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doc
《人教版八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级物理下册各单元知识点.doc(1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七章力一、力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产生的条件: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物体间必须有相互作用.可以不接触,如磁力.3.性质: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a.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b.两物体相互作用时,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反之,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c.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一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4.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使物体发生形变.注: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否改变一般指:物体的速度大小的改变或物体的运动方向的改变.5.单位:牛N 手拿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1N 定义:测量力的大小的工具6.测量
2、测力计 分类 弹簧测力计 握力计 7.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8.力的表示法:在同一个图中,力越大,线段应越长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表示出来的做法.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的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力的示意图:不需要严格的表示出力的大小,只表示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的简易图.3画法:a 确定力的作用点,b 确定标度或长短,c 明确力的方向箭头,d 在箭头处标明力的符号和总量.9.力的合成:合力的概念: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两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个力叫做那两个
3、力的合力.二力合成:求两个力合力.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规律:口诀:同向相加,异向相减,方向随大若两个力方向相同,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两个力的方向相同.F合=F1+F2若两个力方向相反,则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同.F合=F1-F2二、弹力1.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时又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2.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失去力后不能自动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性质.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3.弹力 大小:与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与物体的材料有关.方向:与物体发生形变的方向相反. 产生条件:a.物体间要相互接触,b.在接触处要发生弹性
4、形变 常见的弹力:压力、支持力、推力、拉力等. 工作原理: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与所受的拉力成正比.4.弹簧测力计 使用方法:a 认清量程和分度值, b 调零,看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c拉力方向与弹簧轴线方向一致, d 正确读数和记录.三、重力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符号:G .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注: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都受到重力的作用.2.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正比.公式:G=mg g=9.8N/kg:表示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粗略计算时g=10N/kg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指向地心.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应用:重垂线,检
5、查墙面等物体是否竖直.4.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重心.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不规则物体的重心可用悬垂法确定.注:重心可能在物体上,也可能不在物体上.假如失去重力将会出现的现象:抛出去的物体不会下落;水不会由高处向低处流;大气不会产生压强.5.重力的示意图:第八章运动和力一、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两种观点:1运动要靠力来维持.X 2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探究实验伽利略斜面实验:三次实验小车都从斜面顶端或同一高度处滑下的目的是:保证小车到达水平面时运动的初速度相同.实验得出得结论:在小车沿着平面运动的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前进得越远.推论:在
6、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伽科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第一定律:牛顿总结了伽利略、笛卡儿等人的研究成果,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理解:物体不受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不管原来做什么运动,物体都将做匀速直线运动.静者恒静,动者恒动说明: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且经受住了实践的检验.但是我们周围不受力是不可能的,因此
7、不可能用实验来直接证明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不受力,可以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可以不需要力,所以力不是产生或维持运动的原因.3.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注意:1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大小、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等皆无关.2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也具有惯性.3惯性不是力,只能说具有惯性,而不能说惯性的作用.4.惯性与惯性定律的区别: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而惯性定律是物体不受力时遵循的运动规律,惯性定律成立是有条件的.5.人们有时要利用惯性
8、,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如:利用:跳远运动员的助跑;用力可以将石头甩出很远;骑自行车蹬几下后可以让它滑行;拍灰;跳远助跑;飞机投弹;把锤头套紧在锤柄上 防止:小型客车前排乘客要系安全带;车辆行使要保持距离;包装玻璃制品要垫上很厚的泡沫塑料.二、二力平衡1.二力平衡:物体在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如果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我们称这二力平衡.平衡状态: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相当于不受力,物体要么静止要么作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的物体就处于平衡状态.2.二力平衡条件:二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一条直线上.实例:1课桌上的书: 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电线吊
