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简本.docx
《镇巴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简本.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镇巴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简本.docx(1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镇巴县“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简本)目录前言2、发展基础3(一)发展成就3(二)存在问题4二、发展形势6(一)国家层面发展形势6(二)区域交通发展趋势6三、发展思路及目标8(一)指导思想8(二)基本原则8(三)发展目标9四、远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布局10(一)公路网布局10(二)民航布局10(三)站场布局10五、“十四五”发展主要任务11(一)建设互联互通的对外综合运输通道11(二)完善便捷高效的区域公路交通网12(三)完善城乡公共交通系统13(四)构建优质的客运服务网络13(五)打造高效物流服务系统14(六)打造全域旅游新格局15(七)建成绿色交通运输体系16(八)推进智慧交通发展17
2、六、保障措施18(一)加强组织领导18(二)加强政策保隙18(三)加强环境保护18(四)科学组织实施19(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19-X-a前“十四五”是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也是建设现代化交通强国奠定基础的一个关键时期。对镇巴县而言,是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先导条件,是社会进步的重要保障和文明标志。根据“十四五”期镇巴县交通运输发展的内外部条件,组织制定本规划,旨在全面总结镇巴县“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情况,理清发展思路,明确目标任务,夯实保障措施,科
3、学推进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努力使交通真正成为发展的先行官。镇巴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汉中市东南,东与紫阳和汉阴县接界,西、北与西乡县毗连,南与四川省通江、万源市相邻,下辖19镇1个街道办。本次规划的范围是镇巴县所辖19镇1个街道办;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镇巴县围绕“稳农带产业、兴工强支柱、开放促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思路,大力实施“三二二”突破发展战略,经济总量显著提高,农业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优势特色产业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新型工业化格局逐步形成,为更高水平建设“五个镇巴”奠定了坚实基础。交通运输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输服务提升、行业治理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4、有力推动了镇巴县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发展成就L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推进内河航运全县境内有较大河流5条,即泾洋河、楮河、渔水、尹家河、青水河、渔洞河,年均径流量25.5亿立方米。能行船的河流有泾洋河、楮河2条。公路公路建设成就显著。“十三五”期间,“古镇”高速主线工程全线开工建设,G210县城过境段二级公路改造完成桥梁主体工程,县乡公路、通村道路建设有序推进,通畅里程大幅提升。截至2017年,全县共有农村公路436条2416公里,其中:县道5条293公里、乡道33条474公里、村道392条1595公里、专用公路6条54公里。2 .运输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镇巴县客运市场稳定发展,形
5、成了以班线客运为骨干、短途快捷客运为补充、出租客运健康发展的新格局。客运班线覆盖全县20个镇(其中一个街道办),181个行政村(社区),行政村通客车率达97%,初步形成区域性客运网络。3 ,行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十三五”期间,镇巴县以服务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全、便捷、舒适出行为根本,调整工作思路,建立健全了道路运输管理各项工作制度,加强了道路运输管理执法队伍建设。通过政策引导,强化市场监管,建立企业自律组织和机制等措施,运输经营者依法经营,诚信经营意识明显增强,道路运输市场整体逐步走向规范。另外,随着治理车辆超限超载工作的不断深入,源头治超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通过开展人员在岗培训、函授学
6、习、业务专题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行业管理素质和水平普遍提高。并随着道路运输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依法开展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能力进一步提高。4 .较为完善的应急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十三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道路运输行业成立了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领导组织机构,制定了相关预案,落实了工作责任和应急保障运输车辆,在近年来各类突发应急公共事件中,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保障了社会经济平稳运行。(二)存在问题从规划实施情况来看,“十三五”规划实施效果总体较好,高速公路项目全线开工建设,国道过境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县乡道路提质升级成效显著,道路通畅里程大幅提升;另一方面,客货运输服务能
7、力逐步提升,行业治理能力显著增强,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应急保障体系。但是国省干线、运输站场建设相对滞后等问题依旧存在,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L运输结构单一,多式联运功能尚未发挥镇巴县主要的运输方式为公路,支线铁路建设不足,机场建设严重滞后,水运受各种影响制约,发展缓慢。导致镇巴县客货运输主要依赖公路完成,公路运输承担了大量中长距离运输任务,相对铁路运输而言经济性较差。多式联运的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距离建立衔接顺畅、各种运输方式充分发挥各自技术经济特征的多式联运体系还有较大差距,运输结构调整任重而道远。5 .县域公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等级普遍偏低全县公路
8、发展不均衡,国省干线无论是通达深度和道路等级都发展不足。农村公路占比较大,未形成环线或网状路网,乡镇间交通联系不畅。全县公路等级以四级公路为主,道路等级普遍偏低。6 .城乡道路客运发展不均衡,物流服务体系尚未建立客运站场建设不足,与“十三五”计划建设相差较大。乡镇客运站和农村客运站相对落后,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部分乡镇客运站设施简陋,难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出行服务的需求。货运市场经营主体多、小、散、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物流园区、农村物流站的建设相对滞后,不能有效支撑物流服务体系的建立,物流服务水平较低。7 .邮政末端基础建设短板明显,普遍服务地区差异较大镇巴县邮政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最
9、后一公里”基础建设存在短板,邮政普遍服务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建设和人民群众用邮需求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城乡公共资源配置不均衡,邮政普遍服务地区差异较大,农村端的邮政普遍服务发展滞后于城市,邮政业作为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未能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8 .交通支撑旅游发展不足,交旅融合发展处于探索阶段旅游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交通运输是旅游业发展的基础支撑和先决条件。然而,镇巴县交通基础设施对旅游业的支撑仍显不足,主要体现在旅游公路建设迟缓,景区通达性不足;另一方面,交通基础设施的旅游服务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主要体现在客运枢纽的旅游信息服务系统、标识引导系统不完善,公路沿线
10、旅游标志标牌设置不足。二、发展形势(-)国家层面发展形势L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交通强国,要求加快构建综合交通网络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至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将分两步走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从2020年到2035年,奋斗15年,基本建成交通强国,进入世界交通强国行列;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奋斗15年,全面建成交通强国,进入世界交通强国前列。基础设施网
