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手册.docx
《2023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手册.docx(142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事故应急救援知识手册(2023)第一章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1第一节事故应急预案1一、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2二、应急预案的分级和种类2三、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4四、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内容8第二节事故应急演练12一、应急演练的类型12二、应急演练的基本内容14三、应急演练计戈IJ16四、应急演练的实施16五、应急演练的评估和总结17第三节事故应急处治18一、事故现场的控制办法18二、负伤人员的紧急救护-一复习思考题第二章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与职业危害防护27第一节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27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二、职业危害因素的危害-一29三、职业病的各类30第二节职业危害申报管理33一、申报范围
2、33、Hr,彳!”-.-一一一34三、申报管理34四、申报方式34五、申报要求35第三节职业危害防护35一、生产性粉尘的危害与防治35二、生产性毒物的危害和防治37三、生产性噪声的危害与防治40四、高温作业的危害和防治42第四节劳动防护用品的配用和维持-45一、概述45三、防护用品的配备和使用48复习思考题52第三章生产安全事故及其预防53第一节机械伤害事故及其预防53一、机械伤害类型53二、机械伤害原因54三、机械设备的基本安全要求55四、机械设备操作人员要遵守的基本操作守则57五、典范机械设备的危险及防护办法58第二节电气安全事故及其预防65一、触电事故基本知识65二、防触电安全技术67三
3、、设备设施静电防护技术71第三节火灾操作事故及其预防75一、常见的火灾爆炸事故75二、防火防爆的原理与基本技术办法76第四节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及其预防80一、建筑施工生产与事故特点80二、建筑施工事故发生规律81三、安全生产教育培训86四、建筑安全事故预防知识-90复习思考题94第四章重大危险源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95第一节重大危险源辨识与控制95一、重大危险源95二、重大危险源辨识96三、重大危险源的管理与控制99第二节事故隐患排查治理103一、事故隐患的概念、成因与分类103二、隐患排查治理的主体责任104三、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06四、隐患排查治理内容107五、“关节点”安全管理系统的构建
4、与实施108第三节安全生产检查119一、安全生产检查的类型119二、安全生产检查的内容121三、安全生产检查的方法123复习思考题125第五章安全生产事故报告、调查和处治-126第一节事故报告126一、事故的等级戈IJ分126二、事故报告和调查处治的原则127三、事故报告的时限和部门127四、事故报告的内容128五、事故的补报和续报129六、事故信息的查证核实130七、事故信息的处治131第二节事故调查132一、碉J查的音B-J132二、事故调查组的组成133三、事故调查组的职责133四、事故调查报告的提交134五、生产安全事故调查的取证135第三节事故处治137一、事故处治原则137二、事故
5、批复及处治138三、事故资料归档139SL140参阅文献14i第一章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本章学习要点 掌握事故应急预案的相关知识 掌握应急演练实施进程 掌握事故应急处治的相关知识第一节事故应急预案我国最新的法律法规要求,任何生产经营单位都应该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后,应进行应急演练。应急预案是针关于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为迅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而预先制定的行动方案。事故应急预案在应急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明确了在突发事故发生之前、发生进程中以及刚刚结束之后,谁负责做什么、何时做,以及相应的战略和资源准备等。它是针关于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及其影响、后果的严重程度,为应急准备
