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档距悬挂点应力及双悬垂串调长的计算和相互关系.doc
《垂直档距悬挂点应力及双悬垂串调长的计算和相互关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垂直档距悬挂点应力及双悬垂串调长的计算和相互关系.doc(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垂直档距、悬挂点应力、悬垂角和双悬垂串调长的计算及相互关系一、设计依据1电力工程高压送电线路设计手册第二版2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GB 50545-20103悬垂线夹DL/T 756-2009二、垂直档距和垂直荷载的计算1垂直档距的计算公式设计手册P180电线应力弧垂公式一览表的计算公式:表中电线最低点到悬挂点电线间水平距离有三种计算公式,分别为悬链线、斜抛线、平抛线,公式中对高差和电线比载的定义不够明确,而且公式中LOA、LOB的计算并不完全相同,有减、加的区别,在实际应用中完全照搬此公式并不方便,它们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设计手册P183垂直档距小节和P603定位结果检查的
2、计算公式:这两处的公式相同,而且来自上述三种公式中的平抛线法,只是统一成了加法运算,公式中对高差h和电线比载明确了定义:h有正负之分,即邻塔悬挂点低时为正,反之为负;为电线的垂直比载通常意义上为重力荷载,分为无冰和有冰两种情况。但是,根据电线的受力分析、曲线方程和最大弧垂计算公式,由综合比载计算的弧垂为最大弧垂,在实际设计中绘制的悬链线一般也是由综合比载计算的。由垂直比载计算的垂直档距应该只适用于无风工况,有风时应该按综合比载来计算。2垂直档距和垂直荷载的计算电线的受力情况见下图:无风时电线位于X-Z平面,也就是实际设计中看到的悬链线,此时垂直档距按垂直比载计算是准确的。当有风时,如果不考虑电
3、线左右摆动,那么电线不在X-Z平面,而是位于X-Y-Z三维中,此时电线所处的平面也可以理解为垂直平面,只是由综合比载控制,其由综合比载计算的垂直档距与在X-Z平面的投影垂直档距是相同的。根据设计手册P188:有风时要考虑左右摇摆,那么电线在有风综合比载作用下经过X-Z平面,此时就是我们设计中看到的悬链线,而此时垂直档距应由综合比载计算,并非单一的垂直比载。但是在计算电线的垂直荷载时,不能用综合比载,垂直荷载=垂直档距垂直比载。3三种公式的比较和选用根据我在XX隆城220kV山区线路的设计对比,这三种计算结果很接近,误差最大的未超过10m,通过与平断面的对比,结果基本一致,误差很小,所以均可以采
4、用。在缺乏计算工具时,通常用平抛线的公式,计算比较快捷。4定位结果检查将各个工况下的计算结果与杆塔设计条件对比,如果超过相应工况下的垂直档距,需要核算杆塔荷载,或者调整塔位,使计算结果不超过设计条件。三、悬挂点应力和悬垂角1悬挂点综合应力的规定及计算公式根据设计规范第条规定悬挂点的设计安全系数不应小于2.25,与最低点的安全系数2.5相比,悬挂点应力与最低点应力之比不大于1.11倍。而根据设计手册P185、P605,如悬挂点高差过大,应验算悬挂点应力,悬挂点应力一般比最低点应力不大于10%。因此只要满足设计手册的要求,必可满足设计规范,在工程设计中一般按照设计手册的要求来验算,验算工况取最大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垂直 悬挂 应力 悬垂 串调长 计算 相互关系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