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大荔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实施方案.docx
《陕西省大荔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大荔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实施方案.docx(110页珍藏版)》请在课桌文档上搜索。
1、陕西省大荔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实施方案大荔县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领导小组二O一六年六月项目名称:陕西省大荔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工作阶段:实施方案编制单位:大荔县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示范领导小组组长:翟玉宝(大荔县县长)副组长:张锋(大荔县副县长)项目编制人:杨宇宙(大荔县经济发展局局长)杨占盈(大荔县农业局局长)张红林(大荔县财政局局长)荆霜枝(大荔县国土资源局局长)刘红军(大荔县工商局局长)张兴智(大荔县商务局局长)岳志军(大荔县旅游局局长)第一章总论错误!未定义书签。1.1 项目名称错误!未定义书签。1.2 产业融合类型错误!未定义书签。1.3 建设地点错误!未定义书签。1.4
2、 实施年限错误!未定义书签。1.5 试点示范镇、村错误!未定义书签。1.6 建设规模及内容错误!未定义书签。1.7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试点区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2.1 项目建设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2.2 大荔县概况错误!未定义书签。2.3 试点示范镇、村基本情况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项目区产业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3.1 大荔县农业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3.2 农村休闲旅游业及美丽乡村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3.3 全县一二三产业发展融合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3.4 试点示范镇、村产业发展现状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四章产业融合发展思路和措施错误!未定义书
3、签。4.1 精品农业创新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4.2 食品工业绿色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4.3 旅游观光产业开放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4.4 美丽城乡协调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4.5 和谐幸福共享发展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五章农村产业融合方案错误!未定义书签。5.1 融合类型及特点错误!未定义书签。5.2 指导思想错误!未定义书签。5.3 基本原则错误!未定义书签。5.4 主要发展目标错误!未定义书签。5.5 融合方式和途径错误!未定义书签。5.6 产业布局错误!未定义书签。5.7 重大工程及重点项目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六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错误!未定义书签。6.1 投资估算错误!未定义书签。6
4、.2 资金来源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错误!未定义书签。7.1 实施年限错误!未定义书签。7.2 进度安排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八章预期效益错误!未定义书签。8.1 经济效益错误!未定义书签。8.2 社会效益错误!未定义书签。8.3 生态效益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九章农村产业融合与农民增收效果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9.1 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9.2 带动农民增收和精准扶贫效果评价错误!未定义书签。第十章机制创新和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签。10.1 创新发展机制,确保农村产业融合项目试点的有效实施错误!未定义书啕10.2 制定保障措施,确保农村产业融合试点的
5、顺利实施错误!未定义书签。1、陕西省大荔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重点建设项目表2、陕西省大荔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镇、村名单1、大荔县行政区划图2、大荔县产业布局图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陕西省大荔县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试点示范县1.2 产业融合类型产业链延伸型1.3 建设地点陕西省大荔县1.4 实施年限实施期限5年(2016年一2020年)1.5 试点示范镇、村1、安仁镇小坡村、伏坡村、小荀村、步昌村、阿石村、安一村、安三村、安二村、龙门村、下秦村。2、官池镇帖家村、西里村、西阳村、中草村、拜家村、东阳村、苏胡村、官池村、北丁村、石槽村。3、赵渡镇新安村、赵东村、仁兴村、富民村、严通村
6、、平民村、大庆关村、鲁豫村、鲁安村、雨林村。4、两宜镇东高城、两一村、太夫村、丰润村、南健村、三平罗村、王彦庄村、东白池村、葫芦庄村、周家寨村。5、许庄镇周家村、黄家村、柳池村、许庄村、东大村、西渠村、西小坡村、坡底村、义井村、刘官村。6、范家镇南干村、金裕村、华原村、雷南村、下辛村、加里村、西岐村、井庄村、雷北村、营田村。7、冯村镇船舍村、新庄村、党川村、杨家庄村、平王村、雷寨村、冯村村、严庄村、贺家洼村、仁庄村。8、苏村镇洪善村、溢渡村、堡子村、槐远村、三里村、陈村、沙南村、苏村村。9、朝邑镇大寨村、堤浒村、沙底村、霸一村、平罗村、辛旺村、高城村、广济村、佰土村、紫阳村。10、下寨镇新堡村
7、、张家村、赵村村、朱家村、清池村、龙池村、朝阳村、北潘村、新建村、郑家村。1.6 建设规模及内容围绕农业产业一体化和精准扶贫两大目标,抓住大荔县生态保护和水资源综合利用两大突破点,按照“因地制宜、彰显特色、优化布局”的原则,建设独具特色的“大荔模式”生态农业产业链延伸型的产业新体系;基于全县整体空间发展布局的农村产业融合方案,提出“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工程,园区产业促进工程,旅游+促进工程”三大农村产业链延伸方向,形成“一产在田,二产在园,三产在城”的产业融合体系。为加快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提出7大类重点工程项目: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工程、园区产业促进工程、“旅游+”促进工程、配套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与
