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原理及实践(Proamx版本).docx
《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原理及实践(Proamx版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资料数字处理原理及实践(Proamx版本).docx(19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地震资料处理PROMAX实例目录第一节坐标系统1-7第二节野外地震数据采集8-16第三节野外观测系统17-22第四节常用地震波分析23-28第五节常规二维处理29-146第六节常规三维处理147-169第七节处理概念讨论170-181附录地震数据的收集、提交成果182-183-H-坐标系统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据可靠情报说地球是一个两极梢扁,赤道稍鼓的椭球体,平均半径在6371km0,a0。井炮的分布在理论上是均匀分布的,生产中经常有村庄、桥梁、铁路、公路和烟囱等建筑趴在测线附近,这是绝对不是考虑技术参数合理的时候,“安全第一”才是永恒的主题。至于距离这些建筑物多远,使用多大药量激发合理,这完全是
2、一个经验问题,按照安全技术标准也很难施工,因此我们的做法是:设施越值钱离得越远,也可以这么说,钱越多离得越近,炸坏了咋样,赔钱呗。有钱的话可以把毁坏的设施买断。4 .放线班、炮班和仪器组放线班看起来很简单,只是摆放检波器的班组。放一串检波器技术含量不高。放上千串检波器,还要把它们和采集站、电源站或者交叉站等站体连接到仪器上,并且保证各个设备工作正常,这就需要一点技术含量了。如果测线穿越公路、河流或者湖泊,那摆检波器就是真的技术活了。首先研究一下采集系统的实体连接(图2-4-1),整个采集系统是由多个采集站将多根大线串联在一起,最后接入仪器车构成。当然,仪器车可以停放在测线的任何位置,只不过需要
3、交叉站将仪器车连接到测线上。在野外,我们通常说的检波器还有另外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小线”,检波器是用夹子夹在大线上的,大线就是地震数据的传输电缆,我估计是因为检波器的传输电缆线很细,所以把它称之为“小线二图中的一根大线上可以夹6个检波器,大线的一端连接采集站,一个采集站负责一根大线上的所有检波器的数据采集和处理,图中的采集站就对6个检波器的工作负责,同时采集站又连接下一根大线,那根大线上的检波器数据由下个采集站负责,依次向前直至接入仪器。那么这套系统是如何工作的呢?首先说说小线,检波器在埋置到其所在的野外物理位置后,它就开始震动了,无论仪器接收与否,它的震动都不会停止,检波器内部存在磁感应线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震 资料 数字 处理 原理 实践 Proamx 版本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4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