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铬废水处理方案设计.doc
《含铬废水处理方案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含铬废水处理方案设计.doc(1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含铬废水处理方案目 录1设计依据22设计原如此23设计指标与排放标准2设计水量2设计标准24工艺介绍4废水水质特征与方案选择4工艺说明4工艺流程图:4工艺说明:4自动控制6概述6自动控制与检测功能6电气7仪表85单体设计9含铬废水单体设计9调节槽19絮凝反响槽19斜管沉淀槽110中间水槽公用10活性炭过滤器公用10监控水槽公用11混合废水单体设计11调节槽211絮凝反响槽212斜管沉淀槽212中间水槽公用13活性炭过滤器公用13监控水槽公用13污泥储槽公用13污泥脱水公用136构筑物、设备清单与工程预算137工艺流程图131 设计依据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环境工程手册水污
2、染防治卷。 室外排水设计规XGBJ14-87。 建筑结构荷载规XGBJ50009-200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XGB50052-95。 业主提供的相关资料。2 设计原如此 借鉴类似废水处理工程实践经验,广泛参阅相关资料。 处理工艺稳定、合理、可靠、实用;技术上先进,经济上可行。 保证水质达处理要求,长期稳定运行。设备适用要求性能先进可靠,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管理方便。 根据场地情况,合理布局。3 设计指标与排放标准3.1 设计水量废水包括:含铬废水、清洗过程中的混合废水。含铬废水3/h;混合废水水量:3/h。3.2 设计标准1、 设计进水水质:见表3.2-1。单位:mg/l项目pHTCrCO
3、DSS进水浓度451520120180501802、设计出水指标:铬为第一类污染物,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标准,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取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中的要求。混合废水经处理后出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中的一级排放标准。设计出水指标:见表3.2-2。单位:mg/l项目pHTCrCODSS出水浓度69150704 工艺介绍4.1 废水水质特征与方案选择1、废水水质特征废水包括含Cr3+废水与清洗过程中的混合废水,主要污染物有
4、Cr3+、石油类、酸、碱与少量Zn2+。2、方案选择因为铬为第一类污染物,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规定,第一类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标准,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取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1中的要求。3+会生成氢氧化物沉淀,进而除去水中的铬离子,根据其特点,含铬废水采用絮凝沉淀处理工艺,再经活性炭过滤器吸附降解,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确保处理水符合排放标准的要求。混合废水处理采用与含铬废水一样的处理工艺,出水达一级排放标准。4.2 工艺说明4.2.1 工艺流程图:见图4.2-1。4.2.2
5、工艺说明:、含铬废水处理系统1调节槽1:收集含铬废水,均化水质、水量。采用水流循环搅拌。2絮凝反响槽1:配pH监测仪一套与絮凝剂、助凝剂投加系统,利用pH监测仪来控制碱的投加量,将pH值调整至适当X围,使铬离子达到最优沉淀效果。通过参加絮凝剂和助凝剂,使生成的沉淀物凝聚成较大颗粒。采用机械搅拌,反响时间为30min。3斜管沉淀槽1:将絮凝反响池中凝聚形成的絮凝体沉淀于池底,将废水中的铬离子有效地沉淀去除。内置斜管填料。4中间水槽公用:收集斜管沉淀槽1与斜管沉淀槽2出水,为后续处理做准备。配pH监测仪一套与酸投加系统,通过pH监测仪控制酸的投加量,将pH调至6.09.0。含铬废水调节槽1絮凝反响
6、槽1斜管沉淀槽1中间水槽混合废水Na2S投加系统斜管沉淀槽2调节槽2絮凝反响槽2碱、絮凝剂、助凝剂投加系统至污泥储槽污泥脱水污泥储槽泥饼外运滤液至调节槽2上清液至调节槽2取样口酸投加系统达标排放监控水槽活性炭过滤器规X化排污口反冲洗废水至调节槽2不合格废水储槽图例: 废水管道 污泥管道 加药管道图4.2-1 废水处理工艺流程图 废水管道 污泥管道 加药道程格图5活性炭过滤器公用:在过滤器中铺设滤料层,废水在滤料层中经过,通过滤料层的过滤作用,废水中的污染物也将随着浊度的降低而被进一步的去除。6监控水槽公用:通过pH监测仪控制监控水槽出水的pH值,确保处理出水pH值为6.09.0,达到出水要求。
7、当pH值达不到要求时,废水为不合格废水,此时不合格废水提升泵被启动,将不合格废水提升至不合格废水储槽中。同时提供活性炭过滤器反冲洗用水,反冲洗废水回流至调节槽2中。、混合废水处理系统1调节槽2:收集混合废水,均化水质、水量。采用水流循环搅拌。2絮凝反响槽2:配pH监测仪一套、碱投加系统、Na2S投加系统与絮凝剂、助凝剂投加系统,利用pH监测仪来控制碱的投加量,将pH值调整至适当X围,使Zn2+等离子达到最优沉淀效果。通过参加絮凝剂和助凝剂,使生成的沉淀物凝聚成较大颗粒。采用机械搅拌,反响时间为30min。3斜管沉淀槽2:将絮凝反响槽2中凝聚形成的絮凝体沉淀于槽底,将废水中的金属离子有效地沉淀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废水处理 方案设计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