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基础教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造学基础教案.ppt(46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1章 创造学与创造原理,第2章 创新思维,第3章 创新技法,创造学基础,第1章 创造学与创造原理,第一节 创造学概述 一、创造与创新1、创造的含义 创造是一种其他动物所不具备的、特有的人类社会活动,其特征是具有显著的新颖性和独特性。新颖性和独特性:第一次、非重复性。2、创新的含义 美国经济学家熊比特:一项发明的具体应用可看成一项创新。1996年,中国创新工程: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研究开发、生产及商业化应用有关的技术经济活动。,3、创造与创新的比较 创造注重:研究发明具有显著新颖性和独特性的东西(工艺、产品、方法)创新注重:将新的东西转换为现实,并取得实效。创新的核心在于创造,创新的理论
2、基础是创造学。创新与创造的比较:P1、P2二、创新的意义1、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1995年,江泽民,全国科技大会 1996年,国家创新工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工程、以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知识创新工程。2、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基础 3、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4、创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 三、创造学的组成与特征 创造学是一门研究创造的规律和方法,研究人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创造新事物、新产品、新方法、新工艺。创造学组成:创造哲学、创造心理学和创造工程学。其中:创造工程学为其中最实用的分支。创造学特征:主体性、控制性、新颖性、功利性、综合性。,第2节 创造原
3、理 一、组合原理 将不同的事物个体进行组合,从而形成新的事物。1、同类组合 易拉罐救生筏2、异类组合 发动机、离合器、传动机构汽车3、主体附加 折扇、导游图导游折扇,4、重组组合 螺旋桨、机体、稳定翼稳定翼、机体、螺旋桨(新型飞机)二、综合原理 综合不是将研究对象进行简单叠加,而是将欲综合的各个事物进行分解,然后根据需要将分解出来的有关部分进行重新组合。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 日本:善于综合的民族,上世纪无一项重大发明,但善于综合别国先进技术,创造出许多世界一流的技术和产品。,三、移植原理 将一个已知对象中的概念、原理、方法、内容或部件等运用或迁移到另一个待研究的对象中,从而使研究对象产生新的突
4、破。电影机24帧动、停间隙运动难题缝纫机布料、机针间隙运动成功的电影机 外溢的中药罐泡菜坛+边缘开孔不外溢的中药罐四、逆反原理 1、原理逆反 声音引起振动振动还原成声音留声机 楼梯人步行上楼,人楼梯上行上楼,2、属性逆反 实心建筑材料空心建筑材料新型建筑材料 3、方向逆反 电风扇反向抽气扇 葡萄酒倒置密封好的葡萄酒4、大小逆反 小型机械小型化微型机械 五、变性原理 通过改变现有事物的某些属性(颜色、气味、光泽、结构、形状、硬度)而导致发明创造的原理。,六、完满原理 对现存的事物或产品进行利用分析,找出未被充分利用和完满利用之处,针对这些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设计,从而导致创造发明。1、整体完满充分利
5、用分析 对一个事物或产品的整体利用进行分析,了解该事物或产品是否在时间和空间上均被利用了。床时间利用分析、空间利用分析折叠沙发床 2、部分完满充分利用分析 对一个事物或产品按一定层次进行分解,对其各个部分进行整体利用性分析。只有在各个部分的利用率大致相当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整体的充分利用。,耐磨鞋底鞋子不均匀磨损 可换鞋跟七、迂回原理八、群体原理,第2章 创新思维,第一节 创新思维概述一、创新思维的含义 创新思维就是一种新的方式,用以处理某些事情或表达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例:自动番茄摘收机的研制 研制难点:番茄摘收容易破裂 思维方式1:控制摘收机抓力大小能抓住番茄又不会使番茄破裂 思维方式2:培
