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统计学全.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统计学全.ppt(24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教 学 要 求 1.依时到课,确保教学时间。2.通读教材。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留心各组概念间的差别。,3.重视课堂练习。课后自觉完成练习册习题。4.复习统计学(数学)知识。,教材使用说明 教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 陈嗣成主编,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年9月第2版;高校本科教材,13章。合并为 8 章讲授。,引 子,表1.不同类型国家在业人口-产业分布表;表2.中国从业人员产业分布结构演进表;表3.中国人力资源文化结构及演化趋势表;,表4.广东在业人口文化程度构成表;(1990 年人口普查资料)表5.广东常住人口文化程度构成表。(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表
2、6.广州市常住人口文化程度构成表。(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表1.不同类型国家在业人口-产业分布,表2.中国从业人员产业分布结构演进,表3.中国人力资源文化结构及演化趋势(%),表4.广东在业人口文化程度构成(1990 年人口普查资料),表5.广东常住人口文化程度构成(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表6.广州市常住人口文化程度构成(2010 年人口普查资料),第 一 章 概 论,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统计的涵义 是指研究人力资源配置、管理、使用和开发等方面数量规律的学科。(p.2)二、研究对象及其特点(一)研究对象 企业的主体:人。,(二)特点 1.社会性 数据枯燥,反映的却是鲜活的人的社会活动
3、。2.政策性 研究要以人为本,要以关心民生、调动人的积极性为目的。,三、基本概念(一)资源 凡能用于生产人类生存需要产品的各种要素统称为资源。(二)人力资源 指具有劳动能力或将有劳动能力的全体公民。(参见 p.5),(三)人才资源 指人力资源中经过较高层次的教育和训练,思想品德水平较高、专业能力较强的那一部分公民。(四)从业人员 指长期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全部劳动者。特征:1.有一份相对稳定、有酬劳的工作;2.有工作单位或场所。(p.14),(五)企业人力资源(p.14)包括长期工、临时工和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界定原则:“谁负担工资谁统计”“谁发基本工资谁统计”人力资
4、源统计中容易误判人员:,1.离职搞个人承包者(“下海”);2.停薪留职者(自费脱产学习、出国探亲);3.在企业实习的在校学生;4.虽在本单位劳动,但已剥夺政治权利接受刑罚者。(p.14、18),四、学习人力资源管理统计学知识的重要意义 有助于了解我国人力资源的现状、发展变化趋势,研究和掌握其规律性,促进我国人力资源强国目标的早日实现。五、人力资源统计数量指标,(一)指标分类 1.平均指标 平均指标反映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指标类型: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实例:月平均人数、季平均人数、半年平均人数、年平均人数等。(p.15-16),2.时点指标 实例:每日人数、期初人数、期末人数、月
5、末人数、季末人数、年末人数等。(p.15)(二)算术平均数 计算 算术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有三:,1.简单算术平均数=(X1+X2+Xn)n=(xi)/n 例题:某企业某班组有 8 名工人,某日各人的日产量分别是12、12、13、13、13、16、17、17件。求该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解:(件)2.加权算术平均数(权数以绝对数表示),上题如果用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则为(件),如果原始数据为组距式分配数列,则应用组中值代替x。例如:某超市员工销售情况表 日销售额(元)人数 2000-2500 2 2500-3000 7 3000-3500 7 合 计 16,某超市员工销售情况表 日销售额 组中值
