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有机化学课件6.ppt
《北京大学有机化学课件6.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大学有机化学课件6.ppt(58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六章 炔烃和共轭烯烃,exit,第一部分 炔烃第二部分 共轭双烯,本章提纲,第一节 炔烃的异构和命名第二节 炔烃的物理性质第三节 炔烃的结构第四节 炔烃的制备第五节 炔烃的化学性质,第一部分 炔烃的提纲,第一节 炔烃的异构和命名,几个重要的炔基,HC C-CH3C C-HC CCH2-乙炔基 1-丙炔基 2-丙炔基ethynyl 1-propynyl 2-propynyl,几个实例,CH3CH=CHC CH3-戊烯-1-炔3-penten-1-yne,CHCCH2CH=CH21-戊烯-4-炔1-penten-4-yne,CHCCH2CH=CHCH2CH2CH=CH24,8-壬二烯-1-炔4,
2、8-nonadien-1-yne,(S)-7-甲基环辛烯-3-炔(S)-7-methylcycloocten-3-yne,*若分子中同时含有双键和叁键,可用烯炔作词尾,给双键和叁键以尽可能小的编号,如果位号有选择时,使双键位号比叁键小。,第二节 炔烃的物理性质,简单炔烃的沸点、熔点以及密度比碳原子数相同的烷烃和烯烃高一些。炔烃分子极性比烯烃稍强。炔烃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石油醚、乙醚、苯和四氯化碳中。,杂化方式:SP3 SP2 SP键角:109o28 120o 180o键长不同碳碳键长 153.4pm 133.7pm 120.7pm(Csp3-Csp3)(Csp2-Csp2)(Csp-Csp)C
3、-H:110.2pm 108.6pm 105.9pm(Csp3-Hs)(Csp2-Hs)(Csp-Hs)轨道形状:狭 长 逐 渐 变 成 宽 圆碳的电负性:随 S 成 份 的 增 大,逐 渐 增 大。pka:50 40 25,第三节 炔烃的结构,一、用邻二卤代烷和偕二卤代烷制备,CH3CHBr-CHBrCH3 KOH-C2H5OH or NaNH2的矿物油 100oC CH3CH2-CBr2CH3,CH3CH=CCH3 Br,KOH-C2H5OH,150oC,NaNH2的矿物油,150-160o C,CH3CCCH3,NaNH2,KOH-C2H5OH,第四节 炔烃的制备,CH3CH2CCH,二
4、、用末端炔烃直接氧化制备三、用金属有机化合物制备,CH3CH2CCH,空气,CuCl,NH3,CH3OH,CH3CH2CC-CCCH2CH3,RMgX,NaNH2,RLi,CH3CH2C CMgX,RX,CH3CH2C CNa,C2H5C CR,RX,RX,CH3CH2CCLi,*叁键无法移位时,产物是唯一的。,一 末端炔烃的酸性、鉴别及其与醛、酮的加成二 炔烃的加氢和还原三 炔烃的亲电加成和自由基加成四 炔烃的亲核加成五 炔烃的氧化,第五节 炔烃的化学性质,一 末端炔烃的酸性、鉴别及其与醛、酮的加成,R3C-H R3C-+H+,碳氢键的断裂也可以看作是一种酸性电离,所以将烃称为含碳酸,含碳酸
5、的酸性强弱可用pka判别,pka越小,酸性越强。烷烃(乙烷)烯烃(乙烯)氨 末端炔烃(乙炔)乙醇 水 pka 50 40 35 25 16 15.7 酸 性 逐 渐 增 强 其 共 轭 碱 的 碱 性 逐 渐 减 弱,1 酸性,R-CCH,R-CCCu,R-CC Na,R-CC Ag,R-CC Cu,R-CCH+Ag(CN)-2+HO-,R-CC Ag,R-CCH+AgNO3,R-CCH+Cu2(NO3)2,NaNH2,Ag(NH3)+2NO3,Cu(NH3)+2Cl,HNO3,HNO3,-CN+H2O,纯化炔烃的方法,鉴别,2 鉴别方法,RCCH+HOBr RC C-Br+H2O,3 末端炔
