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课件.ppt
《个人所得税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所得税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个人所得税核算与申报,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掌握个人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重点)掌握常见个税涉税业务的会计核算方法(重点)熟悉个人所得税业务纳税申报的程序。,能力目标会识别 个人所得税业务会 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会进行个人所得税涉税业务的核算 会个税税纳税申报,项目九:个人所得税计算与核算,任务一:认知个人所得税,本任务知识要点,个人所得税及其特点个人所得税的征税范围个人所得税的减免税规定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任务一:认知个人所得税,【知识链接】个人所得税:以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为征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特点,(一)实行分类征收(二)累进税率与比例的税率并用(
2、三)费用扣除额较宽(四)采取课源制和申报制两种征税方法,任务一:认知个人所得税,【知识链接】一、个税的纳税人,任务一:认知个人所得税,【知识链接】,工资、薪金所得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其他所得,征税对象(11项),任务一:认知个人所得税,形式,【知识链接】三、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九级超额累进税率(工资、薪金所得)五级超额累进税率(个体工商户、承包承租经营所得)加成征收(劳务报酬,三级累进税率)20%比例税率(其余的项目)减征(稿酬所得14%、个人住房出租 10%),【知识链
3、接】四、应税所得额应税所得额=收入-费用扣除额注:在税法上,对每一项规定了扣 除标准,在计算所得额时,拿收入-税法规定的扣除标准得到应税所得额。每个应税项目应税所得额的计征方法及费用扣除标准都是不一样的。,任务一:认知个人所得税,注意区分收入与应税所得额!,【知识链接】,怎么扣?,任务一:认知个人所得税,【知识链接】,税怎么算?,任务一:认知个人所得税,适用超额累计税率的应税项目应纳个税=应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工资薪金、劳务报酬、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承包所得)适用比例税率的应税项目应纳个税=应税所得额比例税率(稿酬所得适用税率为14%,个人住房租赁所得适用税率为10%,其余项目为
4、20%),任务一:认知个人所得税,关于超额累进税率,【知识链接】,超额累进税率下级次,指的是应纳税所得额,而不是收入额。按应税所得额所在级次找税率。,分析:1、某人工资5000元,说明工资收入5000元,应税所得额不是5000元;2、应税所得额=收入-费用扣除项目金额3、工资5000元,应税所得额=5000-2000=3000元,用3000元去找税率。,根据个人赵红2009年取得的各项所得业务,分析2009年赵红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工作任务书P169P170 任务一(1),任 务 单1,任务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根据个人李成2009年取得的承包承租经营所得,计算2009年李成应纳的个人所得税,工
5、作任务书P170P171 任务一(2),任 务 单2,任务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根据个人张立2009年取得的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所得,计算2009年张立应纳的个人所得税,以12月份张立应交的个所得税。,工作任务书P171 任务一(3),任 务 单3,任务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任务二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主要内容,(1)工资、薪金所得的个税计算 财产租赁所得个税计算 稿酬所得个税计算 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境外所得)个税计算 劳务报酬所得个税计算 中奖所得(偶然所得)个税计算 年终一次性奖金个税计算 财产转让所得个税计算(2)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所得个税计算(3)个体工商生产、经营所得个税计算,任务二
6、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工资、薪金所得,范围:工资、薪金所得,是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形式:实物、贷币免税项目:P175,讨论:下列收入是否按工资、薪金所得征个税:1、奥运会冠军获得国家奖金20万;2、退休工人月工资3000元;3、职工的半年奖;4、职工节假日单位发的礼品。,九级超额累进税率,按月征收,应纳税额(每月收入额2000或8)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公式,每月收入扣除定额2000元或4800元后作为纳税所得额。,工资薪金所得个税的计算,工资、薪金所得,工资、薪金所得计算案例,李某9月份工资收入2500元,