6、人数(元)x f x f 2000-2500 2250 2 4500 2500-3000 2750 7 19250 3000-3500 3250 7 22750 合 计 16 46500(元),3.加权算术平均数(权数以相对数即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表示)=还用上述例题的数据进行计算,计算过程及结果列表如下:,结果与上述办法计算的完全相同(三)算术平均数计算的应用 下面表格中,是我国1996-2002年国民经济发展的数据。即为各年度各项指标的发展水平。,1996-2002年我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我们把同一个统计指标在不同时间上的数值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所形成的一列数量称为动态数列。上表中,国内
7、生产总值 GDP数列、年末人口数列都是总量指标动态数列(其中,前者为时期数列,后者为时点数列);,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数列是相对指标动态数列;职工年平均工资数列都是平均指标动态数列。设动态数列的通式为:a0,a1,a2,a3,an,其中,A0 称为最初水平,an 为最末水平。则,1.平均发展水平 对时期数列,平均发展水平计算公式:,例题:某企业 2011年上半年各月工业增加值如下。求月平均增加值(单位:万元)。月 份 1 2 3 4 5 6 增 21.4 23.5 35.7 加 18.6 39.2 28.2 值,对时点数列,分几种情况:(1)连续变动时点数列。如已知某企业一个月内每天的工人人数,求
8、该月日平均工人数。可按上式计算。,(2)非连续变动时点数列。则使用加权算术平均数公式:,例题:某企业 4 月1日有职工300人,4月11日新进厂9人,4月16日离厂4人,求:该企业月平均人数。解:,(3)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计算公式(首末折半法):,例题:某企业2011年第二季度商品库存额如下表(单位:万元)。求该季度平均库存额。月 份 3月 4月 5月 6月 月末 库存额 100 86 104 114,(4)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 计算公式(加权算术平均法):,例题:某猪场2010年生猪存栏数如下表(单位:头)。求该猪场全年生猪平均存栏数。日期 1月1日 3月1日 8月1日 10月1日
9、12月31日 生猪 存栏数 1420 1400 1200 1250 1460,2.发展速度 设动态数列的通式为:a0、a1、a2、a3、an,其中,A0 称为最初水平,an 为最末水平。则:,(1)定基发展速度 指以某一年发展水平为固定基期,依次以其他各年的发展水平为报告期相比较得出来的一系列动态相对数。即,(2)环比发展速度 指以前一年发展水平为基期,以后一年的发展水平为报告期,依次相比较得出来的一系列动态相对数。即,例题:据广州市统计局2011年5月16日公布,广州市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全市常住人口中,同200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9309人大幅上升为19228人,具有高中程
10、度的由20443人上升为22923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7068人下降为36127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23968人下降为15724人,文盲人口为12.07万。比十年前减少了10.97万人。要求:计算各层次人口素质提高的发展速度。解答:列表后计算。,六、我国从业人员分类 按职业分为八大类(一)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二)科技人员;(三)办事员及有关人员;(四)商业、服务业人员;,(五)农、林、牧、渔、水利业人员;(六)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七)军人;(八)其他从业人员。(p.19)七、企业职工的分类,按工种或岗位分:(p.19)(1)工人;(2)学徒;(3)工程技