9、着的电灯:重力和拉力. 3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汽车:水平方向:阻力和牵引力;竖直方向:重力和支持力.4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时:重力和空气阻力.3.平衡力与相互作用力比较:相同: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不同:平衡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可以是不同性质的力;相互作用力是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是相同性质的力.4.力和运动状态的关系:物体受力情况物体运动状态说明不受力或受平衡力合力为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运动状态不变力不是产生维持运动的原因受非平衡力合力不为零运动快慢改变或运动方向改变运动状态改变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5. 物体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三、摩擦力1.定义: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
10、,当它们要发生或已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f. 摩擦力产生的条件:1相互接触,2已发生或要发生相对运动. 2.分类:摩擦力 静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力 滚动摩擦力3.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有时起阻力作用,有时起动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有时与物体本身的运动方向相反,有时与物体本身的运动方向相同人走路时4.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测量原理:二力平衡条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摩擦力=拉力.测量方法: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匀速拉运木块,读出这时的拉力就等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那些因素有关:比较甲、乙
11、图可得: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比较甲、丙图可得: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该研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由前两结论可概括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实验还可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大小、运动速度大小等无关.5.应用 增大摩擦方法:增大压力、接触面变粗糙、变滚动为滑动减小摩擦方法:减小压力、接触面变光滑、变滑动为滚动滚动轴承、使接触面彼此分开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气垫船第九章压强一、压强定义: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方向:垂直于接触面并指向受压物体.1.压力 压力并不都是由重力引起的.通常把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时,若不受其他力
12、,则压力F=G.固体可以大小方向不变地传递压力.FF重为G的物体在承受面上静止不动,下列各种情况下,承受面所受压力F的大小为:FFFF=G F=GF=G+F F=GFF=F-GF=F2.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 实验时,通过观察泡沫塑料的凹陷程度,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对比甲、乙两图说明: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对比乙、丙两图说明: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概括这两次实验的结论是: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和受力面积有关.本实验研究问题时,采用了控制变量法.3.压强:符号:P定义:物体所受压力的大小与受力面积之比.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意义:压强是
13、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公式:p= F压力N;S受力面积m2;p压强Pa 帕斯卡注:放在水平面上的柱形物体如:圆柱体、正方体、长放体等对水平支持面的压强可用如下公式:p=gh 为物体密度,h为物体高度增大压力增大压强 减小受力面积 如:缝衣针做得很细、菜刀刀口很薄增大压力的同时减小受力面积 改变压强 减小压力 如:钢轨铺枕木、坦克安装履带、书包带较宽减小压强 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的同时增大受力面积二、液体的压强1.液体内部产生压强的原因:液体重力且具有流动性.2.测量:压强计测量液体内部的压强的仪器. 液体对容器底和侧壁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3.液体压强的特点 在液体内部的同
14、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 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不同液体的压强与液体的密度有关.4.液体压强公式:p=gh推导过程:P=gh说明:公式适用的条件为液体;从公式中看出: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液体的深度有关,而与液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容器的底面积、容器形状均无关.5.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与液体重力G液的关系: F=G液 FG液注:上述三种情况下,F=G柱 ,即容器底所受压力等于以底面为标准的液柱的重力. 6.计算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问题:一般方法:先求压强p=gh;再确定压力F=pS.特殊情况:压力:对规则柱形容器F=G液;压强:对规则柱形容器可先求F,再用p=F/
15、S.定义:上端开口,下部相连通的容器.7.连通器特点:连通器里的液体不流动时,各容器的液面总保持相平液面高度总是相同.原理:液体压强.应用:茶壶、锅炉水位计、乳牛自动喂水器、船闸.三、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叫做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2.产生原因:空气重力并且具有流动性.3.特点: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且空气中某点向各个方向的大气压强都相等.4.大气压存在的实验证明:马德堡半球实验最早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覆杯实验、瓶吞鸡蛋实验.5.最早测出大气压的数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过程: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堵管口的手
16、指后,管内水银面下降一些就不在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为760mm.分析:因为液体不动,所以水银柱受平衡力,进而可知:向上的大气压强=水银柱产生的压强.结论:大气压p=760mm汞柱=76cm汞柱=0.76m汞柱=1.013105Pa .说明:实验前玻璃管灌满水银的目的是:使玻璃管倒置后,水银上方为真空;若未灌满,则测量结果偏小.本实验若把水银改成水,则需要玻璃管的长度约为10 m .注:玻璃管的粗细不影响实验结果;玻璃管插入水银槽的深度不影响实验结果;玻璃管是否倾斜不影响实验结果;玻璃管漏气与海拔高度不同时会影响实验结果.标准大气压:支持760mm水银柱的大气压.1标准大气压P=1
17、.013105Pa,粗略计算时:P=1105Pa6.大气压的值与高度、季节、天气的变化有关.其变化规律: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在海拔3000m以内,大约每升高10m,大气压减小100Pa.一般来说,晴天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7.测量气压计 定义:测定大气压的仪器叫气压计 分类: 水银气压计:较准确,携带不便 无液金属盒气压计标的刻度改成高度,就成了登山用的登高计8.大气压强的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水泵、吸盘等. 关系:液面上方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气压减小,沸点降低.9.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应用:高压锅增压,提高沸点,除糖汁中水分、制药除水分减压,降低沸点.关系: 质量一定的气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级 物理 下册 单元 知识点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