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培训课件.ppt
《沉降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沉降培训课件.ppt(65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3.0 沉降变形测量3.1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3.2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3.3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3.4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3.5 测量工作具体要求3.6 电子水准仪的数据格式说明3.7 附:基准点与工作点信息表,培训内容,一、沉降变形观测的总体原则,二、沉降变形观测的开展 三、沉降变形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线下工程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实施过程中重点做到:“数据精确、准确、可靠、及时、连续”,加强过程控制,规范元器件的埋设和保护。,一、沉降变形观测的总体原则,二、沉降变形观测的开展,(1)要求各项目部按照规范的相关要求,结合各自管段实际观测工作量:配够专
2、业观测人员,要求测量监测人员必须培训合格后上岗;制定了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制度,保证专业测量人员的相对稳定,掌握观测技术标准与要求,并给予相应的待遇。,1 落实观测人员及观测设施、仪器设备,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沉降变形观测的开展,(2)要求各项目部配备了相应的监测仪器设备,包括元器件、电子测试系统和精密测量仪器,并满足沉降变形观测精度要求:(3)对于成熟的、可靠的测量设备,采用高精度的电子水准仪,并按规定进行标定合格(水准仪、水准尺均要标定);(4)如对于单点沉降计、剖面沉降管数量较大,技术指标、工作性能要求较高的元器件、监测仪器,按照建设程序进行采购配置。,1 落实观测人员及观测设施、仪器
3、设备,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二沉降变形观测的开展,(1)各单位在实施过程中应规范观测元器件、观测点埋设、保护措施和奖惩制度,加强其预防保护,以防止出现观测桩和元器件的损坏和失效,从而造成观测点和数据的缺失及不连续性。是施工过程加强控制的重点。(2)在观测过程中,规范测量技术操作与记录,及时整理测量数据,保证原始测量记录与观测汇总表中数据的一致性,并及时报监理单位核对确认,是保证数据准确的基础。(3)工作基点应定期与水准基点进行复核,当观测数据连续出现异常时应及时复测核对。,2 加强过程控制,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可靠性,沉降变形测量方法与标准二、沉降变形观测的开展,(4)在观测过程中,
4、应做好一些重点信息的记录,如对架梁、运梁车通过施工荷载的记录,天气情况,地下水影响情况的记录,利于对结构变形特性的分析和异常数据的分析。(5)在实施过程中对观测数据的异常现象,异常点及时分析原因,做好记录,并采取措施。,2 加强过程控制,保证观测数据的连续性、准确性、可靠性,三、沉降变形测量方法及精度要求,3.0 沉降变形测量3.1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3.2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3.3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3.4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3.5 测量工作具体要求3.6 附:基准点与工作点信息表,3.0 沉降变形测量,1、沪昆客专线下工程沉降变形观测工作以桥梁、路基、隧道等建(构)筑物的垂直位移观测为
5、主,水平位移监测根据路基(含过渡段)、桥涵、隧道工点具体要求确定。2、沪昆客专工程测量的高程系统应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监测网的坐标系和基准的选取遵循以下实际准则:变形体的范围较大且形状不规则时,可选择已有的大地坐标系统。其好处是已知系统的归化和投影改正公式,另一方面监测网也可得到检查。将监测网与已有的大地网连测或将大地控制网点直接作为参考点的方法可实现坐标系及基准的确定。,3.0 沉降变形测量,3、结构物的变形监测应充分利用CPI、CPII和水准基点作为水平和垂直位移监测的基准点或工作基点,建立独立的变形监测网。4、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时,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铁路工
6、程测量技术的有关规定。,3.1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本线沉降变形测量按三等规定执行,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工点,可根据需要按二等的规定执行。表3.1.1 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3.2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1、垂直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一般按沉降变形等级三等的要求(国家二等水准测量)施测,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以及标志的作用和要求不同,垂直位移监测网用分级布网逐级控制等精度的方法布设。,3.2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接上页)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垂直位移监测沉降变形测量等级要求二等及以上的重要桥隧工点,应独立建网,并按照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行施测或进行特殊测量设计。,3
7、.2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2、垂直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按下表:,注:n为测段的测站数,表3.2.2 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3.2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3、水平位移监测网建网方式:一般按独立建网考虑,根据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进行施测,并与施工平面控制网进行联测,引入施工测量坐标系统,实现水平位移监测网坐标与施工平面控网坐标的相互转换。,3.2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4、水平位移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本线水平位移监测按三等规定执行,对于技术特别复杂工点,可根据需要按二等的规定执行。,3.2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表3.2.4 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3.2 变形监测网技术要求,表3.2.4 水