11、术人员;(4)管理人员;(5)服务人员;(6)其他人员。,(一)按与主生产作业的关系分 1.基本工人;2.辅助工人;3.附属生产工人。(二)按生产技术水平高低分 1.技师;2.高级工;,3.中级工;4.初级工。(p.21)八、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一)概念 企业人力资源素质指企业人员劳动(工作)能力综合水平。,它包括个体素质和整体素质两个方面:(二)个体素质(p.33-34)主要标志是人的体力和智力水平。包括 8 个因素:1.性别 指男、女在生理、心理上的差异,是人力资源标准之一。,2.年龄 年龄影响人的智力、体力水平,成为人力资源重要因素。3.体力 指人体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和灵敏性
12、等。,4.健康状况 指人体八大系统运行状况。5.文化程度 指职工通过教育、训练和实践获得知识的水平。6.智力,指观察力、理解力、记忆力、想象力、思考力、判断力等。7.能力 指综合运用体力和智力的水平。包括运用经验、获得信息、口头表达、说服教育、判断评价、待人处事、动手操作,独立工作等。8.思想状况 指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企业以劳动积极性来描述。重点讲诚信与劳动积极性关系。首先提一个问题:,假冒伪劣商品制造者有没有劳动积极性?有。肯定有。因为利益驱使。因此,我们不能从表面上去谈劳动积极性,必须讲企业家或劳动力的思想水平、价值观。,(三)整体素质(p.34-35)整体指企业的班组、车间、科室或整个
13、企业。整体素质既要看组成整体的个体素质,又要看人员组成的结构是否科学、合理。(四)人力资源素质指标体系,(p.35-37)1.体能综合指标 包括身高、体重、胸围、坐高、上肢长度、下肢长度、呼吸差、肺活量、背力、下肢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协调性、柔韧性等。,2.智力水平指标 指个人智商和各类人员的平均智商。3.健康状况指标 常用企业职工一般疾病及职业病患病情况(发病率、职业病感染率)来描述。,(1)发病率 发病率=一定时期内患病人数/企业总人数(2)职业病感染率 职业病感染率=某时点患病人数/该时点该工种职工总人数,4.文化程度指标 一般以学历来反映。除了看岗位各类学历人员所占比重外,还要看这个
14、比重是否与该岗位学历结构要求相匹配。(见p.37表2-9、表2-10)5.年龄、性别指标 不同的岗位对人力资源配置有不同的要求。,7.能力指标 大多利用考试(或技能竞赛)打分的方法去评判企业人员能力高低。8.劳动积极性指标,(1)出勤率(2)劳动定额完成程度(p.38),A.产量定额完成率 B.超额率=定额完成率1,C.达额面,第二章 企业人力资源变动分析,一、企业人员总量变动核算(一)总量变动分析 1.发展速度(%),2.增长速度(%)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 3.企业人员增减绝对数 企业人员增减绝对数=报告期企业人员总量-基期企业人员总量,(二)企业人员变动分析(p.22-24)1.自
15、然变动(1)新增人数 新增人数来源:大中专毕业生、原家务劳动者、恢复劳动能力的残疾人、“海归”。,企业人员新增率(%)(2)减少人数 减少原因:离退休、退职、病退、死亡、重刑犯、出国定居等。,企业人员减少率(%)2.机械变动(1)流入人数 劳动力市场招聘、外单位调入、录用农村劳力等。,企业人员流入率(%)(2)流出人数 流出原因:开除、除名、辞退、解除合同、自动离职、调出外单位等。,企业人员流出率(%)3.企业人员总周转率(%),4.企业人数总变动平衡:期初总人数+流入人数=流出人数+期末总人数(见P.27表 2-4)(三)企业劳动力的统计分析(P27-32)1.结构变动分析,包括性别结构、年
16、龄结构、文化水平结构、工作岗位结构、工种结构变动等。(见P.27表 2-5、P.28表 2-6),表2-4 企业职工人数增减平衡表,表 2-5 某企业人员岗位配置变化,表 2-6 某厂工人技术等级结构表,2.企业劳动潜力分析(p.28)从劳动生产力和定员两方面看(1)劳动生产力方面 企业可节约人力数,计算结果一般为负值。企业可增加产值,例题:某企业劳动生产率、职工人数和产值如下表。求:如果企业挖潜,可节约人力数量和可增加产值各是多少?(见 p.29 表 2-7.),(2)企业定员标准方面 企业各岗位实际用人数与岗位定员标准比较,全企业实际用人数与定员指标比较,超标人数就是潜力所在。3.工人工种
17、平衡分析 目的使各工种生产出来的零件配套。(实例见 p.30-31),4.企业劳动力市场化分析 主要从企业用人自主权和人才自主流动程度方面看。(p.31)(1)企业用人市场招聘率(%),(2)自动辞职率(%)(3)工作岗位竞聘率(%),(4)竞聘参与率(%)(5)竞聘上岗率(%),第三章 生活日分配统计,一、几个概念(p.46-47)1.生活日 生活日是指每个人一天的自然时间(24小时)及全部活动。2.生活日分配 指生活日的时间分配。,3.工作时间 指生活日中从事有酬社会劳动的时间。(其余为非工作时间)(注意:工作时间含工间操时间,但不包括上班路途时间、午休时间和自愿留下来做好事的时间。),二