6、烃的卤化,4 末端炔烃与醛、酮的反应,RCCH RCC-RCC-CH2O-,RCC-CH2OH+-OH,KOH,CH2=O,H2O,RCCH RCC-Li+,n-C4H9Li,THF,-78oC,RCC-CHC5H11-n,n-C5H11CH,=,O,RCC-CHC5H11-n,O-Li+,OH,H2O,末端H被取代的羟甲基取代,末端H被羟甲基取代,该反应主要用来制备炔醇、也可以用来接长碳链。,二 炔烃的加氢和还原,R-CC-R,H2/Ni,or Pd,or Pt,RCH2CH2R,H2/Pd-CaCO3 or Pd-BaSO4 orNiB,硼氢化,RCOOH 0oC,Na,NH3,LiAlH
7、4(THF),(90%),(90%),(82%),1 催化加氢,*1 CH2=CH-CH2CH2-CCH+H2(1mol),CH3CH2CH2CH2-CCH,烯烃比炔烃更易氢化,*2 CH2=CH-CCH+H2(1mol),CH2=CH-CH=CH2,共轭双键较稳定,Ni,Ni,2用碱金属和液氨还原,反应式,Na,NH3,反应机理,NH3,NH3,-,*1 钠的液氨溶液的制备 Na+NH3(l)Na+e-(NH3)Li,K C2H5NH2 蓝色溶液*2 反应体系不能有水,因为钠与水会发生反应。*3 与制NaNH2的区别 Na+NH3(液)NaNH2,低温,蓝色是溶剂化电子引起的。,Fe3+,说
8、 明,1 加卤素,*1 CH2=CH-CH2-CCH+Br2(1mol),CH2BrCHBr-CH2-CCH,碳sp杂化轨道的电负性大于碳sp2杂化轨道的电负性,所以炔中电子控制较牢。,*2 HCCH,Cl2,Cl2,FeCl3,FeCl3,CHCl2-CHCl2,反应能控制在这一步。,*3 加氯必须用催化剂,加溴不用。,三 炔烃的亲电加成和自由基加成,2 加 HI 和 HCl,*1 与不对称炔烃加成时,符合马氏规则。*2 与HCl加成,常用汞盐和铜盐做催化剂。*3 由于卤素的吸电子作用,反应能控制在一元阶段。*4 反式加成。,CH3CH2CCCH2CH3+HCl,催化剂,97%,3 加 HB
9、r,RCCH+HBr RCH=CHBr RCHBrCH2Br,HBr过氧化物,过氧化物,既能发生亲电加成,又能发生自由基加成。,4 加 水,CHCH,H2O,HgSO4-H2SO4,CH2=CH-OH,互变异构,CH3CH,=,O,RCCH,H2O,HgSO4-H2SO4,CH2=CR-OH,互变异构,CH3C=O,R,RCCR,H2O,HgSO4-H2SO4,CHR=CR-OH,+CHR=CR-OH,互变异构,RCH2CR,+RCH2CR,=,=,O,O,*1 Hg2+催化,酸性。*2 符合马氏规则。*3 乙炔乙醛,末端炔烃甲基酮,非末端炔烃两种酮的混合物。,官能团异构体:分子式相同、分子中
10、官能团不同而产生的异构体。,互变异构体:分子中因某一原子的位置转移而产生的官能团异构体。,C2H6O:CH3CH2OH,CH3OCH3,互变异构,定义:亲核试剂进攻炔烃的不饱和键而引起的加成 反应称为炔烃的亲核加成。,常用的亲核试剂有:ROH(RO-)、HCN(-CN)、RCOOH(RCOO-),1.CHCH+HOC2H5,CH2=CHOC2H5,碱,150-180oC,聚合,催化剂,粘合剂,炔烃亲核加成的区域选择性:优先生成稳定的碳负离子。,四 炔烃的亲核加成,2.CHCH+CH3COOH,3.CHCH+HCN,CH2=CH-CN,Zn(OAc)2 150-180oC,CH2=CH-OOCC
11、H3,聚合,催化剂,H2O,乳胶粘合剂,现代胶水,CuCl2H2O,70oC,聚合,催化剂,人造羊毛,RCCR,KMnO4(冷,稀,H2O,PH7-5),KMnO4(H2O,100oC),KMnO4(HO-,25oC),RCOOH+RCOOH,(1)O3(2)H2O,Zn,BH3,H2O2,HO-,RCH2CR,=,O,五 炔烃的氧化,RCOOH+RCOOH,RCOOH+RCOOH,RCCH,BH3 0oC,H2O2,HO-,RCH2CHO,第一节 双烯体的定义和分类第二节 双烯体的命名和异构现象第三节 共轭体系的特性第四节 价键法和共振论的处理第五节 分子轨道处理法第六节 狄尔斯-阿尔德反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京大学 有机化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9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