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核磁共振.ppt
《有机化学核磁共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有机化学核磁共振.ppt(19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第九章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一)1H-NMR的基本原理(二)1H-NMR的化学位移(三)1H-NMR的自旋偶合与自旋裂分(四)积分曲线与质子的数目(五)1H-NMR的谱图解析。,处于低能级的自旋核吸收电磁辐射跃迁到高能级而产生的吸收光谱,这种现象就叫核磁共振。因此发现Rabi获得1944年诺贝尔物理奖。,(一)1H-NMR的基本原理,原子核是具有一定质量、体积并带有电荷的微粒。当其质量和原子序数有一个是奇数时,它就会象陀螺一样,绕轴作自旋运动,即自旋量子数I0,从而产生磁矩。这是核磁共振的基础。对于有机物,常见1H,13C,其中1H NMR尤为重
2、要。,实现核磁共振的方法:固定外磁场强度B改变电磁射频扫频。固定电磁波射频改变外磁场强度扫场。目前仪器大多采用场扫描。,(甲)原子核的自旋,1H核带一个正电荷,像电子那样自旋而产生磁矩(像极小的磁铁),当无外加磁场时,样品中的磁性核任意取向。在外加磁场(Ho)中,质子自旋所产生的磁矩有两种取向:与Ho同向(态)或反向(态),对应于两个自旋态,出现能量差:E=hHo/2,核从态跃迁到态,这种质子自旋改变就产生了核磁共振。,E=hH0/2 称为核磁共振基本关系式.其中磁旋比;H0 外加磁场强度。,(乙)核磁共振的条件当用频率为的电磁波照射处于磁场的样品时,如果能量差E=hHo/2,这样就产生了核磁
3、共振吸收,用仪器记录下来的信号就是核磁共振谱(NMR)。,(二)1H-NMR的化学位移,化学位移(Chemical shift)由于化学环境(结构)不同所引起的NMR信号位置变化。化学位移是由核外电子的屏蔽而引起的.,是屏蔽常数。不同化学环境的质子,因其周围电子云密度不同,裸露程度不同,其值也不同,从而发生核磁共振的H0不同。这就是化学位移的来源。所以,化学位移也可定义为由于屏蔽程度不同而引起的NMR吸收峰位置的变化。,(甲)化学位移的表示方法,核磁实验中以基准物质的谱图作为核磁谱图的坐标原点。不同官能团的原子核谱峰位置相对于原点的距离,反映了它们所处的化学环境,故称为化学位移。以表示:,样品
4、样品的共振频率;标样标准样的共振频率;0 仪器的工作频率;乘以106是为了读数方便。标样TMS:(CH3)4Si。其分子中只有一种(12个)1H,且屏蔽作用特大,在高场(右边)出峰。一般有机物在TMS的低场(左边)出峰,0。,(ppm),例:在60MHz的仪器上,测得CHCl3与TMS间吸收频率之差为437Hz,则CHCl3中1H的化学位移为:,质子的共振频率与其结构(化学环境)有关。在不同分辨率下,吸收峰发生变化。由有机化合物的核磁共振图,可获得质子所处化学环境的:化学位移,偶合与裂分,积分面积等信息,进一步确定化合物结构。,(乙)常见的各种1H的化学位移,(丙)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1.屏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有机化学 核磁共振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29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