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产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docx
《物流产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流产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物流产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物流业降本增效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和关于进一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意见精神,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努力营造物流业良好发展环境,进一步提升物流业发展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结合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为引领,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深化改革、创新驱动、协同联动、融合发展,突出问题导向,以推动物流业降本增效为重点,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动力,以构建和完善物流服务体系为目标,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各项支持政策,着力解决物流瓶颈制约,加快补齐短板,积极发展新模式新业态加强物流
2、资源优化配置提升物流社会化、标准化、信息化、专业化水平,提高社会物流运转效率。二、基本原则(-)改革体制、扩大开放。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打破制约行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深化物流行业开放力度,建立国际化物流市场体系。(二)抓住关键、举力突破。找准物流发展薄弱环节,多部门、多层面聚集资源形成合力,强补短板,夯实行业发展基础,提高社会物流供给力。(三)创新模式、推广新技术。引导物流企业经营模式创新、经营业态创新、服务流程再造。鼓励推广先进物流技术和现代技术装备的应用,提升物流现代化和专业化水平。(四)产业融合、全面提升。创立推动物流跨行业深度融合发展市场机制,推动供应链
3、管理和产业价值链的形成,增强产业整体兄争力。三.主要目标力争到2025年,物流业降本增效取得明显成效,基本建立布局合理、结构优化、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线上线下融合、具有较强区域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较十三五末降低3个百分点左右,工业企业物流费用率由十三五末的9.5%降至8.5%左右,批发零售企业物流费用率由十三五末的8.5%降至7.5%左右。(-觑划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结合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合理规划建设一批技术水平先进、集散能力突出、公共服务能力强的物流基础设施,初步形成布局合理、覆盖广泛、便捷高效的物流基础设施网络,重要枢纽节点的物流服务功能更
4、加完备,城乡配送体系更加健全。加大公共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力度,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入物流领域。(二)打造多式联运示范样板。建成以深水泊位、铁路运输、专用货运机场为主体的多式联运综合交通设施体系,建成若干示范物流枢纽。在重点物流园区引入铁路专用线,提高仓储、中转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长短途运输有效对接。40%左右的主要港口和大型物流园区引入铁路,铁路集装箱运输量增长30%以上,运输空驶率明显下降。(三)提高现代技术应用水平。加快多式联运、甩挂运输、无车承运人、共同配送等先进物流运输组织方式加快发展,大力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积极推行托盘化单元装载运输方式,广泛运用自动识别
5、、电子数据交换、可视化、货物跟踪、智能交通、物联网等技术,物流装备技术水平以及物流标准化、集装化水平显著提升。(四)培育现代物流知名品牌。互联网+高效物流、线上线下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能力明显增强,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物流供应链管理技术应用取得进展。物流企业一体化运作、网络化经营能力进一步提高,信息化和供应链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成立省级物流联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打造若干物流服务知名品牌。四、专项行动(-)优化环境专项行动。1、优化行业行政审批。在全面实施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稳步推进五证合一,进一步压缩物流企业准入环节的证照种类
