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ppt
《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动力学和化学平衡.ppt(10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三章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化学热力学,讨论化学反应的可能性和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但实际上反应能否发生,平衡状态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是化学动力学研究的范畴。,这个反应自发趋势很大,平衡转化率极高。,但常温常压下该反应的速率相当慢,实现平衡要相当长的时间。,化学反应速率,是化学动力学的基础。,过程的自发与否、反应进行程度的大小,和反应的快慢是截然不同的概念。,3.1 反应速率概念,化学反应的速率,是以单位时间内浓度的改变量为基础来研究的。,根据需要可以选取不同的时间单位,因而速率的单位可为,moldm3s1,moldm3min1,moldm3h1 等等。,测得不同时间参与反应的物质的浓度,是研
2、究反应速率的基础。,3.1.1 平均速率,t 2 H2O2 2 O2 2,t 3 H2O2 3 O2 3,t 1 H2O2 1 O2 1,以 O2 浓度变化表示,则在 t1 到 t2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率为:,在 t2 到 t3 这段时间里的平均速率为:,一般来说,这两段的平均速率并不相等。,以任意一种物质的浓度变化都可以表示反应速率。,当然可以用 H2O2 浓度的变化表示之。,因为 H2O2 是反应物,故要用其减少量,以保证速率为正值,所以有:,2 H2O2 2 H2O+O2,关键是物质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不一样。,要掌握以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的速率之间的数量关系。,H2O2(aq)H2O(l
3、)+1/2O2(g),I-,t/min c(H2O2)/molL1=c/t/molL1min1,020406080,0.800.400.200.100.050,0.40/20=0.0200.20/20=0.0100.10/20=0.00500.050/20=0.0025,反应速率应为t趋于零时的瞬时速率:,精确表示化学反应在某一指定时刻的速度,浓度c对时间t的微商,3.1.2 瞬时速率,瞬时速率只能用作图的方法得到,例如对于反应(45):2N2O5 4NO2+O2,从瞬时速率的定义,可以归纳出瞬时速率的求法:,(1)做浓度 时间曲线;,(2)在指定时间 t0 所对应位置,做曲线的切线;,(3)
4、求出切线的斜率做 CE 和 DE。,反应 N2(g)+3 H2(g)=2NH3(g),若 dC(N2)/dt=2.0 mol.L-1.S-1,则 dC(H2)/dt=_mol.L-1.S-1,dC(NH3)/dt=_ mol.L-1.S-1,6,4,3.2 反应速率理论,尽管该反应自发进行的可能性足够大,只是反应速率不够快,不能在尾气管中完成。以致反应物散到大气中,造成污染。,3.2.1 碰撞理论,化学反应的发生,总要以反应物之间的接触为前提,即反应物分子之间的碰撞是先决条件。没有粒子间的碰撞,反应的进行则无从说起。,研究反应 2 HI(g)H2(g)+I2(g)的动力学数据。,反应物浓度 1
5、 103 moldm3 比较稀;,反应温度 973 K,根据碰撞总次数计算,反应速率应约为,计算结果表明,每 s 每 dm3 体积内,碰撞总次数为 3.5 1028 次。,=3.5 1028/6.02 1023,=5.8 104(moldm3s1),实际反应速率=1.2 108 moldm3s1,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甚远。,1.有效碰撞,首先,分子无限接近时,要克服斥力。这就要求分子具有足够的运动速度,或者说足够的能量。,具备足够的能量是有效碰撞的必要条件。,一组碰撞的反应物的分子的总能量必须具备一个最低的能量值。,用 E 表示这种能量要求,则具备 E 和 E 以上能量的分子组的分数为,仅具
6、有足够能量尚不充分。碰撞时分子的取向对于反应的发生也极其重要。,如反应 NO2+CO NO+CO2,反应物分子的碰撞方式至少有两种,显然,(a)种碰撞有利于反应的进行。,(b)种以及许多其他种碰撞方式都无效。,取向适合的碰撞占总碰撞次数的分数用 P 表示。,具备足够的能量的碰撞占总碰撞次数的分数用 f 表示。,若单位时间内,单位体积中碰撞的总次数为 Z mol,其中 P 称为取向因子,f 称为能量因子。,2.活化能和活化分子组,将具备足够能量(碰撞后足以反应)的反应物分子组,称为活化分子组。,这种能量要求称之为活化能,用 Ea 表示。Ea 为正值。,Ea 越大,活化分子组数则越少,有效碰撞分数
