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培训课件.ppt
《QC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培训课件.ppt(104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QC小组活动基础知识培训,第一节 QC小组概念、特点与作用,一、QC小组概念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定义包含了四层意思:,(1)参加QC小组活动的人员是企业的职工,无论是高层领导,还是一般管理者、技术人员、工人、服务人员,都可以参加QC小组活动;(2)QC小组活动内容广泛,可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来选题;(3)QC小组活动的目的是提高人的素质,发挥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4)QC小组
2、活动强调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具有突出的科学性。二、QC小组活动的特点1、明显的自主性2、广泛的群众性3、高度的民主性4、严密的科学性,第二节 QC小组活动涉及的管理技术,一、遵循PDCQ循环PDCA循环示意图如下:,A,P,D,C,1、PDCA循环模式PDCA循环的一般模式为四个阶段,十个步骤。四个阶段是P、D、C、A,所代表的意义是:(1)P(plan)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计划的制定。(2)D(do)实施。就是组织实施,具体运作,实施计划中的内容。,(3)C(check)检查。就是检查执行计划或实施的结果,明确效果,找出问题。(4)A(action)处理。对总结检查的结果
3、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制定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提出遗留问题及下一步打算。十个步骤的具体内容:(1)P阶段通常包含六个步骤:一是选择,课题;二是现状调查,找出解决的主要问题;三是确定本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四是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五是找出主要原因;六是制度对策;(2)D阶段包含一个步骤,即按照制定的对策实施。(3)C阶段包含一个步骤,即检查所取得的效果。,(4)A阶段包含两个步骤,即:制定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再发生;提出遗留问题及一下步打算。2、PDCA循环的特点(1)循环前进,阶梯上升。(2)大环套小环图示如下:,二、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 为什么选择这个课题?制定这个目标的依据
4、是什么?问题的症结在哪里?确认这几条为主要原因的理由是否充分?所制定的每一条对策是否已完成?有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等,都要有客观的而不是主观的证据来说明。为此,活动过程中要以事实为依据,用数据说话。,三、应用统计方法 为了取得证据,我们收集大量的数据其中有的是有效的数据骨的则是无效数据。要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就需要运用统计方法,第三节 QC小组活动课题类型及其程序,根据QC小组活动课题的特点、活动内容,可将小组活动课题分为两在类,即:问题解决型课题和创新型课题。一、问题解决型课题主要有现场型、攻关型、管理型和服务型四类。1、现场型课题 这类课题的活动范围主要在生产现场,,一般以稳定工序质量、改进
5、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改善工作和生活环境为选题范围。这类课题一般都较小,且难度不大,是小组成员力所能及的,活动周期也比较短,比较容易出成果。2、攻关型课题 攻关型课题通常以解决技术关键问题为选题范围,课题的难度较大,活动周期较长,需投入较多的资源,其经济效益一般,比较显著。攻关型课题人员,通常由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三结合组成。3、管理型课题 管理型课题以提高业务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管理水平为选题范围。一般由管理人员为主组成。4、服务型课题,这类课题通常以推动服务工作标准化、程序化,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为选 题范围。二、创新型课题 QC小组成员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创新的方法,开
