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防排烟.ppt
《高层建筑防排烟.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防排烟.ppt(3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高层建筑防排烟,一、设置防烟、排烟设施的必要性,现代化的高层民用建筑,可燃的装修、陈设较多,还有相当多的高层建筑使用了大量的塑料装修、化纤地毯和用泡沫塑料填充的家具。这些可燃物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毒烟气和热,同量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据日本、英国对火灾中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统计表明,由于CO中毒窒息死亡或被其它有毒烟气熏死者,一般占火灾总死亡人数的,最高达以上;而被火烧死的人当中,多数是先中毒窒息晕倒后被烧死的。如日本“千日”百货大楼火灾,死亡的人中就有人是被烟熏死的。,一、设置防烟、排烟设施的必要性,据测定分析,烟气中含有CO、CO2、C1等多种有毒成分,高温缺氧又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同时,
2、烟气有遮光作用,使人的能见度下降。这对疏散和救援活动造成很大的障碍。为了及时排除有害烟气,保障高层建筑内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有利于消防扑救,在高层建筑中设置防烟、排烟设施是十分必要的。,二、高层建筑防烟、排烟设施设置的部位,划分防火分区可以控制火灾的扩散,防烟分区的划分则是对防火分区的细化,是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火灾烟气,所以防排烟设施的设置部位应与防烟分区一致,且不能跨越防火分区,并应根据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规范的有关要求进行设计。一般作为疏散通道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前室等应设置防烟设施,以防止烟气窜入为主要设计目的;对于其他一些房间和走廊间则应设置排烟设施,以快速
3、排除火灾烟气,不阻碍人的逃生为主要设计目的。通过防烟排烟系统的设置为人员逃生自救建立起一条无烟无焰的安全通路。,二、高层建筑防烟、排烟设施设置的部位,1)一类高层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中:长度超过20m的内走道应设置排烟设施,当无直接自然通风时,则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有直接自然通风,但长度超过60m的内走道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面积超过10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上无窗房间或设固定窗的房间均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2)高层建筑的中庭应设排烟设施,对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或净空高度超过12m的中庭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二、高层建筑防烟、排烟设施设置的部位,3)高层建筑中经常有
4、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应设排烟设施。对于不能设置外开窗、通风井进行自然排烟的房间,当各房间总面积超过200m2或一个房间面积超过50m2,且经常有人停留或可燃物较多的地下室应设置机械排烟设施。4)对高层民用建筑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防烟楼梯间、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设施;当防烟楼梯间采取自然排烟措施,而对不具备自然排烟条件的前室,则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设施;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楼梯间和合用前室,宜分别独立设置送风系统。,二、高层建筑防烟、排烟设施设置的部位,5)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应设置避难层(间),如果是封闭的避难层(间)则应设置独立的机械加压送风设
5、施。,三、高层建筑防烟、排烟的设计程序,进行防、排烟设计时:首先要了解清楚建筑物的防火分区,并且合理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应在同一防火分区内,其建筑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不超过。然后,再确定合理的防、排烟方式和进一步选择合理的防、排烟系统,继而确定送风道、排风道、排烟口、防火阀等位置。,1.防火分区的划分,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依据国家标准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5年版)制定的防火分区标准如下表:高层民用建筑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1.防火分区的划分,当建筑设有自动灭火系统的防火分区,其允许最大建筑面积可比上表增加1倍;设有火灾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的高层建筑内的商业
6、营业厅、展览厅等,地上部分防火分区允许最大建筑面积为4000m2,地下部分为2000m2。竖向防火分隔设施主要有楼板避难层防火挑檐功能转换层等,对于建筑物中的电缆井管道井等坚竖向井,除井壁材料和检查门有防火要求外,对于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其井内每隔23层在楼板处用相当于楼板耐火汲极限的不燃烧体作防火分隔;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应在每层楼板处作相应的防火分隔。水平防火介分隔设施主要有防火墙、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幕和防火水幕等,建筑物墙体客观上也发挥着防火分隔的作用。,2.防烟分区的划分,根据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设置排烟设施的走道及净高不超过6m的房间,
7、要求划分防烟分区。不设排烟设施的房间(包括地下室)和走道,不划分防烟分区。防烟分区可通过挡烟垂壁、隔墙或从顶棚下突出不小于0.5 m的梁来划分.挡烟垂壁是用不燃材料制成,从顶棚下垂不小于500mm的固定或活动挡畑设施;活动挡烟垂壁在火灾时因感温、感烟或其他控制设备的作用,能自动下垂。,2.防烟分区的划分,一般每个防烟分区采用独立的排烟系统或垂直排烟道(坚井)进行排烟;如果防烟分区的面积过小,会使排排系统或垂直排烟道数量增多,提高系统和建筑造价;如果防烟分区的面积过大,使高温的烟气波及面积加大,受灾面积增加,不利于安全疏散和扑救。因此规定每个防烟分区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500 m2,且不应跨越防火
8、分区。当没有自动灭火系统时,面积可增加1倍。,四、排烟方式的选择,排烟与通风中的排风做法和原理都是相似的。根据所利用的动力情况,可以分自然排烟和机械排烟。在任何一个建筑物中,采用自然排烟还是采用机械排烟应视建筑设计的具体情况确定。由于自然排烟方式简单、经济,宜优先采用。而对其性质重要、功能复杂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或无条件自然排烟的其他建筑应采用机械排烟方式。,1.自然排烟,自然排烟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室内自然排烟,在室内设置对外开口或可开启外窗进行自然排烟;另一种是设置竖井自然排烟,即在高层建筑的适中位置,设置专用的排烟竖井,并在各层设置有自动或手动控制的排烟口(排烟口应设置在上部,发生火灾时
9、能自动或手动打开),依靠火灾时室内产生的热压和室外气流的风压,形成的“烟囱效应”进行自然排烟。,1.自然排烟,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除建筑高度超过50m的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居住建筑不宜采用自然排烟外,其他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和合用前室,宜采用自然排烟方式。自然排烟是利用火灾时室内热气流的浮力或室外风力的作用,与室外相邻的阳台,外墙上的外开窗或专用排烟口将室内烟气排出。,1.自然排烟方式,(1)利用建筑物的阳台、凹廊进行排烟,如图1所示。阳台为不封闭式,凹廊设置可外开启的窗,形成自然排烟。,1.自然排烟方式,(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前间、消防电梯前室
10、或合用前室设置直接对外开启的窗进行排烟,如图2所示。,1.自然排烟,自然排烟窗的开窗面积可按如下参数选择:(1)防烟楼梯前室、消防电梯前室为 2.0 m2;合用前室 3.0m2;(2)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每五层可开放外室的总面积之和不应小于2.0 m2;(3)长度不超过60m的内走道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走道面积2;(4)需排烟的房间,可开启外窗面积不应小于该房间面积2;(5)净空高度小于12m的中庭,可开启的天窗或高侧的面积不应小于该中庭地板面积的5。排烟窗一般应设置在房间的上方、并应有方便开启的装置。,2.机械排烟,机械排烟是使用排烟风机进行强制排烟。根据补风方式不同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机械排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层建筑 防排烟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2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