7、越小,故反应速率越慢。,分子不断碰撞,能量不断转移。因此,分子的能量不断变化,故活化分子组不是固定不变的。,但只要温度一定,活化分子组的百分数是固定的。,必须说明的是,碰撞理论的计算是以气相反应为基础进行的,所以该理论的适应性是很有限的。,二 过渡状态理论,1.活化络合物,当反应物分子接近到一定程度时,分子的键联关系将发生变化,形成一中间过渡状态。,以下面反应为例讨论,NO2+CO NO+CO2,N O 部分断裂,C O 部分形成,此时分子的能量主要表现为势能。,活化络合物能量高,不稳定。它既可以进一步发展,成为产物;也可以变成原反应物。,于是反应速率决定于,活化络合物的浓度,,活化络合物分解
8、成产物的概率,,活化络合物分解成产物的速率。,过渡态理论,将反应中涉及到的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反应速率结合起来,这是比碰撞理论先进的一面。,然而,在该理论中,许多反应的活化络合物的结构尚无法从实验上加以确定,加上计算方法过于复杂,致使这一理论的应用受到限制。,2.反应进程 势能图,应用过渡态理论讨论化学反应速率时,可将反应过程中体系势能变化情况,表示在反应进程 势能图上,NO2+CO NO+CO2,Ea 可看作正反应的活化能,为正值。,反应进程可概括为,(1)反应物能量升高,形成活化络合物,(2)活化络合物分解成产物。,rH=Ea Ea,若 Ea Ea,rH 0,则为吸热反应,其反应进程 势能图为
9、,若 Ea Ea,rH 0,则为放热反应,其反应进程 势能图为,3.3 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3.3.1 基元反应和微观可逆性原理,经过一次碰撞即可完成的反应,叫基元反应。,NO2+CO NO+CO2,在高温下,经反应物的一次碰撞,即可完成。故高温下该反应为基元反应。,从反应进程 势能图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果正反应是基元反应,则其逆反应也必然是基元反应。,H2+I2 2 HI 不是基元反应,称为复杂反应。,它的反应机理为,(2)I+I+H2 2 HI,其中(1)和(2)两步都是基元反应,称为复杂反应的基元步骤。,3.3.2 质量作用定律,在空气中即将熄灭的带有余烬的火柴,放到纯氧中会复燃。
10、,可解释为,反应物浓度大时,反应速率加快。,在基元反应中,或非基元反应的基元步骤中,反应速率和反应物浓度之间有严格的数量关系。,即遵循质量作用定律。,对于基元反应 aA+bB gG+hH,则有 i=ki A a B b,恒温下,基元反应的速率同反应物浓度的幂的连乘积成正比,幂指数等于反应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i 是以物质 i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瞬时速率,即反应物 A,B 的浓度分别为 A,B 时反应的瞬时速率。,ki 速率常数,在反应过程中不随浓度变化。,但 ki 是温度的函数,不同温度下,同一反应 ki 的值不同。,a 与 b 之和,称为该基元反应的反应级数。,例 3.1 写出下列基元反
11、应的速率方程,并指出其反应级数和反应分子数。,解:(1)i=ki SO2Cl2 一级反应 单分子反应,(2)i=ki NO2 2 二级反应 双分子反应,(3)i=ki NO2 CO 二级反应 双分子反应,3.3.3 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复杂反应,则要根据实验写出速率方程,并确定反应级数。,基元反应,或复杂反应的基元步骤,可以根据质量作用定律写出其速率方程,并确定其反应级数。,例 3.2 根据实验,写出下列反应的速率方程,并确定反应级数。a A+b B g G+h H,1 1.0 1.0 1.2 102,2 2.0 1.0 2.3 102,3 1.0 2.0 4.8 102,解:对比实验 1 和
12、 2,A 0 扩大 2 倍时,G,0 同时扩大约 2 倍。,得 G A 1,对比实验 1 和 3,B 0 扩大 2 倍时,G,0 同时扩大 4 倍。,得 G B 2,故 G=kG A B 2(1),G A 1,G B 2,将实验 1 的数据代入式 G=kG A B 2(1)求 kG:,=1.2 102(dm6 mol2s1),由 G=kG A B 2,可得,复杂反应的速率方程,还可以根据它的反应机理,即根据各基元步骤写出。,因为不知反应是否基元反应,故不能妄谈反应分子数。,例 3.3 对 H2+I2 2 HI 有人提出如下反应机理,试据此写出其速率方程。,(1)I2 2 I 快反应(2)2 I
13、 I2 快反应(3)2 I+H2 2 HI 慢反应,整个反应属于连串反应。,连串反应的决定速率的步骤是最慢的一步。,解:,(3)是慢反应,是定速步骤,速率方程为 i=ki,3 H2 I 2,下一步是将速率方程 i=k i,3 H2 I 2中非反应物浓度,换成反应物浓度。,写成速率方程表达式,则有 k+I2=k I 2,故一直保持有+=,代入 i=ki,3 H2 I 2 中,i=ki H2 I2,得到的速率方程,竟与按质量作用定律,根据方程式 H2+I2 2 HI 写出的一样。,但这并不能说明反应就是基元反应。,我们可以根据反应的速率方程,指出反应级数,但是在不知道是否基元反应时,不能谈反应的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化学 动力学 化学平衡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