6、育硬皮番茄新品种能承受较大抓力,思维方式1为习惯性思维,既采用耳闻目睹的问题作比较,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2为创新性思维,它采用了一种从问题的源头解决问题的方法。二、创新思维的特点 1、突破性 不循规蹈矩,开辟独特新颖的思路。2、求异性 不迷信权威、不拘泥传统、不盲从众人 3、非逻辑性 突发性、跳远性、直觉性和灵感性。,4、开放性 敢于突破思维定势,从封闭性中解放出来,第二节 创新思维的过程与训练一、创新思维的过程 1、准备阶段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收集资料分析现有的解决方案。2、酝酿阶段 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和方案。3、顿悟阶段 获得解决问题的创新方案。4、验证阶段 对解决方案进行反复
7、的理论和实践验证,进行修改和优化。,二、创新思维的训练 1、多角度看问题 例:出差用的小行李车 旅行者:轻便 退休职工:户外小椅子 家庭主妇:购物小车 年轻母亲:乘坐幼儿 盲人:手杖 2、寻求多种答案 3、破除思维定势,4、重视意外发现 5、增强探索意识,第三节 创新思维方法一、想象 1、想象的含义 想象是在头脑中塑造未曾感触过的事物的形象,或者将来有可能实现事物的形象思维方式。2、想象的类型(1)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是指有预定目的的、自觉的想象,也称为积极的想象,包括:I再造想象:根据他人对某事物的描述,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II创造想象:根据一定任务和目的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心理过程
8、。,III.幻想:一种与生活愿望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2)无意想象 没有预定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如做梦、走神等。、想象能力的培养(1)借助形象思维强化想象(2)借助超常规假设强化想象(3)借助联想强化想象二、联想 1、联想的含义 联想是指思路由此及彼的连接,即由所感知的事物、概念和现象的刺激而想到其他事物、概念和现象的心理过程。,例:自行车胎的发明 正在花园浇水的美国医生:卵石路上颠簸的自行车手中的橡胶水管冲气的自行车内胎例:建立鸡月球的关联链 鸡鸟飞机宇宙飞船月球 2、联想的类型(1)相似联想例:方便面方便粥,戒烟糖戒烟茶(2)相关联想例:教师无尘黑板(3)因果联想例:进入2000年纪念
9、邮票,(4)对称联想例:冷风扇热风扇(5)仿生联想例:鲸鱼外形潜水艇(6)仿形联想例:(7)强制联想 例:1、联想能力的训练(1)分类训练 给定联想的起点词,进行联想类型的训练。,例:鸡鸭、鹅、鸟.鸡蛋、孵化、小鸡 晨啼、生物钟(2)综合训练 给定联想的起点词和终点词,进行多种多样联想链的训练。例:粉笔原子弹 见 三、灵感 3、灵感的含义与特点 灵感是对长期思考问题的顿悟。其特点如下:,(1)突发性(2)瞬间性(3)情感性2、灵感的培养(1)积累(2)迷恋(3)松弛(4)触发四、直觉1、直觉的含义与特点,对问题答案迅速的预感和判断。它具有顿悟性、直感性和无意识涌现等特性。例:爱迪生确定鱼雷形状
10、 2直觉的培养(1)多思(2)善思(3)神思,第四节 创新的思维形式一、发散思维1.发散思维的含义与特点 心理学家吉尔福特:从给定的信息中产生信息,从同一来源中产生各种各样、为数众多的输出。特点如下:(1)流畅性(2)变通性(3)独特性2.发散思维的常见形式(1)多路思维(2)立体思维,例:图2-1,2-2 3.发散思维的训练(1)材料发散(2)功能发散(3)结构发散(4)形态发散(5)组合发散(6)方法发散(7)因果发散(8)关系发散,二、集中思维 1.集中思维的含义与特点 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是一对互逆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已有的众多信息中寻找最佳的解决问题方法的思维过程。其特点如下:(1)惟一
11、性(2)逻辑性(3)比较性 例:美国某玩具公司(P20)2.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的互补 P20,图2-3,三、横向思维 1.横向思维的含义 接收和利用其他事物的功能、特征和性质的启发而产生新思想的思维方式。例:妙龄少女的智慧(P21)2横向思维的类型(1)横向移入:借助其他事物的原理和方法解决当前问题 例:鲁班:草叶划破皮肤锯子(2)横向移出:将已有创造成果应用于新的领域(3)横向转换:将问题进行转化为另一侧面,予以解决 例:草船借箭、曹冲称象,四、纵向思维 1.纵向思维的含义 通过对事物演变过程的不同阶段上的功能、特征和性质的变化而产生新观点、新思想和新创意的思维方式。2.纵向思维的类型(1)
