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思路及计划.doc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思路及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思路及计划.doc(1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思路及计划 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思路及计划精选篇1一、学情分析本人所教高三(9)、(10)班是学校的普通班,大部分学生成绩不太梦想,语文基础较差,最令人尴尬的是部分学生根本不把语文学科当成一回事,普遍都有轻视语文的思想,极少在自学时间学习语文,更无暇顾及课外的阅读,故而造成阅读水平提高不快,知识面窄,思路阻塞,*空洞。二、教学设想1、研究考试大纲,加强学习。认真研究语文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并将近十年的高考语文试题认真做了一遍,试图从中寻找一些考试规律,准确把握高考动态,并且及时加以落实。2、狠抓专项复习,夯实基础。第一轮复习主要进行专项复习,夯实基础。3、落实培优补差工作,分层教学
2、。根据不一样学情,采用了“区别对待,分层施教,全民参与”的教学方法。4、落实问题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我们要抓住学生的问题进行教学,授课有明确的目的性,突出实效性。三、具体的措施及注意问题:以最节省的时间换取最高效率,是我们的愿望。1、复习以学年时间安排的资料为主线,将按照高考试卷结构分模块复习。本学期完成第一阶段具体如下:先三维古诗文,先课内再课外,先基础再拓展拔高;三维论述类*专项阅读练习和选读类文本专项练习;三维基础知识语言应用专项练习。2、为学生精心挑选出质量较高的训练题,争取举一反三,提高效率.3、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规律、解题规律、解题方法,异常是梳理知识点进行单项训练时,教师切忌只是宣
3、读答案的机器,点评练习,要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解决学生主要实际问题,并将出题者的意图、目的、惯用的手法告诉学生,帮忙学生理清解题思路,教会学生解题方法,4、语文靠的是积累,本事的提高不是一朝半夕的事,必须持之以恒而学生在繁忙的学生中总是忽视语文,为在课外争得时间,把部分训练题、部分作文、放在课外完成,教师要严加检查,务必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中抽出时间来学习语文。5、加强阅读训练。没有足够“量”的阅读积累,就想经过试题训练产生“质”的飞跃,是不可能的,因而,各类文体的阅读贯串在整个高三的复习中。我们明白,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语文本事可随之提高,更能带动写作,且高考阅读份量不轻,因而抓好阅读是复习的一个
4、重点。6、依照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实,教会学生解题方法,将出题者惯用手法告诉学生,如移花接木、无中生有、偷梁换柱、偷换概念、以偏概全、歪曲观点、漏掉条件等等。尤其要注意训练学生根据*供给的相关信息进行合乎事理、情理、逻辑的分析、综合、推断,将字面上写而未透的资料明朗化。克服学生回答问题时只会抄原文,不懂提取组合加工原文的毛病。7、本学期,语文科要加强综合性训练,练速度、练本事,经过训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本事。8、扩大学生知识面,引导学生做一个有心人,关心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关心周围发生的事,注意从身边,从报刊杂志上有目的地收集资料,并由此积累学问知识
5、、思想观点、事例材料和精彩的语句。9、写作方面,解决学生“巧妇无米”之难,积累写作素材;抓好审题立意,避免偏题离题;根据学生实际订出写作目标,例如层次低的要求做到观点明确,结构清楚,有材料,层次高的要求能辩证分析问题。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思路及计划精选篇2一、指导思想:成功在课堂,潜力在学生,优势在群体,关键在落实。1.紧密结合高考形势,吃透课标和考纲精神,明确考纲中每一个考点的要求、范围、难度,明确出题点并找出规律,搞好知识点全面复习。以考试说明为行动指南,借鉴其他省市新课标卷命题理念及特点,揣摩新课标卷的命题趋势,探讨各种题型及其应对策略,以策略指导教学实践。2.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为中心,抓基
6、础、抓重点、抓落实:要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意识上下工夫,使学生始终保持适当的兴奋度;要以学生的思维活动为中心、以学生的领悟为基础、以学生的运用为落脚点,使学生全面介入教学活动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3.以能力培养为目标,切实加强高三复习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科学性:要帮助学生形成条理化、有序化、网络化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清晰审题能力、感悟归纳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方法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清晰规范的语言表述能力。教师要争取让学生在每一堂课、每一个步骤都有所悟,有所得。二、教学目标:1.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培养学生语文学科的知识和能力体系,巩固学生的语文基础知
