去。死神用百年领着人们跳了一支圆舞曲,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单调脚步,那就是死亡。百年孤独是一本写死亡的书,在书中,每一个人的死亡马克斯都让死神安排了一个魔幻的葬礼。飞天的床单,自杀的飞鸟死神停不下来的疯狂的舞步,重复!重复!百
5、年孤独的读后感200字篇5百年孤独,书读过半,孤独之感,力透纸背。先说说第一代人物,马孔多的开拓者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不知是才智超人,还是不应该生在那个年代,这位天才人物最后被人们认为疯了,绑在栗树下,用只有自己听得懂的语言和自己对话,孤单影只数十年。接近生命终点时,家人把他抬进家里,可次日清晨,床上不见踪影,他又回到了“孤独”的栗树下。他死后,有这么一段意境精美的文字“木匠开始为他量身打造棺材,他们通过窗户,看见无数小黄花如细雨缤纷飘落。花雨在镇上落了一整夜如此多的花朵自天而降,天亮时大街小巷都覆上了一层绵密的花毯,人们得用铲子耙子清理出通道才能出殡”。不知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栗树下几
6、十年是否真的孤独,不过去往天堂的路上他一定不孤独。再来说说两个个性十分鲜明的人物丽贝卡和阿玛兰妲,一对没有血缘关系的姐妹,也是一对情敌。丽贝卡天生丽质,热情奔放,但自小缺乏安全感,有吃泥土和石灰墙皮的习惯。丈夫死后,独自居住,从不出门,所有人都以为她已经去世。但其实并没有,当有人再看到她时,有这样一段描写:“铰链因锈蚀而断裂,门板靠成团的蛛蛛网勉强支撑,窗框受潮卡死,地面长满杂草野花,其间裂缝成为蜥蜴和各种爬虫的巢穴,一切似乎都证明这里至少有半个世纪没人居住过她穿着上个世纪的衣服,光秃的头顶上稀疏几根黄发,一双大眼睛仍残存着昔日的美丽,只是最后的希望之光已在其间熄灭,脸上的皮肤因孤寂而干裂”。
7、前书还是美少女,再现已是枯槁妪,其情其景,震慑人心。就是这样的孤独,当乌尔苏拉要接她回家时,丽贝卡断然拒绝,不愿放弃她的孤独特权。阿玛兰妲是一个思想和行动十分矛盾的人。她和丽贝卡都爱上了钢琴调音师克里斯皮,为了阻止他们结婚,甚至给丽贝卡下毒,结果误杀了已怀双胞胎的嫂子蕾梅黛丝。而当丽贝卡放弃了克里斯皮,阿玛兰妲又拒绝克里斯皮的求婚,导致其绝望自杀。小说关于阿玛兰妲的死亡过程也是动人心魄的。死之前,她见过死神。死神告诉她开始为自己缝制寿衣,并说她会死在寿衣完工的当天晚上。为了拖延时间,争取死在丽贝卡之后,她织了拆,拆了织,耗费了四年时间还没有缝制完寿衣。但后来意识到,要将活计拖到丽贝卡死后是不可
8、能的,于是反而加快了进度。完成寿衣最后一针后,她以最平常的口气宣告自己将死于当晚。在四年多为死亡准备的漫长而孤独的过程中,她获得了这样的领悟:“在崭新的光芒下重建世界,平静地唤回傍晚时皮埃特罗克里斯皮身上的薰衣草味道,并且将丽贝卡救出悲惨的境地”,这不是出于爱也不是出于恨,而是源自孤独中的深切理解。最后说说乌尔苏拉,小说的灵魂人物,可以用很多词汇来形容她的优秀品质勤劳、善良、正直、实干、睿智、富有活力等等。晚年后,她眼睛几乎失明,在黑暗的孤独中,她通过了表象,看清了本质,获得了非凡的洞察力。她意识到“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并非像她想的那样,实际上他从未爱过任何人,包括妻子蕾梅黛丝和一夜风流后随
9、即从他生命中消失的无数女人,更不必提他的儿子们”,最终她得出结论“自己不惜为他付出生命的这个儿子,不过是个无力去爱的人;对于阿玛兰妲,乌尔苏拉发现她才是世上从未有过的最温柔的女人,她对丽贝卡和情人的报复折磨,不是出于怨毒,而是无法战胜的胆怯与恐惧;对于丽贝卡,乌尔苏拉意识到,虽然她流淌的是陌生人的血液,从未喝过自己的奶水,但她所拥有的冲动心性、炽热情欲、无畏勇气,正是乌尔苏拉的,也是乌尔苏拉希望自己后代具备的品质。孤独之词,听之戚戚,实则有静心思考,深度反思之意,当珍惜尊崇。最后引用叔本华的一句箴言作为结语一起分享: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就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百年孤独的读后感200字篇6一天,闲来
10、无事,翻开了百年孤独,自此,被深深吸引住了。故事讲述了一个叫马孔多的地方,从荒凉落后到辉煌一时,再到衰败萧条。而在那里,有一个家族一直在那里,守护着那里。一代又一代,他们都用着先人的名字,与先人相似的故事在他们身上发生,不断重复,仿佛一个摆脱不了的诅咒,直到那个终结家族命运的人出生。马孔多的故事,在羊皮卷被全部译出之时,随飓风而去,从世人的记忆中,渐渐远去。因为这个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再次在大地上出现了。百年孤独的读后感200字篇7重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一份沉甸甸的感受,小说中这些百年来轮回反复的故事,更像是人类历史发展所走过的轮回反复的路,一切如圣经所说,“日光之下,并无新事。”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百年孤独 读后感 200 精选 10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05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