8、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3.3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1、沉降变形测量点分为基准点、工作基点和沉降变形观测点三类,其布设按下列要求:(1)基准点:要求建立在沉降变形区以外的稳定地区,基准点使用全线二等高程控制测量布设的基岩点、深埋水准点、二等水准点。,(接上页)基准点标石埋设规格应符合图3.3.1的规定。,注:1盖;2砖;3素土;4贫混凝土;5冻土线,图3.3.1 基准点标石埋设图(单位:mm),埋石在现场浇灌,挖坑后底部要夯实,先浇灌底部,待基本凝固后再用模板浇灌上部,并插入不锈钢标心,保持标心垂直和半球露出混凝土(约12厘米)。每个水准点埋设后,绘制点之记图。在水准点标石埋石中应对部分标
9、石的坑位、标石浇灌进行照相记录。影像文件名与水准点号对应。标石编号用字模压制,字头朝前进方向,即朝上海方向,并用红油漆填写字体。,3.3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2)工作基点:要求这些点在观测期间稳定不变,测定沉降变形点时作为高程的传递点。工作基点除使用普通水准点外,按照国家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进一步加密水准基点或设置工作基点至满足工点垂直位移监测需要。加密后的水准基点(含工作基点)间距200m左右时,可基本保证线下工程垂直位移监测需要。,3.3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3)沉降变形点:直接埋设在要测定的沉降变形体上。点位应设立在能反映沉降变形体沉降变形的特征部位,不但要求设置牢固,
10、便于观测,还要求形式美观,结构合理,且不破坏沉降变形体的外观和使用。沉降变形点按路基、桥涵、隧道等各专业布点要求进行。,3.3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2、基准点的检测 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点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人为破坏等原因,不可避免的有个别点位会发生变化。为了验证监测网基准点和工作点的稳定性,应对其进行定期检测。本次技术方案设计垂直位移监测网的观测分为首次观测和施工过程中的定期复测,定期复测按每半年进行一次,并结合精测网复测进行。,3.3 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2、基准点的检测(接上页)每半年进行一次复测。沉降变形点的监测频率应根据被监测变形体的沉降速率在规范中已制定。,3.3 沉降变
11、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3、每个独立的监测网应设置不少于3个稳固可靠的基准点。基准点应选设在沉降变形影响范围以外便于长期保存的稳定位置。,新增水准点标石及标心与CPI、CPII相同。埋石在现场浇灌,挖坑后底部要夯实,先浇灌底部,待基本凝固后再用模板浇灌上部,并插入不锈钢标心,保持标心垂直和半球露出混凝土(约12厘米)。每个水准点埋设后,绘制点之记图。在水准点标石埋石中应对部分标石的坑位、标石浇灌进行照相记录。影像文件名与水准点号对应。标石编号用字模压制,字头朝前进方向,即朝上海方向,并用红油漆填写字体。,C级点(CPII)下底40 X 40cm,上底30 X 30cm,高60cm。,3.3 沉降变
12、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4、工作基点应选在比较稳定的位置。对观测条件较好或观测项目较少的项目,可不设立工作基点,在基准点上直接测量沉降变形观测点。,桥梁墩台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于墩台两侧,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3.3.2所示:,桥墩观测点,工作基点,观测方向,图3.3.2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桥梁梁部徐变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闭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3.3.3所示,其中测点1,2,3,4构成第一个闭合环,测点3,4,5,6构成第二个闭合环。,梁体观测点,观测方向,图3.3.3 桥
13、梁梁部徐变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隧道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于观测断面隧道内壁两侧,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3.3.4所示:,隧道内壁观测点,工作基点,观测方向,图3.3.4 隧道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路基水准路线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精度要求形成附合水准路线,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如图3.3.5所示:,沉降桩观测点,工作基点,观测方向,沉降板观测点,图3.3.5 沉降观测点位布设及水准路线观测示意图,3.4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1、水准基点使用时应作稳定性检验,并以稳定或相对稳定的点作为沉降变形的参考点,并应有
14、一定数量稳固可靠的点以资校核。2、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确保仪器的各项指标参数附合测量要求,并保留检验记录。,3.4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3、每次沉降变形观测时应符合:(1)严格按国家二等水准技术要求施测。沉降监测网的首期观测(“零周期”)要求往返观测2次,其余各期往返观测1次;沉降变形点的首期观测(“零周期”)要求往返观测1次,其余各期单程观测1次;并取观测结果的中数作为变形测量初始值。(2)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3.4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3)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应使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
15、测最好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实行“五固定”即“固定水准基点、工作基点、固定人、固定测量仪器、固定监测环境条件、固定测量路线和方法”,以提高观测数据的准确性。,3.4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4)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5)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6)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3.4 测量工作基本要求,(7)对工作基点的稳定性要定期检核,在雨季前后要联测,检查水准点的标高是否有变动,如果工作基点的沉降量超过限差范围,应对沉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沉降 培训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0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