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精馏.doc
《实验报告精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报告精馏.doc(13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实验报告年实验内容:1、学习精馏塔的操作方法,了解板式精馏过程、塔板上气液流动状态,识别精馏塔板上出现的几种操作状态。2、学习精馏塔性能参数的测量方法,并掌握其影响因素。3、了解精馏过程的动态特性,提高对精馏过程的认识。4、掌握用阿贝折射仪测定混合液组成的方法。实验目的:1、观察精馏塔塔板上出现的几种不同操作状态。2、测定全回流,不同操作状态下的全塔效率。3、测定局部回流,不同回流比或不同加热功率条件下的产品组成及全塔效率。实验仪器、设备:精馏实验流程示意图1原料液储罐;2原料液取样口;3进料泵;4转子流量计;5精馏塔;6冷凝器;7电磁线圈;8回流比控制器;9塔顶取样口;10塔顶产品储罐;11
2、塔釜产品储罐;12电加热器;13塔釜取样口。简单原理:精馏操作是别离均相混合物的重要方法之一,精馏时根据混合液各组分挥发度不同,将其加热或冷却,进展屡次局部汽化与局部冷凝过程,发生热量和质量的传递,从而使混合物别离的操作。气液两相在塔板上的接触情况大致分为四种状态:(a) 鼓泡接触状态;(b) 蜂窝状接触状态;(c) 泡沫接触状态;(d) 喷射接触状态多数塔控制在泡沫接触状态下工作。控制塔的操作状态主要是控制精馏塔釜的上升蒸汽气速。即通过塔釜的加热量来控制。全回流时塔效率:如物系平衡数据,根据塔顶、塔底物料组成,可以测出该塔的理论板数,可计算全塔效率ET塔釜具有一块理论板作用,因此NT=阶梯数
3、-l局部回流时的塔效率:对于二元物系,平衡数据,则根据精馏塔的原料液组成,进料热状况,操作回流比及塔顶馏出液的组成、塔釜流出液的组成可以求出该塔的理论板数按上式可以得到总板效率。局部回流进料热状况参数的计算式为对于二元物系,如其气液平衡数据,则根据精馏塔的原料液组成、进料热状况、操作回流比及塔顶馏出液组成、塔底釜液组成可求出该塔的理论板数NT。按照下可以得到总板效率ET,其中NP为实际塔板数。实验步骤:1、实验前准备1将与阿贝折光仪配套的超级恒温水浴调整到所需的温度,并记下这个温度(例如30)。检查取样用的注射器和擦镜头纸是否准备好。2检查实验装置上的各个旋塞、阀门均应处于关闭状态,电流、电压
4、表及电位器位置均应为零。3配制一定浓度(质量浓度 20左右)的乙醇正丙醇混合液(总容量6000毫升左右),然后倒入原料液储罐中。4启动进料泵,翻开进料转子流量计的阀门, 向精馏釜加料到指定的高度 (冷液面在塔釜总高23处), 而后关闭流量计阀门。2、全回流操作1翻开塔顶冷凝器的冷却水,冷却水量要足够大(约8升分)。2记下室温值。接上电源闸220V,按下装置上总电源开关。3调节电位器使加热电压为75伏左右, 待塔板上建立液层时,可适当加大电压,塔釜加热量由小到大观察塔气液接触状态。4调节加热电压,使之由大到小变化。每次设定电压后,在全回流情况下稳定20分钟左右,观察到塔板上鼓泡均匀、操作稳定后分
5、别在塔顶、塔釜取样口用注射器同时取样,用阿贝折光仪分析样品浓度,得到塔在不同操作状态下全回流时的板效率。 3、局部回流操作1翻开塔釜冷却水,冷却水流量以保证釜馏出液温度接近常温为准。2调节进料转子流量计阀门, 以h的流量向塔加料,用回流比控制器调节回流比,进展局部回流操作。观察塔顶、塔底物料组成是否平稳,根据实际情况调节进料量,假设塔顶、塔釜浓度过低应加大进料量,假设塔顶、塔底浓度过高则减少进料量。塔顶馏出液收集在塔顶产品罐中,塔釜产品经冷却后收集在塔底产品接收器。3等操作稳定后,观察板上传质状况,记下加热电压、塔顶温度等有关数据,整个操作中维持进料流量计读数不变, 用注射器取塔顶、塔釜和进料