6、,减少物流企业办事的制度性成本。进一步落实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等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政策,扩大物流企业集群注册登记试行范围。深化物流领域商事制度改革,激发物流企业活力和创造力,营造公平、公正的准入环境。落实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放宽物流行业准入条件,降低准入门槛,破除准入壁垒,持续推进注册便利化。在各级行政服务中心设立自助服务区,现场辅导物流企业进行网上名称申报、网上注册、企业年报及信息公示等自助服务。全面推行物流企业网上注册登记,实现物流公司登记事项网上远程办理。清理、归并和精简具有相同或相似管理对象、管理事项的物流企业和物流从业人员的证照资质。实施普货运输车辆异地年审,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7、直接受理国家质检总局授权的正面清单以内的动植物产品,以及进入综合保税区、特殊监管区存放、加工的所有进境非食用动植物产品的进境检疫审批,审批时限由15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2、深化公、铁、空等领域改革。建立健全道路运输行业信用信息系统、诚信考核评价及奖惩机制、信息采集和披露等机制。按照国家深化铁路货运改革总体部署,探索在铁路市场引入社会化集装箱经营主体,鼓励铁路局下属铁路运输企业积极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开放各类信息和接口,与港口企业、物流园区等开展合资合作,提高多式联运服务能力。加快铁路物流基地建设,规划建设1个一级物流基地、3个二级物流基地、5个三级物流基地,推动铁路与物流园区有效对接,提
8、高铁路资源利用率。支持铁路货运场站向综合物流基地转型升级,城市中心铁路货场转为城市配送中心,发展高铁快运及电商班列等铁路快捷货运产品,提高铁路物流服务质量。支持航空货运企业兼并重组、做强做大。(二)保障便利专项行动。3、保障车辆便利通行。对企业从事生活必需品、药品、鲜活农产品和冷藏保鲜产品配送,以及使用节能与新能源车辆从事配送的,优先给予通行便利。制定城市货物配送管理办法,确定城市配送车辆的标准环保车型。加强对大型物流中心、公用型城市配送中心和分拨中心周边交通管理,科学规划和设置车辆通行标志标线,优化城市配送车辆通行,规划临时专用停车泊位,保障配货车辆停靠需求。4.推动货物电子通关便利化。积极
9、贯彻落实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大通关改革,以电子口岸平台为基础,深入推进关检合作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并逐步向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转变。大力推广海关通关和检验检疫全程无纸化作业方式,简化物流通关流程。积极参与全国内陆沿边地区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试点建设,进一步完善特殊监管区域的快速通关设施,推进一站式大通关,逐步实行24小时通关服务,构建高效、便捷的口岸通关体系。5、提升行业监管水平。继续完善交通运输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功能,加快实现与道路、水路、铁路、航空运输等部门和物流企业信息互联互通,推动交通、运管、路政、工商等部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利用大数据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10、提高物流运行监测、预测预警、安全监管和公共服务能力。探索检验检疫集装箱监管新模式。检验检疫机构对部分进出口工业产品,采信符合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机构的检测结果。探索建立高风险项目严密监管和低风险产品快速放行相结合的检验检疫监管机制。(三)降税清费专项行动。6、落实税收优惠政策。按照国家营改增改革要求,进一步消除重复征税,扩大交通运输业的进项税抵扣范围,降低企业税收负担。按照规定,对商品储备管理公司及其直属库资金账簿免征印花税;对其承担商品储备业务过程中书立的购销合同免征印花税;对其自用的房产土地,免征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开展互联网+便捷退税创新试点,优化出口企业分类管理,重新核定出口企业分类;
11、缩短规范出口退(免)税时限,对一类出口企业5个工作日内、二类出口企业10个工作日内、三类出口企业15个工作日内办结出口退(免)税手续。7.降低行业收费水平。调整完善收费公路政策,科学合理确定车辆通行费标准。落实道路运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取消营运车辆二级维护强制性检测。规范物流领域收费行为。督促港口、铁路、航空等企业严格落实明码标价制度,实行进出口环节收费目录清单制,推进收费管理制度化、科学化、透明化。鼓励港口、铁路、航空等企业整合作业环节,清理和简化收费项目,降低收费标准。扩大免除查验没有问题外贸企业吊装、移位、仓储费用试点范围。8、调整完善管理政策。大力推进互联网+高效物流发展,完善物流业相
12、关管理政策,鼓励企业开展创新。鼓励和引导省内互联网平台型物流企业开展无车承运人试点,推动线上资源合理配置、线下物流高效运行。培育一批运作高效、服务规范、竞争力强的无车承运人,引导货运物流行业规模化、集约化、规范化发展。(四)强基补短专项行动。9、科学规划布局物流枢纽。对接国家级物流枢纽设施布局和建设规划,研究编制省级物流枢纽规划。科学测算主要货物的流量流向,兼顾存量、优化增量,布局和完善一批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综合物流枢纽,统筹推进公路、铁路、水运、民航等基础设施无缝衔接。10、推进物流产业集聚发展。研究制定引导物流企业入驻物流园区的政策措施,引导物流业围绕交通枢纽、节点城市、大型商品集散地和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流 产业 增效 专项 行动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2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