7、月奖金500元。试问李某9月份应纳税额是多少?,案例1,应纳税所得额=2500+5002000=1000(元)应纳税额=100010%25=75(元),某外籍专家来华工作,10月份工资收入为56 000元,试问该外籍专家10月份应纳税额是多少?,案例2,应纳税所得额=56 0004 800=51 200(元)应纳税额=51 20030%3 375=11 98(元),工资、薪金所得计算案例,某人2009年全年工资收入30000元,该个人2009年应纳的个人所得税是多少呢?,案例3,解题思路:工资薪金所得按月计征,将年收入/12得月工资收入,按月工资计算月应纳个税,年应纳个税为月应纳个税12,年应
8、纳个税=(30000/12-2000)5%12,完成任务一 1(1)任务二(3),全年一次性奖金个税的计算,规定单独作为1个月工资、薪金所得计算纳税。找税率找税率的依据:全年一次性奖金/12应纳个税=全年一次性奖金税率-速算扣除数,注:若当月工资低于税法标准的,则找税率的依据为:(全年一次性奖金-工资与标准的差)/12应纳个税=(全年一次性奖金-工资与标准的差)税率-速算扣除数,全额计税,不扣费用,工资、薪金所得,12月工资应纳个税=(3000-2000)10%-25=75元年终奖单独作一个月收入计税找税率:30000/12=2500,适用税率15%,速算扣除数为125年终奖应纳个税=3000
9、015%-125,年终一次性奖金所得计算案例,某人12月取得工资3000元,年终奖30000元。试计算该个人12月应纳个税。,案例2,某人12月取得工资1500元,年终奖30000元。试计算该个人12月应纳个税。,案例1,12月工资不够2000元,不征税年终奖单独作一个月收入计税找税率:(30000-500)/12=2458.33,适用税率15%,速算扣除数为125年终奖应纳个税=(30000-500)15%-125,任务二:个人应纳个税的计算(特殊业务),【知识链接】,全年一次性奖金,范围对除全年一次性奖金以外的其他名目的奖金,如半年奖,季度奖、加班奖、先进奖等,一律与当月工资收入合并,按规
10、定计税。,某人6月取得工资3000元,半年奖30000元。试计算该个人6月应纳个税。,案例3,半年奖并入当月工资计税6月应纳个税=(30000+3000-2000)25%-1375,完成任务一 1(7)任务二(3),任务二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知识链接】,劳务报酬与工资薪金,与工薪所得区别:独立与非独立;雇佣与非雇佣。,讨论:某教师在本院上课取得的课时费和到外校兼职,上课取得的课时费,是否都按劳务报酬征税?,任务二:个人应纳个税的计算,【知识链接】二、劳务报酬所得计税规定 按次计征 扣除标准每次收入4000元 800每次收入4000元 每次收入20%税率 三级超额累进税率P181应纳个税 每次
11、收入4000元时应纳个税=(每次收入-800)20%每次收入4000元时应纳个税=(每次收入(1-20%)税率-速算扣除数,应纳税额=80 000(120%)40%7 000=18 600(元),劳务报酬所得计算案例,某歌星在中国境内的一场演出中,出场费为80 000元,计算其应纳税额。,案例4,完成任务一 1(5)任务二(2),任务一:认知个人所得税,【知识链接】,稿酬所得,一定要出版、发表(在图书或报刊上)作品包括文学作品、书画作品、摄影作品 遗作稿酬按稿酬所得征个税。,与劳务报酬的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劳务报酬。,任务二:个人应纳个税的计算,【知识链接】三、稿酬所得计税规定 按次计征 P18
12、1思考:1、国内某作家的一篇小说在一家日报上连载两个月,第一个月月末,报社支付稿酬3000元;第二个月月末报社支付稿酬15 000元,分析该作家两个月所获稿酬在计征个税时,按一次征还是两次?2、李某2008年出版中篇小说一部,取得稿酬5000元,同年该小说在一家晚报上连载,取得稿酬3800元。分析李某两次取得的稿酬在计征个税时,按一次征还是两次征。,任务二:个人应纳个税的计算(分项),【知识链接】三、稿酬所得扣除标准(同劳务报酬所得)每次收入4000元 800每次收入4000元 每次收入20%税率:20%应纳个税(减征30%)应纳个税=应税所得额20%(1-30%)每次收入小于4000元时应纳
13、个税=(收入-800)14%每次收入大于4000元时应纳个税=(收入(1-20%)14%,应纳税所得额=8 000(120%)=6 400(元)应纳税额=6 40020%(130%=896(元),稿酬所得计算案例,许某出版国际经济法教程一书,获稿酬8 000元,问许某应缴多少个人所得税?,案例6,完成任务一 1(3)任务二(1),任务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知识链接】,特许权使用费,范围指个人提供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非专利技术以及其他特许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提供著作权的使用权取得的所得,不包括稿酬所得。理解:指专利(无形资产)的使用权让渡给他人所取得的所得。,任务二:个人应纳个税的计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个人所得税 课件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5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