11、络体系是交通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础,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因此要求交通运输领域要统筹推进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邮政、物流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全面建成布局完善、互联互通、绿色智能、耐久可靠的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十四五”期将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交通强国的关键时期。2,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要求着力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把这一战略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七大战略”之一。交通建设作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镇巴县是国家
12、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农村交通设施建设滞后,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及脱贫。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十四五”期镇巴县仍需大幅提高农村公路建设水平,继续坚持以交通促扶贫,以交通促发展,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让便捷的交通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交通保障。(二)区域交通发展趋势L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要求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支撑作用镇巴县正加快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重点推进发展现代工业、生态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改善民生以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发挥着基础性先导性服务性作用,“十四五”期对镇巴县而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支撑经济增长、保障物资运输、促进区域与城乡
13、统筹发展等方面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与其相适应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发挥交通运输的支撑作用。2,推进“全域旅游”发展要求加快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按照镇巴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要求,镇巴县将深入挖掘县域旅游资源潜力和优势,突出文旅融合重点,统筹实施建设旅游项目,全力打造旅游精品工程,形成特色鲜明和高美誉度的旅游品牌,努力把镇巴县打造成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完善的旅游交通体系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前提,从根本上解决了游客从旅游客源地到达旅游目的地的难题,同时伴随“交通+旅游”的深度融合,交通项目的旅游功能也被逐步挖掘,交通对旅游产业的发展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因此
14、“十四五”期镇巴县要进一步加快完善交通运输网络,推进交旅融合发展。3.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全面提升客货运服务水平和质量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变化,客货运需求将快速增长,并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的趋势。交通运输应提供个性化、优质的运输服务,不仅要满足量的需求,还要满足质的要求,全面营造安全、舒适、便捷的运输环境,加快大容量公路通道建设,提高其规模和通达深度,逐步建立现代客货运体系。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十四五”期镇巴县交通运输发展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趋势,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三、发
15、展思路及目标(-)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交通强国”及“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立足“三个陕西”,以国家及省、市上位规划为基础,着眼于镇巴县域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按照“强化通道、完善网络、突出枢纽、注重服务”的方针,统筹公路、铁路、航空协调发展,以公路网络为基础,打造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二)基本原则适度超前。继续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快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努力实现基础设施能力适度超前,发挥交通运输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城镇化建设中的基础支撑和先行引领作用。以促进镇巴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生产力合理布局为基本出发点和根本目的,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交通运
16、输的要求,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留有充分的发展余地。服务为本。以建设满意交通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升交通运输服务水平,努力改善农村居民出行条件。突出市场导向,强化政府对市场主体的服务能力,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格局,提升交通运输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撑作用。统筹协调。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发展,强化互联互通,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统筹区域、城乡交通发展,促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交通运输协调发展。推动交通与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互利共赢。改革创新。深化交通运输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快体制创
17、新、技术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创新,努力破解深层次矛盾,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努力破解深层次矛盾,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交通运输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进行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量力而行。建设投资应当量力而行,充分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政府投资能力,严格落实项目建设条件,区分轻重缓急,科学有序推进,坚决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可持续发展。把建设生态文明落实到交通运输各环节,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努力实现绿色发展。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理念,坚守红线定位和底线思维,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发展目标L总体目标到2025年,交通基础设施能力明显增强、运
18、输结构逐步优化、服务效率显著提高、邮政普遍服务水平大幅提升、信息化水平稳步提升、交通运输对旅游业支撑作用进一步加强,基本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公平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2.具体指标通道建设建成Al通用机场一座,建设机场专用道路6公里;建成高速公路97.2公里,建设高速公路连接线12公里;改造国道26公里;建成星子山隧道及引线公路共18.01公里;改建普通省道220.66公里。农村公路建设累计新建或改造农村公路617.606公里(含旅游公路),其中二、三级公路114.29公里,四级公路原级改造503.316公里。城乡公共交通新增镇巴县城至乡镇城乡公交线路4条,新增镇巴城区环线公交线路1条
19、。场站建设建成旅游客运中心站1处、乡镇客运站9处;建成流园区1处、物流配送中心1处、公路货运站1处、农村物流站8处。四、远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布局(-)公路网布局根据陕西省省级公路网规划(2018-2035年),远期镇巴县布局高速公路1条,即S27洋镇高速(洋县陕川界);布局国道1条,即G210(西乡镇巴界四川镇巴界);布局省道4条,即S211(安康汉中界渔渡)、S218(西乡镇巴界铁匠城)、S318(安康汉中界四川两河口界)、S526(西乡五里坝一镇巴巴庙镇)。按照镇巴县农村公路路网规划调整方案(2018年2035年),远期布局县道13条595公里,其中保留原有县道2条,新增县道11条;布局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镇巴县 十四 综合 交通运输 发展规划 简本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86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