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数据结构与算法.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java数据结构与算法.ppt(2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4章 数组和广义表,4.1 多维数组,4.1.1 数组定义 数组是数据结构的基本结构形式,它是一种顺序式的结构,数组是存储同一类型数据的数据结构,使用数组时需要定义数组的大小和存储数据的数据类型,数组分为一维数组和多维数组。数组的维数是由数组的下标的个数确定的,一个下标称为一维数组,一个下标以上的数组称为多维数组。从这个意义上讲,确定了对于数组的一个下标总有一个相应的数值与之对应的关系;或者说数组是有限个同类型数据元素组成的序列。数组的基本操作包括:initarray(&A);/初始化数组destroyarray(&A);/销毁数组assign(&A,e);/数组赋值value(A,&e);
2、/取数组的某个元素 copyarray(M,&T);/复制一个数组printarray(M);/打印数组的元素,4.1 多维数组,4.1.1 数组定义一维数组一维数组是指下标的个数只有一个的数组,有时称为向量,是最基本的数据类型,在java 中需要事先声名,程序才能够在编译过程中预留内存空间。声明的格式一般是:=new;,4.1 多维数组,4.1.1 数组定义多维数组多维数组是指下标的个数有两个以上,我们比较常用的是二维数组(因为三维以上的数组存储可以简化为二维数组的存储)。下面以二维数组为例说明多维数组。二维数组的声明同一维数组。格式为:=new size1 size2;,4.1 多维数组,
3、4.1.2 数组的存储一维数组的存储一维数组的数据存储按照顺序存储,逻辑地址和物理地址都是连续的。如果已知第一个数据元素的地址loc(a1),则第i个元素的地址loc(ai)为:loc(ai)=loc(a1)+(i-1)*c假设数组的下标从1开始,只要求出第i个元素之前存放了多少个数据元素即可(实际上有i-1个元素),每个元素占有c个存储单元,再乘以c,就是第i个元素的起始地址。如果下标从0开始,则第i个元素之前就有i个元素,此时上面的公式就变为:loc(ai)=loc(a1)+i*c由此可见,求数组中数据元素的地址,已知条件必须是知道第一个元素的地址,然后主要是找出该元素之前已经存储了多少个
4、数据元素。在一维数组中,只要知道任何一个元素的地址即可求出其它元素的地址,但在多维数组中,已知条件必须是第一个数据元素地址。,4.1 多维数组,4.1.2 数组的存储多维数组以二维数组的顺序存储为例说明,二维数组在顺序存储时一般有两种:行优先顺序:存储时先按行从小到大的顺序存储,在每一行中按列号从小到大存储。列优先顺序:存储时先按列从小到大的顺序存储,在每一列中按行号从小到大存储。以上的两种存储顺序中,第一个被存放的元素总是第一行第一列的数据元素,所以该元素的地址是我们的已知条件。同样在二维数组中比较典型的是计算数据的存储位置。,4.1 多维数组,4.1.2 数组的存储多维数组假设二维数组是m
5、*n的二维数组(共有m行,每行有n列)。第一个数据元素的地址是loc(a11),则第i行第j列的数据元素的地址的计算公式应为(按照行优先顺序存储):loc(aij)=loc(a11)+(i-1)*n+j-1*c假设下标从1开始,我们需要计算出i行前面已经存储了i-1行元素,每行有n个元素,共有(i-1)*n个数据元素,在第i行元素中,j列之前有j-1个数据元素,共有(i-1)*n+j-1个元素,每个元素占有c个存储单元,只要乘以c就可以了。其中loc(aij)表示第i 行第j列数据元素的内存的起始位置,loc(a11)表示第一个数据元素的内存位置,c表示每个数据元素所占有的内存空间的大小,如果
6、下标从0开始,只要不用减1即可。,4.1 多维数组,4.1.2 数组的存储多维数组如果按列优先顺序存储,则地址的计算为:loc(aij)=loc(a11)+(j-1)*m+i-1*c假设下标从1开始,其中loc(aij)表示第i 行第j列的数据元素的内存起始位置,loc(a11)表示第一个数据元素的内存位置,c表示每个数据元素所占有的内存空间的大小;主要还是计算第i行j列元素之前有多少个数据元素。如果下标从0开始,只要不用减1即可。按此公式可以推广到多维数组的数据元素的地址计算(假设按照行优先顺序存储):m行n 列纵标为k的三维数组,假设第一个元素的地址是loc(a111),如果按行优先顺序存