8、装备支撑工程、配套农村产业融合农业科技支撑工程、商贸流通体系建设、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村提质增效。1.6.1 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工程大荔县以现代农业及美丽乡村为载体,对园区进行提质增效,对村庄进行环境整治、基础提升、居民改造、生态建设、公共服务、产业转型等六项重点工作,增加了旅游观光功能,初步试点了产业融合发展。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工程主要包括:冬枣产业、粮食高产、畜牧养殖、优质果业、温室大棚设施农业、设施蔬菜等。1.6.2 园区产业促进工程规划新建的大荔农业科技产业园区和工业新区,作为园区建设的核心区,重点开发农特产品加工。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核心区面积L5平方公里,规划设计建设“三园一区”(大
9、荔中荷合作20万吨马铃薯种植加工产业化及现代化示范园、中以现代农业示范园、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和产业孵化区),配套产业孵化区,加快产业开发。1.6.3 “旅游+”促进工程依托我县的旅游资源和农业产业延伸发展,按照“把公路建成风景线、把村庄建成小公园、把全县建成大景区”的思路,积极实施旅游+战略。即:旅游+农业科技、旅游+体育养生、旅游+交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产业转型、旅游+服务、旅游+宣传等多项旅游产品。1.6.4 配套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与装备支撑工程切实解决农业基础设施“最后一公里”问题,继续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加快建成一批高标准农田工程和配套工程,解决农村水、电、路的突出
10、问题。1.6.5 配套农村产业融合农业科技支撑工程强化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对农村融合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围绕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产业化基地建设和重点农产品深加工项目的关键技术,积极重点组织引进和合作研发,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积极引进和培育发展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企业,引进和应用国内外先进农业技术、设备和科技项目。166商贸流通体系建设配套农村产业融合,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推动政府、民众对农村一二三产业数据的挖掘应用,构建农业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模式,提供政务服务、农业科技服务、市场信息服务、精准脱贫、农产品质量追溯等综合服务。1.6.7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村提质增效以推进农
11、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统领,立足大荔县农业发展实际,依托美丽乡村、传统村落保护,挖掘农村资源发展潜力,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休闲等有机融合。开展产业融合试点,深化农业在生态休闲、旅游观光、农耕文化、科技教育中的价值,拓展农业发展的领域和空间。重点打造若干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形成不同创新融合主要发展模式;开展生态环境工程,在全县十个乡镇、街道办全面开展绿化美化,建设“四季常青,三季有花”,“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良好环境,全面改善大荔整体生态环境,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全县打造一个大景区。促进农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劳动变运动、农产品变商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带动农民就业增收、推进
12、美丽乡村建设,实现产业融合。1.7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1.71项目总投资十三五期间,大荔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总投资183.147亿元。表项目投资估算表序号项目名称总投资(万元)合计政府投资社会资本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工程26270015100247600二园区产业促进工程87300018000855000三“旅游+”促进工程499925104500395425四配套农村产业融合基础设施与装备支撑工程983454910049245五配套农村产业融合农业科技支撑工程17000170000六商贸流通体系建设35000400031000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点455001420031300合计22190
13、01.7.2资金来源按照多元化筹集资金的原则,项目资金来源由政府投资、PPP模式、基金、企业自筹资金多种投融资方式构成,根据项目特点和需要确定。对于公益性、社会性强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政府投资为主,对于产业发展项目则为政府投入引导资金、以企业自筹资金为主。本项目总投资183.147亿元,其中,政府投资22.19亿元,占总投资的12.1%;社会资本资金160.957亿元,占总投资的87.9%o第二章试点区基本情况2.1 项目建设背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是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探索
14、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有机结合,引导农村二三产业向县城、重点镇及产业园区等集中。加强规划引导和市场开发,培育农产品加工、商贸物流等专业特色小城镇。强化产业支撑,实施差别化落户政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稳定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农牧结合、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加快发展绿色农业。建设现代饲草料产业体系,推广优质饲草料种植,促进粮食、经济作物、饲草料三元种植结构协调发展。大力发展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合理布局规模化养殖场。积极发展林下经济,推进农林复合经营。推广适合精深加工、休闲采摘的作物
15、新品种。加强农业标准体系建设,严格生产全过程管理。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加强统筹规划,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家乐,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建设一批具有历史、地域、民族特点的特色旅游村镇和乡村旅游示范村,有序发展新型乡村旅游休闲产品。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智慧乡村游,提高在线营销能力。加强农村传统文化保护,合理开发农业文化遗产,大力推进农耕文化教育进校园,统筹利用现有资源建设农业教育和社会实践基地,引导公众特别是中小学生参与农业科普和农事体验。引导产业集聚发展。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效衔接,完善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通