12、纵向深入(2)纵向展出 五、逆向思维 1逆向思维的含义 从事物的相反方面进行思考,2逆向思维的类型(1)时序逆向(2)原理逆向(3)结构逆向(4)功能逆向(5)因果逆向(6)状态逆向,第3章 创新技法,第1节 创新技法的原理和作用一、创新技法的原则1围绕议题、自由畅想2集思广益、量中求质3信息刺激、延迟判断4制造压力、环境促进 二、创新技法的类型 P25,图3-1,第2节 激励型创新技法一、奥氏智力激励法1技法原理与原则:技法原理:小型会议(智力激励会)第一个人提出设想他人受到启发另外的人提出设想反复进行技法原则:(1)自由思考原则(2)延迟评判原则(3)以量求质原则(4)综合改善原则,2运用
13、要点 I智力激励会会前准备(1)确定智力激励会的主题(2)选择会议主持人(3)确定参会人选(4)提前下达会议通知 II智力激励会的步骤(1)热身活动(2)主持人介绍情况(3)自由畅谈 III会议加工整理,二、默写智力激励法 又称“653”会议法:每次会议6个人参加,每个人发言5分钟(书写卡片),每次发言提出3个设想。步骤:主持人宣布会议议题6个会议参加人员分别在卡片上填写3个设想(5分钟)将卡片转给右边到会者浏览从别人的3个设想中得到启发,6个会议参加人员再在卡片上填写3个新的设想反复进行6次108个设想 优点:避免少数人争着发言,部分参会人员失去发言机会,以至遗漏设想,或参会人员表达不清而影
14、响激励效果。三、卡片式智力激励法四、三菱式智力激励法 运用要点:P29,表3-1,第3节 设问型创新技法一、奥斯本的检验表法1技法原理(1)检验表 把想到的重要内容扼要地制成表格,便于以后对每项内容进行逐个检查。检验表如P30,表3-2。(2)检核内容及其含义 见 P30(3)典型实例 例:幻灯机的创新 见 P31,表3-3。,(4)运用要点 见 P32 二、和田12法 略(见 P32)三、5W2H法1技法原理 5W+2H,2运用举例 见 P34,第4节 列举型创新技法一、缺点列举法1技法原理 通过对现有事物缺点的列举和分析,提出改进方案,从而获得创新和发明。例:凹底篮球鞋的发明。见 P35。
15、2运用要点(1)做好心理准备(2)举缺点的方法 用户意见法,开会列举法 对比分析法 二、希望点列举法 1技法原理 通过发现人们的某些希望和需求,并迅速推出满足这些希望和需求的产品。2希望点列举的基本类型(1)固定目标型:创造对象确定(2)目标离散型:创造对象不确定 3运用要点,(1)重视人类需求的分析 需要层次原理:P36-37,图3-2(2)注意特殊群体的需求和希望(3)善于发现潜在的需求 4列举希望的方法(1)观察联想法(2)召开希望点列举会(3)向用户和商店征求意见(4)对社会各阶层进行抽样调查 5希望的分析和鉴别,三、特征点列举法 1技法原理 通过对发明对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并一一列出,
16、然后探讨能否改进及怎样改进的方法。特征分为:名词特征、形容词特征、动词特征。2操作步骤(1)确定课题,加以分析(2)围绕课题,列举特征(3)分析特征,提出设想 运用要点:P39,表3-5,第5节 推理型创新技法一、类比法1技法原理 在创造活动中,应用比较的方法,把陌生的对象与熟悉的对象进行对比,把未知的东西与已知的东西进行对比,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产生创新成果。2类比的分类(1)直接类比。(2)仿生类比。(3)因果类比。(4)对称类比。(5)综合类比。,3运用要点(1)选择合适的类比对象(2)拓宽知识面(3)对类比得到的结果进行验证 二、移植法 1技法原理 把事物的原理、结构、方法、材料等移植
17、到新的载体,用以变革和创造新事物。例:香水喷雾器-汽车发动机的汽化器 2移植的分类,(1)原理移植(2)结构移植(3)方法移植(4)材料移植 3运用要点(1)成果推广型移植(2)解决问题型移植 三、形态分析法 1、技法原理 利用数学中的排列组合原理,形成大量的方案,并进行方案筛选,从而得到创新方案。,2运用要点(1)因素分析(2)形态分析(3)方案列举(4)方案筛选 运用要点:P43,表3-6,第6节 组分型创新技法一、组合法1技法原理 通过创新思维将已知的若干事物合并成一个新的事物,使其在性能和服务功能上发生变化,以产生新的价值。2组合法的分类(1)主体添加(2)异类组合(3)同物自组(4)重组组合(5)信息交合法,例:肠类新食品的系列创意P45,图3-3 二、分解法1技法原理 将一个整体食物进行分解,将分解出来的部分进行改进完善,形成新产品或新事物。2分解法的分类(1)原功用分解(2)变功用分解3运用要点:P47,表3-7,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9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