18、、工作时间计算(p.49)1.计量单位 1工日-指工作一个轮班时间(8小时)。1工时-指工作一个小时。,2.常用工作时间的统计(p.49-52)(按工日计)(1)日历工日 指日历天数中每天企业实有劳动力人数累计。日历工日是计算期内工作时间的自然极限。计算,日历工日计算公式:(2)制度公休工日 指法定劳动者应该休息的时间,如 法定节假日、双休日。,制度公休工日计算公式:(3)制度工作工日,指劳动者应该工作的时间总量。制度工作工日计算公式:,(4)缺勤工日 指劳动者在规定应该工作的 时间由于个人原因(病、事、伤、旷工等)全日缺勤的人数 累计。缺勤工日计算公式:,(5)出勤工日(p.50)指劳动者在
19、规定的工作日内,每天实际上班工作的人数累计。出勤工日计算公式:,(6)停工工日 指劳动者在出勤后,由于企业原因(停电、停水、停气、机器故障、任务安排失当等)全天不能工作的人数累计。停工工日计算公式:,(7)非生产工日 指劳动者在出勤后,全天参加非本职工作(如抢险救灾、社区服务、教育培训等)的人数累计。,非生产工日计算公式:(8)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日,3.工作时间损失的经济分析(p.60)(按工日计)(1)产量减少(2)企业工资损失,(3)加班工资 4.工程技术人员工作时间损失(p.68-73)(1)用非所学 官本位,研而优则仕,人为地限制他们做出更大贡献。,(2)过度劳累 待遇差,工作时间长,体
20、弱多病,甚至英年早逝。(3)大材小用 无助手,辅助性工作占用过多时间。,(4)精力分散 有后顾之忧,家务和子女教育占用了大量时间。(5)知识老化 无定期进修与学术休假制度。,(6)缺乏信任 聪明才智未充分发挥。三、非工作时间分配统计(p.63-68)(一)非工作时间分类,1.必须时间 指满足个人生理和社会伦理需求的时间。如饮食、睡眠、休息、卫生保健、家务、照料老人和孩子、参加社会义务活动等。,2.闲暇时间 指用于劳动者自身教育培训、精神文化需求所支付的时间,如读书、听广播、看电视和演出等以及教育子女、社会交往、体育锻炼、旅游、娱乐、种花养鸟、宗教等活动的时间。,第四章 劳动保护统计,一、劳动环
21、境的概念(p.76)指涉及劳动者安全、卫生、健康等的各种因素。如生产场所、道路、照明、采光、通风、温度、湿度、电场、磁场、气味、粉尘、噪声、振动、辐射、毒气、污水、微生物(寄生虫)、工作安排与强度等。,二、劳动保护的概念(p.75)指为劳动者提供健康、安全的工作条件,使之能顺利地从事劳动和作业的一系列措施。三、劳动环境、劳保的评价(一)绿化(美化)(p.78)1.绿化复盖率(%),人均绿化面积,(二)空气有害物质浓度 1.浓度 单位:mg/m3、粒数/cm3 2.超标倍数、超标率(国标、世标)(三)设备完好率(p.79),1.设备完好率(%)2.设备故障发生率(%),而制度开动台时,(四)劳保
22、设施达标率(%)(p.80)(五)劳保用品发放、使用情况 品种发放率(%)、人数发放率(%)、实际使用率(%),四、女职工和未成年工劳保(一)女职工劳保 女职工平均比例在 40%左右,不同行业、不同工种有所不同。劳保要求:注意女性特点,不适宜安排,重体力、高空、潮湿等工种;保护其月经期、怀孕期、哺乳期权益等。(二)未成年工劳保 对16岁以上、18岁以下的职工,工作制度、工种、劳动强度等方面的安排应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成长。,五、工伤事故(P.91-99)(一)工伤事故定义 在生产作业现场发生的、与生产有关的、职工人身突然受到的伤害(含死亡)。(二)工伤事故分类,1.按直接原因分:22种 物体打击
23、、车辆伤害、机器工具伤害、起重伤害、触电(含雷击)、淹溺、灼烫伤、火灾、刺割、扭伤、高处坠落、倒塌、冒顶、透水、放炮、爆炸(火药、瓦斯、锅炉和受压容器等)、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冻伤、跌伤、野兽咬伤等)。,2.按管理原因分:11种 防护、保险、信号装置缺失,设备、工具、附件缺陷,个人防护用品缺乏或有缺陷,光线不足,工作场所地点或通道情况不良,操作规程或制度缺失,劳动组织不合理,现场指挥失误,设计缺陷,不懂操,作技术知识,违规操作或不遵守劳动纪律及其他。3.按伤害程度分:2种 轻伤:未造成重伤,休息1个工作日及以上者。,重伤:伤害严重(灼烫伤面积 1/3 以上、严重骨折、严重脑震荡、眼睛有失明危
24、险、肝脏严重损伤、内出血、要动大手术挽留生命等)4.按工作日损失分:,轻伤:损失1-104个工作日;重伤:损失104-5999个工作 日;死亡:损失6000个工作日及以 上,并有人员死亡。5.按一次性死亡人数分:,重大伤亡事故:死亡 1-2人;特大伤亡事故:死亡3人及以上。6.按经济损失分:一般事故:小于 1 万元;较大事故:1-10 万元;,重大事故:10-100 万元;特大事故:100万元及以上。(三)工伤事故的统计 1.工伤死亡率,2.工伤事故经济损失(1)直接损失 事故处理费用及财产损失价值。(2)简接损失 指事故造成的停产、减产损失,汚染处理、新职工培训等费用。,其中,产量损失 一般
