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统计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统计学课件.ppt(37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3、动态平均数的计算,绝对数动态数列的序时平均数,(1)时期数列 为各期发展水平,为时期数。,(2)时点数列 1)连续时点数列(以天为间隔的时点数列)数列资料逐日登记逐日排列 数列资料非逐日变动,变动时登记,2)间断时点数列(间隔在一天以上的数列)先求两时点指标值的平均数,再以 间断时间为权数加权平均 当时间间隔相等时(首末折半法),1、某企业上半年各月的产量如下,求上半年的平均产量。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18530.7 21617.8 26635.4 34515.1 45005.8 57733(吨)2、某企业某月每天的工人数为,求月平均人数。3、某厂一月份产品库存量如下,求该月
2、的平均库存量。1 4 9 15 19 26 31(日)33 40 39 23 2 16 20(吨)4、某企业第三季度职工人数如下,求第三季度平均职工数。6月30日 7月31日 8月31日 9月30日 435 452 462 576(人)5、某产品2005年的库存情况如下,求该年的平均库存量。1月1日 3月1日 7月1日 8月1日 10月1日 12月31日 38 42 24 11 60 0(台),相对数与平均数数列的序时平均数,分别求出构成数列子项与母项的绝对数数列的序时平均数,再对比。即,例 某企业有关统计数据资料如下,求第四季度平均月劳动生产率。,众数的确定 1、未分组及单项式分组的众数 根
3、据定义,出现次数最多或最普遍的 变量值即是众数。,(三)众数 变量数列中出现次数最普遍的变量值,用 表示。,例 某班组10名工人某日产量如下:35、30、35、40、35、42、30、35、35、32件 确定该班组日产量的众数。,例 某车间工人技术等级分布如下,确定其众数。,2、组距式分组的众数 1)确定众数组次数最多的组 2)计算众数近似值,例 某地区家庭收入情况如下,确定其众数。,(四)中位数 数列按大小排序处于中点位置的数值 称为中位数,用 表示。,中位数的确定 1、未分组与单项式分组数据的中位数 1)数值按大小顺序排序;2)当变量值个数为奇数时,处于 中点位置的数值为中位数;为偶数时,
4、处于 与 两位置数值 的简单算术平均数为中位数。,例 两小组分别有7名与8名学生,其身高为:1.78 1.65 1.58 1.80 1.72 1.60 1.67(米)1.61 1.77 1.56 1.82 1.79 1.63 1.76 1.66(米)确定两组身高的中位数。,例 某车间80名工人技术等级分布如下,确定其中位数。,例 两小组分别有7名与8名学生,其身高为:1.78 1.65 1.58 1.80 1.72 1.60 1.67(米)1.61 1.77 1.56 1.82 1.79 1.63 1.76 1.66(米)确定两组身高的中位数。,2、组距式分组的中位数确定 1)确定中位数所在组
5、数据中点组 2)计算中位数近似值,例 某地区家庭收入情况如下,确定其中位数。,简单直观、计算简便,但易受极端数值影响,不能全面反映数据的变异情况。,(一)极差:数据集里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也称为全距。极差越大数据离散程度越大,反之越小。,四、离散程度分析,特点,(二)标准差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的 算术平均数称为方差,用 表示;方差的平方根称为标准差,用 表示。未分组数据 分 组 数 据,标准差是测定离散程度最主要的指标。标准差愈大,数据离散程度愈大;反之愈小。,计算器统计功能计算平均数及标准差 1)开机显示STAT或SD 2)输入 数据 按 DATA 键 按 DATA 键 按 DAT
6、A 键 3)按 键,求出平均数与标准差。(若是未分组数据,则把次数都定为1),(三)变异系数 变异指标与算术平均数之比。常用的是标准差系数即:,变异系数越大,变量差异的相对程度越大,其平均数的代表性越低。,例 甲、乙地区家庭月平均收入分别为5000元与 6000元,标准差为300元与330元。比较两地 区家庭收入的差异程度。,复杂现象总体数量综合变动的相对数。复杂现象总体是不能直接加总的多种现象 构成的总体。,一、指数的含义,二、指数的作用,综合反映复杂现象总体数量的总变动情况 分析各因素变动对现象总体变动的影响程度 分析现象总体发展变化的趋势,三、指数的分类,个体指数与总体指数 按指数反映的
7、现象范围不同 综合指数与平均指数 按总指数编制的方法不同 数量指数与质量指数 按指数表明的指标性质不同,指数体系的形成由现象存在的必然联系决定 商品销售额=销售量销售价格 销售额指数=销售量指数销售价格指数,五、指数体系与因素分析,(一)指数体系,由三个或三个以上有内在联系的指数构成的有数量对等关系的整体。,(二)因素分析 借助指数体系分析现象总体变动受各 因素变动作用的影响程度。,总量指标变动的因素分析,1、个体指数体系分析(简单现象总体),例 某企业本年度与上年度的总产值、职工人数 与全员劳动生产率数据资料如下,试对该厂 总产值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2、综合指数体系分析(复杂现象总体),平
8、均指标变动的指数分析,要构建平均指标指数体系要编制三种指数,例 某高校教职工两个不同时期的工资情况下表,试分析教职工工资水平与教职工结构的变动,对该校总平均工资水平的影响。,一、相关分析,客观现象的数量依存关系分两种函 数 关 系现象的数量依存关系是十分严格确定性数量关系.相 关 关 系现象的数量依存关系是非确定性的数量关系。即现象间存在数量上的依存关系,但数量依存关系是不确定的。,1、相关关系,按相关的程度分为 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与不相关 按相关的方向分为 正相关与负相关 按相关的形式分为 线性相关与非线性相关 按影响因素的多少分为 简单相关与多元相关,2、相关关系的种类,3、相关关系的描
9、述,散点图 以横坐标代表自变量x,纵坐标代表因变量y,将两变量用坐标点画出来,表明相关点分布 状况的图形。它是描述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种直观方法,可判断两变量是否相关,可描述相关的形态,但不能精确测定变量间关系的密切程度。,(1)一元线性相关系数的计算 相关系数是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 和相关方向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度量称 一元线性相关系数。,4、相关系数的测定,(2)相关系数的意义 1)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 1r1 2)r 0 时,表明变量x、y为正相关 r 0 时,表明变量x、y为负相关 3)r=1时,表明 x、y 完全线性相关 r=0 时,表明 x、y 不存在线性相关,例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家庭月收入与月储蓄间 的相关系数。,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二、回归分析,对具有相关关系的变量间的数量变化规律进行测定,拟定相应数学表达式,以便从一个已知量推测另一个未知量。,例 根据前例数据,拟合家庭月储蓄与月收入 的回归方程。,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8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