7、储,i行j列纵标为p的数据元素的地址为(可以将它分解为二维数组):loc(aijp)=loc(a111)+(i-1)*n*k+(j-1)*k+p-1*c;如果下标从0开始,只要不用减1即可。读者可以从以上的地址公式中可以找出一定的地址计算规律:多维数组中按行优先计算公式用一个下标乘以后面的最大值。,4.1 多维数组,4.1.3 显示二维数组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只要定义了数组的存储顺序,数组的存储顺序就不会改变了,所以对数组的各种操作后,应按照数组的已定义的存储顺序存储;也就是说,如果是按行优先顺序存储,在对数组操作后,即使改变了存储顺序,应加以改变仍然按照行优先顺序存储。,4.2 矩阵的压缩存储
8、,4.2.1 矩阵的压缩存储所谓矩阵的压缩存储,也就是在存储数组时,尽量减少存储空间,但是数组中的每个元素必须存储,所以在矩阵存储中,如果有规律可寻,只要存储其中一部分,而另一部分的存储地址可以通过相应的算法将它计算出来,从而占有比较少的存储空间达到存储整个矩阵的目的,称为矩阵的压缩存储。矩阵的压缩存储仅是针对特殊矩阵的;而对于没有规律可循的二维数组则不能够使用压缩存储。二维数组(矩阵)的压缩存储一般有三种,它们分别是对称矩阵、稀疏矩阵和三角矩阵。三种矩阵中以稀疏矩阵比较常见。,4.2 矩阵的压缩存储,4.2.1 矩阵的压缩存储特殊矩阵若n 阶矩阵A中的元素满足以下条件:aij=aji i1,
9、j1则称为n阶对称矩阵。对于对称矩阵,如果不采用压缩存储,占有的存储单元有n2个,因为是对称矩阵,所以只要存储对角的数据元素和一半的数据元素即可,占有的存储单元有n(n-1)/2个存储单元中。如果我们以行序为主序存储其下三角(包括对角线)的元素,其上三角的元素可以推算出来。,4.2 矩阵的压缩存储,4.2.1 矩阵的压缩存储特殊矩阵如果用一维数组存储一个对称矩阵,只要将对称矩阵存储在一个最大下标为n(n-1)/2的一维数组S中即可。此时按照行优先顺序存储,数据元素aij与数组S的下标k的对应关系为:i(i-1)/2+j-1 当ij时 k=j(j-1)/2+i-1 当ij时,4.2 矩阵的压缩存
10、储,4.2.1 矩阵的压缩存储特殊矩阵对于任意给定的一组下标(i,j),均可在S中找到元素aij,反之,对所有元素都能够确定在S中位置,当ij时,根据对称矩阵的性质推算即可。由此可以看出对称矩阵的存储可以使用一维数组S存储,占用的空间不再是n2,而是n(n-1)/2空间减少了接近一半,实现了二维数组的压缩存储。所谓对角矩阵是指,矩阵的所有非零元素都集中在以主对角线为中心的带状区域中,即除了主对角线上和直接在主对角线上、下方若干条对角线上的元素之外,其余元素皆为零。,4.2 矩阵的压缩存储,4.2.1 矩阵的压缩存储特殊矩阵也可以按照某个原则(或者以行序为主序,或者以列序为主序,或者按对角线的顺
11、序)将对角矩阵B的所有非零元素压缩存储到一个一维数组LTB13n-2中。这里不妨仍然以行序为主序的原则对B进行压缩存储,当B中任一非零元素bij与LTBk之间存在着如下一一对应关系:k=2*i+j-2时,则有bij=LTBk。称LTB13n-2为对角矩阵B的压缩存储。上面讨论的几种特殊矩阵中,非零元素的分布都具有明显的规律,因而都可以被压缩存储到一个一维数组中,并能够确定这些矩阵的每个非零元素在一维数组中的存储位置。但是,对于那些非零元素在矩阵中的分布没有规律的特殊矩阵(如稀疏矩阵),则需要寻求其他方法来解决压缩存储问题。,4.2 矩阵的压缩存储,4.2.1 矩阵的压缩存储稀疏矩阵对稀疏矩阵很
12、难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它只是一个凭人们的直觉来理解的概念。一般认为,一个较大的矩阵中,零元素的个数相对于整个矩阵元素的总个数所占比例较大时,该矩阵就是一个稀疏矩阵。例如,有一个66阶的矩阵A,其36个元素中只有8个非零元素,那么,可以称矩阵A为稀疏矩阵。稀疏矩阵一般是指矩阵中的大部分元素为零,仅有少量元素非零的矩阵称为稀疏矩阵;或者说矩阵A(m n)中有S个非零元素,如果S远远小于矩阵的元素总数,称A为稀疏矩阵。稀疏矩阵的存储一般只要保存非零元素即可,对于零元素可以不与保存,这样可以实现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4.2 矩阵的压缩存储,4.2.1 矩阵的压缩存储稀疏矩阵稀疏矩阵的压缩存储采用三元组的