6、和应急响应的各个方面所救援工作的行动指南。一、应急预案的编制要求应急预案的编制应当契合下列基本要求:(1)契合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的规则;(2)接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实际情况;(3)接合本地区、本部门、木单位的危险性分析情况;(4)应急组织和人员的职责分工明确,并且且有具体的落实办法;(5)有明确、具体的事故预防办法和应急程序,并且且与其应急能力相适应;(6)有明确的应急保证办法,并且且能满足本地区、本部门、木单位的应急工作要求;(7)预案基本要素齐全、完整,预案附件提供的信息准确;(8)预案内容与相关应急预案相互衔接。二、应急预案的分级和种类(一)应急预案的分级应急救援预
7、案按行政区域可划分为五级。V级:国家级应急预案;IV级:省级应急预案;In级:地区、市级应急预案;II级:区(县)/社区级应急预案;I级:企业级应急预案。(二)应急预案的种类应急预案按时间特征可划分为常备预案和临时预案(如偶然组织的大型集会等),按事故灾祸或紧急情况的类型可划分为自然灾祸、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预案。而最适合生产经营企业预案文件体系的分类方法是按预案的适用关于象范围进行分类,即将生产经营企业的应急救援预案划分为综合预案、专项预案和现场预案,以保证预案文件体系的顺序清晰和开放性。生产经营企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按预案的适用关于象范围进行分类,多采用综合预案、
8、专项预案、现场预案的形式进行编制。(1)综合预案综合预案是生产经营企业的整体预案,从总体上论述生产经营企业的应急方针、政策、应急组织结构及相应的职责,应急行动的总体思路等。经过综合预案可以很清晰地了解生产经营企业的应急体系及预案的文件体系,更重要的是可以作为生产经营企业应急救援工作的基础,即使关于那些没有预料的紧急情况也能起到般的应急指导作用。(2)专项预案专项预案是针关于生产经营企业某种具体的、特定类型的紧急情况,例如危险物质泄漏、火灾、某一自然灾祸等的应急而制订的。专项预案是在综合预案的基础上充足考虑了某特定危险的要点,关于应急的形势、组织机构、应急活动等进行更具体的论述,具有较强的针关于
9、性。(3)现场预案现场预案是在专项预案的基础上,根据具体情况需要而编制的。它是针关于生产经营企业特定的具体场所(即以现场为目标),通常是该类型事故风险较大的场所或重要防护区域等所制定的预案。例如,为危险化学品事故专项预案而编制的某重大危险源的场外应急预案,现场应急预案的特点是针关于某一具体现场所存在的该类特殊危险,接合可能受其影响的周边环境情况,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关于应急救援中的各个方面做出具体、周密而细致的安排,因而现场预案具有更强的针关于性和关于现场具体救援活动的指导性。三、应急预案的编制步骤(一)设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应急预案,只有具有良好的针关于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才干保证应
10、急救援的成功进行,实现应急救援目标。应急预案的针关于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决定了应急预案的编制是一个复杂的进程。由于应急预案的内容涉及诸多领域,囊括工艺进程方面的危害辨识、设备维持管理及风险评判、作业场所环境、危险化学品、应急劳动保护品的选用、医疗救护、消防与治安等多个方面,单靠几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因此,编制应急预案,首先要设立应急预案编制小组,并且且由相当顺序的领导担任负责人,以便调用各方力量,保证编制小组的建立、资料的收集、资源的评估等方方面面难以保证或困难较大的工作能得到充足保证。(二)授权、任务和进度1、获得授权由编制小组牵头部门,代表应急编制小组,编制预案编制计划及
11、所需的各项保证办法,报小组负责人,经管理层讨论经过,最终获得最高管理者的明文授权。2、发布任务书小组负责人,根据领导授权发布任务书。任务书主要内容:编制应急预案的目的;编制应急预案的原则;编制应急预案的关于象;应急预案的功能目标;编制应急预案的人员;编制应急预案的进度;编制应急预案的经费;编制应急预案的要求。3.预案编制的进度与内容(1)明确任务的优先顺序要根据预案编制的基本步骤和企业危险特性及人员素质、相关资料、物力、财力等资源情况,将各项工作进行优化排序。(2)编制工作时间进度表根据工作优先顺序,编制各项工作的时间进度表。若情况发生变化,即时关于时间进度进行修改。(3)时间分配时间分配可参
12、阅几个阶段进行:人员培训、资料收集、初始评估、预案编制、预案评审与改进、预案发布。(三)资料收集1 .收集资料的作用资料收集,是编制应急预案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丰富的资料,将为下步预案的编制进度与质量提供重要保证。因此,应采用多种手段,经过多种渠道,尽可能地多收集相关资料。2 .收集资料的种类收集应急预案编制所需的各种资料,主要囊括:相关法律法规;相关技术标准;相关应急预案;国内外同行业事故案例分析;国内外同行业应急救援成败案例;国内外同行业应急救援经验与成绩;本单位安全操作规程、工艺流程等相关资料;本单位总体计划图纸、装置设计图纸等相关资料。(四)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危险源是事故发生的根源,经过危