6、发新的产品、新的施工方法,实现预期目标的课题。由于课题是以往不曾有过的,因此无现状可调查。但是,为实现预定的目标,可,以有多种方案,应由小组成员运用创新的思维提出,并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论证和评价,必要时进行模拟试验,确定最佳方案,然后付诸实施。小组成员一般由技术人员、业务人员为主体组成,以开发新产品(项目、服务)、新工具、新方法,实现预期目标为目的。,第四节 问题解决型QC小组活动程序,一、课题选择1、课题的一般来源(1)指令性课题:即由上级主管部门根据企业(或部门)的实际需要,以行政指令的形式向小组下达的课题。(2)指导性课题:通常由企业的质管部门根据企业实现经营战略、方针、目标的需要,推荐
7、并公布一批可供选择的课题。,(3)自选课题:QC小组成员结合自己工作的施工现场、工作部门的实际,针对小组身边存在的问题,以及小组成员和选题愿望,结合上级部门的要求等诸多因素选择课题。自选课题应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围绕企业方针目标、中心工作部门落实的关键点来选题;二是围绕施工生产现场存在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选题;三是围绕用户意,见去选题。2、选题范围(1)提高质量方面的课题(2)减少不良损失,增加经济效益的课题。(3)推广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方面的课题。(4)改善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素质的课题。(5)加强文明建设,绿色施工,创安全文,明标准化工地的课题。3、选题应注意的问题(1)课题宜小不宜大
8、如:降低下部结构钢筋损耗率;提高箱梁焊接合格率;大课题:低温热水辐射供暖地面施工质量控制;(2)课题名称应一目了然,不抽象。,课题的名称应直接明确要解决什么,如“降低XXX不合格率”,“提高XX效率”,简洁明了,针对性强。课题名称的一般方式:X O,要解决的问题指质量、效率、成本、消耗等方面的特性,针对的对象指产品的、工序过程、作业的名称,怎么(结果如何)指提高或降低、增大或减小、改进或消除,(3)尽量选择能惟特性值表达的课题,且其特性值具有可比性。选择需要解决的课题应是能弄清现状的: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序、差距有多大,能以特性值明确表达,这样才能制定明确的目标,改进后有没有达到预定的要求,可以进
9、行对比,明确改进的有效性。选题中易出现在的错误:1、课题无新意,始终在低水平徘徊,每年选题区别不大。,2、课题名称抽象化,课题太空、口号式。如: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勇夺全面最佳。3、选择用特性值表达的课题,其特性值无可比性。如:提高预埋盒的准确性。4、把主要的对策冠以课题名称。如:采用PC机履行设备,降低设备故障率。5、课题太大。,例:提高 预埋件安装 合格率,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的对象,怎样,如:深化质量管理,确保XX产品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6、课题公式化。手段+目的或对策+结果。如:改进炉衬结构,降低能源消耗。7、课题名称口号式如:顾客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8、一个课题包含了两个
10、或多个内容。如:确保优质快速完成XX工程。,二、课题介绍 课题介绍应将课题现状、工程现状、设备现状、工艺现状、人员现状等,直观地、醒目的、简洁的用图、表数据性的东西表达出来,做到语言、图表精练,一目了然,让大家一看或一听就明白;课题介绍要实事求是,不可夸大其词。,三、小组概况 小组成员一般39人为宜,不粗宜过多。小组概况表应包含的内容:小组成员的姓名、学历、组内职务、受QC教育时间、小组成立时间、小组注册编号、活动时间活动次数、课题类型等;小组成员表上如政治面貌等与QC活动无多大关系的尽理不写。,小组概况表示例:,小组概况表易出现的问题:1、小组成员太多。有的达十多人,领导层人员太多。2、“课
11、题类型”误写成“小组类型”。小组所选择的课题类型是可以经常变换的。3、小组内容介绍不全、有漏项。4、介绍的内容重复。小组已经将应介绍的内容用图表表述非常清楚了,又用文字描述一遍。,四、选题理由 选题理由的陈述要简洁、明了、充分,主要阐明此课题的目的性及必要性,尽量体现数据化、图表化。可以把上级的要求(或客观的标准)是什么,现场存在问题的程序,实际达到的要求怎么样,差距有多江东和,尽可能用数据表达出来。用数据能够直观地说明存在问题的严重程序或者重要性、紧迫性,明确急需解决的问题,重点加以解决。选题理由示例:,各个分项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到85%。,墙体抹灰的空鼓、裂纹、起砂等问题仍然是本
12、行业的质量通病。,确保广东建工集团、省优良样板工程。,工程无装修质量缺陷,一次验收合格、争创省优良样板工程。,墙体抹灰工程合格率不到85%。,提高墙体抹灰合格率。,选题理由易出现的问题:1、选题理由太多、太大、太空,与选题无直接关系,不切实际,文字性东西太多,缺少数据、图表。2、否定以前的工作成绩,以前工程质量差、规章制度不健全、工人技术差、质量意识差,一搞QC,所有问题都解决。,五、现状调查现状调查的作用:现状调查是为目标值的确定提供充分的依据的,现状调查在前,目标值设定在后。现状调查的几点要求:1、必须用数据说话。收集数据时要注意数据的客观性、可比性、时间性三个方面。,2、现状调查的数据应