13、方法实现。其存储规则如下:每一个非零元素占有一行,每行中包含非零元素所在的行号、列号、非零元素的数值。为完整描述稀疏矩阵,一般在第一行描述矩阵的行数、列数和非零元素的个数。其逻辑描述为:(row col value)其中row表示行号,col表示列号,value表示非零元素的值。如果每个非零元素按照此种方法存储,虽然能够完整地描述非零元素,但如果矩阵中有整行(或整列)中没有非零元素,此时可能不能够还原成原来的矩阵,所以为了完整地描述稀疏矩阵,在以上描述的情况下,如果增加一行的内容,该行包括矩阵的总的行数、矩阵的总的列数,矩阵中非零元素的个数,就可以还原为原来的矩阵描述了。,4.2 矩阵的压缩存
14、储,4.2.1 矩阵的压缩存储稀疏矩阵归纳起来,若一个稀疏矩阵有t个非零元素,则需要用t+1行的三元组来表示稀疏矩阵。到底矩阵何时使用三元组存储呢?一般对mn的矩阵来说,只要满足(t+1)*3m*n这个条件,使用三元组存储可以节省空间,否则更加浪费空间,也就没有必要使用三元组存储,所以稀疏矩阵中的非零元素的个数t是能否使用三元组存储的关键。,4.2 矩阵的压缩存储,4.2.2 稀疏矩阵转换为三元组存储 首先应该将稀疏矩阵转换为三元组存储,然后才利用三元组的存储,实现对矩阵的各种运算。对于矩阵的运算一般有矩阵的转置,在转置时值得注意的是:在矩阵的存储规则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如按行优先存储),实现矩
15、阵的运算(如转置)时,应仍然保留原来的存储规则。改进的转置方法可以利用对原始的三元组的元素的扫描,直接确定该元素在转置后的三元组中的行,这样可以将原始三元组中的元素直接放在转置后的三元组中即可。这种方法需要增加两个一维数组的结构开销,称为快速转置。,4.3 广义表,4.3.1 广义表的定义广义表是线性表的扩展,具体定义为n(n0)个元素的有限集合。其中元素有以下两种类型:1)一个原子元素(指不可再分的元素);2)一个可以再分的元素(或称为一个子表)。如果所有元素都是原子元素,则称为线性表,如果含有子表则是广义表。,4.3 广义表,4.3.1 广义表的定义广义表的基本操作:initGlist(&
16、L)/创建空的广义表creatGlist(&L,S)/由S创建广义表LdestroyGlist(&L)/销毁广义表LGlistlength(L)/求广义表的长度Glistdepth(L)/求广义表的深度Gethead(L)/求广义表L的头Gettail(L)/求广义表的表尾Insertfirst_Glist(&L,e)/插入元素e作为广义表L的第一个元素Deletefirst_Glist(&L,&e)/删除广义表L的第一个元素,并用e返回其值,4.3 广义表,4.3.1 广义表的定义广义表一般记作:LS=(a1,a2,an)其中LS是广义表的名称,n是广义表的长度。常见的广义表为:A=()B=
17、()C=(a,b)D=(A,B,C)E=(a,E)广义表中含有元素的个数称为广义表的长度,广义表中含有的括号对数称为广义表的深度。,4.3 广义表,4.3.1 广义表的定义三个重要结论:列表的元素可以是子表,而子表的元素还可以是子表。由此,列表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可以用图形象地表示。例如图4-1表示的是列表D。图中以圆圈表示列表,以方块表示原子元素。列表可为其它列表所共享。例如在上述例子中,列表A、B和C为D的子表,则在D中可以不必列出子表的值,而是通过子表的名称来引用。列表可以是一个递归的表,即列表也可以是其本身的一个子表。例如列表E就是一个递归的表。,4.3 广义表,4.3.2 广义表的存储广义表的存储方法有很多种,一般采用链表存储。采用链表存储时的结点存储的逻辑结构(如图所示)一般是:其中flag表示标志位,当flag为0时,该结点表示原子元素,当flag为1时,该结点表示子表;当flag为0时,info表示原子元素的值,当flag为1时,info表示指针,指向该子表的第一个结点;link表示指针,指向广义表的下一个元素。,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5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