25、间接损失是直接损失的4 至 7 倍。(海因利希事故损失计算法),事故总损失 式中:A、B、C、D 分别代表各项的单位损失费。(西蒙兹事故损失计算法),六、职业病统计(P.100-108)(一)职业病定义 指由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各行各业的职业病不同。(二)法定职业病 指国家法规认可的职业病。法定职业病分为十类115种:,(见 2002年国家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布的职业病目录):1.尘肺(含矽肺、石棉尘肺、水泥尘肺等)。2.放射性疾病。3.职业中毒(含铅、汞、镉、铀、苯、酚、光气、甲醛、CO,等中毒)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如中暑、高原病等。5.生物因素职业病,如炭疽病等。6.皮肤病
26、,如接触性皮炎、痤疮等。7.眼病,如白内障、电光性眼炎。,8.耳鼻喉口腔病,如噪声聋。9.肿瘤。10.其他,如职业性哮喘。(四)职业病的统计 1.职业病患病率(%),2.职业病普查受检率(%),第五章 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效益统计,一、劳动生产率的概念(p.109)指在单位时间内,劳动者生产产品的数量或其市场价值。,一、劳动生产率的计算(p.112-1.按标准实物产量计算 实例:p.114表5-1.,表 5-1 某年某化肥厂的产量,2.按总产值计算 3.不同人员范围的劳动生产率计算(p.118-)企业劳动人员范围有:从业人员、职工、直接生产人员、生产工人与基本生产工人等分,类。注意直接生产人员、生
27、产工人与基本生产工人的区分。(见p.119-120)常用职工劳动生产率(即全员劳动生产率)为,二、劳动生产率指数和指数体系(一)指数知识补充 1.指数的定义 指数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变动或差异程度的相对数。2.指数的分类,个体指数 数量指标指数统计指数 综合指数 总指数 质量指标指数 算术平均数指数 平均指数 调和平均数指数,3.常用指数分述(1)个体指数 指反映个别现象在不同时间上数量变动的相对数。,如 式中,p1、po 为报告期和基期的价格;q1、qo 为报告期和基期的产量。,(2)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A.数量指标指数 指反映数量指标(如产量、销售量)变动的动态相对数。B.质量指标指
28、数 指反映质量指标(如劳动生产率、价格、单位成本)变动,的动态相对数。(3)总指数(综合指数)指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变动的动态相对数。常见的总指数有: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商品价格总指数等。,3.综合指数 属总指数之一种,是指由两个总量指标对比所形成的指数。(1)综合指数编制原则 两句话:求数量指标指数时,质量指标固定在基期;,求质量指标指数时,数量指标固定在报告期。(2)编制方法 A.数量指标指数编制 以编制销售量指标指数为例。,a.求销售量个体指数 式中,q1、q0 分别为各产品报告期、基期销售量。b.商品销售量总指数,式中,p0 为基期商品价格。例题:下表为三种产品销售资料。计算各产品销
29、售量个体指数和产品销售量综合指数。,三种产品销售量总指数计算表,B.质量指标指数的编制 以产品价格总指数(综合指数)编制为例:a.求价格个体指数 式中,p1、p0 分别为各产品报告期、基期价格。,b.求产品价格总指数:式中,q1 为产品报告期销售量。,例题:按照上题中的数据,求三种产品的价格总指数(综合指数)。,三种产品销售量总指数计算表,4.指数体系 指在性质上有联系、在数量上存在对等关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指数所构成的整体。例如,产品销售额指数(体系),工业总产值指数(体系)产品总成本指数(体系),(1)构成指数体系的条件:A.各指数的乘积等于总指数;B.总指数实际发生的差额等于各指数的分子
30、与分母之差的和。例如,对于销售额指数(体系),有:,和 q1p1-q0p0=(q1p0-q0p0)+(p1q1-p0q1)(2)指数体系分析 A.双因素分析 步骤:,a.写出总指数等于各因素单项指数乘积的表决式;b.求总指数和总指标增长的绝对数;c.求各因素对总指标影响的相对数和绝对数;d.验证总指数与各因素指数之间的数量关系。,例题 1:某产品的资料如下表。分析该产品产值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产量增加还是价格增长?指 标 基期 报告期 产值(万元)200 255 出厂价(元)80 85 产量(吨)25000 30000,例题2:总量指标多变动因素分析 某企业三种产品的销售资料如下表。请分析:该企业