16、过农村闲置宅基地整理、土地整治等新增的耕地和建设用地,优先用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创建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完善配套服务体系,形成农产品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扶持发展一乡(县)一业、一村一品,加快培育乡村手工艺品和农村土特产品品牌,推进农产品品牌建设。依托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研院校和“星创天地”,培育农业科技创新应用企业集群。改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条件。统筹实施全县高标准农田建设总体规划,继续加强农村土地整治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改造提升中低产田。加快完善农村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加强农村环境整治和生态保护,建设持续健康和环境友好的新农村。统筹规划建设农村物流
17、设施,逐步健全以县、乡、村三级物流节点为支撑的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完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道路、供电、供水、停车场、观景台、游客接待中心等配套设施。在充分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多种规划的基础上,国土、经发、交通等部门,组织完成了“多规合一”工作前期摸底调查工作。将农村闲置宅基地、厂矿、撤乡并镇后的原乡镇的政府驻地、学校等闲置土地,用于建设村级、镇级集散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展销中心等,可有效盘活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理念为指导,按照中央确定的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
18、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大荔农业发展的自身特点和优势,通过科技手段,强化以信息化、设施化和标准化为核心的现代农业技术的引进与应用,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载体,落实有效措施,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特色水果、养猪、养鸭产业为主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从而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升大荔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引领全县现代农业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探索建立农民在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利益共享和实现机制,形成一个能复制、易操作、可推广、效果好的成熟具体模式,让农民不仅从农业生产增效中获得效益,而且从
19、二三产业发展的增值收益中分享利润。2.2 大各县概况2.2.1 地理位置需甯优千段段东.A*RT*2E2*7*e大H位于中大荔县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域中部,东经10943/11019,北纬3436,35002,之间,东隔黄河与山西永济相望,南临渭河与潼关、华阴、华县相邻,西与渭南、蒲城相连,北和澄城、合阳接壤。县域东西长约46.4公里,南北宽约39公里,总面积1776.3平方公里,占陕西省总面积0.86%,占渭南市域面积的10.9%o2.2.2 行政区划全县辖1个街道办事处和15个镇,272个行政村、26个社区。县域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是渭南市第一面积大县、第四人口大县。2.2.
20、3 气候条件大荔属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4,降水量514mm,无霜期214天,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洛惠灌区、抽黄灌区、抽渭灌区、沙苑井灌区覆盖全县,有效灌溉面积占总耕地的80%以上。水资源3亿立方米以上,森林覆盖率28%以上,已负盛名的医饮兼用矿泉水,被誉为“中国之冠”、“世界罕见”,日开采量可达5万吨。2.2.4 历史文化大荔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自商周起,立国、设郡、建府、置县,三千年来长期是关中东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境内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包括龙首渠、岱祠岑楼、丰图义仓等。大荔县是全国文化先进县,素有戏曲
21、之乡、民俗之乡、美食之乡美誉,“同州梆子”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碗碗腔、大荔面花、同朝皮影等11项传统技艺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带把肘子、蜜汁咕噜等百余风味小吃特色独具、蜚声全国。2.2.5 产业发展大荔境内平川、沙洲与台嫄相间,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光热能源充足,灌溉条件优越,荣列全国粮、棉、油、红枣、秦川牛等十大商品基地,近年来先后被授予和命名为中国枣乡、绿色产业示范县、生态示范建设试点县、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全国食品工业强县,素有关中粮仓、中国冬枣第一县、现代农业看大荔之称。这里农业生产条件得天独厚,特产“1008”(黄花菜、冬枣、西瓜、
22、花生)驰誉全国。森林覆盖率28%以上,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以同州湖景区、沙苑景区、丰图义仓景区、福佑古寨景区等为标志的旅游产业正快速起步。大荔是国家科技部等六部委批复建设的陕西渭南国家科技园核心区所在地,园区规划总面积20平方公里,基础设施完善,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强力引擎。2.3 试点示范镇、村基本情况2.3.1 安仁镇基本情况安仁镇位于大荔县城东北23.5公里处,辖22个行政村,207个村民小组,12503户,5.3万人,耕地面积14.8万亩。镇政府驻地位于安仁街道西1公里处。2015年全镇设施冬枣面积达到7.1万亩,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以美丽殷官“微地形”改造为主的西大
23、门提升工程、以美丽乡愁为主题的阿石村景观建设工程,以及安三、顾贤村的休闲广场建设项目,安仁集贸市场、步昌公路沿线风貌改造、安仁街道门头更换、安仁街道、步昌街道、保安村的太阳能路灯安装等工程如期完成。2015年,安仁镇积极实施旅游+战略,把小坡万亩冬枣园区纳入“美丽大荔一日游”旅游战略,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实施了园区提升工程。成功创建市级生态示范镇,安三、三营、小坡三个村成功创建市级生态示范村并通过验收。高质量,高规格建成了龙门、安二两个村级活动场所示范点,步昌、保安、安三等一批村级活动场所不断得到规范提升。安二、步昌、保安三村被列为全省以“美丽乡村文明家园”建设为载体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陕西省 大荔县 农村 产业 融合 发展 试点 示范 实施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desk33.com/p-233098.html