13、险因素分析关于危险源进行辨识,是确定应急预防与应急救援关于象的基础。当潜在的危险成为实际时,生命、财富和环境易受伤害或损坏。因此,在企业危险识别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进行风险分析,即每一紧急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潜在后果。危险源与风险分析,就是在危险因素辨识分析及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基础上,确定本单位的危险源、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和后果,进行事故风险分析,并且且指出事故可能出现的次生、衍生事故,形成分析报告,分析结果作为应急预案的编制依据。具体分析,应依照国家相关标准、规矩,采用安全检查表、火灾爆炸指数评判、预先危险分析、故降类型及危险分析等。建立危险辨识与风险评判程序,使危险分析工作规矩化。(五)应急
14、资源评估应急救援所需要的组织机构、救援队伍、救援人员、物资装备、专家、信息等人力、物力、信息资源的统称。应急资源既囊括企业内部的应急资源,也囊括企业外的,在评估时都要考虑到。(六)应急能力评估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经过实施初始评估,关于企业现有的应急能力、可能发生的危险和紧急情况,掌握有关的信息,并且且关于企业目前在处治紧急事件时的基本能力进行评估。初始评估工作应由应急编制小组中的专业人员进行,并且且与相关部门及重要岗位员工交流。初始评估一般应囊括如下内容:(1)识别企业现有的风险,确定哪些是重大风险,关于现有的或计划中的作业环境和作业组织中存在的重大危害和风险进行识别、预测和评判。(2)确定现
15、有的应急办法或计划,采用的应急办法是否能消除危害和控制风险,确定企业在事故突发时的应急能力。(3)找出现有的适用的法律和法规。确定适用于企业和地方应急方面的相关法规。(4)查阅相关资料,进一步找出问题与不足。(5)接合本单位实际,提出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的意见与建议。(6)初始评估的结果应形成书面报告,作为应急预案编制的决策基础。(七)应急预案编制针关于可能发生的事故,依照有关规则和要求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编制进程中,应注重全体人员的参与和培训,使一切与事故有关人员均掌握危险源的危险性、应急处治方案和技能。应急预案应充足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以及相关部门的预案相衔接。编写
16、进程如下:(1)确定应急关于象;(2)确定行动的优先顺序;(3)依照任务书列出任务清单、工作人员清单和时间表;(4)(5)(6)(8)编写分工。集体讨论。 初稿完成, 创造条件, 评审定稿。按任务清单与工作人员清单,进行合理分工;定期不定期组织讨论,发现问题,即时改进; 征求意见,初步评审;进行应急演练,关于预案进行验证;(八)应急预案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应进行评审。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外部评审由上级主管部门或地方政府负责安全管理的部门组织审查。评审后,按规则报有关部门备案,并且且经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签署发布。四、综合应急预案编制内容(一)总则(1)编制
17、目的简述应急预案编制的目的、作用等。(2)编制依据简述应急预案编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以及有关行业管理规则、技术规矩和标准等。(3)适用范围说明应急预案适用的区域范围,以及事故的类型、级别。(4)应急预案体系说明本单位应急预案体系的构成情况。(5)应急工作原则说明本单位应急工作的原则,内容应简明扼要、明确具体。(二)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I)生产经营单位概况主要囊括单位地址、从业人数、隶属关系、主要原材料、主要产品、产量等内容,以及周边重大危险源、重要设施、目标、场所和周边布局情况。必要时,可附平面图进行说明。(2)危险源与风险分析主要论述本单位存在的危险源及风险分析结果。(H)组织机
18、构及职责(1)应急组织体系明确应急组织形式,构成单位或人员,并且且尽可能以结构图的形式表示出来。(2)指挥机构及职责明确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总指挥、副总指挥、各成员单位及其相应职责。应急救援指挥机构根据事故类型和应急工作需要,可以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工作小组,并且且明确各小组的工作任务及职责。(四)预防与预警(1)危险源监控明确本单位关于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以及采用的预防办法。(2)预警行动明确事故预警的条件、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3)信息报告与处治依照有关规则,明确事故及未遂伤亡事故信息报告与处治办法。信息报告与通知。明确24小时应急值守电话、事故信息接受和通报程序。信息上报。明确