13、经过整理和分析整理和分析的过程一般采用分层法来时行分类分析,通常的分类标志有以下几种:施工的人员、施工的设备机具、施工的作业方法、施工的原材料、施工的作业时间、施工的测量检验、施工的环境等。3、现状调查的数据需要到施工现场获取。,现状调查常用的图表:1、调查表:,调查表易出现的问题:(1)、调查表中每个调查项目的调查数量不一致,无可比性。(2)、调查中调查项目规范中未规定合格标准的,缺少设定合格标准。(3)调查表中的要素是并列关系。例:管理水平低;人员要素;(4)所列项目无法量化例:人的责任心差、管理水平低等(5)取样数量少于50个数据。,2、排列图 通常是把影响质量而需要改进的项目从最重要到
14、次要的顺序排列,从中找出“关键的少数”,集中人、财、物力解决,忽略“次要的多数”,以后处理,以求用最少的投入获得最大的质量改进效果。排列图的形式:是由一个横坐标、两个纵坐标、几个按高低顺序排列的矩形的一条累计百分比(累计频率)折线组成。,排列图基本图形:,排列图应用注意事项:(1)分析的项目不宜太多,也不宜太少,一般以57项为宜;(2)频数不宜太少,一般应大于50个为宜。(3)频数较小的项目可以进行合并,放在其他栏,这样可以缩短横坐标的长度,但是“其他”栏的数值不能为“1”。(4)找到的“关键的少数”一般12个为宜,否则就失去寻找主要问题的意义,六、设定目标1、设定目标的基本要求:(1)目标与
15、课题相对应的原则。如:“提高XX产品一次合格率”的课题,其设定目标值就应是提高一次合格率是多少。(2)目标设定“一个为宜”的原则如果一个目标派生出来的一些小目标,感觉上目标多,其实也可以看作一个目标。例:管道安装合格率达90%,管道安装垂直度控制在2mm以内。,(3)目标要明确,并尽可能量化。目标量化便于效果验证,定性的目标无法验证效果完成情况。2、目标值设定的水平和依据(1)目标值设定的水平:要有一定的挑战性、目标值是能够达到的(2)目标值的设定要有依据。目标值的设定要用事实和数据进行说明。,目标设定易出现的问题:1、目标设定太多。2、目标没有量化。3、目标制定无依据,定的过高或过低。4、小
16、组目标与公司、项目部、施工队目标相混淆。5、制定的目标无法进行测量检查。,七、原因分析1、原因分析的基本要求(1)原因分析要有针对性。原因分析要针对存在的问题症结(主要问题)进行,查找影响问题产生的原因。(2)分析原因要全面。原因分析要从各个方面、各种角度分析,把影响质量的原因都找找出来,尽量,不要遗漏。分析问题时应按不同的问题,确定不同的原因类别,通常按“5E1W”六大因素(人、机、料、法、环、测)去分析寻找原因。(3)原因分析要彻底。不管应用什么方法去分析原因,都是通过反复思考,一层一层分析下去。所谓分析彻底,就是要分析到可以直接采取措施,能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为止。例如针对“喷漆质量色泽不
17、均匀”问题分析原因时,从环境角度分析,是因为“操作,时看不清”,再往下分析为什么看不清是因为“光线暗”,接着分析光线暗有两个可能的因素:一是“灯少”,另一个是“灯泡瓦数小”。分析到这里,原因就很具体了,可以直接采取对策。(4)要正确、恰当的应用统计工具、方法。分析原因时常用的方法有因果图、系统图与关联系图。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可根据所存在的问题的情况以及对方法的熟悉、掌握的程度选用。不要盲目追求高、深、新,只要能正确表达、解决问题就可以了。,原因分析常方法:,如果采用因果图同时分析两个问题时,因果图应采用两个图进行分析,不能放在一个因果图中分析。,因果图:,系统图(树图):,关联图:,未实行岗前
18、培训,工人对锚孔质量不重视,未实行质量奖罚制度,工人对此专业不熟悉,工人质量意识差,锚孔未清干净,锚孔位置不准确,测量工提供坐标轴线不准,测轴线标高的仪器不准,仪器未校验,锚孔位置放线误差,未按测量工提供的轴线标高点放孔,使用清孔专用工具但 效果不好,监督修理不到位,锚孔在高空处施工检查不便,未配备有效的操作台,施工前对工人没有专项技术交流,未对锚孔实行检验,2、原因分析易出现的问题:(1)针对“课题”进行分析 原因分析应针对经过现状调查找出的问题症结(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而不是对“课题”直接进行原因分析。(2)原因分析不彻底不全面 原因分析只是分析到第一层、第二层,所分析出的所谓末端因素根本
19、无法采取对策。,(3)原因分析时,人、机、料、法、环、测区分不清。如“管理不到位”放在方法栏分析,“模板”放在材料栏分析都是不正确的。(4)因果分析时,因果关系颠倒,或者上下层根本就没有因果关系。如“职工技术水平差”“培训少”(因果关系颠倒);“材料进货”“分工不明确”,(5)原因分析工具运用不当 a、多个问题放在一起,画一张因果图或系统。因果图和系统图只适用于单一问题的分析,不同的问题,具体的影响原因不同,对于多个问题的,应分别画几张因果图划系统图分别进行分析。b、工具运用不够简明。问题有两个,相同因素过多,没有绘制关联图,使得图示不够简明。c、问题只有一个,因素之间又无关联,却绘制了关联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QC 培训 课件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53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