6、三处样品,用折光仪分析,并记录原料液的温度(室温)。实验完毕后,关闭泵出口阀,停顿加料,并将加热电压调为零,关闭回流比控制器开关。停顿加热后大约10分钟,待塔温下降后关闭冷却水,关总电源,一切复原。实验本卷须知1、本实验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平安,实验所用物系是易燃物品,操作过程中防止洒落以免发生危险。2、加热过程中,加热电压不可过高,尤其是观察到塔中开场有蒸汽上升时,决不可加热电压过高,防止热的蒸汽上升过快而使玻璃视窗爆裂。3、本实验过程中,严禁干烧加热器,以免烧毁加热器和发生触电事故。4、实验前必须先接通冷却水方能进展加热,反之实验完毕时必须先停顿加热,在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后再停冷却水。5、测浓
7、度用折光仪读取折光指数,一定要同时记其测量温度,并按给定的折光指数质量百分浓度测量温度关系查取有关数据。6、为便于对全回流和局部回流的实验结果(塔顶产品和质量)进展比较,应尽量使两组实验的加热电压及所用料液浓度一样或相近。连续开出实验时,在做实验前应将前一次实验时留存在塔釜和塔顶、塔底产品承受器的料液均倒回原料液储罐中。表4.1 乙醇正丙醇 t-*-y 关系 ( 均以乙醇摩尔分率表示,*-液相; y-气相 )T()97.6093.8592.6691.6088.3286.2584.9884.1383.0680.5078.38 *00.1260.1880.2100.3580.4610.5460.6
8、000.6630.8841.0y00.2400.3180.3490.5500.6500.7110.7600.7990.9141.0表4.2 温度折光指数液相组成之间的关系液相组成00.050520.099850.19740.29500.39770.49700.5990251.38271.38151.37971.37701.37501.37301.37051.3680301.38091.37961.37841.37591.37551.37121.36901.3668351.37901.37751.37621.37401.37191.36921.36701.3650液相组成0.64450.7101
9、0.79830.84420.90640.95091.000251.36071.36581.36401.36281.36181.36061.3589301.36571.36401.36201.36071.35931.35841.3574351.36341.36201.36001.35901.35731.36531.3551对30下质量分率与阿贝折光仪读数之间关系也可按以下回归式计算:58.84411642.61325 其中为乙醇的质量分率;为折光仪读数 (折光指数)。由质量分率求摩尔分率(*):乙醇摩尔质量46kg/kmol,正丙醇摩尔质量B60 kg/kmol,则有实验数据:精馏实验原始数据记
10、录表纯乙醇及纯粹丙醇的折光率:纯乙醇nD纯粹丙醇nD折光率1.35221.3759计算混合料液的折光率与质量分数的关系:联立式1=a-1.3522b及0=a-1.3759b计算得:a=58.;b=42.194即混合料液折光率及质量分数关系为:全回流情况下的实验数据:折光率nD1折光率nD2平均折光率nD质量分数m摩尔分率*塔顶1.35761.35821.35790.75980.8049塔釜1.37421.37561.37490.04250.0547第五块板1.37401.37271.37340.10790.1362第六快板1.37441.37421.37430.06780.0866局部回流情况
11、下的实验数据:R=1折光率nD1折光率nD2平均折光率nD质量分数m摩尔分率*塔顶1.36141.36141.36140.61210.6730塔釜1.37511.37461.374850.04460.0574进料1.36651.36651.36650.39690.4619数据处理:全回流情况下实验数据处理:以第一组数据作计算实例:平均折光率:nD=(n1+n2)/2=(1.3576+1.3582)/2=1.3579质量分数:1.3579=0.7598乙醇摩尔质量M46.07kgkmol 丙醇摩尔质量M60.1 kgkmol摩尔分率:局部回流情况下的实验数据处理:以塔顶数据为例,计算过程如下: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报告 精馏
![提示](https://www.desk33.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