31、销售额增长的主要因素是销售量增加还是价格增长?,某企业三种商品销售资料表,B.平均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 由两个平均指标对比而形成的相对数,称为平均指标指数。常见的平均指标指数有:平均工资指数、平均单位成本指数、平均劳动生产率指数等。,平均指标指数计算公式:,上式中,、分别为报告期和基期的平均数,属质量指标;X1、x0 分别为报告期和基期的变量值;f1、f0 分别为报告期和基期的次数;、,为组的权数,是f的变 形,属数量指标。平均指标指数可分解为固定构成指数(属质量指标)和结构影响指数(属数量指标)。用公式表示为:,平均指标 固定构成 结构影响 指数 指数 指数,其中,固定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
32、=,三种指数的绝对数之间的关系有:=,即总平均数的增长额=各组平均数变动对总平均数的影响额+结构变动对总平均数的影响额。例题:某企业的职工人数及工资资料如下表。试分析其总平均工资的变动及各因素的影响。,(一)劳动生产率指数(p.125)劳动生产率指数是指两个不同时期的劳动生产率的比值。,(二)劳动生产率指数体系(p.128)劳动生产率指数体系由劳动生产率总指数(即可变组成指数)、固定组成指数、结构影响指数组成。即:,即,式中,-劳动生产率总指数;-劳动生产率固定组成指数;-劳动生产率结构影响指数;,q1、q0-报告期和基期企业各组成单位的劳动生产率;T1、T0-报告期和基期企业各组成单位的职工
33、人数;、-报告期和基期 企业各组成单位的各部分人员所占的比例。,注意:劳动生产率指数体系中,三个指数之间,除了上式之外,还有以下关系:,例题1:(见P.128-130,表5-3,但原题解有错)某企业两个车间的统计资料如下表。求出各车间的劳动生产率、生产率指数,并通过计算回答:影响企业生产率变化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例题2:(见P.130-132,表5-4,但原题解有错)某企业基期和报告期工人的结构变动统计资料如下表。问:企业的全员劳动生产率是怎样受生产工人劳动生产率和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和这两个因素变化影响的?,即,式中,、-报告期和基期生产 工人劳动生产率;、-报告期和基期生产工人占全员比重。,
34、上述这一类计算属于统计学指数分析的多因素分析。有如下规则:1.各因素排列顺序:数量指标在前,质量指标在 后。,2.因素替换各指标时间选择:分析第一个因素对总指标的影响时,将后面各因素固定在基期。分析第二个因素对总指标的影响时,将刚分析过的因素固定在报告期,后面的因素仍然固定在基期。以此类推,直至全部因素分析完毕。,第六章 劳动报酬统计,劳动报酬是劳动者从为社会所创造的新价值中取得的、并归个人占有和支配的那部分社会产品的市场价值。一、工资(名义工资)指职工定期从企业领取的一定数额的货币或其他劳动报酬的总称。(167),二、工资形式 月工资,计时(日)工资、计件工资、年金,奖金、津(补)贴、加班费
35、等。(P.168)三、工资统计(P.177-)(一)平均工资(P.178)1.平均工资的定义,2.平均工资指数(P.179),上式中,X1、X0-为报告期、基期 各类人员的平均工资;T1、T0-为报告期、基期各类人员的平均人数;、-为报告期、基 期各类人员在企 业全部人员中的比例。,3.平均工资指数体系(P.179-181)公式表示为:,并有以下关系式:,应用实例:见教材182-183页表7-6.,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情况如下表。试分析其总平均工资的变动及影响因素。,(二)实际工资分析(P.183-201)实际工资是指职工用货币工资实际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三)洛伦茨曲线与基尼系数
36、 1.洛伦茨曲线(p.191-)洛伦茨曲线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洛伦茨于1905 年创立、用来研究国民收入差异的曲线。曲线是用“五等分法”绘制的。,收入,绝对公平线,A,B,人口,“五等分法”(P.188)将全体人口按收入从高到低排序,并分为五等分,着重分析收入最高的 1/5 和最低的 1/5 的两部分国民的收入占全国财富的比重,从而判定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性。,洛伦兹曲线及分析(P.191-192)2.基尼系数(P.189-190)基尼系数是在劳伦茨曲线的基础上产生的,它用于对国民收入分配的公平程度进行数字化描述。,(1)基尼系数图形表示法 G=A/(A+B)G 取值范围及判断原理:取值范围:01