7、识,提高综合应用能力。2.不遗漏任何一个知识点,对重点知识分考点进行复习,建立知识系统,力争做到小块不丢分,大块得高分。3.梳理知识网络,总结解题方法,提高审题能力,规范答题要求,强化踩分意识,培养学生的应考能力。4.强化阅读和写作训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三、学情分析对过去已学的知识掌握不牢固,遗忘率高;缺少完善的知识储备。 2.语文学习的方法、解题应试的技能欠缺。3.见不多,识不广,导致鉴赏拓展创新没有依托。4.语文答题的审题、信息筛选整合、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答题规范意识欠缺。5.写作素材缺乏,部分学生写作仍不够规范,错别字多,书写差。四、具体安排“凡事欲则立
8、,不欲则废”,编制教学进度,不致于“盲人走黑路”。教学进度要突出讲授与复习的有机结合,重点与难点的合理分配。坚持“三条腿”(专题、作文、阅读)走路。基本能力要求(比如字体、卷面、规范化等)贯串其中;以练为主,讲练结合。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思路及计划精选篇3紧张的冲刺式的新学期开始了,为了做好本学期的复习工作,能更好地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现制订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 :1.认真学习考试说明,以求我们的复习思路与课程改革的高考命题新思路相符合。2.本学期语文复习要把思维能力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和思维容量的训练,强调知识的迁移,强调语言表达的规范与准确。3
9、.要特别注重对学生复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复习冲刺过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水平作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二、学情分析:1、 基础薄弱点很多,综合做题能力较差,学习上不善于自己纠错总结。2、 知识面比较狭窄,知识点欠缺仍很多。3、 学习不注重科学方法,不能及时落实复习、巩固提高。4、 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偏科现象严重。5、 深入研究思考少,主动学习质疑少,学习被动,不爱动脑、动手。6、 有时易灰心,战胜困难的勇气不足。7、 写作缺乏文采和思想的深度。三、 复习理念:厚实积累,拓宽视野,发展智能,提高素养。1、进一步查漏补缺,强化薄弱环节。把历次周练、月考、模考、联考中错误
10、集中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地精选一些材料进行强化训练。2、根据高考新动向,调整训练重点,全方位模拟训练。3、做到三个“回归”,即:回归基础高考虽然不考基础知识概念,但答题时必须是由对基础知识概念的掌握到理解运用。例如:常见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词、句、段在文中的作用有哪些?写作特点通常包含哪些方面?回归课内文学文化常识,文言课内重点篇目、诗文背诵等等回归审题阅读部分审题、写作部分审题立意?4、进行适当的应试技巧指导与心理疏导,提高实战能力。5,考点第三轮重点复习,亦即综合训练。四、具体教学安排:复习进度:二月份(第一周第三周)完成一轮复习时还没复习的专题。三月份(第四周第七周):1“诗歌、现代文
11、阅读表达技巧”赏析题型训练;2“诗歌、现代文阅读描写手法赏析” 题型训练;3诗歌、现代文阅读语言赏析;4综合训练;5写作训练;6新增阅读延伸题训练;7课文背诵默写。四月份(第八周第十一周)1边塞诗鉴赏训练;2咏史怀古诗鉴赏训练;3咏物诗鉴赏训练;4借景抒情诗鉴赏训练;5写作训练;6新增阅读延伸题训练;7课文背诵默写。8各区一模试题检测训练五月份(第十二第十五周)1各区二模试题检测训练;2查缺补漏,反复巩固;3考场作文训练指导;4定时应试训练及考试心理辅导。五、教学要求:1牢固树立时间观念,向45分钟要质量,牢固树立效率意识。2加强对失分严重的考点的后续的强化训练。3. 避免几个复习误区:(1)
12、、抛弃语文基础知识;(2)、抛弃课内现代文教学;(3)、将模拟试卷完全取代基础复习和专题复习;(4)、复习完就以为学生已经掌握;(5)、各板块复习时间分配不合理,尤其是作文训练。高三语文教学工作思路及计划精选篇4一、指导思想随着高考的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考纲、新课标、新高考模式、新命题角度对中学语文教学和高三语文备考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我们应该顺应高考的改革趋势,在全面总结以往成功经验、充分调研各校高三语文复习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依托精选的优秀复习资料,制定合理的复习备考计划,有条不紊地推动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高考应试能力的提高,力争通过师生一年的共同的努力,实现来年高考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语文 教学工作 思路 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