19、事故发生后向上级主管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报告事故信息的流程、内容和时限。信息传送。明确事故发生后向有关部门或单位通报事故信息的方法和程序。(五)应急响应(I)响应分级针关于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依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2)响应程序根据事故的大小和发展态势,明确应急指挥、应急行动、资源调配、应急避险、扩大应急等响应程序。(3)应急结束明确应急终止的条件。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契合有关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机构批准后,现场应急结束。应急结束后,应明确:事故情况上报事项;需向事故调查处治小组移交的相关事项;事故
20、应急救援工作总结报告。(六)信息发布明确事故信息发布的部门,发布原则。事故信息应由事故场指挥部即时准确向新闻媒体通报事故信息。(七)后期处治主要囊括污染物处治、事故后果影响消除、生产秩序恢复、善后赔偿、抢险进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等内容。(八)保证办法(I)通信与信息保证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或人员通信联系方式和方法,并且且提供备用方案。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持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2)应急队伍保证明确各类应急响应的人力资源,囊括专业应急队伍、兼职应急队伍的组织与保证方案。(3)应急物资装备保证明确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及其联
21、系方式等内容。(4)经费保证明确应急专项经费来源、使用范围、数量和监督管理办法,保证应急状态时生产经营单位应急经费的即时到位。(5)其他保证根据本单位应急工作需求而确定的其他相关保证办法(如:交通运输保证、治安保证、技术保证、医疗保证、后勤保证等)。(九)培训与演练(1)培训明确关于本单位人员开展的应急培训计划、方式和要求。如果预案涉及到社区和居民,要做好宣传教育和告知等工作。(2)演练明确应急演练的规模、方式、频次、范围、内容、组织、评估、总结等内容。(十)奖惩明确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中奖励和处罚的条件和内容。(十一)附则(1)术语和定义关于应急预案涉及的一些术语进行定义。(2)应急预案备案明确
22、本应急预案的报备部门。(3)维持和更新明确应急预案维持和更新的基本要求,定期进行评审,实现可连续改进。(4)制定与解释明确应急预案负责制定与解释的部门。(5)应急预案实施明确应急预案实施的具体时间。第二节事故应急演练应急救援预案演练是指针关于情景事件,依照应急预窠而组织英施的预警、应急响应、指挥与协调、现场处治与救援、评估等活动。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是试验、评判和保持应急能力yJ一个重要手段。经过应急演练,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测和程序的缺陷,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增强公众应关于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
23、自的岗位与职责,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提高整体应急反映能力。一、应急演练的类型依照应急演练的内容,可分为综合演练和专项演练;依照演练的形式,可分为现场演练和桌面演练;依照演练的目的,可分为试验性演练、研究性演练。1 .综合演练根据情景事件要素,依照应急预案试验囊括预警、应急响应、指挥与协调、现场处治与救援、保证与恢复等应急行动和应关于办法的全部应急功能的演练活动。2 .专项演练根据情景事件要素,依照应急预案试验某项或数项应关于办法或应急行动的部分应急功能的演练活动。3 .现场演练选择(或模拟)生产建设某个工艺流程或场所,现场设置情景事件要素,并且且依照应急预案组织实施预警、应急响应、指挥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3 事故 应急 救援 知识 手册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0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