37、之间。G=0,表明收入平均分配;G 在0.20.3之间,表明收 入分配比较平均;,G 在0.30.4之间,表明收入分配基本合理;G 在0.4 0.5之间,表明收入分配差距较大;G 在0.5 以上,表明收入分配差距悬殊;G=1,表明全部财富集中在个别人手中。,(1)基尼系数的公式表示法式中,G-基尼系数;N-接受调查总人数;X-接受调查人员的平均工资。,实例:见P.189表7-9.,第七章人力资源开发与成本统计,一、职业技能开发(P.202)职业技能指从事某一种职业应具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一)职业技能鉴定(P.202)指按照行业执业标准,对从事某种职业应有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进行考核和确认
38、。,职业技能鉴定一般由理论知识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两部分组成。(三)职业技能鉴定统计(p.214)1.参与率(%),2.合格率(%)二、人工成本(P.221)人工成本指企业使用人力资源所支付的费用。(一)人工成本的内容(P.221),(一)人工成本的内容(P.221)含工资,离退休费,医疗、保险、福利,住房、培训、劳保及其他相关费用。(二)人工成本的统计 1.平均人工成本(P.227),2.平均人工成本指数(P.229),3.人工成本总额指数(P.230)即,式中,L1、L0-报告期和基期的平均人工成本;T1、T0-报告期和基期的从业人员人数。,实例:P.231表 9-2.,第八章 企业劳动关系
39、与社保统计,一、劳动关系(P.235)劳动关系指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相互关系。雇主可以是个人、企业和政府机构;雇员可以是工人、职员或办事员。(一)劳动关系的主体,雇主与雇员都是主体。政府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是第三方特殊主体。(二)劳动关系的内容 包括劳动合同、劳资谈判、劳动争议与仲裁及其他劳资纠纷。,二、劳动者参与(P.236-)(一)劳动者参与的组织形式 1.企业工会(P.236)工会是企业员工自愿参加的群众组织,目的是维护员工合法权益,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2.职工代表大会(P.237-238)企业应定期召开职工代表大会讨论企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每次大会必须有 2/3 以上的代表参加。
40、职代会代表通过提交提案和督促行政部门落实提案来履行职责。,3.合理化建议活动(P.238)4.技术革新活动(P.239)5.劳动竞赛(P.239)三、劳动争议(P.241-)1.劳动争议的实质 劳动关系各主体之间对权利和义务存在不同认识,因而产,生纠纷和争执。劳动争议主要发生在企业行政与职工之间。2.劳动争议的根源(1)雇主与雇主地位不同,利益不同;(2)劳动法规不完善。,3.劳动争议统计指标(P.243-)(1)每千名职工劳动争议件数,(2)处理结案率(%),3.调解结案率(%),四、社会保障(p.246)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立法等强制手段形成的专门消费基金,对因生、老、病、死、伤残或自然灾
41、害而生活困难的公民,给予帮助,以确保基本生活需要。,(一)社保体系的构成 社保体系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等组成。1.社会保险 包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等。,2.社会救助 指对失去经济来源、遭遇不幸等贫困者实施经济帮扶,以保障其生活达到当地最低生活水准。3.社会福利 指以改善和提高公民物质与,文化生活水平为目的的公益投入。4.社会优抚 指对军人、干警及其家属进行优待和抚恤,以稳定军队、维护国家安全及社会安定。,(二)社保体系统计(P.248-255)1.退休养老保险复盖率(%),2.工伤保险复盖率(%),3.医疗保险参保率(%),4.生育保险受惠率(%),5.企业缴纳社保到位率(%),6.员工缴纳社保到位率(%),(三)企业福利(P.256)企业福利是指企业按规定提取、用于员工集体和个人共同需要的公益性费用。,企业福利费支出范围:(1)集体福利事业的投入,如职工饭堂、浴室、理发室、洗衣房、哺乳室、托儿所、幼儿园等;(2)职工文娱体育活动开支;(3)职工困难补助;,(4)职工计划生育补贴;(5)职工探亲路费补贴;(6)其他福利开支,如冬季取暖费等。,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8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